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这个世界有太多世故,亦有太多事故,是故,造就了太多尸骨,太多的失孤

。”记得第一次看《失孤》时,这句话让我心痛了好久。看完影片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这要是仅仅是一部电影该多好啊!”但它不仅仅是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真实的主人公就是山东汉子郭刚堂。22年来他一直在锲而不舍的做一件事,那就是独自骑着摩托车寻找儿子。截至2018年6月中旬,他已经累计行程40多万公里,找遍了除新疆和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已经骑行报废了10辆摩托车。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曾说:“一个家里最悲惨的事就是孩子被拐。”是啊,孩子是家的希望,孩子没了这个家也就散了,然而孩子被拐这种悲剧却在经常上演。仅公益网站“宝贝回家”上就有40000个被拐孩子的信息,11年中只有2510名孩子与家人团聚,创始人张宝艳说,“按我们现在的寻人速度,再寻100年也寻不完。”那么身为家长到底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免受这种伤害呢?

我们先来看下“安全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前不久在江苏镇江新区实验幼儿园小班举行了“防拐、防骗演练”活动,由学生家长扮演人贩子。这些家长普遍对自己的安全教育表示自信,10个中有9个说“平时总告诫他,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能经受住测试。但是结果却出乎家长意料,短短20分钟就有 46 个孩子被“人贩子”拐带出幼儿园。而且这还只是家长扮演的业余“人贩子”,如果真换成那些专业的“人贩子”,后果更不堪设想。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英国的两个小男孩CJ和T-Dawg :CJ10岁、T-Dawg8岁。某天妈妈因为身体不适带着兄弟二人去医院。为了不耽误两人上学,妈妈打电话请邻居来医院送他们去学校,由于堵车本该5分钟就到的邻居,40分钟后才到。就在这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兄弟二人就被人贩子盯上了。

  • “孩子们,我的男朋友现在躲在厕所里,因为他不敢看医生,你们能不能帮姐姐一个忙让他出来,告诉他医生会治好他的病的。”三位大人向他们发出求救。
  • “不了,谢谢。”CJ拒绝了帮忙。
  • 显然人贩子还不死心“如果你们愿意帮姐姐的忙,告诉他出来就没事了,你们就救了他的命呀!”
  • “不用了,谢谢。”T-Dawg拒绝的语气更加强硬。

索性最后邻居及时赶到并报了警,经过确认这几人正是之前一起孩子绑架案的嫌疑人。警察问CJ和T-Dawg“你们怎么确认他们是坏人?”孩子们说“妈妈曾说过,如果一个成年人需要帮助,他会找另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向一个孩子寻求帮助。”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你看,这就是安全教育带来的差距。很多家长比如上面幼儿园的家长,他们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也经常告诉我的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为啥就没有效果呢?

到底为什么一般的安全教育对孩子没有作用呢?

我们来看一组网易新闻的统计数据,据网易统计拐卖儿童中接近70%发生在0到6岁。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首先,从儿童发展角度看:0-6岁的孩子,大脑处于高速发育阶段。大脑中的海马体都在不断发育新的神经元,它主要和孩子的记忆力发展有关,所以在这个阶段,孩子是很难形成长久记忆的。也就是说不是防拐教育没用,而是孩子对防拐有用的记忆保质期太短。而且这个阶段孩子还都处于具象思维,对于抽象的语言他理解不了,因此单纯的给孩子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对孩子来说,一次害怕的内心记忆,反而比父母100句的道理还要管用。

其次,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外界的诱惑很难有抵抗力。想想平时我们是不是总告诫孩子“在外面,不要吃别人的东西”,但出去碰到其他小朋友吃好吃的仍会两眼放光。其实自控力薄弱,当面对诱惑的时候,无法控制住自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共性。但好消息是,自控力是可以被后天训练的一种能力,只要家长慢慢引导和训练,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可控。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最后,这个阶段孩子缺乏辨别能力。家长总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但什么是陌生人,对于一个不到6岁的孩子是很难辨别的。只要人贩子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我带你去找妈妈好不好?”,再或者只需投其所好,比如牵一只宠物狗、拿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孩子都会将其划分为自己人行列。

那么,面对层出不穷的拐卖手段,身为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

首先,预防为主。

第一,对孩子进行远期预防,也就是从孩子会说话起就要培养孩子的防拐意识。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曾说,3岁的孩子就应该熟背家人的电话号码,知道家里的具体住址,认识东南西北,走失时知道找谁寻求帮助。

