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技术如此难搞如此复杂,韩国人是怎么会的?

林老伯爷


芯片技术如此难搞如此复杂,韩国人是怎么会的?

韩国三星现在的处理器技术已经能和高通骁龙分庭抗礼,那么三星是如何在短短是十几年的时间内就发展起来如此具有高精尖复杂程度又高的芯片产业呢?而且其生产技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我们要知道韩国芯片技术为何如此发达,那么就绕不来一个企业——三星!

在1960年代的三星公司,就已经成为一个涉足各行各业的公司了,虽然说那时候的三星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技术,但是因为涉及的行业众多,所以也能一直的发展下去。终于机会来了,三星少东家李健熙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见到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机智的李健熙认为这将会是韩国三星崛起的一个契机。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就得先来看看韩国的地理位置,也是深处岛国之中,资源匮乏,没有什么能够发展实体经济的资源,所以对于当时的三星,对于当时的韩国来说,发展高精尖的半导体产业,对于韩国和三星而言都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

不过,在当时的半导体技术主要还是掌握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中,没办法啊,想要发展就必须要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有可能会超越对方,只要能用钱卖到的技术,都买回来,而且还在人才招聘上三星是从来不吝啬的,加大财力支出,吸引人才。

所以说,三星的半导体产业,就是三星这十几年以来的坚持,隐忍还有努力,才有现在的成功,而且芯片产业也是走积累的路线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坚持,才会获得成功。大家对于韩国三星芯片产业的发展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了解更多科技数码资讯,点击右上角《千帆辰》!

千帆辰


芯片技术如此难搞如此复杂,芯片如此难造,韩国人是怎么会的?说道韩国芯片的崛起,就不得不说三星,三星的芯片产业的崛起可以说带动了整个韩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三星芯片的崛起,可以说是典型的从草根逆袭到富豪,也可以说是一种倔犟式的要实现“国产芯”的豪赌,加上发展战略及策略得当,三星赢得了芯片技术的战役。

韩国的芯片产业可以说是三星带动发展,在上世纪60年代三星就是一个涉足各行各业的大杂烩,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1969年成立的三星电子,开始了韩国人的“国产芯”的逆袭之路。一个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就是当时韩国三星的少东家(李秉喆的小儿子)李健熙,在美国留学见识了美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经过考察分析认为半导体这样附加值高的尖端产业是今后韩国这个资源匮乏国家的出路,于是一场十多年巨亏到大赢的半导体之路由此开始。

李健熙从内存技术着手,但当时半导体技术主要掌握在美日这样的国家手中,于是小李同志几十次到美国买技术、引人才(包括后来有名的梁孟松),反正是能买则买不能买也要搞到手。上世纪70、80年代,DRAM日本是霸主,其击败了如日中天的英特尔获得了这一地位。但三星为了实现“国产芯”的愿望,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积累,再加上大手笔买技术购人才,虽落后于日本几年的技术,再加上每年大幅度的亏损,但李健熙依然执着于干半导体产业。

幸好韩国可以说是鼎力支持三星的发展,在这个无底洞的亏损中依然支持者三星。1987年韩国三星终于迎来了历史上的胜利大转折。因日本半导体企业遭受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诉讼导致日本半导体收到出口限制,此时DRAM受多年不景气的影响竟然价格回升,三星竟然实现了盈利,并且在技术上还把日本斩落马下。


时隔不久三星半导体超越日本,带动了整个内存产业的发展,包括现代也就是SK海力士,也成为了全球内存的有力玩家。在这场DRAM争夺战中,最有实力的日本日立、NEC、三菱(后整合成尔必达)被全面挑落战马,最后被镁光收购,而同样的东芝内存业务最后也卖身了事。德国的巨头奇梦达也从内存视野中消失。

