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东归能否称得上是“人类迁移史上的一部史诗”?这是否只是一场骗局?

陈韬


看过《东归英雄》吗,咆哮教主马景涛扮演的土尔扈特部大汗渥巴锡让我印象太深刻了。而那段历史,更值得歌颂,他们得“回家”之路,堪称一部史诗,土尔扈特部的东归,绝对算得上是历史上民族团结的教科书式事例。



土尔扈特部原本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蒙古族部落,据说其祖先曾为成吉思汗的卫士。其自古以来便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大草原上,但在明朝中期,其遭逢战乱,为了生活土尔扈特部于明朝前后举族西迁,越过哈萨克大草原,渡过乌拉尔河一路向西,抵达了伏尔加河畔。


彼时的伏尔加河还没有为俄国所控制,尚未崛起的俄罗斯民族起初与刚刚迁到此处的土尔扈特部还是平等往来,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畔放牧、生活,与世无争但随着沙俄的扩张,土尔扈特部逐渐开始被沙皇俄国当做附庸与臣民来对待。沙俄的哥萨克骑兵不断地骚扰,缩减他们的土地,甚至在宗教上强迫土尔扈特部信仰东正教。这令以佛教为信仰的土尔扈特部人民难以接受。

最过分得,沙俄大肆征用土尔扈特青壮年参与沙俄对外侵略战争。他们让土尔扈特战士冲在最前线,把他们当炮灰。大量的土尔扈特部战士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生命,这是一场与其部落毫不相干的战争,土尔扈特部的人口开始减少。在农耕文明,财富意味着你拥有多少土地,但在游牧文明,人口才是力量的象征。而由于沙皇的“不恤民力”(当然其也有通过此举加强对土尔扈特部的控制的意图),到18世纪60年代,土尔扈特部的人口已经由17半个多世纪前的7万余帐锐减到4万余帐。



在如此压迫之下,土尔扈特部的耐心已经消磨殆尽,在这样下去,他们很可能将会面临亡族的命运。

土尔扈特部大汗渥巴锡意识到,他们必须摆脱沙皇的统治。“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于是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决定再一次举族东迁,回到他们祖先生活的地方。

但这一过程并不顺利,当时的叶卡捷琳娜大帝认为,让土尔扈特部在自己的眼皮地下离开时俄罗斯的耻辱,便下令派遣哥萨克对其进行重重拦截,土尔扈特部的战士们在渥巴锡的带领下英勇战斗,终于冲破了敌人的重重阻拦,回到了故土。



这里还必须要吹一吹乾隆皇帝,当时土尔扈特部东归本为秘密之举,但当叶卡捷琳娜得知此事后,曾照会中国,要求不得接纳土尔扈特部。

乾隆回复道:“此等厄鲁特因在尔处不得安居,欲蒙大皇帝恩泽,投奔大清实属诚心归附,大皇帝施恩,将其户口、属众分别指地而居,各自获得安生之所”

而随着眼看拦截无望,俄国又以战争相威胁,对此,乾隆皇帝依旧坚持其立场:“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

有脾气,我喜欢!



此次东迁,土尔扈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另外,由于出发匆忙,土尔扈特部有近四分之一的子民被留在了俄罗斯的控制之下,而加上恶劣的自然灾害与瘟疫的肆虐,在整个东迁过程中人口大量减少,当其最终地方中国境内时,人口只剩出发时的四分之一左右。

但是,土尔扈特总算是部成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得到了大清皇帝的优待,摆脱了被沙皇奴役的命运。这绝对称得上是“人类迁移史上的一部史诗”!



所谓东归是谎言的说法,我是肯定不赞同的。用“逐水草而居”土尔扈特整个部族的回家壮举,不仅是非常片面的看法,更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土尔扈特部本就是由中华文明圈下的蒙古部族迁徙而出,在历史文化、民族属性、宗教信仰等等方面都和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其东归本就是回归到其原本的民族。

土尔扈特部“弃俄投华”并非偶然,而是根源于文明之间的差异,简单言之,在宽容的中华皇帝与残暴的俄国沙皇之间做出选择,并不是对君主个人的选择,而是对文明的选择,显然,土尔扈特部最终选择了归顺包容性更强的中华文明。

无论如何,土尔扈特部东归的英雄事迹不会被历史虚无主义所掩盖。


白话历史君


土尔扈特部东归是一种骗局?骗了谁?

