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二战时发明了哪些“反人类”的武器?

散修0000000000000


超级飞弹V2

----------V2飞弹是超时代的产物,也是纳粹最有价值的发明。仅仅在之后的10年,苏美各国已经在V2的基础上发明了大量的实战飞弹。

至于V2导弹,更是划时代的超级产物,

从1933年到1941年8年时间,多恩伯格与冯·布劳恩的研发团队进行了多种小型火箭的测试,包括A1、A2、A3和A5(A4就是V1飞弹).

前几个系列并不是很成功,A5则是相当成熟的型号,在1942年10月3日宣布研发成功。

当时的记录是:随着点火命令下达,火箭喷口出现一股浓烟。发动机推力开始增加,按着预定程序,3秒钟后,发动机推力达到8吨。尔后推力逐渐增加,直 到把A-4推离地面。上升41秒后,速度达到每秒2千米;54秒后,发动机按程序停车,火箭开始自由飞行,最大速度5600千米/秒。最后,火箭上升到 85千米高,飞行距离190千米,距目标4千米。这是火箭及航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多恩伯格在当天夜上举行的庆祝会上,发表演讲时兴奋地说:“我们利用火箭进入了太空,并且首次利用太空为地球上的两点架起了桥梁。这是宇宙航行新纪元的曙光。今天,1942年10月3日,是人类旅行乃至太空飞行新时代的第一天。”

1943年7月7日,希特勒在帝国空军元帅戈林的推荐下,在东普鲁士接见了多恩伯格和布劳恩博士,并且观看了导弹发射的纪录片和模型。

元首对导弹的研究相当满意,授予布劳恩博士名誉教授的头衔,并且下令加大投入。

A5导弹随即开始量产,但受到和V1同样的生产难点,最终1944年才将生产提到一定的规模。

1944年9月6日,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正式给其起名为V2导弹(复仇者2型),并且开始空袭伦敦。

从1944年9月6日到纳粹战败的1945年3月27日,德军共发射了3745枚V2飞弹,其中有1115枚攻击英国本土,2050枚攻击比利时上的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盟军控制的重要港口和集结点。还有约500多枚用于训练,研发实验等。

总体来说,V2飞弹造成的损失并不太大,只有约百分之七十五飞到目标30公里范围内,有百分之四十五落在10公里内。如此大的偏差,攻击效果自然很有限。

以攻击英国的1000多枚V2飞弹为例,仅仅造成英国死亡2724人,重伤6476人,还击毁了大量建筑物。攻击比利时的V2造成6500人死亡,伤者数万。

平均一枚V2大约造成2人死亡,这个效率还是偏低。

偏差太大,导致V2只能采用和V1同样的攻击方式,进行没有战术目标的战略轰炸。

攻击目标有如此大的偏差,主要还是V2导弹自身特特决定的。

和以类似于飞机水平状态飞行的V1巡航导弹不同,V2导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弹道导弹。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导弹垂直发射,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 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 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 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

V2导弹的制导系统跟V1大体相似,不同的是陀螺姿态仪和加速度控制器,前者用来测量导弹立体飞行姿态,保持导弹发射方向。后者用来掌握导弹的及时运动速度,控制导弹在规定高度的转向。

到了预定时间和高度,燃料供应器切断燃料,让导弹失去动力下落。

-------V2飞弹很巨大,可以装在1吨多的高爆炸药,加上俯冲时速度极快,破坏力极大。而且,它是无法拦截的,下图是V2飞弹高速俯冲的照片,如同闪电一般!

V2导弹飞行速度极快,必须之前仔细计算出一系列复杂数据,包括弹道、飞行航路和速度。在今天,通过高性能计算机测试这些数据,也是需要极多时间。在没有计算机的当年,靠手工精确计算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有了精确计算,能够控制器严格保证飞行的方向和速度,但是此时飞弹速度仍然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切断燃料供应。

这个时间越短约好,应该飞弹速度太快,1、2秒的误差,就会造成数公里的巨大偏差(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为每秒1.7公里)。

现代弹道导弹,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切断燃料时间控制在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秒,这样导弹仍有数百米的偏差。

当年依靠机械仪器切断燃料而造成巨大的导弹偏差,就容易理解了。

虽实战效果一般,盟军却一直把V2飞弹当作最大的威胁之一,出动巨大的轰炸机群四处搜寻轰炸,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触动特种部队和伞降部队偷袭V2基地。

