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软硬不吃,家长总是忍不住发火,应该怎样沟通?

涣量iMyy2912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有小孩子的家庭,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发火,甚至会揍孩子一顿。但是你没有想过,发火之后你的情绪得到了发泄,但孩子呢?很多时候你对孩子的吼、叫、打、骂,这些行为会让孩子出现敏感、自卑、没耐心、急躁、逆反心理、也会跟父母一样说话大声喊叫的行为,往往比孩子的问题本身更可怕。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特性,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习惯了自己成熟的心智,当孩子调皮、爱哭、甚至在父母三番五次告知的情况下仍然犯错的时候,大多数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一位家有双胞胎的妈妈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几乎每个父母都会给孩子说,放学回家要先写好作业再玩,然而有天晚上,妈妈加班10点钟回到家,发现孩子作业还没有完成却在玩,忙碌了一天的妈妈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训斥:XX,你给我过来!

孩子一看到妈妈发火了,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耷拉着脑袋小心翼翼的走到妈妈身边。这时剧情大反转。妈妈突然说:“亲妈妈一下!”孩子似乎立马就被感动到了,如释重负的抱抱妈妈立马去做作业,比平时做作业的速度更快,正确率也很高。

孩子做得不妥,我们都知道要引导、教育,也知道发火对孩子心理不好,但为什么还总是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大吼大叫?

在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为这件事情发火?

孩子做出这件事情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不先和孩子聊一聊再决定要不要发火?

是否在无意中把不喜欢的自己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投射,以及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就会从情绪中跳脱出来,清楚地意识到有多少是自己的问题,有多少是孩子的问题。

看到这些,会帮助你就事论事地教育孩子,而不只是带着情绪大吼大叫。

一旦我们大声吼了孩子,请记得给自己几分钟缓和时间,待到情绪平复后,蹲下来,试着去抱抱你的孩子。

告诉他:妈妈虽然吼了你,但妈妈对你的爱一点都没有减少,下一次,妈妈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的,无拘束的,具有无穷想象力的,但是现实是有规则的,有条件约束的,甚至是反人性的,只有慢慢适应这种磨合,心智才能健康成长。父母作为孩子与外部世界的中间介质,其角色是非常艺术化的,而又极其理性的。

育儿先育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


唐唐云学堂


如果一个孩子来到青春期,他在面对自己已经发生的生理变化、出现的第二性征时,难免不知所措,会想:我的身体已经发育得像个大人了,为什么我的心理和行为还是像个孩子?那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还像个孩子一样幼稚呢,听家长的话很明显就算是一个。


我们家长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时,总是忍不住怀念还是儿童时候的他们,那时候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爸妈当做是偶像一样来崇拜,觉得自己爸妈简直无所不能;爸妈的话简直就是金口玉言,是绝对要听的。换句话说,孩子认为爸妈的话,爸妈让他们做的都是对的。可是到了青春期,随着孩子们发展自己的独立意识的冲动增强,可伴随而来的反叛意识也在同样增强。


他们热切的希望自己成为大人,有大人的心理和行为,被当做大人对待。可是在父母眼里,无论孩子长到多大年纪,都是他们眼里的需要照顾、需要指导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他们能发现大人总是把自己当成是没有长大的小朋友看待,因此他们更迫切地希望反叛,希望大人改变。其实家长“忍不住发火”的表现正是这些不听家长话的孩子反叛胜利的证明。


作为家长,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这些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反叛和获得独立意识的需要,可是在此基础上教育和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孩子希望被当做大人看待,希望得到的不再是一个正确的指令,他们想和大人交流,想知道为什么。那么作为家长我们也可以慢慢地转变自己被崇拜的“偶像”身份,转变自己的态度,给予孩子一点他们想要的平等,来换取他们的“听从教诲”。以一个年长的朋友角度来规劝,多和孩子交流问题背后的“为什么”,而并非粗暴地下指令。这样的沟通更能让孩子理解为什么家长要这样教育,从而让家长和孩子两方达成某种反叛的和解。


宋少卫


叛逆的孩子,抓狂的父母,叛逆期的孩子真不好对付啊。我的外甥上初中二年级了,成绩下降、不服管教,让家人非常头疼。

过度关心,让他厌烦,置之不理,让他感受不到爱。要拿捏好这个度,真不容易啊。

只有用心去感化他,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才会真正地打动孩子。春风化雨才是最好的方式,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第一,控制自己的情绪,承认孩子的脾气。

