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以前漢人穿的服飾都是漢服嗎?

Dorothy_Cullen


在網上經常會看到一些人穿著古代的服飾在那裡叫嚷著漢服之類的,但是他們叫嚷的對嗎?究竟什麼時期的服飾才有資格被稱為漢服?甚至還有人叫囂這清朝漢人的服飾,是滿族的服飾,所以不能叫漢服,但是民國時期的服飾叫不叫漢服呢?民國已經不是滿族人統治的中原了,那麼當時的服飾能不能被定義為漢服?

其實不管是哪個民族,服飾都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就像在遠古時期,大家的祖先還是不都是光著屁股漫山遍野的亂竄?所以說,關於什麼樣的服飾才叫漢服是不能夠用時期來規範的。就像小編在開頭說的那樣,在清朝統治結束之後的民國時期的服飾應該怎麼來劃分?因為小編沒有籠統的學習過,有關服飾的知識,所以小編不太清楚,學習服飾的人是怎麼劃分服飾的。

但是小編認為時期並不能劃分服飾,比如西漢時期,貴族穿的服飾就是曲裾,這種服飾是男女都可以穿,為的就是用來擋住,穿在腿上的褲子,為了美觀,也是為了表示尊敬。但是曲裾並不是西漢時期的禮服,而且在西漢時期,只有貴族能這樣穿。在西漢時期百姓只能穿不帶任何顏色的衣服,因為百姓沒有那個資格。但是到了東漢時期,直裾成為了東漢貴族的服飾,而曲裾已經很少有人穿了。

其實小編囉裡囉嗦的說這麼說,就是想要說明一個問題,朝代的不同,服飾也是不一樣的,西漢和東漢都是漢朝,但是這兩者之間的服飾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而且小編在網上看到,有部分人說,曲裾不在漢服的範圍之內?為什麼?曲裾不是漢朝的服飾嗎?漢朝不是中國歷史上以漢人為主體的統治王朝的一部分嗎?既然這樣,為什麼曲裾不能算是漢服?

還有,現在市面上很多人穿的都是唐朝時期的服飾。唐朝時期的服飾大概有這幾種:公服、圓領袍、半臂、衫裙、帔等。其實可以說唐朝時期的繁榮都是女子的服飾上體現出來了,唐朝時期的服飾大多花團錦簇,這意味著唐朝繁榮。可能很多穿唐朝時期服飾的人不太知道,唐朝時期的服飾,大多都是受過胡服的影響得來的,也就是說,你們所穿的唐朝時期的服飾,並不能算是漢服,嚴格來說唐朝的服飾都是帶有胡服色彩的服飾,如果這樣的服飾被定義為漢服的話,那為什麼會出現曲裾不算是漢服的傳言?

而且,如果真的要細究的話,唐朝之後的宋朝的服飾也是在唐朝服飾的基礎上改良的,也就說,宋朝的服飾也多多少少帶有唐朝時期胡服的色彩,那麼請問,這樣的服飾,在你們的眼中是不是漢服?在說說明朝,明朝和宋朝之間還差個元朝,元朝時期可是單純的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少數民族統治時期,中原百姓穿著也是按照少數民族的服飾來穿衣。還有明朝是推翻元朝的統治之後建立的朝代,雖然明朝的服飾說的是還原歷史上中原王朝的服飾,但是明朝的服飾多多少少都有受到元朝時期服飾的影響。

也就是說,也就被排斥的曲裾和直裾有漢族老祖宗服飾的影子,剩下朝代的服飾多多少少都有外族服飾的影子。再說的直白點,較真點,也就是你們一直引以為豪的漢服多多少少都有外族服飾的特點,這就是漢服圈內一直想要的純粹的漢服,這絕對的純粹。

小編最看不慣的就是,經常有些人說,穿漢服必須得穿和漢服匹配的鞋子,穿漢服必須得梳和漢服匹配的髮型,甚至連人家帶什麼首飾都有要求,小編覺得這些人的吹毛求疵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不允許長得比我好看的人穿好看的服飾。

