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增加儿童早发心脏病风险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发布更新了2006版高危儿童患者心血管风险降低的科学声明,指出肥胖和重度肥胖可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早发心脏病风险。声明指出,重度肥胖和肥胖分别是中等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其显著增加晚年患心血管病的机会。一项针对近230万人随访超过40年的研究发现,与青少年时期体重正常者相比,青少年时期体重超重或肥胖者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要高出2-3倍。

你有听说过心脏癌吗?

不知道你是否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听说过肺癌、肾癌等,但是为什么没听过心脏癌呢?的确,在癌症相关的话题中很少有心脏肿瘤的身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心脏不会得癌症。据一些解剖学统计,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病率仅为0.25%,且大多数肿瘤都是良性肿瘤。成年人中,粘液瘤较为常见;婴儿和儿童中,则以横纹肌瘤为主,且通常与结节状硬化症有关。

近日,多伦多综合医院的心脏外科医师Robert J. Cusimano博士介绍,多数恶性心脏肿瘤都是其他临近器官恶性肿瘤转移的结果。而且,当恶性肿瘤转移到心脏时,患者的存活率往往比较低。而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是血管肉瘤,应对这种恶性肿瘤的方法通常是先进行化疗或放疗以控制肿瘤细胞数量,之后通过手术去除肿瘤组织。尽管原发性心脏肿瘤发生几率很低,这种疾病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数量比较稀少。由于患者数量低,理解和对抗这种疾病的难度也随之增加。Cusimano博士也希望能够将同类病患尽量集中治疗,以便让相关医务人员积累更多治疗的经验,加快原发性心脏肿瘤的相关研究。

媒体调查:“救命药”硝酸甘油缺货,价格从4元涨到53元,原材料短缺是关键

以前几元钱100片的硝酸甘油片,最近涨到了四五十元,并且多家药店都没货,不少患者只好购买99.5元25片的进口药。

不只是硝酸甘油类药品,近年来,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西地兰等“救命药”以及维生素K1等临床常用的多种廉价药品都曾出现价格显著增高、市场供应不足的情况。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原材料短缺、药品生产厂家数量少等都是重要原因。原料短缺造成价格出现小范围内的增长是必然趋势,但涨幅应有限度,不能无节制上涨。药品价格上涨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