有个全班成绩倒数第一的儿子是什么感觉?

TDXZM


如果孩子真的倒数第一,而且真的学不进去那也没办法。接受现实好了,与其逼迫孩子还不如看他有什么其他特长,学习不好的人,肯定有些其他东西感兴趣的,一个人不可能啥也不喜欢吧!

这类孩子还好,家长没压力,孩子也不在意。

就怕那种成绩中等,打骂后成绩可以进步的。大人累孩子烦,老师愁。大家都不开心。

个人觉得没有笨孩子,孩子有的只是开窍早晚之差。



木美君君寻梦


死党的儿子也算个奇葩,两口子都是名校硕士,都是独生,工作都是技术岗位。

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个渣渣,小学六年,倒数第二,倒数第一娃是深圳某地产公司小老总的公子。死党每年都跟倒数第一老总打招呼,千万别转学,别送去国外,否则我娃就倒数第一了。前年读初一,他岳父岳母(都是国家公务人员,技术类,退休后返聘也退了)过来开始全职带娃,几个月前初二期中成绩我看了一眼:班级TOP10,年级TOP50,上升劲头很猛,三门主课基本满分,以前的倒数第一跟着他玩的也成绩起色不少(补充一下,娃读的初中在深圳也是前列的,四大某校的初中部)。死党传输经验,娃脑瓜子不笨,但是小学期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认真,没规矩。岳父来之后,狠抓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现在连死党两口子回家后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练毛笔书法,健身,电视和手机在家就没开过,死党已经整整一年半没跟我玩过一把DOTA,并且因为保持锻炼身材和精神状态超好。


流水如刀


这事儿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有一个跟亲生差不多的外甥女儿就是这种状况。

我这个外甥女性格活泼,会疼人,在公众场所也从不怯场,总体来说是一个情商还可以的姑娘。

刚开始我作为舅舅由于长年不在家,很少有机会专门问她学习情况,跟姐姐姐夫有时候聊起来,他们要么是只说姑娘过五关斩六将,要么是含含糊糊一带而过,走麦城的事几乎不提。再加上从小外甥女读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郑州都算数得着的优质学校,所以从来我没怀疑过孩子的成绩会不好,更想不到孩子的成绩竟然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永远是班里倒数第几、孩子能上这些优质初中、高中,都是我姐夫姐姐求爷爷告奶奶甚至是掏赞助费争来的学位。

知道孩子的真实情况是在孩子到天津上高中以后。

由于前几年天津买房有蓝印户口,孩子可以在天津参加高考。面对孩子的成绩,姐姐和姐夫犯了难。要是在我们河南当地参加高考,她的成绩别说什么一本、211了,大专都未必能考上。而天津好大学比河南要多的多,关键是,天津的高考录取率跟河南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在此情况下,姐姐姐夫和我一起商量,心一横一咬牙在天津买了套房,把孩子的户口转到了天津,心想反正在河南也没戏,还不如在天津搏一把。

据天津当地认识的老师讲,孩子转学最好高一阶段就过来,最迟高二,高三就有点迟了。两地的教材不一样,考察重点也不一样,孩子很难在短时间适应过来。

但我们下决心将孩子户口转过来的手其实已经是高二下半年了,真正到天津上学是高三。

当时天津户口所在地,你想上哪所高中是需要考试的,考的好可以上好高中,考的不好只能在户口所在地的高中。这几所高中的升学率差距还是相当的大。

不出意外,孩子在天津的摸底考试又是一败涂地。按照安排,只能去最差的哪所高中。我们几个大人带着孩子去那所高中实地看了一下,心凉了半截。在一个荒无人烟的郊外,一所破破烂烂、毫无生机的学校立在那儿。门口小卖店都没有,基本上跟我们老家村里的初中差不多。这种学校要是能考出好成绩基本属于见鬼。

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托人找关系,想进天津市内的一所牛校。但这时候高三都已经开学了,进牛校的事一直没给准话。也不能让孩子时间荒废,就按照天津高考的科目,一个科目请了一个当地的所谓名师给单独上课,尽量保证跟学校的进度完全一样。

那段时间钱算花海了。一节课两小时,500元。一天四节课。加上自习时的辅导老师一天200.算下来一天不低于2000.还有天津市内的租房费用、生活费用,姐夫也放下工作专门在天津陪读。

牛校的事一直没说定,就这样补课整整补了半年。后来感觉不行,老是补课没有跟学校同学的模拟考试对比,学习效果啥样也不知道。后来就找了一所不损太好,但也不算垫底的高中,教了赞助费,跟班上课、考试。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看父母天天花钱、爸爸还放弃工作专门陪读,可能也感觉到了压力,所以也一改之前稀里糊涂的状态,开始认真起来。

但学习这事,有时候真不是你努力用功就一定有用的,天赋也很重要。所以即便我们都知道她很努力、很刻苦,很多时候都不忍心让她学习到很晚。但最终高考的成绩仍不理想。在天津也没考上任何大学。

到此为止,基本还是一个差生的典型状态。如果是这样的孩子的家长,心都要崩溃了有木有?