带领3.3万户、约17万人的部族,从欧洲伏尔加河流域出发,途经万里之遥,越过种种艰难险阻,击败沙俄及哈萨克军队的围追堵截,最终回归中国。无论从哪方面看,土尔扈特东归都是一场史诗般的壮举,无论如何,也跟骗局扯不上关系。

土尔扈特部东归

不过有一点,是大家较为陌生的。通常而言,渥巴锡率领的土尔扈特部东归,一般将其视为渥巴锡及土尔扈特部在故乡和爱国情怀的作用下,再加上沙俄的欺凌,最终选择东归中国。

但实际上,面对沙俄的压迫,虽然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的确准备回归故地。但是,刚开始他们的目的,却并非投入清朝、也就是当时中国的怀抱,而是打算回到故地,自立为王。

公元18世纪末,土尔扈特汗国进入了渥巴锡时代,而此时,在侵略扩张过程中不断吃到甜头的沙俄,变得更为贪婪,他们迫切的想打通黑海,获得通往地中海的港口。

渥巴锡像

因此,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从未停息,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沙俄对于土尔扈特部的压榨更为严重,除了沉重的赋税,人口只有20余万的土尔扈特汗国,不断被征兵。仅在沙俄与奥斯曼帝国的战场上,就遭遇了数万人的伤亡,这对于土尔扈特部而言,显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一支来自遥远中国的卫拉特蒙古准噶尔汗国部落带来的消息,使土尔扈特人萌发了东归的想法。到清乾隆年间,持续了近70年之久的清朝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这场持续近百年的战争,以清朝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准噶尔汗国与清朝

同时,由于准噶尔部清朝带来的惨重损失和屡次叛变,最终,在乾隆的命令下,清军对于西域地区的准噶尔部进行了灭绝的政策。大部分的准噶尔人因此被屠杀。面对这种危机,准噶尔部部落四散逃亡,其中由舍楞和辉特部德济特率领的一支部族,就投奔了位于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

通过这支来自准噶尔汗国部落,渥巴锡及土尔扈特部知道了准噶尔汗国的最新消息:土尔扈特人的故地,准噶尔汗国的游牧之地伊犁地区,随着清朝的剿杀政策,已经没有多少人烟,伊犁地区十分空虚。

同时,舍楞和德济特也力劝渥巴锡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趁机占据伊犁自立。一旦成功,土尔扈特部不但拜托了沙俄的压榨,也可以从此独立自主,再不受人欺负。舍楞等人的建议,让渥巴锡等人十分心动。土尔扈特部二号人物策伯克多尔济也十分支持这一建议。

渥巴锡东归

因此,渥巴锡召开大会,召集了土尔扈特部诸部诺颜、台吉和本部藏传佛教的高层,共同商议了这个计划,最终,众多高层一致决定:离开伏尔加河这个屡受沙俄侵略的地区,率领部众返回准噶尔,占领伊犁,重新建立汗国。

也就是说,最初打算东归时,土尔扈特部并没有想过归顺清朝,而是准备返回故地自立。

经过的周密准备之后,公元1771年,东归起义爆发,在渥巴锡的率领下,3.3万户约17万土尔扈特人集结在渥巴锡的旗下,开始了东归征程。这支毫无援军的东归队伍,历经千辛万苦、跋涉万里之遥,克服种种困难,击败重重阻截,历时8个月,终于到达了清朝的疆域范围内。

土尔扈特部东归

但此时,出发时高达17万人的东归队伍,经过惨烈的战争、战乱和恶劣的环境,人口只剩4万多人,已不足出发时的四分之一。能上战场的青壮牧民伤亡更是惨重。与此同时,土尔扈特部发现,舍楞等人的情报并不准确,准噶尔汗国故地并非无人之地,而是被清军牢牢占据。