我们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这是很多父母的弊病。就像我家孩子所说,一回家看到我们生气的样子,他心里就难受,他也忍不住发脾气。

所以,我们要把不良情绪抛到家外边,即便在单位、在外边受了多大的委屈和不如意,回到家我们也要高高兴兴的,不要让不良情绪产生踢猫效应,我不高兴,瞅着全家人都不顺眼,言语会变得尖酸刻薄,伤了和气,最重要的是破坏到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也有情感,他也需要释放。我们不要以爱的名义,处处压制孩子。要给他释放口,让他把自己的烦恼忧伤、困惑全都释放出来,这样才能让他不要焦虑。

不要孩子一发脾气,我们就立马给按住。要听听他发脾气的原因,帮助他舒缓情绪。


第二,经常和孩子沟通,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平等沟通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最佳方式。我们父母一定要放低身段以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一上来就是批评和指责。

作为父母,不要只顾忙碌自己的事业,我们要多多关心孩子,每天我们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和孩子交流,不一定非要促膝长谈,短短的10分钟也可以,除了学业,我们可以聊聊其他话题。

孩子不听话,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他的关心不够,在他眼中,我们仅仅关心他的成绩,他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也迷茫,可是我们全都没有放在眼里。

这样孩子才能向你袒露心扉,他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他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回头都有父母温暖的目光在鼓励着他。



第三,父母要有同理心。

谁的青春不迷茫,要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我们可以把我们的青春期的迷茫告诉孩子,以及自己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经验统统告诉孩子,让他接纳自己的情绪,让他明白他不孤独,告诉他,青春期叛逆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对待叛逆期的孩子,每个家长的做法可能都不相同,但是唯有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给予他无条件的爱,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才能帮助他们挨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朶朶妈妈成长记


现在这个年纪的孩子是反叛时期!这孩子是典型亲仇的反映!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慢慢去体会到他爸爸对他的爱!!!这是重点!在来 就这暑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孩子带得一家人去个清净的小地方玩下!多沟通吧!!!学会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父母!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从小父亲就打他,不是用什么棍子一类的,而是用皮带,不分场合的打他。原来跟他母亲关系还不错,可是母亲帮他父亲说话,他渐渐的也对母亲产生敌意。现在的他就是心理扭曲,看见父母就会发火、动手,他告诉我说“我只要看见他们为我哭这些,我心头就很快乐”

其实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某些地方吃苦,那些只是针对网瘾和早恋的某些孩子管用。像对父母有敌对关系的孩子是没的什么作用的,他们可能回来后暂时的乖巧,一旦跟父母又发生争执,还是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他们打骨子里讨厌父母。所以真的不能轻视孩子的心里问题。

首先,你不能和他逆着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是吃软不吃硬的,你不妨静下心来耐心和他们讲,有时妈妈们也可以用用眼泪攻势,相信你爱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也是爱你的哦。

2

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处在自我意思的觉醒时期,所以可能希望独立,不喜欢主动把心里话讲给父母,父母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但切记不要翻孩子的手机,日记等,他需要自己的空间,并且如果他知道的话可能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父母们想了解孩子,一定要通过合理的沟通,让他主动把心里话讲给你。

3

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敏感且拥有较强的自尊心,父母一定不要打骂孩子。如果孩子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你,首先你要耐心倾听,不要一味指责批评,即使不对,也要以婉转的方式表示出来,并鼓励他有想法是好事,指导他更加成熟的思考问题。


娇女子143380430


俗话说:原生家庭是我们躲不开的痛。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养育的孩子乖巧、听话、懂事,可是父母自身在孩子成长中所施与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觉知,因为过于喜欢管控孩子的一切,太希望孩子顺着自己预期的目标一步步发展,于是,当孩子的自我意识一旦觉醒,与父母的决裂就会越来越让人痛苦。于是,父母就说:这孩子怎么这样叛逆呢?殊不知,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太成问题。


身为老师,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处于叛逆期的男生女生软硬不吃,一个接一个给家长惹事,事发后,尽管也有那么一小撮儿悔恨愧疚在心里,可终难抵过紧随其后父母的唠叨碎碎念。一边是倔强的孩子,一边是父母淌血的心。为了尽快解决此事,这类父母要么简单粗暴地殴打孩子,以勉强掩饰被丢的乱七八糟的面子。要么就是那么跟着老师不疼不痒的说孩子几句。于是乎,下次依然不改,人家还是我行我素。