但是,然而,人生的堕落或是开挂,有时候就是根本与努力无关、也跟智商、天赋关系不大。很多时候就在于你是否选对了赛道。

面对我外甥女让人欲哭无泪的高考成绩,全家陷入了无奈。我和我姐这一辈姐弟四个,三个211,一个本科,虽说不算特别牛,但在我们当地也算是出了名的“书香门第”。可孩子考这种成绩,如果连个大学都上不了,尤其是,外甥女儿还是我们下一辈的老大。如果老大连个大学都上不了,下面的弟弟妹妹将来有样学样儿怎么办?所以这种结果实在让我们心有不甘。

有时候就是命,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姐姐一个朋友说中央财经大学招中外联合办学的ACCA专业班。说是中英两地就读,本科阶段完成后,根据考试成绩可以继续读硕士学位和拿ACCA证书。

当时也是实在没招了,心想着有个学位拿总比连个大学都上不了强,况且ACCA证书也比较有含金量。所以就给孩子报了名。

外甥女的开挂人生从此开始。

刚进中央财经的时候,全班八十多个人,按正常的教学计划需要两年在国内读完学分,然后再到英国。可小丫头一年时间就拿到了足够的学分,并且还考了雅思和托福,虽说成绩不太理想,但也算练了手。关键是,通过靠雅思和托福,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到英国后不用再专门读语言学校了。

一年后,全班八十多人,只有十几位同学修够了去英国的学分,我外甥女是其中一个。

在英国两年,又是所有四十多个同学中(同届和往届的加起来)最早修够本科阶段学分的,收到了英国排位前二十的七八所大学的OFFER。最后选了专业比较对口的埃克塞特大学读硕士。

而埃克塞特大学又提供了复旦大学的双校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埃克塞特读两年,然后转入复旦大学,修完全部四年后,可以拿埃克塞特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两个硕士学位。

ACCA证书所需的十几门课程,下丫头已通过三分之二。

按照现在的情况,三年后,孩子将至少能获得埃克塞特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学校的硕士学位和ACCA证书,还有四五年的国外留学、生活经历。

我向做HR的哥们儿打听了一下,这样的资历,应该是可以轻松进“四大”的。

目前,小丫头已经是中央财经他们这个中外办学班的宣传案例、高中老师口中的优秀学生的代表。

所以,小时候考试成绩差点真不算啥,关键,你要有个好爹好妈,还要有个好命,能生在这个家里。在此基础上你再努力一些、上进一些、别胡来,人生照样一片光明。


怕出名不敢任性


我就是,我儿子全地区最后一名,上课不听,家作拖拉,做题从来不会思考,考试基本半张白卷,打过,骂过,夸过,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家教都换了4个老师了,都是一对一上门辅导的,自己也陪着做作业,成绩就是上不去,为了他的学习,我被气的脑梗塞进了医院抢救,可他表现的无所谓,还是那个样,现在我也释然了,我上辈子欠他的,这辈子他来报仇的,随便怎么样吧,成绩好不好真的跟父母没什么关系,全看小孩愿不愿意学,他不愿意学你就算倾家荡产了他都学不好


随便285799732


前两天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大学时的好朋友因为儿子考了全班倒数第一特别开心,还以为是她太受刺激了。

跟这个朋友详细聊了之后,我总算知道她怎么这么开心孩子考3分了。原来她跟儿子打赌约定说,试卷上的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做,如果孩子还能考到0分,她就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和玩的时间,孩子做错的题其实90%都是会做的。

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他知道如何做一定正确以拿到满分,和他知道如何做一定错误以拿到零分,其实都需要他完全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即他都学到了,考得出满分的孩子才能考得出零分。

潇姐的朋友还开玩笑说,现在的小孩其实都特别聪明,只要你能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他们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很多方面比大人还厉害,感觉自己都不配当他妈妈~

这个方法还并不是朋友自己的原创,而是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著名作家刘墉,是他曾经拜托儿子刘轩考到0分,后来刘轩成为了哈佛大学博士、波士顿CitSep音乐指导及剑桥WllRBD电台制作主持人、作家,这是被视为传奇的一对父子。

