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黑洞照片蒸發了53億,視覺中國惹眾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一張黑洞照片蒸發了53億,視覺中國惹眾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因一張黑洞照片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視覺中國怎麼也想不到,這張照片讓它三日之內沒了53億元,而且蒸發還會繼續。

作為互聯網傳媒與知識產權概念板塊曾經的一隻龍頭股,視覺中國昨日開盤又是封死跌停板,股價20.41元,連續三個交易日開盤跌停,市值蒸發超過53億元。

一張黑洞照片蒸發了53億,視覺中國惹眾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實視覺中國走到今天這個境地,黑洞照片是導火索,國旗國徽是加速器,真正惹眾怒的是其年賺三億的碰瓷兒式的營銷模式。

過去5年中,視覺中國涉及官司近萬件。

視覺中國旗下的漢華易美和華蓋創意涉及的裁判文書數量均超4000件。其中,僅2018年,上述兩家企業裁判文書總量就達3348件,比2017年的1831件,增長了45.31%。

此外,在超過八成的案件中,兩家公司是作為原告提起訴訟的,案由以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和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為主,佔比超過八成。

與“視覺中國”關鍵詞有關的法律訴訟,2018年全年共有2968起,2017年更是達到了5676起,也就是說,這兩年平均每天視覺中國就有15.6起官司要打。

如此這樣的集中訴訟行為,不能不讓人懷疑其“濫用訴權、提起騷擾型訴訟的嫌疑”。

在視覺中國所謂的維權式營銷中,我們發現很多案例存在著以保護之名實施著作權侵權,掠他人之美,冒充著作權人實施欺騙、訛詐的現象存在。比如,黑洞照片的著作權人已經開放版權,視覺中國卻堂而皇之的對外收費,事實上視覺中國將大量海外開放版權的照片“佔為己有”;

同時,視覺中國碰瓷式的維權,動輒進行高價索賠,動輒要求籤訂包年合同。實際上是打著保護版權的幌子謀取暴利。

李先生是一名自媒體編輯,他就曾經先後遭遇了視覺中國和全景網絡的“維權信”。“我們在一篇文章中用了兩張圖片,這兩張圖片是被採訪對象提供的。但是大約過了半年,就接到了視覺中國發來的律師函,稱我們的圖片侵權,要求賠償。”李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在與視覺中國代表的溝通中,對方一直建議其購買圖片合作套餐,並表示如果購買上述服務,侵權圖片可以算作服務部分,不用額外支付賠償。

2017年4月,視覺中國曾將騰訊告上法庭,稱其在微信企業賬戶及新浪官方微博中,未經許可使用了9張視覺中國擁有版權的圖片,要求騰訊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18萬元。

對此,騰訊辯稱,在其他網站上也有不同水印的涉案圖片,不能證明視覺中國享有圖片的著作權。但最終,法院判決騰訊賠償視覺中國4萬元。

在漢華易美起訴聯合利華(中國)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一案中,因聯合利華在“旁氏Ponds”官方認證新浪微博中使用了10張美國Getty公司享有著作權的攝影作品,漢華易美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100000元。同樣,在與卜蜂蓮花公司的侵權糾紛中,因“卜蜂蓮花之家”微博使用了4張Getty公司的圖片,漢華易美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40000元。這意味著,視覺中國在類似索賠案件中,每張圖片的索賠價格高達1萬元。

有內部知情人士透露,視覺中國長期以來實施的是“圖庫釣魚”操作:將大量的圖片散佈到各種所謂免費的圖庫網以及公共網絡上,等著各公司年輕的設計師們下載並使用這些圖片,視覺中國則會定期檢索這些圖,“如果是中型公司,有收入的,大半年就能收割了;如果是小公司,那就再養個兩三年收割。”

視覺中國對外披露稱,早在2017年,平臺就已經自行研發完成了一套基於圖像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鷹眼”系統,包括自動全網爬蟲、自動圖像比對等能力,自動處理約200萬/天以上的數據,能夠追蹤到公司擁有圖片在網絡上的使用情況,並提供授權管理分析、在線侵權證據保全等版權保護服務。圖片庫都有後臺系統自動捕捉各個網站的侵權行為,開始發現的時候往往不去維權,等到侵權圖片累計到一定量,再進行維權,以起訴同時推銷的方式,達成被動版權交易。這就是他們所說的“養肥了再告”

視覺中國在財報中公開表述:以訴帶銷,將版權保護和銷售獲客做緊密結合。

一張黑洞照片蒸發了53億,視覺中國惹眾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人民日報》4月11日晚發表微博,討論版權保護與商業模式問題,並配有"不敢配圖"字樣的圖案。新華社旗下新華網也在官方微博發問:“視覺中國”,咋啥都是你的?

一張黑洞照片蒸發了53億,視覺中國惹眾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共青團中央官微直接點名視覺中國質問:“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

在共青團中央上述微博評論區,海爾、360清理大師、南京蘇寧、百度等多家企業紛紛跟評,貼出了與自家企業相關的照片版權歸視覺中國所有,甚至一些知名企業的LOGO都被標為其版權所有。

保護知識產權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打著保護版權旗號,有些並未獲得圖片版權,卻以權利人的名義銷售圖片版權或進行維權,則是濫用版權或者是借版權名義謀取暴利。

‘權利不得濫用’是我國民法上的一項基本原則

此次視覺中國引發眾多負面評論的原因,不僅因為本次的黑洞照片版權事件,更主要因素在於其長期以來通過碰瓷式維權、勒索式營銷將正當的版權保護行為轉化為不當牟利的手段。以‘維權’之合法行為掩蓋‘勒索’之非法目的。

視覺中國股價連續暴跌印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