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下河东》中这句经典唱词竟是错的?

大家还记得在《康熙王朝》里,斯琴高娃一口一个“我孝庄……”,相当地霸气!然而这也是这部剧被人诟病的一点,因为“孝庄文皇后”的称呼是这位太后百年之后,康熙给祖母的谥号。也就是说,太后本人在世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谥号。

“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下河东》中这句经典唱词竟是错的?

《康熙王朝》编剧曾说,因为“孝庄”这个称谓顺口,如果说“博尔济吉特氏”,谁也不知道她是谁。但显然观众不买账,认为把谥号拿出来当名字,简直是贻笑大方。

其实,不仅在影视剧里,很多历史戏曲里也有皇帝报自己的谥号和庙号情况,且来看看……

“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下河东》中这句经典唱词竟是错的?

在《雁塔寺祭灵》中,唐玄宗有一句唱到:“悔不该吃酒醉西宫下院,唐玄宗酒醒后心如刀剐”,在这里“玄宗”是李隆基的庙号。

“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下河东》中这句经典唱词竟是错的?

在《下河东》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唱词:“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把一个真天子昼夜巡营”,在这里“太祖”是赵匡胤的庙号。

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庙号是君主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跟谥号一样,帝王活着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称谓。自报庙号,那这岂不是“活人说鬼话”!这些编剧们是不是该补补历史常识了!

“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下河东》中这句经典唱词竟是错的?

当小编得意于能发现戏曲中这些常识性错误时,有位戏曲高人告诉小编说:“其实是你该补补戏曲知识了,人家唱得没错”。

他解释到,按照正确的历史来看,当事人说自己的谥号或庙号是错误的。但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戏曲里是对的,这也是中国戏曲的独特之处。戏曲采取“活人说鬼话”的方式是它特有的演出形式,戏迷明白,演员明白,这样的戏曲模式,是把演员置于人物和旁观者之间,一会儿演员演出的是角色,一会儿演员又是旁白者,与角色无关,但是始终是一个完整的角色。

“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下河东》中这句经典唱词竟是错的?

小编懵逼而又心悦诚服地点点头,果然戏曲知识浩瀚如大海,又学习了。当小编为自己掌握一点知识而高兴时,经过一番查资料、打听以及采访的主持人袁博又传来另外一种解释。

她说,秦腔中那句著名的“河东城困住了赵王太祖”的唱词,早在差不多二十年前,陕西省文化厅振兴秦腔办公室和秦腔的最高学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就对这句唱词进行修改,把它改为了“

河东城把为王身陷绝境”。

然而,这一改也引出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不应该改,理由如我们刚才所说这是戏曲独特的表现方式;但也有人认为改得好!像张晓斌老师就专门在一次电台访谈节目中说道:这样一改更符合当时情境下赵匡胤的心情和处境。比原唱词更能把观者带入情绪!

“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下河东》中这句经典唱词竟是错的?

这两种观点彻底把小编给整蒙了,亲爱的戏迷朋友,您认为呢?改了好还是不改好呢?咱们一起较个真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