2009年在刘轩的新书签售采访时,他向大家分享了这个父亲拜托他考零分的故事。

刘墉(右)和儿子刘轩(左)

每次考试时,他可以很容易做错自己会做的题,但是碰到自己真的不会做的题时就很犯难了,因为不能有把握地避开正确答案,又不能空着不答,所以每次总能蒙对几个,这让他后来不得不越来越认真,会做的题也越来越多。

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次考试,结局还是一样,又是“C”!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为了早日考到零分,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努力学习。然后,我开始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我会做的题也越来越多。

这真的是非常聪明地按照自家孩子的特点来引导孩子的家长了。孩子们其实天生擅于学习,他们只是讨厌被强逼着刻苦认真,让孩子自己学习关键是父母和老师如何引导。

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也是一位擅长引导孩子的父亲,鲁迅先生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鲁迅和儿子海婴

鲁迅先生是年近50时才有的儿子周海婴,小孩子爱玩,他从来都是全力支持,他赞成“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还从孩子的游戏中,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成材。

当时鲁迅先生的好友瞿秋白送小海婴一套国外的儿童玩具,这是一种类似积木的铁制玩具,有上百个金属零件,可以组装出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小到简单的翘翘板,大到复杂的起重机、飞机等。

“积铁” 玩具

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在玩具盒上用娟秀的笔体,写明一共有多少零件,如何玩法。小海婴迷上了“积铁”,一玩就是半天,装好了再拆,鲁迅先生总在一边鼓励他。他由玩“积铁”开始,迷上了理工技术,小小年纪,就能拆钟、修锁、装矿石收音机了。

后来鲁迅先生去世,周海婴先生自己存钱念书,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核物理系,成为无线电专家。

周海婴先生

关注教育的很多朋友其实也发现,无论是被称作拥有全球最好的教育的芬兰,还是技术发达精益求精的德国,这些全球最先进的教育中,最大的共同点,也是能够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德国的教育水平世界顶尖,特别是它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更是闻名世界。德国收视率很高的一个电视台曾公布了2013年圣诞礼物销售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图书,孩子们都超爱看书。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

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越是精英大学,要求越严格,越是理工科,创新越重要。在一路不断淘汰中,闯过一门门严格的考试最终拿到学位证书的毕业生,以真才实学走进“德国制造”工程师队伍。

奔驰、宝马均来自德国制造

每一个德国人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都源于从小来自于父母对于孩子的专注力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对于德国的孩子来说,最爱的不是玩具店里仿真恐龙、布偶娃娃,而是各种工具、金属器材、小零件等等,孩子们沉浸在自己动手创造的世界里,既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又能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看,德国孩子多专注

想知道德国人为何能揽下诺贝尔奖的半壁江山?想了解德国家长是如何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想探寻德国人从小严谨认真的培养方法?

那就一定要看德国孩子在小时候都玩什么样的玩具,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如何训练专注力、逻辑力、思考力等各种必备的能力。

<strong>

从很多德国父母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分享的孩子动手视频和图片来看。就像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先生小时候一样,钢铁的拼装玩具是无数德国小朋友的心头挚爱,也是从小必备的玩具之一!

这套玩具让德国孩子从小就体验到了和乐高完全不同的机械魅力,在玩中培养专注力和动手能力!潇姐也联系供货商给我寄了一套样品,潇姐一拿到就自己动手拼装了一辆小车,不得不承认,德国人为孩子设计的玩具真的太赞!


考虑到我们有很多家长朋友也一直在催潇姐推荐一些能锻炼孩子各项能力的聪明玩具,潇姐立刻从供货商那里订了2000套库存,不但帮大家拿到了全网最低价,还趁着双十一特意准备了四重惊喜大礼,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简直不要太幸运~

现在我就带大家来看看这套神奇玩具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德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不是汽车,而是“德国制造的孩子”。

德国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在招生考试中,一定会考试的项目就是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提前准备!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孩子们就要选修各种动手实验课或者是手工课,而Eitech小钢铁拼装玩具就是教师们指定的教具!

老师们会在孩子们拼接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们的专注力,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能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几何思维,这是比老师干巴巴地在黑板上讲知识点要有效的多!