同时,在土尔扈特部尚未到达伊犁河之前,清军也接到了土尔扈特部即将到来的消息,由于并不清楚土尔扈特人的来意,乾隆为以防万一,一边让伊犁将军舒赫德加强伊犁河一带的防务,一边在喀尔喀、杜尔伯特等地抽调兵力,加强伊犁河的兵力。

土尔扈特部西迁与东归

东归接近完成的土尔扈特部面临的局面变得十分艰难:后又沙俄和哈萨克的追兵,前面又是早有准备,实力强大的清军。元气大伤的土尔扈特部,完全不具备击败此地清军的实力。因此,在渥巴锡为首的土尔扈特部首领进行七天的“扎尔固”会议讨论之后,他们改变了最初的政策,决定归顺清朝。

最终,到达伊犁地区之后,渥巴锡率部归顺清朝,乾隆皇帝在令伊犁将军暂时安置土尔扈特部后,又马上派人将渥巴锡等土尔扈特部贵族领到热河木兰围场,亲自接见了渥巴锡等人。而乾隆皇帝大度地接受了土尔扈特部,并将其安置在新疆一带。土尔扈特部东归,至此彻底完成。


鸢飞九天2018


所谓远征,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有的是为了避免被消灭,而迁移,有的是为了生存而回归,于土尔扈特部而论情况其实也是如此!

迁移是为了生存,回归也是为了生存,只是这回归之路的悲壮,让他们成了一种值得宣传的事迹,宣传的无非是中原王朝的荣光让人向往,就是所谓的万国来朝!

土尔扈特部的前身就是原本赫赫有名的卫拉特蒙古(瓦剌)

他们最早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生,在十三世纪初期成吉思汗崛起后归附蒙古帝国,后来元朝灭亡之后又在十五世纪中叶建立起了卫拉特联盟,其首领就是著名的造成土木堡之变的也先(1407-1454),那个时候他们又叫瓦刺!

后来这支部落在准格尔蒙古崛起之后,因为准格尔的压迫还有攻击,不断西迁,就有部分族民迁移到了伏尔加河流域。

面对不断崛起的俄罗斯人,土尔扈特部从平等对待,到之后选择臣服。

虽然远在伏尔加河地区,但是他们并没有和中原王朝失去联系,受限于葛尔丹汗国的威胁,他们不断和清朝有官方交流。

目的也许是为了自保,也许是为了给自己找退路。

或者说,为了联合清朝给葛尔丹汗国压力,兼而有之吧!

因为作为弱者的他们,想要生存,本身就很困难!

事情也如土尔扈特部首领所想那样,压迫他们的人从准格尔汗国,变成了俄罗斯帝国,而且这不同人种的俄罗斯人对待蒙古人态度更加恶劣!

也许是曾经被蒙古奴役的后遗症发作。

当时的俄国人,对土尔扈特部是百般压榨。

政治上分化权利:原本是汗王决定一切的土尔扈特部,有一个权力执行机构叫扎尔固,俄国政府为了分化汗王渥巴锡的权利不断扶持扎尔固,不仅如此,还在土尔扈特部汗王交替之机,将这执行机构扎尔固归化为俄国的政府机构,受到俄国外交部控制,目的是架空汗王统治权,间接分裂瓦解汗国的稳定!

最终目的就是吞并土尔扈特部。

经济上不断压榨:土尔扈特部传统的游牧区域位于伏尔加河流域,可是这一片的生存空间却在沙俄鼓励的哥萨克移民中不断被压缩,哥萨克移民不断进入土尔扈特部游牧区域,让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还不断增加赋税,让土尔扈特有苦不敢言!

文化上不断同化:原本蒙古人都信仰藏传佛教,土尔扈特人也是如此,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忠实信徒,可是沙俄政府为了在文化上同化土尔扈特,由彼得一世亲自发出谕旨,在土尔扈特传播东正教,并制造宗教矛盾和纠纷,对土尔扈特部进行宗教迫害,妄图消灭藏传佛教,逼其改信东正教。

引起了土尔扈特人强烈的反抗。

军事上不断绑架:沙俄政府对臣服的土尔扈特人实行人质制度,间接控制土尔扈特人,一切听沙皇指挥。并从18世纪开始,不断在土尔扈特征兵,直接结果就是,无数土尔扈特人在战争中成为牺牲品,北欧土耳其成为他们的埋骨之地,土尔扈特人口不断减少,经济衰退,长此以往,土尔扈特部将彻底灭绝!

