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潛艇和航母,爲什麼沒有核動力火車?如果有核動力火車,能否大幅降低長途運輸價格?

深秋177421715


嗯,這個屬於花樣作死系列。有了核動力火車,還可以開發核動力汽車,核動力自行車,核動力吸塵器、核動力洗衣機、核動力手錶……反正需要動力的地方全給整成核能唄。非逼我抽出40米長刀嗎?

據說美國在1979年研製過核動力火車,因技術原因不了了之。後來解密只是個電影模型。

一、航母、潛艇為啥要發展核動力?是因為它們全球跑,航線不固定,還得要作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中途能源補給是個大問題,為了增加續航力,所以整成核動力。

火車天天沿著固定路線跑,內燃機車到站就可以補給,急了眼臨時停車都能補給,電力機車更是全程電氣化,用受電弓隨時從線路取電。這與航母、潛艇的工作環境完全是天壤之別,為啥要帶著核反應堆到處跑?有這錢多建個核電站,遠程輸電不就得了。

二、核反應堆是個大傢伙,工作中產生高溫,需要巨量冷卻水降溫。核電站通常建在海邊,航母潛艇也需要大量海水降溫。

火車上擱個反應堆,那得再拉多少冷卻水跑路啊。這比拉人拉貨還多呢,浪費運力。

三、核反應堆是個極為危險的東西。火車每天拉著這個傢伙全國各地跑,一旦出問題那可要了命了,別忘了火車可是在人口密集區跑啊,沿途兩邊也多是農業區,在哪出問題都承擔不起。

這跟航母潛艇不一樣,在廣袤的海洋上,即使沉了都不會影響大陸。更何況海洋還有很強的淨化能力,那點反應堆對海洋來說不算什麼。

但陸地可沒點這科技樹,它只會被插上“危險區域,禁止進入”的牌子,然後要好久好久。參考蘇聯的切爾諾貝利和日本的福島。

四、再說了,火車數量那麼多,核航母、核潛艇才幾艘。如果用核動力,那怕有一點安全隱患,全部火車都得停運檢修,經濟損失太大了。

而航母、潛艇有問題大不了進船塢修理,一個型號總共只有幾艘,甚至只有這一艘,對國家生產建設也沒什麼影響。

這軍用和民用完全是兩個概念啊,軍用追求高性能,為使用新技術承擔一定危險也能接受,而民用要的是安全啊,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哪容一點閃失。

綜上,火車不可能用核動力,想也不要想。等哪天核能成為清潔安全的能源了再說吧,或許永遠不可能。想點別的安全清潔能源吧,比如太陽能,風力,潮汐能,生物能,這些都大有前途,何必死磕一個核能呢。


和風漫談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反問一個問題:核動力的目的是什麼?沒錯,就是為了彌補常規動能持續時間有限的缺點!所以,核動力航母、核潛艇相比常規動力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超長自持力!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核動力主要都是應用在航母和潛艇領域呢?大家是否注意到,這兩類武器都有一個共同點:航行媒介都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只不過一個是在海平面之上,一個在海平面之下!

眾所周知,海洋麵積佔據了地球總面積的約71%,而且海洋的環境系統相比陸地極不穩定,天生就是陸地生物的人類很難在海洋環境系統中有更多的發展;所以在核動力出現之前,人類在海洋的活動都是不可持續的:航行一定時間後必須要靠岸進行補給。

但隨著現代化戰爭思路的發展,各國對於打造自己天空和海洋軍事力量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尤其是在連通世界陸地的海洋上,打造一支具備遠洋能力的"深藍海軍"成為大國趨勢,而航母和潛艇則是這支力量中的核心!

航母既然是遠洋航行的主體,必然會經常身處於一望無垠的大洋中,根本不可能靠岸補給燃料。所以,擁有超強自持力的核動力就成了不二之選!核潛艇亦如此,不僅要遠航,而且還要長時間隱藏在海平面以下!

反觀火車,其行駛的媒介為陸地且有固定軌道,就算是補給需要也可以通過沿途建設車站來解決。經濟方面,核動力便宜的是後期的維護和運行,其研發建造不僅昂貴而且技術要求高。而且,核動力雖然自持力超,但也存在反應堆洩漏造成輻射的巨大隱患……

我是軍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