<strong>


不只是欧美国家重视STEM教育,从小养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近两年,我们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各项教改政策,其中最重磅的莫过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科学》课正式列入小学一年级教学日程,与语数外的重要性比肩。

教改三十多年,越来越回归教育的本真和人性化,更加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也将成为当前中小学生综合能力考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快活鸟乡村度假地产网


我是壹贰叁,我来回答。

这个我比较有感触,因为我们家老大二年级就考了个倒数第一名。

我们家老大是上二年级接到深圳的,在2岁到8岁这几年一直跟在奶奶身边。奶奶不识字,所以也没办法教小孩,小孩子的学习就是在学校靠老师教。

在此之前,我知道小孩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具体到哪种程度,我自己心里也没底。

刚接过来,担心小孩子在一个陌生环境会不适应,所以我是没有上班的,就是每天送他上学接他放学。

放学后盯着他写作业,每次写作业,各种负面情绪都会爆发出来,这时我才知道,我们家小宝贝的成绩是处于一个什么阶段了……

期中考试考完了,我想小家伙再怎么样应该不会拖班上后腿,不会是最后一名吧,但是很不幸啊,他真考了个最后一名,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深深记得,他的语文考了个35分……

此时我的心,真是五味杂成,虽然我以前上学不是学霸,但是考个前10还是没问题的,没想到他考了个最后一名,我心里非常低落。

这么差的成绩以后怎么考初中,会不会高中门槛都摸不到?那还谈什么大学?谈什么人生和理想?以后就业怎么办?去工厂流水线上班?一想到这些我陷入了极度的恐慌,我把他带在身边肯定不是为了培养一个工人出来哈,这不是我想要的,我由恐慌转入了自责。那我该怎么办呢?

考试过后就经常打电话问老师,问亲戚朋友,问邻居,你们家成绩厉害的小朋友是怎么学出来的,成绩不好有何妙招?那段时间我简直成了追着肉骨头的狗,只要看到或听到有什么妙招,毫不犹豫的凑过去,取取经。

虽然我们家小朋友是倒数第一,但是我一直安慰他,没关系啊,我们一起努力,慢慢赶上来。

于是陪他一起写作业,一起背书,一起读书。通常语文它背一段,我背一段,英语,他找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我还和他对演,数学,他抽一题给我做,我抽一题给他做。

我感觉我陪他一起读了一个二年级。

想想真是一把心酸泪。

但是想到以后还要和他读个三年级,四年级,整个人感觉都要奔溃了……

现在我们家老大读五年级了,这次考试考了个全班第十名,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的。还是要多加油,进步空间很大。

我是壹贰叁,专注0到10岁小宝宝的成长于学习。欢迎大家多关注我,以及赐评,谢谢大家。


壹贰叁1116


妹妹家中就出了位"全班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我的大外甥好象天生就不是念书的那块材料,当时一大家人感觉千分沮丧万分失望。

大外甥跌跌撞撞混到初中,毕业后上了技校,实在学不下去,只好中途辍学,最后跟他父亲上车打下手,同时学开大货车。奇怪的是大外甥书念的一踏糊涂,但学开车却很有天赋,参加驾校培训考试关关一次通过……现在大外甥已成家立业,我的外甥孙刚会满地跑。父子俩开一辆自家的大货车跑长途运输,我的大外甥驾驶技术非常熟练老道,现在他的父亲倒成了副手副驾驶。

我们希望对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不要放弃,原则是:他不能成才,但一定要让其成人。



老伙计610322


我家孩子也差不多是班级倒数,说不出什么感受,就是感觉低人一等。我家孩子才上一年级的的时候,上学看到老师都打招呼,自从他考试成绩下来后,老师三番五次找到我,说我家孩子学习跟不上,上课不认真,写字不认真……唉,原来我家孩子才是真正的问题儿童,怎么办?



每天去接孩子放学,学校门口总有三五成群的家长聊成绩,我只能躲的远远的,感觉自己家孩子成绩不好特别没面子,听别人的孩子每次考一百分,我家孩子六七十分边缘徘徊,其实精神挺崩溃的。我上学时都是班级的优等生,年级前十,怎么到我儿子这里,这么给我掉面子。


孩子成绩不好还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不高兴,因为老师说了,成绩不公布,就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可怜了我们做家长的自尊心往哪放!这学期因为我学驾驶员,孩子的学习没怎么盯,结果悲剧了,估计期中考试又危险了。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成绩差,不是脑子笨,就拿我家孩子来说,除了学习,别的随便哪样都不比别人差,甚至超越我们成年人,所以我坚信孩子还是可以学好的,只是有时候学习方法不对。作为家长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关心,把平时孩子考试的试卷整理好,然后帮他把错题归纳整理好,有时间就帮他巩固练习,可能会有很大帮助。虽然我很羡慕别人的孩子那么优秀,但是我也会努力帮我家孩子改掉坏毛病,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帮他一起提高成绩,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式。