除了以上一切不平等政策之外,土尔扈特部的地位下降也是他们不甘心于沙俄威胁的关键原因。

在土尔扈特部强盛时期,他们汗国与俄国的地位是平等的,而沙俄强大后,却要他们称臣。

活不下去的土尔扈特部不得不另谋出路!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多年,不是土尔扈特部不想回归而是他们回归之路还有阻碍。

那就是准格尔汗国还在!

于当时的土尔扈特部而言,生存在俄罗斯治理下就如炼狱,但是回到准格尔汗国也不现实,他们是世仇,而天堂一样的满清又远在天边,飞不过去!

于是无奈伴随着土尔扈特部,直到一个帝国的覆灭!

这被覆灭的帝国就是蒙古人最后的强权国家准格尔汗国。

时间是在清朝乾隆年间!

清王朝经过三代人(康雍乾)的努力,终于将北方最大的威胁准格尔汗国给剿灭。

并将其土地纳入王朝边缘统治之中。就这样属于土尔扈特部回归的最后阻扰被解除了!

面对沙俄的逼迫,本身就忍无可忍的土尔扈特部,开始密谋回归!

但是这回归之路却=很不顺利,因为土尔扈特部沿袭了游牧民族的本色,都是逐水草而居,他们定居于伏尔加河两岸,南北隔绝,而且游牧民族本身就没有造船这一说法。

唯一能将两岸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无非是冬天超低温情况下河面结冰可以走马的时候!

萌生出回归念头之后的土尔扈特部,在部落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之下,迫不及待的他们开始了回归之路!

而河对岸的土尔扈特部人就这样被他们给放弃了!

渥巴锡带领着17万人的大部队,开始了一路向东的归途,他们翻过雪山,越过冻土,反击着沙俄军队的不断阻扰,面对紧紧跟随在后追击的哥萨克骑兵,部落首领渥巴锡亲自带领一万骑兵断后。

不断的逃亡历程中,他们不懈坚持,付出了无数的代价,终于在近半年长途流亡后,来到清王朝控制区域伊犁将军府!

这一路走来,17万人仅剩4万余人,伤亡率高达70%.

面对这不远万里也要追随自己脚步的土尔扈特部,大清乾隆皇帝非常高兴,于是在商议会谈之后,置俄罗斯人外交干涉于不顾,顶住俄罗斯人战争威胁,接纳了土尔扈特部。

乾隆回复沙皇交涉文书:

此等厄鲁特因在尔处不得安居,欲蒙大皇帝恩泽,投奔大清实属诚心归附,大皇帝施恩,将其户口、属众分别指地而居,各自获得安生之所”。

乾隆回复沙俄战争威胁文书:

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

就此,土尔扈特部历经万难,终于回归到一个可以生存的国度!

回归后的他们终于有了一片热土安居乐业,只不过持续没多久,曾经的仇敌沙俄又一次来犯。

而这一次,清王朝再也没有了,尔要战,那便战的勇气!

而留在沙俄的土尔扈特部人,现在依然存在,他们在首领叛逃之后被严加控制。

并成立新的卡尔梅克汗国,后来又在多年统治之后同化整个卡尔梅克汗国成立了卡尔梅克区,直到沙俄灭亡之后。

(今日俄罗斯之卡梅尔共和国)

苏联又在原本卡尔梅克区的基础上,成立了卡尔梅克共和国,直到现在!