韩国的芯片发展之路就是一场隐忍战、苦熬战,但舍得投入舍得坚持,再加上当时其国际环境相对宽松,技术、人才、设备等都有办法弄到。经过差不多15年的坚持投入与发展,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成为了半导体全球有力的玩家,特别是存储与面板产业,更是差不多形成了垄断的格局。


更多分享及互动,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东风高扬】。


东风高扬


任何技术形成强大的壁垒,都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到的事情,首先要有想法并且长期坚持去做这件事,从起点看韩国的起点要比日本美国等国家要晚得多,但韩国看好这块的业务并且坚持不懈的投入换来现在今天的局面,上到一个国家下到任何一个人都是这种理念,任何一个行业在兴盛之前几乎都是被大部分不看好,积累的时间长了厚积薄发形成行业的优势。

在这点上日本的足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90年代中国足球打日本足球还是非常轻松的事情,现在基本上没有任何机会,日本足球从大的方针上设定走技术流路线,全面学习巴西足球,开始几年闹出了很多笑话,但决策者不为所动继续推行这种政策,到现在日本足球在全球的排名能到30位左右,在世界杯上经常性的进入到16强中,就是典型的例子,认准一个事情坚持去搞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有收获,现在中国的足球投入的资金非常多,但整体效果好像越来越差,主要还是底子太薄弱,缺乏长期的规划,很现实的例子全国范围内真正的职业球员数量少的可怜,还不如欧洲很小的一个人口小国的数量多,在这种情况下崛起不了也是特别正常的事情。

中国的芯片技术也在不断寻求突破,无奈差距太大也不是短时间就内把这个差距能够磨平的,所以现在能做的先学会山寨,再去考虑创新性的东西,现在国内芯片已经慢慢崭露头角了像华为的海思芯片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得益于华为公司长时间不计成本的投入,任何一种核心技术没有时间和资金的支持都不能最后开花结果,如同现在的全球第一大软件外包输出国印度,印度政府在软件外包出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以及引导,才有了今天的外包行业的兴盛,外包可不仅仅是软件还有各种服务,每年给印度带来巨额的收入,当前这些成色也不是简单几年的时间,还需要一个长期时间的积累。

在一些核心技术的构造方面韩国日本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其实韩国的汽车起点也不如日本和美国,但还是咬牙坚持不停的加大投入最终在汽车领域走出一片天地,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能够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一定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倒是很多国人喜欢挑剔一些国家的不足之处,任何国家都有不足之处,我们要学习其长处,并且应用在实践中是不是能够提升自己的效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目前中国政对于芯片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芯片产业,但还需要时间,毕竟任何技术的更新或者变革都需要经验的积累。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在研究日韩企业的一些优良的作风,看看是不是能够引入到自己的企业中来,是很好的事情。学习别人长处拿来借鉴,也是强国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永远相信好的一方面会发生,落实到个人也是一样的。

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感谢邀请:我是科技数码随时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芯片技术如此难搞如此复杂,韩国人是怎么会的?

迄今为止的话,全球前三大半导体公司中韩国占据两席,三星、SK海力士分别位居一、三名。很多人intel是最强的,但是就在2017年的时间节点,三星将英特尔挤下全球半导体营收龙头的宝座。英特尔自1992年来连续25年“全球第一大厂”的名头就此让位。其实可见韩国在芯片发展方面是远远的领先其他国家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讲讲历史啦!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芯片发展之前是领先于韩国的,虽然历史有点久远,但是还是要说一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芯片技术远远领先于韩国。韩国1977年才搞集成电路,比美国晚16年,比中国和日本晚12、13年。

但是在不到40年的时光中,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从一片荒芜逐渐生长为半导体产业之林的巨擘,离不开密集的技术援助、政府的强力保护以及企业的“死磕”。说白了就是政府的支持和国家的响应号召,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韩国的半导体工业仍然非常局限,只是一个简单的、劳力密集的组装节点。但是为了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1975年,韩国政府公布了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六年计划,强调实现电子配件及半导体生产的本土化。