茜茜谈育儿


没有学不会的儿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女孩马上八岁,老二儿子马上六岁。丫头生下来她妈带了一年半,然后由我爸妈带看,三岁上幼儿园,上了一年没学到东西,我爸妈也不会教她,我就自己带。

刚开始我教她识数,我用小石头摆出一、二、三、四、五,让她认、读,但前面学后面忘,学了半天连个三都摆不出来,一让她摆就哭,若是放她去玩就又高兴的疯的找不到北了,她妈妈看她学两小时就心疼,就放她去玩了。

结果,学了三天,还是连个三都不会摆。并且一让她摆数字就想哭,不敢过来,我看这样不行,就在她屁股上狠狠打了几巴掌,然后她乖乖的坐在我边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数数。

如此这般坚持了一星期,学会了摆1、2、3、4、5,然后又教她5、6、7、8、9、10,边学边忘边复习,半个月后,会用石头摆、读这十个数了,然后开始摆1+1、2+1、3+1、4+1、5+1--------,就这样循序渐进,慢慢的有了数的概念,加法的概念。

再说说我们家老二。老二跟着他姐一起长大的,教他姐时他多少也耳熏目染的学了一点,可能是男孩子先天在逻辑思维方面比女孩有优势,教老二识数没那么费劲,但男孩子不擅长语言、发音,在他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吐字不清晰,发音不准,声音小,为此,从小我让他们叫爸爸,大声点,再大声点,再大声点。

去年暑假,老二四岁半,我认为该抓一抓他的学习了,我知道他识数还可以,前面就没怎么管他。那天我让他坐我对面跟我学拼音,教他a的四声,他好像就没有什么语感,一声读成四声,二声读成一声,学了一天一个a,跟读都跟不对,前面读后面忘,学了一天啥也没学会。就这样学了三天,总算时对时错的自己会读a的四声了,期间还打了几次屁股。

然后,第四天学o的四声,第五天学e的四声~~~~,每天早上、上午、下午共学习4个小时左右,学了二十多天,总算把单韵母和声母顺口溜的学完了。然后放了二十多天,又温故复习了一遍,这次发音准了,说话吐字也顺溜清晰多了。

我的总结就是~~~孩子的学习、认知是一个大脑开发的过程,起步非常难非常关键,起步初学就是往大脑皮层种种子,激发大脑潜力,之后慢慢成长。这种大脑开发越早越好,越早越聪明,起初教时一定要耐住性子,由浅入深,初步建立起印象、条件反射后就相当于播下了种子,不要求他真的懂真的会,有印象即可。然后可以放十天半月的,你再教他一遍,这时他就没那么吃力,并且再学同类东西就快多了。

这就是我理解的孩子智力开发大脑开发的过程和方法。起始很难但更很关键,很多孩子就因为这第一步没跨出去、没走好而错过了。人身上性格上的许多毛病正是这一阶段没能校正,留下来的。也有少数天生大脑不好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的大脑开发,弥补先天的不足,越早越好。

总之,娃娃的教育,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家长。就看你有没有耐心,有没有方法了。


淘玉缘


我儿子还小,不过我体验过一回给倒数第一名的外甥当家长

有一次表姐给我打电话,说她有事,还要开家长会,让我去看看,我当时想:就一个家长会,提前体验一下当家长。

我外甥十四,上初二,我去的时候他在门外等我,第一次开家长会还挺紧张的,他带着我进了班级,带到他的座位,让我坐在那里,他的座位在最前面,靠近窗子,我当时想,我外甥那么大的个头怎么就坐在前面了呢?然后老师就进来了,老师进来说了一些开场白,这时候我回头看了其他家长,都是三十多的男女,就我一个二十多岁的,挺害羞的,然后老师就又说了很多,可能就是所有老师都会说的话吧,我也没仔细听,最后就到了说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了,这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我外甥的座位在最前面,老师点名说啊,一点都给我们这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留脸面啊,虽然说话不难听,还特别客气,但是当时臊的我头都抬不起来了,老师说(大概意思):“你家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他不是不聪明,只是不学,回家一定要给孩子补课,好好让孩子学习。”差不多就这些吧。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啊,当老师说:“就到这里了。”她出门之后我是第一个冲出门的,找到我外甥打车就回家了,回到家我就和我表姐说“老师让补课”。

第一次当家长,太丢人了,将来我儿子要是也倒数第一,我让他爸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