我觉得当叛逆期的孩子软硬不吃的时候,恰恰是家长该反思自己的时候,细想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错,自己有没有聆听孩子的声音,是不是给了他表明自己声音的机会。若父母总是一味压制,不能站到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她)的想法,那么,无论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这都是无效的。记得曾经被广泛转载的央视纪录片《镜子》,那里边哪个家庭不是伤痕累累呢?看着孩子在镜头前近乎呐喊地说:父母总是不理解自己,总是不信任自己的时候,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崩溃的。我们看到的是,是家庭的教育出了问题,是沟通出现了堵塞。因此,此时此刻,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蹲下身子反思自己,与孩子一起正视家庭的问题,并给予他足够多的爱,一起去解决。


诺妈当老师


先说前半句,叛逆期的孩子软硬不吃。你并没有描述孩子的年龄。

\n

首先,随着人们对儿童发展的深入研究,叛逆期这个说法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n

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一般认为是二三岁左右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萌芽,他所说的不,并不一定表示内心的拒绝,有时候只是像是在告诉世界,我有了独立的意识了。



\n

第二个应该是在八九岁左右。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不再是孩子”了,孩子进入学校后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因此会开始要求独立,行为上急于脱离爸爸妈妈的掌控。


\n

第三个才是我们熟知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角色和身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他们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支持。他们重视同伴关系,易受同伴影响,可能会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认同的事,如抽烟、喝酒,这些行为虽然父母不认可,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人的象征。

\n

本质上,这三个时期,确实都是孩子必经的阶段,是他们独立的关键步骤,与叛逆本无关,说他们叛逆,那是现在家长的角度去想的。本质上,可以说是父母站的角度错了。

\n

了解到上面的儿童发展知识,再谈后半句,“家长总是忍不住发火”。既然前半句,是孩子必经的时期,从孩子的角度上,获得独立意识,要求长大,要求独立,追求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并没有什么错,那父母的发火,便显得毫无道理。

\n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呢?

\n

1.对于二三岁的孩子,父母要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在123个选项里面选择,并不是强硬安排,也不是假装民主,少用“不”“别”开头说话,比如,不许打人,别跑,等等。

\n

2.对于八九岁的孩子,父母要多让孩子决定原则范围之内的事情,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都已经很懂事理了,无关紧要的事,大可以都让孩子决定,另外,父母即使要拒绝孩子的要求也要向孩子说明理由。

\n

3.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首先把孩子当成成年人看待。十七八岁的孩子,如果不是家长太过溺爱和保护,思想已经可以非常成熟,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和相信孩子,不要干涉太多,孩子要的无非就是家长的真正的尊重和关注罢了。

\n

最后,说一说,家长总发火这件事。家长总发火,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了,不论对于什么时期的孩子都是这样。孩子的叛逆以及暴脾气,一般都和父母的言传身教相关,所以父母首先需要做的是调节自己的情绪。

\n

首先,遇到想要发火之前,要强迫自己冷静三秒钟。如果依然没有平复自己的情绪,就寻找其他事物转移你的注意力。

\n

第二,理解孩子,也理解你自己。孩子做了什么事,你先尝试现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这么做的理由,如果想不出来,可以问问他。同样,你要接受自己会发火的原因,然后试着去改变它。



\n

第三,培养孩子的共情。就是同理心,和孩子之间产生分歧,问问孩子理由的同时,也给孩子讲讲你的理由,你的担心。相信孩子,他们能懂。


十八线mama


首先,叛逆期的出现表示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孩子正在用行为表现去感受自我。这个时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希望受到任何阻止。我们爸爸妈妈要了解到孩子出现叛逆期的原因,然后给孩子时间空间,让孩子感受自我。





其次,爸爸妈妈要和孩子建立信任。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给予孩子想要的自我的空间时间,让孩子感受自我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尤其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在叛逆期时候的故事,和孩子共情,建立亲子间的信任。


最后,参与孩子的活动,该孩子正确的引导。在孩子叛逆的时候不去硬着阻止孩子,否定孩子,不妨平静的参与孩子,看着孩子,然后给孩子出主意,帮助孩子去解决当下的问题,然后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切忌,孩子叛逆软硬不吃,爸爸妈妈人不住发火,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做法拨那个不能解决孩子的叛逆,反而让孩子更叛逆。还破坏了亲子关系。


幼师的故事


青春期的叛逆是最火爆和热烈的,也是最让家长头疼。处于这个时期难过的家长,往往是忽略孩子在幼儿和少儿期叛逆的这个时期。孩子的叛逆分三个时期: 3岁左右的幼儿期,7-8岁的少儿期和11-15岁左右青春期。