阿斗不傻


乾隆时期,一支蒙古部族历经长途跋涉、穿过了险峻山河、突破了俄罗斯方面的层层阻挠,最终回归到了国内、投靠到了清朝的统辖下。


从他们回归的经历来说,整个事件是非常曲折复杂的,如果要说是一个史诗级的事件,我觉得倒也说得上,不过很多事情我们也不必要说得太过于高尚,因为这次回归事件,其实归根到底是一次生存的挣扎。

土尔扈特部人东归

土尔扈特部原本是一支生存在新疆土地上的蒙古部族,在清朝初年之间,因为准噶尔部族的威胁,土尔扈特部人就逃到了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流域,在那里生存了起来。

在土尔扈特部迁徙到伏尔加河流域后,他们选择了向俄国皇帝称臣,成为了俄国的附庸。

在此期间,虽然他们和清朝并未发生太多的关联,但是在清朝方面派出的使者交流下,他们互相之间倒也算是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土尔扈特部人后来之所以想回归清朝,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存再度受到了威胁。






在俄国居住期间,土尔扈特部人需要派出士兵供俄国皇帝打仗调遣。

正因为当时的俄国皇帝太过于穷兵黩武、土尔扈特部士兵损伤太过于严重的原因,所以在乾隆年间,土尔扈特部人为了防止全员折损在俄罗斯,他们就选择了回归。

当然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回归,还有一个首要的原因,那就是新疆的准噶尔部族当时已经被乾隆给铲除了,正是由于这个昔日的强敌被铲除了,他们才敢产生了回归的想法。

如果当时准噶尔仍然存在的话,我觉得他们是宁愿承受俄国沙皇的暴政,也是不可能选择回来的。


东归的艰难险阻

土尔扈特部人是以游牧状态分散在伏尔加河流域南北两面的,而因为游牧民族不善于造船,所以他们在伏尔加河南北两面的来往并不是特别自由,严重受到了天气因素的影响。

平常只有寒冬到来、河面结冰,他们才能往来于伏尔加河南北两岸。

回归的想法产生于居住河流南面的部族,他们想法的产生是非常突然的,河流北面的部族还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他们就产生了回归的想法。


而在他们产生了想法之后,因为当时的伏尔加河还没有结冰、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联系对岸的族人,所以在情急之下,他们就选择抛弃了自己河流对面的族人,自己选择了回归。

回归的队列很庞大,一共由17万人组成,他们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向东展开了征途。

这一路上非常艰难险阻,除了残暴无比的自然环境,他们还遭受到了沙俄军队阻击,在这众多困难的阻挠下,他们的部族一点点地减员,最终当他们回归到清朝廷统辖下时,整支队伍只剩下了4万人左右。

17万人只剩下了4万人,这其中的伤亡率达到了70%多,想想就可知这一路上有多么凶险了。

而在他们回归后,乾隆皇帝显得非常高兴,他觉得这是对自己国家强盛的肯定,于是他就给了这些回归的土尔扈特部人很好地安置,并给带领他们归来的渥巴锡以及其他首领分封了相关爵位。


从以上所介绍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得知,土尔扈特部人之所以会去伏尔加河流域、后来又之所以选择了归来,完完全全是为了自己部族的生存。

生存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就相当于一切,因此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把这次东归事件称之为一次史诗级事件倒也是说得过去的。

至于提问中所说到的骗局,我觉得在这整个事件中根本看不到任何跟骗局有关的踪迹,因此所谓的骗局,其实就是无稽之谈。

被遗弃的部族

在说完了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人后,我觉得我们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那些被遗弃在俄国境内的土尔扈特部人。

除了归来的17万人之外,土尔扈特部人当时还有9万人是没来得及跟随归来的。

他们这些人接下来遭受到了俄国皇帝的区别对待,被禁止了四处游牧、被限制在了一个单独的区域里生存。

一直到俄国被推翻之前,他们的生活状况是非常悲凉的。

在俄国灭亡之后,在苏维埃的允许下,他们先是成立了一个自治州,然后在1935年的时候,成立了一个辖属于苏联的共和国。

也就是从那些时期开始,他们的处境才慢慢好转了起来。

不过后来因为二战的爆发、因为他们部族中有些人投降了德军,所以在斯大林的针对下,他们的生存状况大幅下跌,一度被取消了共和国的称号,直到斯大林死后,他们共和国的称号才重新回到了他们的手中、他们的处境才变好了起来。

