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源區財政收入超額實現首季"開門紅"

4月16日從晉源區獲悉,該區財政收入超額實現首季"開門紅"。一季度,晉源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9630萬元,為年初預算88900萬元的33.3%,同口徑同比增長13.6%,超出市定8%任務5.6個百分點。全區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130509萬元,同比增長69.7%。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累計支出58654萬元,為年初預算227289萬元的25.8%,同比增長33.1%。全區八項支出49387萬元,同比增長27.8%。全區民生類支出53061萬元,同比增長33.8%。

據瞭解,今年以來,晉源區以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為契機,圍繞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引領各級幹部堅持"一線工作法",深入企業、社區、工地,在一線發現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內,逐一破題,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各項工作,全力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升級,有力推動了經濟轉型升級和平穩持續發展。

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上,出臺《晉源區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編印1萬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文件彙編》,並開展政策宣講,舉辦全區落實民營經濟扶持政策推進會,大力支持和發展商貿民營企業經濟,多次召開銀政企稅對接會和建行雲稅貸產品推介會,進一步落實金融扶持和服務政策,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其中,積極開展萬名幹部入企服務,積極對接全區27家工業企業,認真學習講解宣傳政策措施,深入調研,收集梳理問題54個,並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幫助企業解決。努力培育挖掘小升規和限上企業數量,不斷完善工業項目清單,提高新業態和升級消費類商品比重,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重點項目建設上,圍繞區域定位,深入調研產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發展等重點課題,實施"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部門、一抓到底"包聯責任工作機制,持續實施督進會、研進會、推進會三會制度,推進企業項目投資承諾制改革,優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速度,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個性化服務,觸摸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推動政策落實,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積極支持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山西雲時代落戶晉源區,建設大數據產業集群,全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傳統企業創新發展。圓通速遞總部項目、萬水物貿園項目加速推進。一季度,全區已入省市建設項目庫總數43個,其中轉型項目41個;總投資59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2.8億元。新建項目總數10個,總投資116.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3億元;截至3月底已開工項目2個,總投資34.5億元;續建項目33個,總投資482.59億元,其中轉型項目31個,總投資475.82億元。截至3月底已全部復工,復工率100%。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任務,以爭創國家級農村環境改善示範區、省級美麗宜居鄉材樣板區、省級城郊農業示範區、省級農村改廁示範區、省級農村改革試點示範區五大目標為統領,重點推進城郊農業示範工程、"百村景區化、三年大變樣"工程、農村改革試點創新工程、鄉村人才振興雙提升工程、農村基層黨建創新提質工程、生態農業提質增效工程、農村文化建設七大工程,實現農田變景觀、農村變景區、農民變股東。其中,以"百村景區化"建設為抓手,實施生活汙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衛生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鄉村暢通五大工程,在去年改造10個試點村的基礎上,今年啟動19個村改造。加快環晉陽湖周邊18村、晉源新城片區5村回遷安置房建設,改善群眾居住條件。開展"萬名農民培訓活動",增強創業就業發展能力,促進傳統農民向現代職業農民轉變。優化"兩帶三區"產業佈局,深入實施"一減五增",新增晉祠大米種植800畝,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充分發揮蒙山景區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探索農旅融合發展的"晉源之路"。以東關花卉小鎮為依託,以梅芝園藝、振華園藝等企業為龍頭,啟動鑫龍騰花卉市場全省農林文旅康項目和全省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花卉集散中心建設,延伸花卉產業鏈,拓展發展新空間,激活晉源"美麗經濟"。

來源:晉源區新聞中心 楊潤德 崔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