在此过程中,韩国政府还将大型的航空、钢铁等巨头企业私有化,分配给大财团,并向大财团提供被称为“特惠”的措施。1984年以后,韩国正式走上了振“芯”之路,其中政府的作用功不可没。1983年至1987年间实施的“半导体工业振兴计划”中,韩国政府共投入了3.46亿美元的贷款,并激发了2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这大力促进了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从84年至87年,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政府仍然每年投资5-10亿美元发展芯片行业。仅以韩国三星集团为例,到1988年底,一共投资17亿美元,承担高达5亿美元的早期巨额亏损,建成了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1989年集成电路销售额达15亿美元;月产1M DRAM680万块。1990年1-6月份月产4M DRAM10万块,预计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


但当时的中国是如何发展芯片之路的呢?上世纪集成电路作为渗透到国民经济所有领域的基础行业,门类、品种繁多,它的发展依赖于全社会的需求支持,但是我国却在这一国内市场领域采取完全开放的状态。由于开放之初没有在政策上主动向国产自主产权的芯片倾斜,加上国际市场上的成熟芯片产品要么比我们的先进(当然在最开始,先进的芯片并不卖给我们,当我们自己的芯片开发出来后,他们就开始卖了,甚至廉价倾销,以挤垮中国的产业),要么是和我们同等技术水平的进口芯片价格更加低廉(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生产量大,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里,成本自然就低),导致国产芯片市场需求骤降;更有甚者是甚至存在芯片领域的崇洋媚外现象,在同等水平进口芯片更贵情况下,国内厂家仍然首选进口芯片。


当然,除了政府的保护以外,企业自身的造芯“倔强”也值得一提。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曾表示,在品牌发展不顺的时候,三星等韩国企业并未想到要转去做代工,而是继续投入,这是韩国能够出现三星、海力士等全球领先芯片品牌的原因。


在1984年左右,全球半导体业开始步入一个低潮,内存价格从每片4美元暴跌至每片30美分,而三星当时的生产成本是每片1.3美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片内存三星便亏1美元。在这个时候,英特尔退出DRAM行业,NEC等日企大幅削减资本开支,而三星却像“赌徒”一般疯狂加码,逆周期投资,继续扩大产能,并开发更大容量的DRAM。到1986年底,三星半导体累积亏损3亿美元,股权资本完全亏空。但转机却瞬间来到,1987年,日美半导体协议的签署使得DRAM内存价格回升,三星也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需求补缺,开始盈利,从逆势中挺了过去。


这种事情并非最后一次。韩国企业有着强烈的狼性文化,擅长进行逆周期投资。2008年金融危机后,DRAM价格暴跌九成,全行业哀鸿遍野。但是,三星电子却将上一年的利润全部用于扩大产能,很快那些无力支撑的德国奇梦达、日本尔必达等企业就被“挤出市场”,而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独占75%的市场份额。芯片产业发展是耗资巨大的,韩国的逆袭之路向我们验证了这一点。从政府到企业,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那么芯将永远不会硬,国将永远不会强。


不过现在看来的话,国产芯片也不是很差了,不仅仅有像华为,中芯集团这样的芯片厂商,而且还有通信方面的大唐,中兴等等,这些企业也正是中国的芯片产业的顶梁柱,而我们也见证了他们的发展,虽然现在还超越不了韩国,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还是会超越其他国家的,毕竟现在搞研发和科研都是国家支持的,而且像华为和中芯集团这样的大企业现在已经算是有了自己的一番成就,所以这个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回答完毕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关注更有爱,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正在看问题的你

科技数码随时答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那是因为三星集团获得了韩国举国之力来的。

当年,是日本的技术领先的。但是,日本的重视程度是比不上韩国的。韩国三星集团的太子李健熙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看到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发展非常迅猛,而且感觉未来是数字时代,就下定决心要做芯片了。

