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花1.8萬美元買了支薩克斯,如今他的公司成了業內“老大”,這是怎樣的神奇經歷

25年前花1.8萬美元買了支薩克斯,如今他的公司成了業內“老大”,這是怎樣的神奇經歷

河北金音樂器集團總經理陳學孔

25年前,1.8萬美元就能在北京買套像樣的房子,陳學孔輾轉了一夜之後,卻拿這麼多錢買了一支薩克斯。

來自衡水武強的河北金音樂器集團總經理陳學孔,不是痴迷音樂的藝術家,而是鉗工出身的樂器商人。當時,他也不是可以隨便一擲千金的大富豪,就在此前幾年,他連買根鐵絲都要精打細算到每分每寸。

那他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那支薩克斯最後怎麼樣了?這是一個有點曲折,有點漫長的故事,我們先從陳學孔回鄉辦工廠說起。

湊了3萬塊錢開廠子,買根鐵絲都得精打細算

30多年前,陳學孔在天津樂器廠當鉗工,他是接母親的班進的廠,老婆孩子都沒有天津市戶口。在那個年代,“商品糧”戶口很金貴,沒有的話,在城市生活會處處受限。

為了找個生活的出路,陳學孔開始做起樂器的零配件生意,後來乾脆回老家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周窩村,用連攢帶借湊的3萬塊錢,開起了廠子。當時個體經濟還沒有全部放開,陳學孔依託在武強縣貿易公司的名下,辦起的一個名為“通達樂器廠”的工廠。

要說3萬塊錢在那會兒也不算小數,但用來開工廠就有點不夠瞧了,處處都要精打細算。

工廠開在一個廢棄的養雞場裡,陳學孔從村裡找了20個工人,現教現用。

怕著火,也怕煤煙將做好的樂器配件氧化,工廠的倉庫裡都不敢燒爐子。為了省人工費,陳學孔就在這樣的倉庫裡睡了好幾年。

出去跑銷路,請客吃飯的錢都沒有,借得小賣部的人跟他說:“再也不能借給你了,我們都沒法上貨了。”怎麼辦?牙一咬,硬著頭皮也得上路,最後還得向司機借錢把貨拉到地方。

別人不要的破乒乓球案子,板子糟了,還折了一條腿,給了他,千恩萬謝地拉回來,當工作案使。一個案子兩個工人,用砂輪打磨零件,火紅的金屬屑會濺到對方身上,只好用紙殼子在中間擋上。紙殼子自己立不住,需要用鐵絲在兩邊拉一下固定住。買鐵絲前,陳學孔仔細測量了需要鐵絲的長度,可丁可卯地買回來,裝的時候卻發現忘了算鐵絲在釘子上繞的那一圈,最後差半尺來長不夠用了。

工人們下班了,陳學孔在村裡找了半天沒找到可替代的,回來後心裡難受。想起自己放著好好的班不上,出來受這個罪,坐在當院兒哭了一頓。發洩完後,還得想辦法解決這個事兒。

不浪費一點兒時間,出差的火車上幹鉗工活兒

25年前花1.8萬美元買了支薩克斯,如今他的公司成了業內“老大”,這是怎樣的神奇經歷

周窩音樂小鎮

不僅在錢上精打細算,陳學孔在時間上也會精打細算。

因為經常出差,陳學孔少不了坐火車,30年前的火車還非常慢,到北京都需要好幾個小時。

陳學孔不願意耽誤坐車的時間,隨身的包裡放著把鉗子,一上火車就跟挨桌坐的人商量:“咱換換(座位)吧,我得幹活。”然後拿出毛巾往小桌子上一墊,拿出鉗子就開始幹活。

在火車上幹鉗工活兒很少見,誰走過來都看他,心想這如果不是真勞模,就是神經病。列車員見了讓他收起來,說了幾回見他既沒有影響別人,也沒有弄壞設施,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囑咐他“列車長過來時稍微擋擋”。

就憑著這股兒踏實幹事的勁頭兒,陳學孔的工廠發展很快。一開始只是加工零配件,後來從單簧管開始,做起了樂器。1995年,工廠跟美國的公司搞合資,不僅引進了資金,還引進了先進的製造技術和理念,發展進入快車道。

2008年,河北金音樂器集團(簡稱金音集團)成立,原來的小工廠搖身變成一個擁有8個分廠、2300多工人的大集團。金音集團每年生產150多個品種、600多個規格的樂器一百多萬件,在國內是產能最大的,放在全世界看,也僅次於雅馬哈。

後來,陳學孔當選為中國管樂協會會長,這個頭銜足以說明他在業內的地位。

做成了行業老大,陳學孔並沒有滿足,十多年前他就開始佈局企業的轉型升級。他的做法是,一方面,通過工藝創新、材料創新、加工能力創新,保持企業在行業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從樂器製造商慢慢向音樂教育、音樂服務轉型。

