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智商悬疑短片《调音师》——面具戴久了,再想摘下来就难了

法国高智商悬疑短片《调音师》——面具戴久了,再想摘下来就难了


这是一部法国高智商的悬疑短片《调音师》,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短片,一年前第一次并没有看懂。

影片开头是调音师小安坐在钢琴前演奏,沙发上安静坐着一位男人,似乎在聆听优美的音乐。通过旁白我们知道,小安是一位盲人,很少在大庭广众面前演奏,除非是面对特殊的唱歌或特殊的人群,就像今晚的演出,但他的观众并不是眼前的男子,一侧的太阳穴布满凝固的鲜血,看得出来沙发上的男子已经死去,他真正的观众是他身后站着的人。

法国高智商悬疑短片《调音师》——面具戴久了,再想摘下来就难了

随着镜头“咔”的一声,黑幕落下,影片正式开始。原来小安并不是真正的盲人,他曾被人称为钢琴天才,且他也自认为前途无量,但在一次精心准备的音乐大赛上演出失败,之后便觉得自己的世界已崩塌,陷入失落孤单,终日被失败所缠。他撑了过来,成为了一名调音师。他专门定制了特殊的隐形眼镜,伪装成盲人,因为他认为盲人会使别人认为他其他感官更发达,特别是听觉,同时他会得到更多好处,小费会更多,人们更友善,戒备会减少,更能知道不为人知的一面。他认为在盲人面前,人们不需要感到羞愧不安,他们会馈赠更多、更好的,也会袒露更多的秘密和隐私。

法国高智商悬疑短片《调音师》——面具戴久了,再想摘下来就难了

由于近期的订单量大增,他的经理向他质问,最终小安向经理坦白了一切。经理指责他是偷窥狂,虽然有所顾虑,但是作为一个利益为重的商人,经理最后还是默许了小安的做法。

午饭后,小安按约来到一位客户家里,摁了两次门铃后没有得到回应,他拿出随身的笔记本确认行程。再次摁门铃后,这一次里面终于回应了一个警惕的女声,小安自报家门称是来给钢琴调音的调音师。门后的女主人犹豫了一下告诉他自己的丈夫不在家,让他改天再来,并表示自己可以多付一些出访费。但小安表示自己是个盲人,来一趟不容易,至少能开门当面解释一下,并再次摁下门铃。女主人犹豫了许久,但最终还是开了门,正跟小安解释着,对面的邻居也打开了门,好奇地对着这边张望。

法国高智商悬疑短片《调音师》——面具戴久了,再想摘下来就难了

女主人只好请小安进屋,小安进屋没走几步就踩到什么东西滑倒了,地上好像有好多红色的液体,女主人焦急地赶过来扶起了他,并解释说家里正在装修,油漆桶被打翻了。小安眼睛往旁边一瞟,吓了一个趔趄,男主人正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满头鲜血,显然已经被女主人杀害。女主人帮助小安把外套脱了下来,并建议小安把弄脏的衣服脱下,惊慌的小安一一照做。女主人称眼镜也被弄脏了,摘下小安的眼镜,并仔细端详了一下小安的眼睛,然后拿着脏衣服进了洗手间。

小安开始审视自己的处境,自我安慰女主人并没有怀疑自己,要表现地自然,她这么久还没过来显然是在帮自己洗衣服,突然小安意识到,自己的笔记本放在了上衣口袋里,可盲人是不需要笔记本的。女主人的脚步声渐渐靠近,最后在小安身后站定,小安强装镇定,既然已经装成盲人,是不能回头看的。他极力想让自己说些什么,可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在极度恐惧中,他开始弹起了钢琴,他相信只要他一直弹奏,身后的女主人就不会杀了他。镜头慢慢往上移,身后的女主人正在拿着射钉枪瞄准他的后脑。

法国高智商悬疑短片《调音师》——面具戴久了,再想摘下来就难了

此时可以衔接到影片开头,声音戛然而止,只有“咔”的一声,不知是枪声还是开门声。最后小安是否被杀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也是这部短片最奇妙最悬疑的地方,给观众留下想象的开放空间,但我认为最后调音师小安是死了的。

看完这部片有几个感受:

1、命运对谁来说都是公平的,敏感孤弱的人才更容易被命运玩弄。一场比赛的失败就能把调音师小安打击得一蹶不振,一味逃避不敢面对现实,最后伪装成盲人,这也是导致调音师被杀的原因之一吧。

法国高智商悬疑短片《调音师》——面具戴久了,再想摘下来就难了

2、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要入戏太深,诱惑越多越要学会适可而止,因为下一秒出现的很可能是枪声。假如调音师小安没有深陷在假装盲人带来的好处中,做一个正常的人,或许他不会那么早的面对死亡。

3、偷窥是人类的天性,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都充满着好奇,他习惯了偷窥别人的生活,却没意识到别人也有可能在偷窥他,当他站在门口翻看笔记本时,就预示着他的死亡,想必当时女主人也在门后窥探着他吧。好奇害死猫,知道得太多未必就是好事,简单的活着就是件幸福的事情。

4、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面具,我们对世界做着各种伪装,却自认为高明,长此以往,没有一个人会认识真正的你,甚至是你自己。就像鲁迅说的: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接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其实调音师小安是有一线生机的,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对抗一位老妇人,谁的胜券大可想而知,可惜他忘记了他并非真正的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