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的大业,死后为何被皇帝砸毁了墓碑?

生活漫谈君


魏征——唐太宗的镜子。

唐太宗和魏征被看作是史上贤君与直臣的楷模。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还主动结为亲家。魏征去世时,唐太宗伤心地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然后废朝五日,并且亲手给魏征撰写碑文。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局面,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象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


不顾皇帝颜面,直言上谏

在皇帝的私生活上,魏征象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据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谏奏达200多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事都要管上一管,很多的时候竟让皇帝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唐太宗虚心接纳魏征的谏言,二人配合默契,在魏征的辅佐下,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

贞观17年,魏征病逝,唐太宗非常伤心,想要厚葬魏征,可是他老婆却说魏征生前简朴,死后搞豪华的葬礼非他的愿望。魏征下葬时,,只用小车装着棺椁,然后唐太宗领着文武百官出城相送。这种礼遇是极高的。


可是两人如此深厚的感情,唐太宗却因为一件事,令人把他亲自给魏征写的墓碑给砸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魏征引荐之人为叛逆者,遂引起太宗怀疑。

原来魏征在世的时候,曾经给唐太宗推荐过吏部尚书侯君集和中书侍郎杜正伦,说此二人有宰相之才。而魏征死后,杜正伦就因罪被罢免了。而侯君集更因为参与谋反被处死。于是唐太宗怀疑魏征是和他们一党的。因此下令砸了魏征之墓碑。


(魏征之墓)

贞观19年,唐太宗御驾亲征攻打高句丽,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没有灭亡高句丽,而唐军也损失了2000多人,令唐太宗很懊悔。遇上此等懊悔之事,唐太宗不由得感叹道:“如果魏征在的话,事情也不致于此。”于是唐太宗又令人重立魏征墓碑。

期待您的关注!请赐评。


史里淘声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我们看下魏征的故事。

魏徵,现作“魏征”,字玄成,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他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他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下面我们看看魏征的“大事记”。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魏征是李建成的部下,李世民派人把他带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潜台词:今天死的就是你李世民了)”李世民见魏征说话直爽,于是赦免他并用为詹事主簿。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他询问得失,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深得太宗赞赏。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谥号文德皇后。长孙皇后入葬后,李世民对她思念无法停止,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妻子的陵墓,还让大臣陪同悼念。

一次李世民让魏征陪同,并指着昭陵的方向问他是否看清了,魏征装作没看见。李世民顿时着急,问“怎么会没看见,那就是昭陵啊!”魏征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 献陵是高祖李渊的墓。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征的话我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李世民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

魏征死后,李世民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魏征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

那这样优秀,如此被皇帝器重的魏征,为何会在死后被皇帝砸了墓呢?

不久之后,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魏征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魏征又拿自己前后的谏辞给史官褚遂良,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是不是侯君集一党的。

这两个罪名很严重,虽然魏征只是可能于此有关。一是涉及谋反,这可是要族诛的大罪。二是泄露国家机密,此事尤为李世民所厌恶,多人因此被贬官丢爵。

于是李世民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劳师远征而没有灭掉高句丽,班师途中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征,又重立纪念碑。

可他真的后悔了吗?没有!过来一段时间李世民又要亲征高句丽,虽然没有落实,不过可见他根本没有后悔。

我们来分析一下魏征的遭遇。有很多人可能为魏征打抱不平,可是我觉得魏征得到这样的结局,也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魏征虽然是一个谏臣,可他还是一面巨大的幌子。他的重要性没有史书中描写的那么高。李世民重用原本是太子党的魏征,一方面是证明自己虚心纳谏,只要你说的对,身份我不管。另一方面是证明自己度量大,有容人之长。而李世民虽貌似对魏征言听计从,而落实方面就不好说了。比如因为同一件事魏征多次进谏,就可以看出李世民根本没听他的进行改正。

其次,是太宗心态的变化。人老了会糊涂,皇帝也是人,他也一样。李世民虽然早年励精图治,可是到了贞观中后期就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像个昏君,沉迷于声色犬马,喜好武功,不喜欢听人劝。所以魏征的地位也慢慢在李世民心中下降,李世民对魏征也没有那么好了。

最后,是魏征的个人原因。我感觉魏征过于中二,李世民的啥事他都敢发表意见,不给他留任何脸面。甚至气的李世民说出会须杀此田舍翁这样的话。很多时候,李世民虽然听了他的建议,但内心却是不高兴的,比如上文中的昭陵献陵问题。日积月累,在李世民心中,魏征就逐渐由一个好人变成了一个不咋样的人。魏征死后,由于李世民听不到魏征的建议,只是回想起魏征气他的场面,魏征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所以,魏征的人生可以说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先上升后下降。升的快,也跌的惨。魏征的悲剧,一方面是李世民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他咎由自取。

推倒的墓碑可以重竖起来,改变的心态可以吗?墓碑竖起来了,魏征在李世民心中却起不来了。只剩下史书中那一段君臣佳话,可是这佳话中,又有多少苦涩呢?


历史漫谈君


我是孙老师,我来回答。

关于魏征墓碑被砸,我觉得是和魏征想借皇帝之名来流传青史的原因!且听分析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魏征确实是大才,不管前期在辅佐李建成还是后面辅佐李世民,为了唐朝魏征也算居功至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质问魏征,魏征不卑不亢说,如果当初李建成早点听我的,你李世民就是这个下场了。李世民一听,觉得这魏征估计确实有才能,就委以重用。魏征在职期间,看到李世民也是一个明君,加上他也是一个治世良臣,就尽心尽力的辅佐李世民。


其次,魏征是出了名的谏臣。一看到李世民不务正业就不由分说的直接批评。好在李世民心胸足够宽广,基本上都采纳了建议。有很多故事,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按理说这种君臣和睦的局面,魏征应该能得到极大的殊荣,但最终却被皇帝砸了墓碑,主要原因在于魏征这个人想留名青史,把自己之前给皇帝的意见和批评皇帝的材料全部整理好,让史官如实记载!李世民一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十分恼怒啊。之前挨你批就算了,现在你还想借着这个名垂千古啊。这是当皇帝的自尊心,抛开其他的不说,就这一点,皇帝权威不容挑战!于是便有了魏征墓碑被砸的结果。


其实魏征即使不把这些东西交给史官,他也能留名千古,可惜人都有欲望啊!

谢谢你的阅读和评论。我是孙老师,专注历史领域,记得关注我哦


孙老师说历史


唐太宗尝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魏征敢谏,对太宗为政多为补益,其死“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

但他生前向太宗屡以侯君集,杜正伦可大用为谏,后侯君集谋反,杜正伦不谨,一被诛,一被黜。于是太宗迁怒于魏征,“而踣所撰碑”。时贞观十七年事。

魏征为臣,可为正矣,而知人未明,终受其累。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未达其志,回念魏征感慨万分,乃派人致祭,重立其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