而他们的共和国,就是现如今俄罗斯辖属下的卡尔梅克共和国。


所以说土尔扈特部人的回归确实是一个史诗级的事件,而不是骗局。


孤客生


不是骗局。土尔扈特东归确有其事,而且也完全称得上是“人类迁移史上一部史诗”。在世界历史上,土尔扈特东归被誉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最为悲壮的民族迁徙”。

土尔扈特的出走

土尔扈特部是我国西北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原游牧于我国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逃避卫拉特蒙古内部战争的危险,寻找新的生存环境,在首领杜尔伯特的带领下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土尔扈特部落在水草丰美的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一百多年,但是,随着沙皇俄国的强势崛起,土尔扈特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再加上其他一系列原因的共同作用,土尔扈特终于决定东归,回归中国。

土尔扈特东归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沙俄频繁的征兵与赋税

从16世纪起,沙皇俄国就开始了对外扩张的进程。1724年(雍正二年),沙俄利用阿玉奇病逝的机会,取得任命土尔扈特新汗的特权,从此,控制了土尔扈特部。18世纪60年代,首领渥巴锡执政,沙俄再次利用汗位交替的动荡局面,通过改组扎尔固(部落会议)限制了汗王的权力。1765年后,沙俄在与瑞典、土耳其的战争中,向土尔扈特部强行征兵,激起了土尔扈特部的更大不满。俄土战争,土尔扈特人死伤七八万人。沙俄在战争中陷入不利后,为了扭转战局,继续向土尔扈特征兵,还要求16岁以上的都被征入军队。这是个随时可以让土尔扈特人灭绝的时刻。此外,沙俄给予他们的民族歧视也让他们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如果俄国人看到这些被践踏在脚下的可怜虫胆敢表现微弱的反抗,就对他们施加可怕的、狂暴的打击”。

二 牧场面积缩小

当初土尔扈特西迁,就是看中了伏加尔河下游流域广阔的草原。但是随着沙皇俄国的疯

狂扩张,以及推行的农奴制改革,使很多俄国农民不堪政策之苦相继逃离故土到伏尔加河开垦耕田。沙俄为避免农民流失建立了察里津防线,并将大量哥萨克人从顿河流域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建立军队。人口激增和草场大量侵占,导致哥萨克人与土尔扈特人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尔扈特蒙古人视草原是自己的“命根子”,它是草原游牧经济的主要来源,大量的草场变成了农田,加之沙俄掠夺征用他们的牲畜与马匹作为军用物资使牧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土尔扈特人的生存状况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三 宗教文化的矛盾

土尔扈特人信仰藏传佛教,西迁的百年间宗教信仰未曾发生改变。但是沙俄力图改变土尔扈特人的文化风俗,在土尔扈特内强行推行东正教,多次派出掌握蒙古语的神职人员对其部进行传教,并强行给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人施加洗礼,这种强迫的宗教行为受到了部族内民众的抵制,加深了土尔扈特人对沙俄的反感,也使佛教与东正教的矛盾更加激化。为了彻底推行东正教,沙俄政府采取严酷的灭佛政策,迫害佛教教徒和宗教人士,给土尔扈特人的宗教信仰带来了灾难。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也曾多次向清廷表达回归的原因是:“俄罗斯不兴黄教(藏传佛教),愿依大皇帝兴黄教之地,以安部众”。

四 准噶尔汗国的覆灭

在经过历时70年的清准战争后,至乾隆一代,终于彻底将准噶尔击败,并以铁腕手段对准噶尔进行了屠杀。导致原先准噶尔汗国的领土出现巨大的空隙,伊犁一带的草场人烟凋零,这也是土尔扈特人东归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归路上艰难险阻不断

本来土尔扈特是计划带左岸的卫拉特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巧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不结冰,人无法过河。而且东归消息泄露,渥巴锡等人不得不提早启程。1771年1月4日,渥巴锡等人临时决定,右岸的三万余户,约17万人立即行动。

渥巴锡率领一万名土尔扈特战士断后。他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

很快,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知道了此时,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没来得及一起走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行进很慢,很快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哥萨克骑兵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对土尔扈特部落发动突袭,土尔扈特损失九千名战士和牧民。