这种轰炸和袭击持续了整整一年,直到纳粹投降。

而英国内阁对V2飞弹也深感头疼,甚至觉得无法支持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一切都在于,V2飞弹既无法预警也无法拦截。

由于V2飞弹在俯冲攻击目标时候速度高达4马赫(4倍以上音速),在整个300公里射程内的飞行时间仅有8分钟。

英国也好,美国也罢,根本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做出拦截和预警。

这造成了当地军民巨大的恐慌!V1飞弹虽恐怖,绝大部分来袭飞弹都可以预警,老百姓有时间进入地下室躲避。

而且V1发射多在夜晚,老百姓只需夜晚住进地下室和防空洞就可以躲避。

V2飞弹则是在白天发射,它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

V2飞弹在白天发射,老百姓总不能24小时住在地下室和防空洞里,日常工作和生活完全被打乱。

V2飞弹没法预警,也就是说,每一秒都可能有一发飞弹落到你的头上。

你每时每刻都面对着死亡,且谁死谁活都是碰运气。这种巨大的恐惧,就是久经战争的老兵也是无法忍受的,不要说无数的平民。

由于V1V2飞弹的影响,饱受轰炸4,5年都没有离开伦敦的市民,有100到150万在最后一年撤离伦敦。

---------------------V2飞弹造价比较高,大约12万马克。换句话说,德国发射的3000多枚V2飞弹仅仅制造费用就花费了4亿5000万马克,这个代价偏高。V2飞弹多是由奴工制造出来的,为此死了很多人,这也是战争罪行之一。

萨沙说:V1和V2飞弹确实是威力巨大的划时代产物,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就对它的巨大投入来说,这些战果显然不够。希特勒对于V1、V2的作战效果和研发进度判断出现误差,使用的方法也不对。作为战术武器来用,V1和V2作为导弹武器的鼻祖,其技术显然无法胜任。如果作为战略武器来用,它们出现的又太迟,造成对方的危害又不可能有决定性的作用。毕竟同盟国伤亡已经有数百万,不可能因为这几万额外的伤亡就停止战斗。从技术角度来说,如果让V1和V2取得决定性的结果,看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它搭载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武器,如纳粹研发出来世界顶尖的沙林神经毒剂。这些武器 可以造成盟国巨大的伤亡。由于各种原因,纳粹既没有开发出核武器,也没有敢于使用化学武器,那么V1和V2就不能改变战争的必然结局。

结束

V1和V2飞弹虽然没有挽救纳粹灭亡的命运,但却都是极为先进的划时代产物,也是苏美两国无法企及的。

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苏美两国都全力争夺这项技术。

以V2飞弹为例,当时V2飞弹的工厂根据苏美的协定,是在苏联人控制区。

美国人为了夺得这些技术,特别制定了一个回纹针计划,使用特种部队首先进入这些地区,用了300个火车皮和13艘轮船,将100枚V2完整飞弹和一切设备抢运一空。

苏联其实也制定了争夺计划,但是慢了美国人几天。当它的部队几天后进入工厂的时候才发现,最重要的东西已经被美国人拿走。

---------德国V2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博士,很多人把他当做英雄,也有不少人指责他是纳粹的帮凶。

对于V1飞弹的争夺也差不多,美国人快了苏联人一步,获得了很多制成品和技术资料。

更重要的是,美国人成功说服了V2火箭之父冯·布劳恩博士,他带领着400名纳粹科学家和数百名技术工人,全部向盟军投降。

之后他们去了美国,大部分获得美国国籍,为美国的导弹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956年,冯·布劳恩博士任美国陆军导弹局发展处处长。他先后研制成美国 最初的一系列导弹武器,包括“红石”,“丘比特”,“潘兴式”导弹。其中“丘比特”C型火箭,是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关键保障。 

1961年5月25日,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载入登月计划。冯·布劳恩成为总统空间事务科学顾问,分管“阿波罗”工程,并直接主持“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9年7月16日凌晨4时,冯·布劳恩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控制室下令:“倒计时开始”。3天之后,7月20日晚10时56分,由“土星”5 号发射的“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上登陆成功。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人类第一个脚印。与阿姆斯特有通话的控制中心官员情不自禁高呼:“你踩下的 脚印也是冯·布劳恩博士的足迹!”冯·布劳恩一时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

1970年,他又任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主管计划的副局长,并兼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任期内冯·布劳恩完成了航天飞机的初步设计。晚年他服务于提供卫星实际应用技术的一家公司,任副总裁之职。

--------------由于盟军轰炸猛烈,很多时候V2飞弹只能在树林中发射,这种发射方式让盟军狼狈不堪,无力发现。另外就是利用车辆发射,这也几乎无法打击!