时间不能倒流,已经忽略了前两个叛逆期的家长,在面对孩子青春叛逆软硬不吃、很难沟通的这个方面,家长忍不住发火,也不是不能和孩子处理好关系,我觉得应该注意这几个方面:

1、 家长要多从自身找原因,要多反思,要从心底里明白这是你的责任和义务关注青春期的孩子,而不是烦躁。你已经忽略了孩子在幼儿和少儿孩子的叛逆成长期,你要深刻的明白是你稀里糊涂,造成了孩子认知世界和性格形成初期的缺失引导和教育,所以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

2、 家长不能从内心深处诋毁孩子,给孩子套上一个青春叛逆的大帽子,凡事都觉得是孩子在叛逆,是孩子的错。不顾及孩子的面子,在亲戚朋友们面前说孩子的不是,揭孩子的短。

3、 大人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孩子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幼稚和跌跤。青春期的孩子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待任何事情都会比小时候有更多的见解和思想,大人切忌以自己的思想强压给孩子,非要让孩子听从大人。

4、 要多倾听孩子的思想,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和孩子交心,教朋友,切忌忽冷忽热,强压着脾气和孩子交流,一会哄着孩子,一会暴跳如雷。适时引导,在孩子开心的时候一起开心,在孩子沮丧的时候一起想办法,和她们交朋友。

5、 家长和孩子发火极大程度上是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意愿做事,是大人眼中的不听话,大人就受不了。即便是有时候发了脾气,和孩子矫情,那也要及时沟通,及时化解矛盾。

孩子是你自己的,的你后半生快乐与否和孩子的成长关系甚大,家长要想办法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思想,沟通,交流,陪伴孩子而不强行打搅孩子。多让孩子接触正能量的事情,多交阳光开朗的孩子,多带领孩子拓展视野,开阔心胸,相信你只要付出努力,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一定会让孩子平稳的度过青春期。


三毛的教育视界


叛逆期是孩子遇到的一个特殊时期,特殊时期需要特殊对待。


父母教育孩子要保持平和心态,情绪稳定才能以更加友好的姿态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和情感抚慰。如果总是忍不住发火,说明我们需要练习淡定,学习与“熊孩子”斗智斗勇。

孩子软硬不吃,家长不能太过着急,因为不止自己家的孩子是这样,别人家的孩子也会经历这个时期。有时候,我们可以多和同龄孩子的家长聊聊天、谈谈心,疏解心理压力的同时,说不定也可以学习到一些有效的处理妙招。



父母可以学习一下正面管教里面的相应内容,最近这个理念特别火。父母需要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所以情绪,当然,首先还是要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但是,注意接纳的是情绪,而不是行为尤其是那些错误的行为。


接纳情绪。父母可以让孩子发泄,注意倾听和安抚,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还可以弯下腰把孩子揽入怀中,硬碰硬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划定规则。对于孩子的行为要设置不可逾越的底线,并事先与孩子商量好处罚和惩处措施,只要孩子犯错或是触碰了,需要坚决执行,不能软软地妥协,这样可能会在无形中助长孩子的反抗意识。

规则是“硬扛杠”,接纳是“软绵绵”,父母软硬兼施,专门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这叫做“以毒攻毒育儿法”。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发火是因为愤怒,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期望做事。其实,愤怒的情绪是由很多情绪转化来的。

1.沮丧:刚辛辛苦苦拖了地,又被搞脏了。

解决方法:脏就脏去,一天最多只拖一次地;换个地方让孩子折腾,例如小区里,或者给孩子准备一个大箱子,让孩子在里面折腾。



2.生气:为什么就不听话呢?真想把他手脚捆住。

解决方法: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是孩子在好奇探索,培养创新的一些动作。他好动,是因为想去用自己的眼睛,手去感受事物的软硬,吃起来的味道,颜色等等。


3.害怕:太危险了!这么作,万一伤到他怎么办?摔了东西怎么办?

解决方法:把所有可能想到的潜在危险提前规避掉。把易碎物收起来,把尖锐物包起来,把电插座堵起来等等。

4.难过:真得觉得自己不是好妈妈。无法收拾好家务,也管不了孩子。

解决方法:做60分父母,不对自己要求过高,同时,可以寻求家人或者家政帮忙。



问题很多,我们无法去控制突如其来的麻烦事,可是解决麻烦事的方法不止一个。可以跟闺蜜吐吐槽,顺便找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