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天津作為直轄市

古今交融、魅力四射

同時也是傳統的曲藝之鄉

也許您還不知道

天津是我國

唯一有專門播放相聲廣播電臺的城市

所以天津也被稱為——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哏兒都人的獨特屬性就是

自帶幽默基因,出口成包袱——

您了該吃吃、該喝喝,

嘛錢不錢的,樂呵樂呵得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這種特點在天津話裡表現得最為突出

如果說咱們天津方言的靈魂

那一定是這個字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外地人來天津

也想學點天津話

可總是模仿不到精髓

其實除了音調變化之外

還有不少天津俚語容易被誤讀

1

走雞

(zǒu ji)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來源@咩漫畫

對於天津四大神獸之一,也許大多數外地人的理解還是模稜兩可的。

天津俚語裡的“走雞”指偏離了正常的、應有的狀態

例如:這畫本來還湊活,怎麼越描越走雞(ji)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2

褶咧

(zhě lie)

日常聽到“褶”字,很多外地人經常聯繫到汪星人沙皮:看這一身的褶子,真顯老。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但是天津話裡的“褶咧”指人撒潑打滾,無理取鬧

的意思(多指小孩)。

例如:倒黴孩砸,別在這兒和我褶咧!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3

奮秋

(fèn qiu)

“奮秋”不是深秋也不是早秋,和秋天沒啥關係,在天津話裡指無規則的亂動。近義詞:固秋(qiu)

例如:好好坐著,別老在那奮秋!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4

力巴兒

(lì bar)

天津話“力巴兒”比喻幹雜活的人、跟班的人。特別要注意“巴兒”兩個字連讀,最好再加上一絲不屑的語氣,才是哏兒都口語的精髓。

例如:你累死累活也就是個小力巴兒。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5

棒槌

(chuí)

在天津,“棒槌”也不一定是棒槌。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大多數城市都會稱呼餜(guǒ)子的學名“

油條”,但天津人買早點時更喜歡直接說:“來兩根棒槌(餜子)!”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6

餜篦兒

(guǒ bìer)

,讀作bì,一種密齒梳,亦稱篦櫛、篦子、篦梳。篦是古時一種篦汙去癢的理髮工具。明代對理髮師傅的稱呼為"篦頭師傅",篦也可當作髮飾插於髮髻上。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餜篦則是天津早餐的一種,常常夾在煎餅裡食用,口感爽脆,因與油條屬於同類

油炸食品,故起名為餜篦兒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7

(nāo)

“孬”本意是不好的意思,但是在天津話對“孬”經常

取字音而不取字義,含義同“熬”字,即一種烹飪手法

高英培老先生在《釣魚》裡說:“人家沒事兒回來老孬魚,你說這玩意兒多哏兒啊。”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熬魚”

不僅反映了天津人喜歡吃魚的習俗,而且更說明天津人有做魚的專長。單說魚的做法就有煎、炸、蒸、溜、燉、燜、氽、燒、炒。

如煎轉目魚、軟炸銀魚、清蒸鱸魚、溜黃魚扇、燉鯰魚段、燜小酥魚、氽鯽魚湯、紅燒帶魚等。

尤其天津熬魚,更富有天津民間風味特色,流傳甚廣,沿襲至今,幾乎家家都可以做得一手熬魚的美味。要是您有外地親戚到天津作客,給對方熬一份天津家鄉魚,保管人家盡享口福,樂在其中。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8

胰子

(yí zi)

相聲愛好者應該記得高英培、範振鈺兩位老先生的相聲小段《跳舞風波》,其中小姨子被稱為“小肥皂”成為了流傳多年經典笑料。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其實,胰子是我國古代發明的一種含有豬胰臟和草木灰成分的複合洗滌用品,簡言之就是肥皂的意思

以此類推,香皂也叫“香胰子”;胰子粉,指洗衣粉。另外,陝西關中、青島 、東北等地都這樣稱呼肥皂。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9

旮旯兒牛

(gá lar niú)

這個詞單拎出來給外地人真容易蒙圈,旮旯就旮旯,和牛組合在一塊又是什麼玩意兒?有的天津小攤招牌上就這麼寫過,而且念不對不賣哦!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來源@Chen_Hua_Wang

旮旯牛”的官方學名是“田螺”,很多老天津人都喜歡吃。小時候去河邊抓,現在去市場買。炒旮旯牛更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道菜,最後用嘴唆了乾淨那點肉,就是天津人吃田螺的靈魂所在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10

熬鷹

熬鷹,也做熬大鷹,訓練獵鷹的方式之一。往白裡說,也就是不讓獵鷹睡覺,熬著它,使它睏乏,主要跟當時人喜歡玩鷹有關。但是現在中國的猛禽均是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動物,熬鷹是違法行為,千萬不能做!

在天津話裡的“熬鷹”比喻整夜不睡覺地折騰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11

拔創

(bá chuàng)

字面指用冰塊為傷口鎮痛,引申為替別人出頭、打抱不平,以撫慰其心理上的委屈、創傷

例如:媳婦受氣,孃家哥哥給妹子拔創來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拔創”也是一種江湖黑話,有人在前面鬧事,有人出來拔創,還有人在背後當戳兒,算是一套“拔創”。所以,拔創是一種尋釁手段,老百姓對於拔創一舉,深惡痛絕。

12

大梨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咱們今天說的可不是水果。事實上,在天津俚語範圍的“大梨”有兩種含義:

外行、不懂裝懂的人。例如:大梨賺財迷。

吹噓、言過其實。例如:他是個大梨,別信他!也作"大梨膏"、"吹大梨"。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為嘛要把“吹牛”說成是“吹大梨”呢?