但是,曾经在纳粹飞弹工厂做奴工的人愤怒的指责美国人,认为他们没有把冯·布劳恩等人当做纳粹战犯,也没有对工厂数千无辜的死难者负责。但是,美国人并没有什么解释。

老萨说:看看731部队的老魔石井的美好结局,民主的美国也好,独裁的苏联也好,都是一路货色。任何战争背后,都有无数肮脏卑鄙的东西。

苏联人收获虽然没有美国那么大,但也不是一无所得。他们在占领区也得到一些纳粹科学家和完整导弹。斯大林下令把他们全部运回苏联,并且给予很好的待遇。

1946年,苏联就仿造了V2导弹,取名为R1导弹,并且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导弹工厂。而之后大名鼎鼎的飞毛腿R11导弹的就是在V2飞弹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


萨沙


有这么一种说法,说现代俄罗斯是在吃前苏联的尸体,而美国和前苏联则是在吃二战德国的尸体。这种说法指的是,现代俄罗斯的军工科技继承自前苏联,而前苏联和美国的军工科技大多源自二战德国。的确,二战德国军事工业水平相当高超,研发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其中反人类的武器相当多,甚至现代用于制衡大国之间关系的核武器都是德国最先开始研发,不过因为二战的失败,最终美国抢先一步研制出了核武器。


长得和飞机差不多的V-1导弹。

在二战德国研制的多种先进的武器中,我觉得最反人类的应该是导弹!以前实在是想不明白,一堆铁疙瘩,怎么就能准确地飞往数百公里之外的目标呢?不过随着对军事的了解,知道了制导技术的奥秘,对当初发明导弹的德国科学家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当时德国发明的导弹一共有三种,分别是RK-344现代空空导弹雏形,V-1导弹现代巡航导弹雏形和V-2导弹现代弹道导弹雏形。可以说,玩导弹,美俄中都要向德国喊一声师父!


德国的第一款导弹是V-1导弹。V-1导弹是现代巡航导弹的鼻祖,因为技术的限制,它当年干的却是弹道导弹的活儿——轰炸伦敦。V-1导弹的外形和飞机相似,采用飞机外形加一台喷气式发动机。整个导弹重2.2吨,长7.6米,弹径0.82米,翼展7.6米(因为发动机推力不足,为了增加升力,保证飞行性能,V-1导弹是有机翼的),飞行速度约550千米每小时,射程在370千米左右。这些数据里,射程是最不准确的,因为V-1导弹的飞行稳定性差,更多都不知道飞哪里去了,根本没法测稳定的射程数值。

大家肯定想知道V-1究竟怎么制导的吧?其实V-1导弹的制导系统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但是又是那么的神奇!其制导系统由陀螺仪,空速管,高度计,计时器和油路切断器五个部分组成。在V-1导弹起飞之前作战人员先根据地图确认发射阵地和目标的坐标,再设定导弹飞行参数,飞行过程中导弹根据陀螺仪瞬时角度和原始角度差确定自己的位置,通过空速管和高度计确认自己的高度,等飞行到一定时间后,计时器会启动油路切断器,然后导弹开始滑翔俯冲飞向目标,最终引爆弹头。这种方式只能大概引导导弹飞向目标区域,所以V-1导弹的精度极差。


V-1导弹其实对当时的德国来说无异于雪中之碳。当时德国轰炸机已经无力轰炸英国本土,这种导弹的出现,让德国重新拥有了打击英国本土的能力,造成一定战略上的威慑。而且V-1导弹的造价极底,才5000马克一枚,产量又大整个二战期间起码生产了3万枚。因为产量大,造价低,德国用数量弥补精度不足,每次都是扎堆使用。后来因为V-1被英国拦截太多,德国甚至发明了使用轰炸机发射V-1导弹,这也是现代空射巡航导弹的鼻祖。

V-2导弹是V-1导弹的升级版,从外形就可以看出,它已经和现代弹道导弹没有什么区别了,后来成熟的前苏联的飞毛腿弹道导弹和它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属于直系血缘关系。和V-1采用的喷气式发动机不同,V-2导弹采用的是火箭发动机,以酒精作为燃料,因为新型发动机技术上的不成熟,V-2的精确度虽然提升了,但是稳定性却更差,经常出现坠毁和自爆事故,射程也缩短到320公里。