因為小編真的不認為,連漢服的定義都弄不清楚的人,究竟有什麼資格對其他人的服飾找茬,無非就是見人家服飾穿的好看嫉妒唄。而且如果真的按照你們這樣的要求的話,那在唐朝之前,漢朝的時候,人們還講究席地而坐呢!有本事別用桌子呀,現在的桌子可是從唐朝時期的胡椅發展而來的。

小編對漢服圈的人要求不高,就算你們不懂歷史,最起碼要學會古人的那種大氣吧!一個個的,不是這不對就是那不對,說的你們懂的不少,真的問起來,連個屁都放不出來,你說說你們這種較真的勁,如果拿到你們的工作中,或者學習中不可能沒有大成就,非要在一個連定義都不清楚的圈子裡混,你們混的是什麼?是時間?還是自己自以為的那點學識?小編最看不慣的是什麼?是一個連漢服的定義都弄不清楚的人,還在那裡叫嚷著,一切要像傳統服飾看起,那你怎麼不看個徹底呀!也不知道都是誰慣得你們這些臭毛病!


不靠譜的歷史研究者


把明朝以前漢人穿的服裝稱為漢服,這樣的提法就是典型的不學無術或者大腦缺氧。

漢服粉常常叫囂,清代漢人的服裝是滿清依靠屠刀強加給漢人的,所以不是漢族傳統服飾。這話不假,但民國呢?民國漢人的服裝難道也是少數民族或者洋人強加給漢人的?

任何一個民族,其服裝都是有個演變過程的。我們漢族,祖先也曾胡服騎射。西漢時,漢服還沒有真正的褲子,男女老幼統統光屁股或者開襠褲,到了東漢才有了死襠褲。唐代,漢人服飾受胡服影響很大,今天我們看唐代的繪畫,可以見到很多胡服元素。

滿清入關後,確實讓漢人的服飾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你可以不喜歡,但不能否認這也是漢服。退一萬步,就算漢服粉不承認清代服裝是漢服,但民國的長衫、中山裝、旗袍總是漢人自己設計發明,自願穿著的吧?為什麼也不算漢服?

再說了,我們漢族,自古席地而坐,後來引入了胡床,才逐漸有了凳子椅子,並且創造了明代圈椅這樣的傢俱藝術精品。漢服粉們難道不坐椅子凳子?還有,我們的民族樂器,二胡、琵琶、嗩吶等等,哪樣不是外來的?此外,漢族吃飯原本實行分餐制,受了元清影響,至今通行合餐制,漢服粉們回家吃飯是不是也分餐?

說白了,那些口口聲聲說弘揚傳統文化的漢服粉,實際上是網絡草根亞文化的畸形產物。他們不懂傳統文化,絕大多數連文言文都看不懂,也缺乏包容意識。他們大多數處於社會底層,屬於被忽視的群體。為了證明自己、體現自己的存在,弘揚漢服這樣安全、醒目又低成本的行為自然而然成為了他們的首選。漢服粉傻人也有傻心眼!


江南俗士1


關於漢服,最大的誤解就是,這不就是古裝嗎?這不就是漢朝人穿的衣服嗎?

先上圖:(圖片來自百度漢服吧.....但個人不建議以此作為了解漢文化的途徑...發展至今已十分混亂)