东归队伍来到奥琴峡谷,此时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同时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歼。

除了凶悍的哥萨克骑兵,一路上还有大批的哈萨克士兵尾随,随着准备发起攻击。

其实,残酷的战斗还是其次,一路上土尔扈特人最大的敌人是严寒和瘟疫。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土尔扈特人口大量减员。甚至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

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历时近半,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在1771年7月,来到了伊犁河畔,据估计,中途约有八、九万人死亡。存活者不满半数。

清朝对土尔扈特东归的态度

在土尔扈特部东归这个问题上,清廷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大臣认为土尔扈特部东归,重返祖国,应当给予接纳、安抚。

有些大臣则认为,土尔扈特部首领是看到清政府刚平定了准噶尔,准噶尔原来生活的地区处于空虚状态,土尔扈特部想趁此机会来抢占伊犁地区,所以才会东归,其部众其实并不愿意迁徙,所以不应接纳。

也有些大臣认为,土尔扈特部私自远离祖国,按照国法,应该严惩,目前遇到困难才返回,不应该给以抚慰。在《癸巳存稿》中有记载:

“自弃王化,按之国法,皆千严谴,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

乾隆派了参赞大臣舒赫德去伊犁协助伊犁将军了解、办理此事,并根据舒赫德的密报与哈萨克的阿布贲汗报告的土尔扈特部东归的情况和格桑喇嘛的报告,综合分析各种情况,认为土尔扈特部归来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俄国的长期压迫,加上对土尔扈特人宗教信仰的干涉,才导致土尔扈特部决定东归。

乾隆认为,土尔扈特部已经与俄国决裂,不会再和清政府为敌,十有八九是来归顺清政

府。

但是很多清廷官员对此仍持怀疑态度。最后乾隆做出了判断:既然土尔扈特部前来归顺,就该接纳,而不能因为害怕发生事端而拒绝他们。所以决定对土尔扈特部接纳置。

尽管如此,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仍旧存在担忧,担心他们重返祖国后,扰乱边地,破坏边疆的安定。所以,清政府在对土尔扈特部东归所持的态度是

“若靠近边界,允许入界之,抚慰安置,若未至我边界,半途被俄罗斯追缉,发生冲突,则不可理。”

这种担忧和疑虑在土尔扈特部回归后,也贯穿于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各项安置政策的始终。

同年九月,渥巴锡一行到达木兰围场,觐见乾隆皇帝,进献礼品。乾隆设宴招待,赏赐大量物品。渥巴锡等人在承德近半个月,参加清政府举行的各种盛典,屡受赏赐,并参加了普陀宗乘之庙落成典礼。乾隆亲自书写《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立碑于普陀宗乘之庙内。

但是,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落的归附,始终有所顾虑,认为“此等厄鲁特究系新附之人,不可深信”。于是将土尔扈特人严格区分筛选,分散于各地,使他们不能彼此依靠,以防他们相互联系,对清政府造成威胁。

最后确定的游牧地为"渥巴锡所领之地",也称旧土尔扈特,分东西南北四路,设四个盟,各任命了盟长,舍楞所领之地,称新土尔扈特,舍楞为盟长; 还有和硕特恭格部,下设四个旗,恭格为盟长。从此,土尔扈特人在祖国的领土上从事生产,安居乐业。

我是一卷青史,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一起聊历史!

一卷青史


土尔扈特部东归是可歌可泣的,这支拥有17万人口的蒙古部族,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经历了沙皇俄国的围追堵截,跨越万里草原,最后回到中国时只剩下4万余人,而其中老人、妇女、幼儿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剩余的青壮也是个个挂彩,精疲力竭。

这说明什么?这支流落在外的蒙古部落为了回归祖国,他们冒着全族覆没的危险,和沙皇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很多青壮都长眠在异国他乡。

但即使如此,土尔扈特部依然没有动摇归国的意志,而且也没有抛弃老、弱、妇、幼,这种精神不是一部“史诗”又是什么呢?