RK-344在外形上和现代空空导弹已经很像。

除了两款知名的导弹,德国还在二战时发明了现代空战利器——RK-344空空导弹。1943年,德国开启了X-4计划,旨在发明一种可以替代航空火箭弹,精确打击敌方战斗机的新型武器,也就是现代空空导弹的雏形。1944年,第一批空空导弹交付试验,命名为RK-344。这种空空导弹使用的制导方式是有线遥控制导,发射之后屁股后头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线用于飞行员遥控制导。RK-344导弹的出现是世界空战史上的一大跨越,标志着人类空战从机炮向导弹时代的跨越。德国的反人类武器还有很多,但是我觉得导弹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开创了一个时代!


赤焰哒哒哒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制造出了很多"反人类"武器,其中最神秘,最出名的当属"纳粹钟"了。



纳粹钟的外型很像钟,从现在不多的一些资料来看,纳粹钟高大约有4米左右,宽大概有3米,,内部有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圆桶,里面充满了一种高密度的暗红色液体,有人猜测是一种放射性很强的元素,在其旋转停下来的时候能够释放大量的有害射线,所以使得纳粹钟具有杀伤力。据说纳粹钟运行时会升到半空中,而且还会发生高频的嗡嗡声,纳粹德军曾经用一些动植物进行过测试,在纳粹钟被使用的几分钟到数小时内,这些动植物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分解,直至腐烂,最后都会变成一堆黑色的黏胶状物,其第一次试验时有七名科学家当场死亡,其余人多少都感到了不适。除此外纳粹钟似乎还是反重力装置,有人猜测,纳粹钟实际上是纳粹在做关于时空穿梭的研究。二战结束时纳粹钟随着负责这个项目的党卫军高级官员卡勒姆的消失而消失了。很多人相信德国把纳粹钟和卡勒姆送到了德国之外的秘密基地,就是盛传在南极洲的所谓211基地。值得庆幸的是纳粹钟终归只是个传说,如果真有这个东西,又被大规模使用的话,那今天的世界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甚至中国还存不存在都难说。



另一个著名的黑科技武器就是纳粹飞碟了,据说在1943年9月,盟军与纳粹德国进行了一场空战,在激烈的战斗当中,盟军飞行员忽然发现,战场上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碟状飞行物。这些飞行物在激烈炮火中迅速移动,丝毫没有损,这是外界对纳粹飞碟的首次记载,传说到了1945年时,纳粹飞碟可以在短短的3分钟之内,升到15000米的高空,平飞速度高达近2000公里/小时。同时它还可以悬停在空中。无需转弯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后飞行,只是好象其武器系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飞碟没有投入实战。第三帝国灭亡时,纳粹对飞碟资料进行了销毁,其主要负责人逃到了美国,美国多次试图让他们说出纳粹飞碟的秘密,都被拒绝了,随着这些人的死去,纳粹飞碟的秘密也就再无人知了,不过好象有种传闻说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得到过一架试验机,不知是否当真。



第三种更神奇——生化人。据说二战期,疯狂的纳粹科学家为了挽回败局用很多德军死去的尸体做了各种各样的生化实验,随后大量俘虏的犹太人就成为了被实验者,估说中几百人里可以成功制造出一个僵尸,但这些僵尸非常暴躁,不知疼痛,力大无比,并且不听指挥,如果放到战场了可能会无差别攻击,所以最终没有僵尸军团出现,二战结束,相关资料被全都销毁,生化人也就只是传说了。


酒后看历史


我选这个...福克·沃尔夫开发的真·旋翼机 当年德国人被漫天四发重轰炸烦,为了拦截炸逼而设想的脑洞产物。

这玩意在三个旋翼上按了推进器,转起来和电风扇似的,而且旋翼还能调整倾角来应付升空的推力和高速的推力

但这玩意能直着飞上去,也就得直的降落

此时驾驶员是面朝天,他得调整机身水平,然后缓慢减速...依照那个年代的平衡水平...这无疑是个难度巨大的工程,也幸好这货没有测试,不然试飞员内心是一万匹草泥马


疯狗的轻武


二战德国的“反人类武器”自然当属克虏伯出品的800毫米“多拉”巨型火炮,炮弹重大7吨;还有莱茵金属的600毫米“卡尔”臼炮。别的炮弹用公斤来称,这两款巨炮炮弹重量以吨来计!



