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小年兒——祭灶的美差事

過小年兒——祭灶的美差事​​小時候我最喜歡過祭灶了。因為學校裡放假一般都是在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而且從這天起日子就像飛一樣很快就到了春節。大街上張燈結節,紅紅的燈籠被高高的懸掛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中國紅!而且每天的老街裡都是摩肩擦踵的人流!吆喝聲,討價聲,打招呼聲很有韻味兒地此起彼伏構成了迎新年的美好景象!

我們小孩子在祭灶這天也不會閒著,因為每家兒的大人都會派給我們個美差事兒一一趕年集!哎呀,別提我們多開心了!

我們被媽媽緊緊拽著手,一邊蹦蹦跳跳,一邊唱:"臘八祭灶,年下來到,小妞兒要花兒,小小兒要炮,老太太要核桃,老頭兒要氈帽!"這個時候孩子們就是調皮些大人也不會吵,因為要過年了嘛!

我們跟著媽媽在人流中擠來擠去時不時地站在某個攤兒前挑選過年需要的東西,選好後再討價還價!我們就負責在籃子裡放東西,然後再拎著籃子緊跟在媽媽身後像個可愛的小尾巴!

最美的差事兒是和媽媽趕了大半天的集,媽媽就會獎勵我一串紅紅的冰糖葫蘆!薄薄的涼涼的透明的糖外衣緊緊兒的包裹著被串在一起的紅彤彤的大山楂上,在寒冷而又熱鬧的年集裡格外誘人。我小心翼翼地用舌頭輕輕兒地舔一舔,然後緊閉雙眼巴嘖著嘴:"嗯~~~"甜到心裡去了,幸福的感覺迅速滋潤到全身每個毛孔!這時候賣冰糖葫蘆的老闆和媽媽都被逗笑了!歡樂的新年就從這天開始一直持續到整個正月!

當我們挎著裝載著滿滿年貨的幾個的籃子滿載而歸時,真正的祭灶就開始了!當然第二個美差事兒也來了——那就是包餃子!


過小年兒——祭灶的美差事​下午大人們開始忙碌包餃子的事兒,我年齡小便被爸爸派遣"運輸"餃子皮。就是把媽媽和二姐擀好的餃子皮遞到爸爸和大姐那裡以供他們包餃子!我在他們中間來回穿梭,爸爸便封我為“運輸大隊長”。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就是傻乎乎的很開心。

我們全家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爸爸就把未來幾天的活兒安排給我們。比如臘月二十四姐姐和我要把屋裡屋外都打掃一遍。臘月二十五我和爸爸要去買豆腐。臘月二十六媽媽和姐姐一起蒸饅頭等等。等到爸爸把活兒都安排完了,一回頭看見我正在點兒點兒的忙著送餃子皮兒就逗我:“妮兒,你知道過年歌兒嗎?”我趕忙唱:“二十三,麻糖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買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貼花花(貼春聯)二十九,去買酒;三十兒,守百歲!”

兒時的小年就在歡樂的忙碌中,在麻糖的甜蜜中,在餃子的美味中,在濃濃的年味兒中很快就過去了,多年後漂泊異地的我在也感受不出當年的味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