回国之后,获得了他老爸,也就是三星集团的全力支持,然后就开始做芯片。三星对芯片的投入,真的是非常大手笔的,能够买到的机器一定用最好的;能够请到人才,一定要最好的。就连非常出名的梁孟松都请过去了。当时的梁孟松有多强?他在台积电带领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他身上光是专利都500多项了。

而且,三星对这些人才的投入真的大手笔啊。传说当时梁孟松收入比三星集团的副总裁还有高,还有各种奖励。

而且,三星甚至还获得了韩国政府的大力帮助,各种产业红利政策蜂拥而至。

但是,日本也很强啊,三星怎么突围?刚好碰上美国送的助攻!因为日本刚好影响到英特尔的市场份额,甚至有大超越的势头;再遇上美国以反倾销管制日本,日本半导体直接受到影响。三星无意中就获得了超越的机会。

同时,三星切入点很妙啊。DRAM行业这个行业非常讲究技术、规模。要是一旦落后了就很难追上来了。胜利的厂商能够获得很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目前,三大厂商是三星、SK海力士、镁光。

三星站稳脚之后就开始钻研半导体其他领域了。可以说,韩国的半导体能够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制造的结果。


太平洋电脑网


为遏制日本发展,上世纪末,在以地产、资产泡沫洗劫日本经济后。美国又调整了全球产业分工布局,将高新技术领域的CPU制造(ARM架构)和高端存储器(内存)生产转移至韩国和台湾。并提供情报,联合设陷,协助韩国以液晶面板技术淘汰了日本等离子面板技术。

严格来说,韩台所获得的是CPU设计、加工能力,CPU制造的核心技术一一光刻机制造,则掌掘在荷兰、日本手中,顶级光刻机只有荷兰ASLM一家能够提供。在美国允许下,韩国三星、台湾台积电等企业得以和美国英特尔、高通、苹果等公司一起成为荷兰ASLM公司股东,虽无经营管理和技术开发权力,但可以购买使用全球最新一代光刻机设备。

这样一来,日本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IT原材料、电子元器件、通用IC制造能力,和仅次于荷兰ASLM的千年老二光刻机技术,但无法生产出高端CPU,面板领域也风光不再,无法形成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链。而韩国、台湾在原材料、元器件、光刻机、蚀刻机等领域毫无优势,短板更多。

相较韩国,台湾更能摆正自身位置,像台积电只做纯代工,不做自主品牌CPU,不与客户争夺市场。

而韩国为走出98金融危机,以举国体制在IT数码、造船、造车和影视娱乐几个领域重点扶助了几家巨无霸级财阀企业。借助韩流在东亚和全球的流行,打造出三星、LG、现代这样的全球知名品牌。与台湾不同,韩国走的是自主品牌道路,三星生产手机、数码相机、电冰箱等系列消费电子产品,并拥有自主CPU品牌Exynos。

其实,为快速弥补CPU制造工艺领域的技术差距,三星核心技术人员是从台湾台积电高薪挖角过来的,虽然至今在制程工艺上仍逊色于台湾老师。正如韩国影视界从香港引入武术指导、动作设计人才,韩剧很快就青出于兰而胜于兰。举国体制办大事,好处就在这里,有钱任性!


白马非马1001


芯片作为尖端技术,复杂难搞,韩国人是怎么会的?

小小的芯片,在近年来却化身为强大的武器,拥有者号令天下,挥手间就险些要了中兴的性命。拥有者之间互相敬畏,各自为营,也因此引得各路人前来投靠。

中国华为,美国苹果高通因特尔,韩国三星是集中的几大阵营。而其中,韩国的的整个半导体产业,规模之大,技术之高都是全球顶尖,2017年,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