原來天津街市有“吹糖人”的小買賣。就是把盛著飴糖的小銅鍋放在火爐上,有小孩子來買時,小販就從小銅鍋裡抻出一小塊兒飴糖,捏一捏,放在嘴上可以吹出各種造型。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其中最省勁兒的,吹成圓球,在中間捏一下,插在細竹棍上。一個金黃色的大糖梨

,就齊活了。小孩子買了大糖梨,高擎在手,樂得嘴都合不上,蹦蹦跳跳地向小夥伴炫耀去了!但這個“大梨”,畢竟是假的,薄薄一層糖,中看不中吃

於是,天津人就把說大話、吹牛皮,稱作“吹大梨”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13

如果您以為天津口語中的“床”就是睡覺用的床,那就大錯特錯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天津人口語裡的“床在那兒了”,一般常指帶有向前動勢的跌倒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其實表達摔倒時的正經寫法是“”,讀作chuáng。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這個字最常用的含義有三個:

栽下去。如“別爬那麼高,萬一噇下來呢。”

扎傷。如“別含著筷子玩兒,留神噇了嘴。”

裝、填。如“把這口袋噇滿了。”

14

大馬趴

(pā)

身體跌倒的樣子,就像馬趴在地上,四肢著地,猶馬爬。例如《當代》1984年第5期:“馬趴沒摔好,摔個仰巴腳。”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15

耙(bà)

“耙”單字有兩個讀音:

[ pá ]①耙子:釘耙。②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攏、散開柴草、穀物等:把麥子耙開曬曬。

[ bà ]①碎土、平地的農具。②用耙弄碎土塊:那塊地已經耙過兩遍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咱天津話口語經常取兩個意思:

泥濘。例如“現在路上耙極了。”

用腳踩泥水。例如“我耙了一腳泥。”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16

貝兒貝兒

(béier)

天津口語中的“貝兒貝兒”經常和“傻”字連用,指代傻子。“貝兒”要讀作陽平(二聲),而且要連讀。對於不會說天津話的人,是個考驗。

例如:別管怎麼打扮也像個傻貝兒貝兒。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17

撐死

從字面上看,很多人一定以為是“吃撐了”的意思。其實天津口語中的“撐死”也有最大限度的意思。

例如:這回考題太難了,我撐死能得60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18

打鑔(cǎ)

“鑔”本字讀作chǎ,是一種中國打擊樂器,即小鈸。或稱鑔子、鉸子等。中國民間常用類型一般為黃銅鑔和鐵鑔兩種。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天津俗語“打鑔”,說的是一切玩笑和不負責任的行為。“打鑔”一說,內涵極是豐富,這裡面也還有著好大的學問。

相聲大師馬三立有一個老段子《黃鶴樓》,表演一個對京劇一竅不通的外行,愣充內行的可笑行逕。本來他什麼也不會,還和人吹他是老票友,沒有他不會唱的戲。

別人讓他唱一出《黃鶴樓》吧,他反問人家:“嘛叫《黃鶴樓》?”唱起來一句詞不會,人家說他是外行,他還說:“你這不是拿我打鑔嗎?”對於人家對他的不恭頗為憤懣。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還有一種情況。想辦一件什麼事情,找到朋友,他滿口答應,過些日子你以為事情辦妥了,找到他門上去詢問,他一拍腦袋瓜子:“唉喲,你瞧,我怎麼把這件事給忘了呢?”這才真是“打鑔”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19

蟲子

說到這兒,您千萬別以為是螞蟻、蝗蟲、毛毛蟲那種動物。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蟲,原意指蠕蟲,專門往植物的根、莖、葉、果實裡面鑽的那種,引申為愛好或者熟悉某種行業(事物)的人,不一定有專家教授的學歷與頭銜,但一定是自學成才的“土專家”。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20

靠兒

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

一位外地人去天津百貨大樓買衣服,換了好多件都不喜歡,售貨員姐姐問“靠兒的,看得上眼嗎?”嚇得他以為自己太挑剔惹得售貨員罵人了呢。

其實咱天津人對顏色有一套自己的修辭方式,什麼靠兒色、煙色、毛藍......這要說全乎了,不懂天津話的真得聽蒙了!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那麼,“靠兒”又是怎麼和顏色掛上邊兒的呢?

舊時,帶色的布批量出自民間染坊,其中深藍色的布最常用。傳統手工染布的方法要先把靛藍染料下入大染缸,再加入鹼、石灰等輔料,攪拌均勻後確定顏色的深淺。純棉手織白布染藍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多道工序反覆幾遍的過程,從月白(極淡的藍)、二藍、深藍,由淺到深直至藏藍色。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眾所周知,“靠”有接近、挨近的意思,用在顏色上表示兩個色系相近。所以天津人常說的靠兒色近乎淡藍色,也俗稱“靠兒藍”。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天津語言文化博大精深

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透的

但是該瞭解的咱們也不能忘了

畢竟這也是咱們哏兒都的靈魂所在

當然了

如果您也想到天津話裡面的老詞兒

歡迎補充在評論區

說不定有盤點2.0等著您!

千萬別學天津話!外地人看完就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