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威震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到底是如何没落的?

洛丿夜猫子


英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实力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断下降的一个过程,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退居二线。而大英帝国的没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殖民体系的崩溃

亚非各国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破坏了英国殖民统治,特别是猛烈地动摇了英国帝国主义在远东、东南亚和中东的基础。

英国殖民帝国的没落,表现在它直接所控制的领土和人口越来越少,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1938年统计,英国殖民帝国的淋涂是1420万平方英里,比英国本土大135倍,人口5亿2500万,比英国本土人口多十倍。当时英国殖民地五分之四以上集中在东非、西非和中非,其余散在大西洋、印度洋、加勒比海、远东、西太平洋和地中海。但到 1958年,英国的殖民地总面积只有200万平方英里,由此可见,从1938南岛1958年短短二十年里,英国直接有效统治的殖民地面积缩小了七倍,已脱离和初步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人民已达到4亿多人,即位战前大英帝国“臣民”的七分之六。

英联邦纽带的松弛

英联邦成员国离心倾向的发展,各种纽带的松弛,也是英帝国没落的表现和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联邦成员国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等。战后印度、巴基斯坦、锡兰、马来亚联合邦、加纳等独立后成为英联邦国家。1949年爱尔兰已独立成共和国,脱离了英联邦。

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军事上,经济上受到美国控制,巴基斯坦也用美国缔结军事条约,南非联邦出现了梳英靠美的倾向,加纳和以前法属几内亚合并加几联邦,在国内镇压和逮捕最亲英的反对派。印度、锡兰等国执行和平中立政策,努力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

英国在英联邦的领导前途破为不秒,而英国本身的贫弱,各联邦国家工业发展水平提高,改变了百年来英国一手控制个联邦成员国经济、贸易、财政和关税的情况,加剧了英联邦内部宗主国和自治领的矛盾。特别是1956年英法侵埃战争失败后,更是使得英国威信一落千丈。

英国国力的严重削弱

英国的本来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岛国,弱点很多。如资源贫乏、物产不丰富。英国粮食只能自给30%,工业原料不足,三分之二依赖国外进口;煤多铁少;现代尖端科学和工业所必需的有色金属矿藏、石油等极少。经济上对国外市场依赖极大。

英国为偿付巨额进口,必须大力输出,英国每年制造的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以上专供出口,特别是向英镑区、西欧和美元区,而狭窄的国内市场,则处于次要地位。

英国虽然是一个老牌的工业国家,但其工业分为新旧两个体系,旧工业(纺织、采煤、冶金、甄启记制造、纺织机制造、火车头制造和船舶制造)设备成就,技术落后,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越来越低下,甚至还不能同印度等民族主义国家竞争。新工业(汽车制造工业、航空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和人造丝工业)生产能力较高,综合技术较强,但在许多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海上运输在殖民帝国的内外联系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自从苏伊士运河被埃及收归国有后,过去一向被英国垄断的地中海、红海航线已经不能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全部战争损失达到了73亿英镑,欠英镑区债务31亿2400万英镑,拖欠美国和加拿大90亿美元。战后,为了进行经济掠夺,英国又把大量资本投入海外,因而减少对本国的投资。英国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大大加强,对企业设备的改进不关心。

第二次大战后,英国对外贸易起了巨大变化,贸易逆差增加了;五行收入方面也由于航运收入减低,英镑区缩小,银行业务和保险费的削减等大大减少,这使得英国大量贸易逆差无法弥补,国际支付不能平衡,美元荒和国库赤字就经常威胁着英镑的地位。


除了以上英国自身的问题外,还有外部的国际形势的巨变,战后美国急剧膨胀成为超级大国,插手欧洲事物,与苏联的冷战,以及英国同当时西德、法国、日本等国的矛盾和竞争,这些都使得昔日的强大帝国,在世界舞台上再无领导地位。


文话史


日不落帝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它是大不列颠岛上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及爱尔兰东北部的北爱尔兰等一糸列岛屿组成的西欧的一个岛国。

1688年的革命,由君主立宪制取代了封建制,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8世纪到20世纪,英国的殖民地跨越7大洲,是世界上最强盛的霸主。是世界上第一殖民大国。它的殖民地领土是英国本土的111倍。殖民地总面积达到3400万平方公里。并且还是海上的霸主。尤其是在拿破仑战争在欧洲大陆作为主战场,英伦三岛远离战火,英国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了各符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衰退期应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英法虽然获胜,但也损失惨重。这时的美国正在崛起。英国虽然胜了,但失去了些殖民地,国内经济也大大的衰退。英国首相张伯伦采取的妥协政策,实际上是使英国集中精力,发展英国的经济。发展英国的军工生产。但是德国虽败,战后恢复很快。尤其是军工科技这时已经赶上英国了。