帶動家鄉成音樂小鎮,十年了村裡沒有離婚的

武強縣周窩村方圓兩三里地的村民,基本都在陳學孔的工廠打工或者打過工。因為它的存在,這裡村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周窩也成了遠近聞名的音樂小鎮、旅遊勝地,這是讓陳學孔最引以為豪的一件事。

走在周窩的街道上,音樂元素無處不在,街邊的雕塑、牆上的塗鴉,都是音樂。就連路燈的燈柱也有玄機,下半截其實是個音箱,一路伴隨的優美音樂就是從這裡傳出來的。

走幾步,遇見一間手工吉他製作坊,坊主人是大名鼎鼎的科飛。對面是個小咖啡屋,門口掛著武強特色的年畫,屋頂裝飾著鄉土氣息的麥穗,走進去更是別有洞天,架子鼓、鋼琴、吉他,隨時都可以來一場演唱會。

環境的優美還在其次,周窩最讓人心動的是那種安然、從容的氣質,街上往來的行人都不緊不慢,目光祥和平靜,笑容裡透著幸福。

企業家很多,致富不忘鄉親的企業家也不少,但是把企業做得跟老百姓的生活融為一體的,並不多見。陳學孔做到了。

一般的農村,“閒磕牙”不過是叨咕些婆婆、媳婦和小姑的不是。但在周窩,人們常說的是,某某曲子有個地方老是吹不過去,得好好練練。

音樂讓人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陳學孔介紹,十年了,村裡沒有離婚的。

在韓國買的薩克斯背到美國,差點被當成文物販子

25年前花1.8萬美元買了支薩克斯,如今他的公司成了業內“老大”,這是怎樣的神奇經歷

遊客在周窩世界樂器博物館參觀

有讀者可能忍不住了要問了,那支1.8萬美元買的薩克斯後來怎麼樣了?

彆著急,薩克斯放在周窩的世界樂器博物館裡。博物館是周窩的一大景觀,來了可得好好看看。

這是陳學孔出資建立的私人博物館,陳列的都是他多年來的珍藏。

25年前買的薩克斯,就陳列在二樓管樂器展示館的薩克斯風展區。在所有的收藏裡,它不是最好的,對陳學孔來說卻是最珍貴的。

當年,陳學孔去韓國,朋友知道他喜歡收藏樂器,就把這款1902年美國產的薩克斯介紹給他。陳學孔一見就喜歡,但要價2萬美元讓他望而卻步,最後談到1.8萬,陳學孔沒捨得拍板。

結果當晚他就睡不著覺了,因為收藏這種事可遇不可求,以後不一定還能碰到。第二天一早五點多,陳學孔就找到朋友,說改主意了,還是要買。

陳學孔本想著把薩克斯託運回國內,自己轉機去美國,結果費了半天勁也沒弄成。登機時間快到了,陳學孔乾脆揹著薩克斯去了美國。

在美國辦完事回國的時候,薩克斯惹了麻煩,機場工作人員不相信這是陳學孔買的,他不是藝術家,隨身帶著這麼大一件樂器讓人不能理解,懷疑他是文物販子。最後,陳學孔只好讓韓國的朋友開具收據,傳真到中國,再傳到美國機場,折騰了一整天,急出一身汗,穿的毛衣都溼透了。

這就是那支薩克斯的曲折來歷,其實陳學孔花大價錢買下它,不僅為了收藏。當時,中國還沒有生產薩克斯的廠家,陳學孔想在將來填補這個空白,這款1902年純手工打造的薩克斯是很好的研究對象。

花了一年時間,研發出老年人專用的薩克斯

25年前花1.8萬美元買了支薩克斯,如今他的公司成了業內“老大”,這是怎樣的神奇經歷

周窩街頭愜意的老人

或許正是對薩克斯的情有獨鍾,後來陳學孔組織研發了老年人專用的薩克斯。科學研究表明,吹奏薩克斯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是非常好的鍛鍊方式;但是普通薩克斯3500克的重量,讓老年人的頸椎受不了。

陳學孔花了一年時間,研發了僅重1900克的薩克斯,送給老人們。陳學孔還帶著老師去教大家吹薩克斯,現在武強縣至少有500人能吹薩克斯,在石家莊發展了十個薩克斯公社。

原本村裡人上了年紀,就是在家看看孩子,穿衣服也不講究,頭髮白了也不染,這一吹薩克斯,又開始講究起來了,精氣神兒都不一樣了。

說起音樂的好處,陳學孔滔滔不絕。他的創業故事和收藏故事更是說不完,但他不怎麼愛說自己的故事,總是輕描淡寫,不拔高,不標榜,骨子裡還有那種農民特有的樸實。

他說,最開始創業就是為了生活。如今到了這個年齡,他給自己規定只做“三件事”:第一,做喜歡乾的事兒;第二,做自己能幹的事兒;第三件,幹了這件事以後,對社會、對公司、對個人都有利。

■攝/河北青年報記者王勇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