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孩子的這些煩惱可能影響一輩子

這一代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他們生活在蜜罐裡,在物質上能得到極大的滿足,在家裡就是皇帝、公主,應有盡有。然而,即便如此,在孩子心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煩惱,我們也時常聽到很多孩子說這樣的話,“好煩哦”。很多大人都覺得孩子有什麼好煩的啊,都是採取不理會的態度。

其實,不管物質生活是否富裕,每個認都會有煩惱的,可以說,從我們出生開始,煩惱就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大人有大人的煩惱,孩子有孩子的煩惱,生活上的煩惱、學習上的煩惱,各種煩惱,煩惱一大堆。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孩子的這些煩惱可能影響一輩子

小時候,兒子也是一句“好煩哦”總是掛在嘴邊,在找不到合適衣服穿時,在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在我們沒有滿足他的願望時,在他弄丟了玩具時……他都會這樣說。

每次看到他這樣,我和妻子經常會說:“一個小孩子,哪有什麼煩的,煩什麼煩啊。”我們也都會置之不理。

的確,這些有點算是無理取鬧型的,算不上真正的煩惱,父母可以採取不予理睬的態度,孩子其實也並非是真的煩惱,這是“假煩惱”,孩子只是宣洩一下情緒。

然而,孩子一旦有了真正的煩惱,家長就要尤其重視了,有一部名著叫《少年維特之煩惱》,孩子的成長之中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煩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父母對孩子成長路上的煩惱不必過於擔心,卻也不能置之不理,應該多加關注並正確引導,以便孩子健康成長。

這就需要家長多關注孩子並分清孩子的“真煩惱”,兒子是個比較快樂的孩子,平常話都很多,可有一次兒子在小區樓底下玩,沒一會兒就氣沖沖地回來了,也不說話,一回來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後來在我們追問下,他告訴我們,原來他在樓下和小朋友們玩遊戲鬧了彆扭,後來同學們就不讓他參與了,孤立了他。他哭著跟我們說:“他們幾個說不和我做朋友了,好煩哦”。

又是一句好煩哦,我知道,這可能是他的真煩惱了,孩子都渴望有人和他們一起玩耍,這是孩子們的心理需求,他們渴望交更多的好朋友。

我和妻子做了一番兒子的思想工作,我跟他說:“兒子,不用煩,也不用生氣,他們一直都是你的好朋友啊,他們說的都是氣話,你明天帶你的玩具下去和他們一起玩,他們還會和你玩,和你做朋友的。”

兒子半信半疑說:“真的嗎?”我點點頭。

第二天,兒子吃完晚飯做完作業又下樓去玩了,帶了他最喜歡的電動汽車玩具,我也特意下去看看他的情況,果不然,兒子又和他的“老朋友”們玩在一起了。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孩子的這些煩惱可能影響一輩子

其實,有時候孩子雖然有煩惱,但他們的煩惱很簡單,他們的煩惱也很短暫,父母簡單的一句開導就能幫他化解。

孩子的煩惱還有很多,一般有這些方面:

首先,沒有人陪伴是一方面。父母每天都在忙碌,更多的只關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卻很難周全地關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因而孩子特別渴望有人陪伴。沒人陪他一起玩耍,孩子就會覺得孤單。

其次,孩子沒有得到尊重。孩子不管穿衣服、各種時間安排、交朋友、選興趣班等等,都是父母幫忙做主,他沒有自主權。而大人的解釋永遠都是:孩子子懂什麼,這都是為了你好。

第三,父母不講信用。有些父母對孩子輕易許諾或者對許諾的事不認賬或者無限期拖延,根本不理會孩子的期盼,這會對孩子造成很壞的影響,讓孩子增加煩惱,這樣的家長應該學習“曾子殺豬”的故事,在孩子面前做到不要失信於他。

第四,被父母責罵。父母一味的批評和責罵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煩惱。

第五,考試學習帶來的煩惱。應試教育下,考試是很多孩子最大的煩惱。

……

孩子的生活中經常會充斥著這些有形和無形的煩惱,大的和小的煩惱。

在家長看來,可能有些家長會說這是孩子在無病呻吟,這些小煩惱對於父母生活以及工作上的煩惱算得了什麼呢?

大人們總愛說“小小年紀有什麼可煩的”,其實煩惱這件事根本就和年齡無關。大人的煩惱不一定比孩子多,孩子的煩惱也不一定不如大人的重要。

父母的天職就是為孩子解除煩惱,家教的宗旨是讓孩子快樂成長。如果家長對孩子的煩惱視而不見,那麼時間久了就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孩子的這些煩惱可能影響一輩子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當他們的美好願望與現實產生矛盾時,就會有煩惱。那麼,作為父母該怎樣幫助孩子克服煩惱呢?

1、多和孩子溝通。父母多和孩子接觸、溝通,當孩子有煩惱時,讓孩子講給父母聽,讓父母幫助解決、克服。

2、多關注孩子的煩惱。如果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煩惱,以自己工作忙為由對其置之不理,必會對孩子身心健康產生消極影響,父母平常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緒變化,多瞭解一下孩子,正確引導孩子積極地面對煩惱,消除煩惱困擾。

3、讓孩子學會傾訴。告訴孩子有了煩惱,不要悶在心裡,學會傾訴自己的煩惱,幫助孩子認識自己,避免長時間地積聚煩惱,產生緊張、悔恨、絕望等情緒。每天要留給孩子傾訴的時間,如晚飯後,或臨睡前,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替其分憂解難。

4、自我放鬆。告訴孩子有了煩惱,可到空曠之地大喊一聲或有節奏地深呼吸。也可做感興趣的事情沖淡煩惱,如看書、找小夥伴聊天、室外運動、聽音樂等。不要過多約束孩子,讓他們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有多種愛好選擇,他們便會有多種自我放鬆的方式,這樣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

總之,面對孩子的煩惱,家長要引起重視,切忌視而不見,要相信,如果不認真排解孩子的煩惱,煩惱便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重要阻礙。搬開心靈的巨石,放飛孩子的心情,解開孩子的心結,便會還原孩子的童真。

(作者系著名作家、家庭教育專家,著有《好爸爸締造孩子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