紧接着又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虽然强硬,却是拼的是英国的老本。二战当中,英国的经济和军工都到了崩溃的边缘。大部分殖民地国家乘机纷纷独立。到二战后期,英国不得不向美国求援。英国用全世界上的海军基地换取了美国的50艘战舰,对德国显示英国的军事实力。其实这个时候,说明了英国的彻底衰退。全球的霸主地位已经转移到了美国。

二战以后,美国成了世界上新的霸主,而英国只好做了美国的跟班。

图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维多利亚女壬(1837一1901)

图二:英国全盛时期的全球殖民地

图三: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





梦想成臻3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曾这样描述当时帝国的强盛:“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然而,如今的英国,几乎被打回原形。60年代后,殖民地基本独立,只剩下英伦三岛。

早在1922年,爱尔兰就独立了,之后的几十年间,英国开始天天提防着北爱的分裂势力背地里“搞事情;2014年9月,苏格兰独立公投险些让英国改了国旗(苏格兰如果独立的话,英国米字旗中,代表保佑苏格兰的大神:蓝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圣安德烈就得去掉)

进入新世纪,举国上下几年如一日的吵吵着“脱欧”。不成想,公投真脱欧以后,发现生活不方便了,给欧盟的“分手费”比会费还多的多,后悔的不要不要的.....某种程度上成了国际笑柄。

而且,自己人还给“落井下石”——进入“硬脱欧”阶段后,爱尔兰人已经开始拿边境问题要挟伦敦,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传统跟班也跳出来插英国一刀,上周,澳大利亚狠狠批评了英国脱欧的贸易计划。

目前,衰落中的英国各种后遗症开始显现,经济、金融、甚至政治话语权都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阔气的时候,一帮子小弟争相巴结、帮衬;如今落魄了,面临着树倒猕猴散,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究其衰落的原因。

第一、全球的殖民地陆续独立,不再能创造财富。

英国绝不算是个风调雨顺的国家,全国被海洋和四季连绵的雨水所包围,自身的农业资源非常差~没有什么光照,风大,气温低。所以,想要填饱肚子,英国人靠自己非常费劲,需要依赖从南方国家的进口。

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给了英国新生。英国人,在取得海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温暖的殖民地为自己提供农产品、工业资源、各种原料市场和向外拓展的跳板。

所以,退守英伦三岛后,单靠自己,气候差,领土狭小,经济的多样性、工农业的发展潜力都有限,只能屈尊当美国的小弟。

第二、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鹤立鸡群的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英国都没有占据绝对优势。被美、德等后起国家反超,逐渐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工业垄断地位。

一战前夕,英国的工业产值和新兴科技领域已经落后于美国德国,倒是略领先法国。为了保住海权,争口气,与德国疯狂比拼“装备”,进行造舰的军备竞赛。在一战,二战中,明显可以看出,虽然英国仍有海权优势,但是保证这种优势已经越发吃力了。

第三、一战与二战的消耗,尤其是二战,让英国彻底失去了独立干预海外事务的能力。

一战英法等国费了大劲,付出巨大代价,取得了胜利,只能给定义成”惨胜“。

之后,英国就越来越扛不住“日不落帝国”的重担了,世界经济中心开始由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向美国的太平洋沿岸转移,拦都拦不住。

举个例子,一战后的以英法为主的战胜国有多被动,多衰败。

战败的德国一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破罐子破摔的姿态,一直各种形式拖欠战争赔款,让欧洲各国束手无策。这些赔款可是英法等国的救命钱,因为一战,英国这种体面的大国也欠了一屁股债,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基本都是欠美国弟弟的)。国内百废待兴,都指着这些赔款还贷款,搞建设,改善民生呢。

结果,美国弄了个道威斯计划——德国的赔款支付给英法等国,英法再用来偿还对美国的战争贷款,美国收到还款以后,又把这笔钱借给了德国,用来恢复经济,偿还对英法等国的赔款........一个循环,英国就是个帮人数钱的角色,收到赔款没捂热乎,又得还给美国弟弟。


到了二战,英国本土被德国狂轰滥炸,物资短缺。为了给国民低成本的补充营养,政府号召儿童把胡萝卜当成零食和下午茶(战前,在英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胡萝卜是给驴子吃的东西)。不成想,这个吃法还真挺科学,数年后,发现叼根胡萝卜当零食吃的那些少年儿童还真成长的跟驴子一样健壮了,而且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战中,英国对海外领土的控制力也进一步下降。比如,日本入侵英国的东南亚洲殖民地时,英国都难以组织有力的反抗,被打散的大英帝国官兵遭到了日军的惨虐。