(關於曲裾尚有爭議) 漢服問答:問:什麼是漢服?是漢朝的吧? 答:漢服,實際上是漢族的傳統服飾,特點是交領、右衽、無扣。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即左襟壓在右襟外面,看起來衣領開口向右;無扣即不用釦子或者把釦子隱藏起來,以繫帶為主。 問:這不就是唱戲的穿的那種戲服嗎? 答:漢服的歷史,從黃帝開始。3700多年前,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就是說以衣在上象徵天,以裳(裙)在下象徵地,故衣裳就是乾坤。黃帝也就定下衣冠制度,示天下以禮。此後漢服一直延續下去。到了清代實行“剃髮易服”,普通人就不許穿漢服了,但是因為當時阻力太大,清朝又有了“十從十不從”的規定,其中優伶因為大多扮演古人,便可穿漢服,他們便一直穿到了今天。不過,戲服是職業裝,而傳統戲劇中的戲服相對隨意,另外京劇等戲曲中的戲服則有一套特有的標準,所以說戲服和漢服差別還是很大。 問:唐裝、旗袍是不是漢服? 他 答:“唐裝”並非唐朝人的穿著,而是根據近代的“馬褂”等服裝改造而成,一般指西式剪裁的改良馬褂,其名稱來源外國說法,意思是唐人的服裝,屬於時裝的一類。而旗袍、馬褂這類服裝是近代人根據清朝滿族人的服飾改造而成。以旗袍為例,原意指“旗人之袍”,原本下襬寬大,袍內要穿褲子。到了上世紀20年代末,男式的旗袍變成了長衫,女式的旗袍則將袍身減短,下襬收小,旗袍內也不用穿褲子了。 問:你身上穿的漢服是哪個朝代的? 答:雖然歷經千年,漢服的服制有所變化,但漢服是很難以朝代劃分的。這一方面是因為漢服中很多款式流行的時間遠遠跨越了朝代的分隔,並不專屬於某一個朝代。比如唐朝出現的圓領衫被後人一直穿到明代,而他們的內衣依舊是交領的。另一方面漢服因為並不屬於“漢”,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古裝,現代人穿漢服,那漢服就是現代的時裝。 問:漢服的“經典款”、“常青款”是什麼? 答:每朝每代的服裝款式都不相同,但讓漢服保持一 致性的,就是禮服,幾千年來基本沒有變化。這裡所說的禮服,就是“深衣”。深衣,是士大夫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這是一種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縫在一起包住身子,將身體深藏,顯得雍容典雅。再加上兩腋下嵌入的矩形面料,讓深衣便於活動,古人稱深衣“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完美的服裝。而漢服所有款式中,最有文化內涵的也莫過於深衣。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繫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日本的和服,主要就是模仿漢服中的深衣。 問:能不能簡要說明歷朝歷代漢服的變化? 答:商朝以上衣下裙為主,袖口較窄。到了周朝衣服略寬鬆一些,領子通用交領右衽。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深衣誕生了,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裙也開始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樣式,區別在於下身是否有圍繞的線條。到了漢朝,深衣成為大眾的選擇,進而發展出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同時,大量的絲織品開始出現。魏晉南北朝開始流行寬衫大袖。到了唐朝,女子穿襦裙,面料輕薄起來。男子穿圓領衫———這是漢服的重要變體,其後一直流行。到了宋朝,女性開始穿褙子,這種衣服長袖、長衣身,前後襟不縫合。到了明代,女性的衣服出現了水田衣———用多塊長方形布片連綴而成,宛如稻田。裙子也日益講究,以至於“裙拖六幅湘江水”,顏色也多樣,甚至有一種裙子,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男性服裝的創新最有特色的則是官服,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一方補子,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以示區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72, "file_sign": "68c941a38aaaa0b9a7330132f95b4d97\

回憶還是要忘記


漢服,始於5000年前黃帝治下長襟衫,經過幾千年改朝換代,漢服也在的不斷演變,歷朝歷代都加入了自己朝代的元素,每個朝代的漢服都有所區別。中原北方地區原本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但由於北方戰亂較多,導致三次衣冠南遷。衣冠南遷後南方變成富饒之地,也是最佳的避難場所。