土尔扈特部之所以要脱离沙皇俄国的统治,除了沙皇的残酷统治外,还在于信仰!是的,土尔扈特部信仰的是藏传佛教,但沙皇俄国并不认同。

为了达到同化土尔扈特部的目的,沙皇政府制造了大量的宗教矛盾和纠纷,进行大规模的宗教迫害,逼迫他们信仰东正教,这是土尔扈特部最不能忍受的。

除此之外,沙皇俄国还强行征召土尔扈特部人加入俄军参与和土耳其的战争,导致他们人口大幅度锐减,并限制他们的放牧,减少他们的牧场。

所以渥巴锡选择东归是明智的,不仅是对自己部族的保护,更是对故土的向往,这是英雄的壮举,光耀史册!

因为他们回归,不仅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带回了欧洲,尤其是沙皇俄国的第一手信息,可以为中央王朝应对西方文明做出应对。

只可惜,此时清王朝的当家人是乾隆,这位清朝最骄傲自满的皇帝,虽然得到了西方日新月异的变化,却并没有什么应对的方针。

不过,对于他在渥巴锡东归时沙皇的威胁,表现出来的强硬还是值得肯定一下。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第一,这谈不上一场骗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吐尔扈特部落在伏尔加河以西的,至今仍在流在俄罗斯境内,就是卡尔梅克共和国。所以我觉得不能否认事实的存在。

第二,吐尔扈特人回归故土的精神,值得肯定。

第三,如果把这个视为伟大的爱国英雄,无限的拔高,就与事实不符了。在16世纪的传统社会,作为传统的游牧部落,谈不上对国家对中华民族有多么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概念也是近代以后才独步形成的。


万里蜀江客


在我看来土尔扈特东归可以算得上是“人类迁移史上的一部史诗”,如果说是骗局的话,本人是不赞成这种说法的,土尔扈特东归人的行为确实是值得可歌可泣的。特别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拖家带口的回到中国,确实是让人敬佩的。

土尔扈特东归是有一个叫渥巴锡的将领带领着的,当时为了大部分人能够东归,他们派出一万名士兵断后,他们为了回归中国,亲自将自己的宫殿烧毁,将生活的村庄烧毁,这种毅然决然的态度,表现了对华夏民族深深的依归,这种决心不是一般的部族能够有的。

当时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被圣彼得堡方面知道了,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坚决阻止他们东归,还将当时滞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多土尔扈特人严密监控起来,并将土尔扈特东归视为她的耻辱。然而,他们并没有为此放弃东归的念头。当时沙俄派兵追杀他们,这些人带着妻子孩子,还有牲口,有近九千人牺牲在了茫茫的西伯利亚高原上。

土尔扈特人在东归的过程中,不但遭到很多国家的围追堵截,而且寒冷和瘟疫时刻围绕着他们。在这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的将领渥巴锡不断召开会议,振奋士气。他们在不知道清廷会不会接受他们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踏上向东的征程,这也不是一般部族会有的勇气。

公元1771年4月,清廷知道了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可是清廷上层还是有所争议的。最后乾隆皇帝一锤定音,接受了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当时沙俄还威胁乾隆皇帝,不要接受土尔扈特人,但是乾隆皇帝直接回复沙俄:“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可见这一次乾隆皇帝的表现也是让人敬佩的。

土尔扈特东归历经了半年多的时间,他们走过了上万里的路程,一路之上,他们面临着沙皇俄国、哥萨克还有哈萨克等部队的围追堵截,在战胜种种艰难困苦之后,终于到达了他们朝思暮想的“太阳升起的地方”。这样的举动,怎么不是人类迁移史上的一部史诗呢,又怎能说是一个骗局呢?


朗照千江月


这个题目一看就是标题党,土尔扈特东归提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我国能长久统一,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基础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正大步迈向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你这种怀疑中华民族历史的疑问十分不应该,十分荒谬。


秦家男


葛尔丹被灭族后,新疆北部出现了权力真空,土尔霍特部想回来抢地盘,结果一看形势不对,一路又被沙俄截杀大半,只好改为东归!历史都是当权者写的,这还看不懂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