下图,日军集中营里的英国战俘。

战后,随着独立运动的浪潮和民族主义者崛起,澳洲、缅甸、马来亚这些都发现了英国已经无力保护他们于是转而寻求独立或者转向美国。

实际上,英国默认殖民地独立,也是其意识到“殖民负担”后的解决办法。即,不再耗费过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管理整片的殖民地,而只是建立海外的军事基地,保证强大的海军,以保障其影响力和经济利益。

所以,想通了的英国,最终还是很体面的退出了殖民地,基本没有特别红脸,你死我活的折腾过。

到现在,还有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为代表的52个国家主动留在了英联邦。这个英联邦里面,英国仍然是老大,每年要召开首脑会议。还有英联邦运动会每四年办一届,在各成员国轮流举办,比如去年大热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有2010年印度新德里举办英联邦运动会的情节。

从电影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英联邦成员非常的看重这个身份。实际上也是如此,例如,巴基斯坦曾被中止会籍4年,结果急坏了,各种的运作,终于在2004年5月被恢复了身份。

最后多说两句,这几日新闻热播英国脱欧(目前进入了硬脱欧阶段了),虽然目前看如同一部闹剧,成了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但是某种程度上是几百年来,英国“光荣孤立政策”政策的延续。

英国与欧洲大陆相隔一条英吉利海峡,所以地理上较为孤立。进而形成了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民族特征、利益观和安全观,在政治和文化上同欧洲大陆隔着一条三八线,几百年以来,让英国人更倾向于自己不属于欧洲的一份子,而是处于欧洲大陆并称地位(例如,常说的with Europe not in Europe)。

比如,一个从法国回来的英国人会说“我去了趟欧洲”;介绍英国历史的字典被称为《英国与欧洲历史辞典》。几百年来,英国冷眼看着隔岸的欧洲人,时不时插手搞点事情,轮到欧洲看英国时,英国会放狠话:“你瞅啥瞅”。

实际上,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经济政治体制非常成熟,社会法制较为完善,外交老练。尤其是在“软实力”方面,更是有独一无二的影响,比如,英语是全球通用语,升学、出国考试必考科目;看英剧的瞧不起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瞧不起看日剧的,看日剧的瞧不起看韩剧的...........“英伦风”是各大品牌,尤其是咱们东亚服饰行业眼中的“洋气”和“时尚”。

下图,韩国品牌E·LAND,走的竟然是“英伦风”,充斥着各种格子、徽章和牛角扣。

更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在全球舆论制造方面,可谓是先驱者,掌控话语权,美化自己,丑化对手,那是相当的有一套,看看今天香港的某些人嘴脸,就可以了解这种舆论宣传潜移默化的作用,它的确比军队等硬实力更有力量。所以,凭这点,即便英国已经衰落,但也并不会沦落的多么不堪。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一、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积存的财富几乎耗完,帝国地位丧失殆尽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虽然打赢了战争,却失掉了一个帝国的宝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殖民地国家纷纷觉醒,要求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大英帝国殖民体系分崩离析,到了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殖民地几乎只剰一些小岛。


二、保守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使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伍掉队。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开始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缓慢时期,其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赶上。进入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也一直是发展滞缓、步履维艰,又先后被法国、日本赶上。到80年代,甚至连原先很不起眼的印度、意大利也几乎赶上了英国。

三、对外依赖性过强导致英国不得不依靠海外市场而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把大量资金技术投入到殖民地国家,形成自己国家产业空心化。而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后,使英国的国内经济、生产投资、技术革新受到极大制约,迫使英国养成对市场的依附,削弱了国民对发展生产的激情与动力。因此,英国依赖国际贸易的弱点也成了国家战略的软肋。



四、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英国现在的国际地位大不如前,经济实力也江河日下,有时只能蹭热点涮涮存在感,但首都伦敦还依然是全球翘楚。伦敦作为世界城市和全球金融中心,无论是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还是生活的便㨗度,在世界一线城市的排名中始终位居第一,这种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


滟澜一叟


确实,英国不如以前那么辉煌了,但是英国绝不是二流国家,英国是除美国以外,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人均GDP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手机用户68637694450


曾经的英国打遍全世界,第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一个实现早期工业机械化的国家,第一个殖民统治掠夺资源最丰富国家,第一个殖民地统治遍布五大洲的国家,英国是不如以前那么辉煌但要说某落也是眼观搁浅之人的说法了,当今社会又有几个能比得上英国更发达人民更幸福的呢?


守着一份心意


日不落!非得强烈要求说出榫眼配合一下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头上滴三尺神明!三尺要多大不知道还可以告诉你裤长懂吗从腰部以下是到脚踝骨,腿长滴也可以得寸进尺不长滴得不了寸进不了尺就成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