众所周知,韩国举国之力孕育出庞大的三星帝国,而三星,从注重传统的汽车,造船等传统行业,到成为最大芯片制造商,被称之为“逆袭”。

上世纪80年代,美日进行着芯片的全球争霸,而恰逢此时,韩国确立了以引进科学技术为主的发展路线,并成立了专门机构为韩国的政府部门、产业管理机关、研究机构和高校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为开展统计分析工作而引进计算机,IT 产业初步发展。国内大好形势初现,而美国也急于培养“小弟”壮大自己,韩国理所应当的成为美国的首选支持对象。

进入九十年代,韩国政府更加加大推动力度,还为此颁布了《半导体芯片保护法》,以举国之力诞生了三星,也以举国之力来发展半导体产业,实现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超大的资金投入,政策的全面支持和保护,企业的狼性文化,人才的不断培养,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都推动了韩国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


科技焦距


首先当然是三星的大boss有眼光,其次三星的芯片技术前期是很差的,芯片这种东西还真不是有钱就能做出来。有传闻说是三星剽窃了台积电的技术,因为当时原台积电研发处处长梁孟松从台积电离职之后三星招他去了三星自己的学校当老师,然后让自己研发部门的人去梁孟松班上上课,从那之后三星的半导体水平直线上升。虽然只是传闻,但从种种迹象表明,确实是那么回事。台积电也状告三星和梁孟松,最终法院判决梁孟松不得在限期内去三星任职。


Vade


感谢您的阅读!

这句话,韩国人可能会说:芯片技术那么难搞,华为怎么会的?韩国芯片以三星的猎户座为代表,它虽然并没有成为市场上主力芯片,但它的性能不容忽视,就拿三星目前最强的Exynos 9810来说,它在CPU排行榜上和845以及齐平,段位高于A11和麒麟970。更为主要的是,它在2017年的芯片营收超过了巨头英特尔。


技术难,但是处理器性能不低,韩国的芯片之所以能够一骑绝尘,并不比英特尔,高通,苹果差,主要在于它肯下功夫。从借鉴(模仿)到如今的研发创新,它的成功是常年累积的结果,从上世纪70年代的就花巨额资金投入研发,三星派遣员工到美国、日本学习,从国家支持到财团支持,三星吸引了众多的人才,三星的半导体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在长期的研发、人才等等方面的配合,才形成了三星在半导体市场的霸主地位。

其实,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即使技术复杂,但是只要愿意去研发,专项研究,就能让我们的芯片得以成功。而我国的华为同样如此,从海思2004年成立,和三星相比基础薄弱,起步晚,但是华为能够在15年的时间里,生产设计出7NM工艺的麒麟980,甚至在手机CPU领域不必高通、三星等处理器弱,这就说明了问题:芯片确实复杂,但是只要愿意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就能够获得成功。三星如是,华为也是。


LeoGo科技


说到韩国芯片技术,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占有全球量产化芯片市场50%以上的三星。正是因为三星电子的存在,才得以带动整个韩国的芯片产业。


要说到韩国人是怎么会的,就不得不从1938年开始说起。当时的三星还是依靠着低端的家电刚起家,但创始人之一李秉喆看中了芯片产业“点石成金”的优势。当时虽然芯片产业还在告诉发展,但全球市场已经被美国镁光、日本三菱、夏普等企业所瓜分。而当时的韩国,才刚刚新农村运动结束,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只能说达到温饱水平。

当时的三星想要国家得到国家的投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向美国镁光及日本夏普派遣员工,以获得半导体产业的初期技术。不过这过程并不顺利:美国镁光骗了三星400万美元后把三星员工赶出镁光,夏普在收到好处后对三星员工严加看管,不允许他们靠近任何生产线。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政府终于向三星伸出了援手,加上两次韩国学子的回国热潮,三星在苦心研发两年半后开始建设工厂量化生产芯片。

总而言之,三星能从零出发成为芯片市场的老大,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部由三星主导、政府支持、市场联动的三部曲:舍得投入、国家支持、市场认可,再加上当时其国际环境相对宽松,才成就了三星。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三星的发家经历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如果觉得小编说的在理,请点赞转发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