“多拉”巨型火炮:

二战之前,法国举全国之力打造了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为突破这道防线,希特勒亲自下令研制一款超远程大威力的超级巨炮。这一艰巨任务当仁不让的落在了克虏伯的身上。1942年,一款口径800毫米,全长43米,炮管32米,高12米,有效射程40公里,全重1350吨的超级巨炮诞生,被他的设计师称为“多拉”,希特勒则称它为古斯塔夫。该炮能发射两种炮弹:一种普通高爆弹也就是榴弹,炮弹重达4.8吨,另一种穿甲弹7.1吨重能够击穿1000毫米厚的钢板。操纵这门大炮需要1400人共同努力,为了保护这门大炮,需要出动两个防空高炮团,再加上其他维修打杂人员,合计一门炮,需要4000人。其威力也是逆天,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战中,该炮一轮炮火就击穿了苏军30米厚的岩石层,先不说它的破坏力,光他产生的震波足以震死堡垒中的敌军。

炮弹这么大

“卡尔”臼炮:

“卡尔”的诞生跟“多拉”一样都是为了堡垒,只不过出生地不同,“卡尔”出生于莱茵金属公司。”卡尔”臼炮全长11米,高近5米,全重达124吨,炮管6米,口径600毫米,炮弹采用两种:一种重磅炮弹2.2吨射程4公里;一种轻炮弹约1.6吨射程6.6公里,没错1.6吨是轻型炮弹。先期生产6门,每一门都有一个北欧神话的名字,比如“奥丁”,“洛基”等。这个漫威已经告诉我们名字下的实力。我是铁血步兵1927,感谢关注与支持!


铁血军史1927


德国在二战时发明的“反人类”的武器很多, 比如V-2火箭、齐柏林飞艇炸弹、超重型火炮"古斯塔夫"列车炮、mg42通用机枪, 还有一些研制没成功的“轴计划”(即是核武器)、反重力飞行器、太阳神枪等。

其中应用在二战战场上,给盟军造成极大伤亡的“反人类”的武器有V-2火箭、超重型火炮"古斯塔夫"列车炮和mg42通用机枪。


V-2火箭是单级液体火箭,全长14米,重13吨,直径1.65米,最大射程320千米,射高96千米,弹头重1吨。 从投产到德国战败,纳粹德国共制造了6000枚V2,其中4300枚用于袭击英国和荷兰。 V-2火箭对英国伦敦的攻击造成了惨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

"古斯塔夫"列车炮是有史以来曾经制造过的最大的大炮,包括运输车在内,它重达1344吨,整门大炮有4层楼高、20英尺宽、140英尺长,需要500名士兵一起合作,才能搬运和移动。“古斯塔夫巨炮”口径高达800毫米,可将重达7吨的炮弹投射到37千米以外的目标,堪称当时的“超级武器”。

1942年初,这门超重型巨炮制成后被命名为“多拉”(古斯塔夫)炮,原计划攻击马其诺防线,可是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黑海之滨,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地下工事,德军使用“多拉”炮发射的巨型炮弹击中了弹药库,引起链式反应般的弹药爆炸,毁灭了这座无比坚固的地下建筑物。

8月中旬又被运往斯大林格勒,但是德国在此战中惨败,9月为免被俘“多拉”又匆匆运回,“多拉”列车炮又会同“卡尔”“洛奇”和“迪沃”等巨型臼炮参与对1944年华沙起义的镇压行动,德军在苏联重兵压境,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为镇压波兰人民的反抗,仅不顾弹药吃紧,极其残酷地有组织和分步骤的炮轰和爆破,将华沙全城几乎痍为平地。1945年4月,德国工程师为免被缴获,拆除了“多拉”,盟国军队缴获了这门巨炮的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发现过一根炮管和几发炮弹。据说盟军熔化这门炮用了七天七夜。

mg42通用机枪有“希特勒电锯”之称, 射速每分钟高达1200发,是德军步兵最喜欢的一款轻武器,但这款机枪却是盟军步兵的"噩梦"。 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 盟军在澳马哈登陆, 防守在海岸的其中一名德军只用一支mg42在一天时间就射杀了2000多名美军士兵, 可见这款机枪就是一种超级杀人利器。


谈文论史


纳粹做的事情反人类,但,在战场上没用什么反人类的武器,别被神话所欺。

在二战德国的集中营内,以各种方式处死了包括150万儿童在内的58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犹太人,另有一部分为波兰、苏联战俘。这是反人类的事情。


