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灘上 綠色長城

白芨滩上 绿色长城

在空中俯瞰寧夏大地,寧夏北部深入內蒙,黃河由此北上。黃河之東與毛烏素沙地相鄰,賀蘭山以西,騰格裡沙漠緊逼。

人類的生存需要土地。當新中國挺起了不屈的脊樑,扛起了治沙防沙的大旗,堅毅的寧夏人就拉開了治沙的序幕。

像王有德這樣的漢子在治沙時代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帶領當地群眾、支寧青年、科技人員組成的大軍開進白芨灘。

最初的栽種死多活少,幼小的苗木在烈日下枯萎、在大風沙裡葬身,偶活的樹苗在風沙裡艱難喘息。草方格在群眾的智慧裡誕生,看似簡單不過的方法,卻為樹苗營造出固沙生長的小環境,一個個小方格連成巨大的方陣,黃沙再無力飛揚跋扈。草方格固定流沙,穴播灌木種、雨季播草種、營養袋、春秋植苗,不僅有這“一加四”的成熟技術,還創生出一個科學的治沙防護體系。

植樹從溫暖的春季開始,7月-9月的雨季更正當其時。一年過去,70%的樹苗站住了腳跟,三年過去,45%的沙漠被林草覆蓋。再補再植,直到綠色封住了沙地。

王有德的模範因素傳染給身邊的職工,一個個治沙能手成為承包主將,500畝、上千畝,每一張承包合同就是一份來不得虛假的軍令狀。每年3000多農民湧進沙漠,紮上帳篷,埋鍋造飯,一戰就是3個月。麥秸稈被一車車拉進了沙漠,用它們看似柔軟實則堅硬的骨骼,在沙地畫出金色的圖案,在金色中點綴出永遠的綠。

治沙怎能沒有英雄?像王有德一樣,石光銀、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英雄輩出,他們每一個人身後都是一片綠洲。

成片的檸條連成了1.7萬公頃的綠色地毯。坡上,昔日的草秸在沙中露出灰白的殘草。近看,坡上的檸條已有一人高,斜生出十幾側枝,樹皮黃綠,羽狀卵圓形葉對生在小幼枝上,密被灰白柔毛。路邊一棵倒伏的檸條,生出的新根扎進沙地,側枝一齊上仰,並未屈從倒伏的命運。樹下許多新發的幼苗,展開了細長的葉尖。

花棒在檸條叢中現出淡綠的枝條,光滑的樹皮褐紅中透著橘黃。枝上散開著幾十朵紫紅小花,格外耀眼。年復一年的夏季花期,花棒繁花豔豔,如彩蝶群集。它的枝條如女子柔韌的腰肢,粗可作農具柄,細可作編織、繩索。如果說檸條是沙漠硬漢,那麼花棒則是沙漠奇女子。

檸條、花棒、沙冬青、沙蒿、梭梭、白刺等諸多家族成員們,組成了固沙大軍的精兵強將。它們耐旱耐寒、耐熱耐鹼,用密密的根系織成沙中地網,用展開的綠傘阻擋著風的肆虐、沙的遊蕩。

一塊“沙漠綠化基金林”碑高聳在馬鞍山上,白楊挺拔環繞,高大的王有德沿著土路走來。從山頂向西看去,河東機場近在眼前,飛機頻頻起落。15年前千瘡百孔的沙礫荒漠地帶,已是遍野綠色。樟子松、側柏、圓柏、槐、桑、榆、楊、柳,50多種樹木在這裡安家。基金會駐地在井溝最高山頂,一座古香古色的院落裡月季正豔,5個小水庫如明珠鑲嵌在山頂山間,植物園、公益林園、採摘園、養殖園、康養中心已漸成規模,產業收益用於基金會的綠化事業。幾十年裡,王有德帶領隊伍,將白芨灘60萬畝沙漠變成綠洲。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他依然丟不開一生治沙的追求,毅然組建起沙漠綠化和沙產業基金會。

白芨灘人用一個甲子,還原千年的綠色和豐饒。豎起一道堅固的綠色長城,與400裡賀蘭山守望著日夜奔流的黃河。(作者 張華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