他提出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方位感以及自救能力

。3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每次外出归来,在离家300米的地方让孩子自己试着回家,或者每次外出都告诉孩子具体的位置,比如“我们家在上地站,下一站是五道口,在下一站是知春路,我们要在这换乘10号线”。最好每次外出是碰到穿制服的警察、商场工作人员都告诉孩子,如果万一找不到爸爸妈妈不要大声哭喊,而是找这些人寻求帮助。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在《妈妈是超人》第三季中,有一集霍思燕为了测试嗯哼是否能独自处理走失,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躲了起来。当嗯哼意识到找不到妈妈的时候,不慌不忙的,找到了工作人员,询问商场的服务台在哪里,并通过服务台广播找到了霍思燕。不得不佩服嗯哼的聪慧,以及霍思燕平时安全教育的充分。

第二,针对前面提到的孩子辨别能力以及对抵御外界诱惑能力差,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防拐体验课。我们说了一次真正的害怕记忆,要远胜于父母的无数次唠叨。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真人秀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曾做过一个测试,何洁离开房间时特意嘱咐儿子七宝,“谁敲门都不能开!”,但她刚出去,测试人员就通过谎称送礼物的菲菲姐姐轻松敲开了七宝的门。何洁也突然意识到“抽象的语言孩子理解不了,想让七宝记住这次教育,就必须来点狠的”她让测试人员翻东西、并拿走七宝最爱的风扇。这时七宝才觉得遇到了危险,大哭找妈妈!

当孩子有过这种痛苦的经历,下次再碰到奇怪的人时,才能瞬间激活大脑中的记忆片段,知道这样做需要付出代价,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第三,设置亲子密码,所谓的亲子密码其实就是你和孩子的暗号。告诉孩子特殊情况下,只有说出这个暗号才是可信任的人。当然这个密码不用太复杂,以孩子能记住最佳,比如,孩子说“我是机器猫”,家长则说“给我竹蜻蜓”。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别小瞧这种简单的技巧,之前看过一个新闻。南京某小学放学,一位陌生人告诉8岁的小姑娘婷婷(化名)“你妈妈出事了,叫我来接你放学。”不仅如此,他还能准确的说出婷婷父母的工作单位。就在陌生人以为自己要得逞之时,婷婷要求其提供暗号,陌生人一时语塞。婷婷立刻报告老师并报警,最终经警察调查发现,此人果真是之前一起拐卖案件的嫌疑人。

其次,补救为辅。

如果万一孩子真的走失了,家长也要强迫自己镇定,沉着应对。

第一,采用王大伟博士发明的"十人四追法"。这个方法简单快速,非常细腻,绝对不能搞错操作细节。主要步骤如下: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1. 妈妈保持原地不动,爸爸发动亲友10人向四个方向寻找。
  2. 搜寻分成粗、细两层,第一层粗的搜寻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去追,安排4个人,一个方向起码1人以上。细的搜寻还是在2公里之内,但要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也是4个人以上,到4个车站马上去找。
  3. 上面已经用去了8个人,还有2个人做什么呢?一个去报警;一个人要留在家里,等待孩子自己回家。一旦是两三岁的孩子丢失,家长最少要马上组织10个人,赶快出去追,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自己不会走太远,如果稍微一耽搁,后果可就严重了。

第二,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报警时间也要格外关注。

防拐演习:20分钟46个孩子被拐,防拐,从给宝宝安全教育开始!

2岁之内的小孩,一旦发现走失家长需要立刻报警。因为还不太会走,失踪后很可能是被拐卖了。3-6岁的孩子,由于活动的范围不太大,如果家长已寻找半小时以上,切还没能找到,需要立刻报警6岁以上的孩子则最好在失踪一个小时再报警,并及时的联系他的同学和老师,并去学校询问。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之前网上流传的只有超过24小时后才能报警的说法是误传。

最后,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碰到以下几种情况,不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动动手指报警,也许我们的一次举手之劳拯救的是一个家庭的命运。

  • 抱孩子的人对孩子哭闹不管不顾,长时间不喂奶也不喂水,表情极不耐烦,极力制止。
  • 男性抱着小孩,没有女性陪伴,神色紧张,表情可疑。
  • 随性多名妇女,每人怀抱一个婴儿,还有专门看管行李的人。
  • 在长途汽车,火车上,看到孩子昏睡10个小时,不吃饭不排便,大人神色鬼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