但在整个二战过程中,纳粹并没有将反人类设计武器投入到战场中。

类似于纳粹飞碟,纳粹钟等奇奇怪怪的武器也并不真正存在于历史上,大多数都是传奇小说家和小报的作品。


究其原因其实并不是纳粹有多仁慈,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使用了包括氯气、芥子气、光气在内的大量化学毒剂作为武器使用。很快相同类型的武器便出现在的对手手中。这种门槛很低人道无下限的“武器”则成了使双方兵员大幅度下降的工具。


在二战期间,沙林和梭曼被德国研制出来,但并没有投入战场使用,就是因为敌人也可以上升到使用同类武器的地步。以至于德国的武器专家向希特勒展示可以有效杀死坦克乘员装有沙林的玻璃机枪弹头时,希特勒以“你想迫使德意志的敌人也使用化学武器吗?”为理由叫停。


因此,总的来说二战期间德国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堂堂正正的。


军武数据库


世界上第一款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

世界上第一款喷气轰炸机容克Ju EF132

世界上第一款空对空导弹Hs298

世界上第一款用于实战的空对空导弹X-4

世界上第一款巡航导弹V1(Fi103 FZG76)

世界上第一款地对地弹道导弹A4(V2)

世界上第一款地对空导弹EMW Wasserfall

世界上第一款用于实战的直升机Fl282

世界上第一款用于实战空对舰导弹Hs293

世界上第一款突击步枪MP44

世界上第一款洲际导弹A9/A10(制造了但试射失败的)

世界上第一款反雷达导弹BV246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现代机动战略(闪电战)的政权

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使用潜艇作战的政权

世界上第一种气冷机枪MG34 MG42

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反应堆(有些资料说已经到脏弹阶段)

世界上第一个款碟形飞行器RFZ(飞碟)

世界上第一个款翼形飞行器Go229

时间关系,还有些没列出,如现在世界通用的9mm手枪弹药,是纳粹的制定的标准等等。


星期三AAA


在当时德国的军工就很发达了,发明了不少新鲜的东西,可以说全世界一流军工科技都扎堆在德国,二战时期德国制造了第一架喷气式战斗轰炸机,还有第一架倾转旋翼机。这两款飞机在当时给德国效力不少啊!因为当时其它国家还没有什么空中力量呢!在二战招到德国空军空袭的人可以说是死伤不计其数啊!

其中一个当属奇葩的武器被称为“多拉”巨型火炮啦!于1942年,由德国一设计师研制的一款口径800毫米,全长43米,炮管32米,高12米,有效射程40公里,全重1350吨的超级巨炮诞生,希特勒则称它为古斯塔夫。

该炮能够发射两种炮弹:一种是普通的高爆弹,炮弹重达4.8吨,另一种为穿甲弹7.1吨重能够击穿1000毫米厚的钢板。其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大呀!操作也是需要很多人来完成的,可想其威力之大呢?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战中,该炮一轮炮火就击穿了苏军30米厚的岩石层,先不说它的破坏力有多强大,光它产生的震波就足以震死堡垒中的敌军啦!

疯狂的纳粹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奇葩武器如僵尸战士、太阳炮、外形似飞碟的飞行器、超长程轰炸机等,真是坑了不少人呐!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


聚焦世界热点话题1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最反人类的“发明”莫过于集中营了。

纳粹主义者信奉种族灭绝政策,虽然在实际执行灭绝政策操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两大机构存在一些矛盾。

(保安总局就认为只要有任何一个犹太人存在亚利安人的种族卫生就没有办法得到保障,所以要不遗余力,不惜一切代价的灭绝犹太人;经济行政总局确认为要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犹太人还是有利用价值了,可以作为劳动奴隶使用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利益。但是他们都是种族灭绝主义的执行者和信奉者。)

二战后欧洲的专家们通过对户籍的整理和人口普查,认为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至少有4400万人丧生,结合历次战役的人口死亡统计得出结论,整个二战期间约有1100万到1200万人死在纳粹建立的集中营中。

据资料显示,纳粹在欧洲一共建立了10005个各种类型的集中营,战俘营,劳动营,大型的集中营中都配备有专门的毒气室和焚尸场。大部分被关了集中营的人及时逃过了成规模的屠杀,也要承受种种非人道的折磨和虐待以及超负荷的体力劳动。

劳累过度,营养不良,冻死病死虐待致死,注射毒液枪杀绞刑人体试验,这些都可以在集中营中找到存在过的证据。

总之我们能做的就是牢记过去,珍视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