唐宋元三朝老百姓都是穿漢服,元朝雖然是異族統治,但元朝統治者沒有對漢人實行剃髮易服的政策,所以元朝漢服延續宋朝風格,但同時加入了蒙古服裝的元素。所以朱元璋統一全國後要求廢除一切與蒙古有關聯的服飾,下令恢復唐宋漢服。但是明朝與唐宋時間畢竟相隔太久,在恢復過程中出現了改良版,於是就有了明朝漢服。直到明朝滅亡,漢服才在一片腥風血雨中被迫終止。







白雲之語摺紙大全


記得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嗎?那以前的漢服可以說是最原始的漢服,隨著與胡人的較量,寬袍大袖的漢服確實不利於軍事行動,嚴重影響著士兵的敏捷度,也不方便人們日常的生產,所以他在趙國實行了制服改革,雖先穿起胡服,建立騎兵,其實,在民間,因為方便作業,胡服早就被趙國百姓興時了起來,長期以來,他們被稱為短衣幫的人。在兩晉時期,地主階級中有了士庶族之分,土族為了顯示其特殊的身份,穿著寬袖的衣服,戴著高高的帽子,一副仙風道骨的姿態,在唐朝時,唐服影響了日本,他們依樣畫瓢創造了自己的和服,明服與唐朝也不一樣,要看明服的式樣,在朝劇裡去看看韓服吧,自古以來,漢族皇室的服裝被稱為漢服,但漢服卻大同小異,不盡相同,只有短衣幫的短持續了數千年,長衫也持續了幾千年,但畢竟不是人們心目中的漢服,即便是人們心回中的漢服,也不過是紅樓夢裡的服飾而己,民國時期的短衣和長衫也是身份的象徵,所以,孔乙己才成了穿著長衫站著喝酒的唯一,大學的校服有一些漢服的特徵,大概就是實至名歸的博士服,所以,只有短衣才具有漢服之稱,大多數勞動者穿的,歷史悠久的,不管是斜襟,還是對襟,不管是趙武靈王改革的胡服,還是近代從英法各國湧進的西裝,只要方便生活生產的要求,就是時尚的要求,新潮的體現。


用戶5261879612631李


清兵入關之前的歷史記載不是中國歷史,難道清兵入關之後、民國,滿洲文明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了。才是中國歷史的嗎?明朝以前國人穿的不是華服/漢服,軒轅黃帝不是中國人了?不是中國人的祖先了?那麼只有努爾哈赤才是中國人的祖先了,滿洲文明才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了不成?否認是華夏文明漢家衣冠的存在,一口咬定地對國人胡說八道,說清兵入關之前的歷史記載不是中國歷史。這群忘恩負義的傢伙,最主要的就是偽漢,想它們清朝主子,想都想瘋了。排除漢家衣冠、否認華夏文明的,漢人佔得最多。


我是一個漢化失敗的人


不是,五胡之亂後,漢人的服飾就已經有胡化的風格了,最純正的漢服自然是漢朝及之前的時期。而晉之後,漢服是在漢文化服飾的基礎上加上了胡服設計樣式,但總體還是偏漢風,但明朝的立領對襟一排盤扣的樣式則是全盤接受了蒙元帶來的東歐服裝樣式不能算漢服。


修元道人


是的,唐裝、明裝、漢裝、宋裝、戲服,都屬於漢服


暴風與大地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漢服最早起源於周朝,在之後各個朝代均加入各自流行的元素,對漢服加以改裝。可以說大家知道的各個朝代都有著漢服的影子。

漢服本身雖然清朝剃髮易服等統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為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沒有滅絕,直到現代漢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少數少數民族都還保持著漢服的小部分特徵

另外說一下現在不提倡說五胡之亂了,要說民族大融合。。。。。。


繁小花的碎碎念


清末之前,只有漢朝才有漢服,唐為唐服,宋有宋服,明有明服,清有清服,各朝有各朝的服裝,每個時代,華夏...漢人...漢族服飾是不同。現代網上說的“漢服”只是商家制作的仿古裝,並迎合一些極端分子與外國收買的分裂分子進行的網上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