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三星“好夥伴”,從主板閃電轉戰科創板……

这家三星“好伙伴”,从主板闪电转战科创板……

科創板正如火如荼推進中,截至4月16日午間,已有77家企業申請的科創板上市,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77家企業中的一員。

IPO日報發現,隨著科創板申報潮湧,企業故事 “浪花一朵朵”,不斷呈現在大眾面前。

杭可科技就是一家有故事的企業,它不僅獲得了一項“殊榮”:韓國三星“BEST PARTNER”,還在一週內從主板轉戰科創板。

杭可科技轉板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这家三星“好伙伴”,从主板闪电转战科创板……

一週內從主板轉戰科創板

據瞭解,杭可科技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於各類可充電電池,特別是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後處理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在充放電機、內阻測試儀等後處理系統核心設備的研發、生產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和能力,並能提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後處理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2018年8月,杭可科技向證監會遞交了IPO申報稿,擬登陸主板市場。

隨後,證監會給予了反饋意見。

2019年3月,杭可科技更新了申報稿,這也意味著,杭可科技距離上會僅差“臨門一腳”。

然而,杭可科技始終沒有踢出“這一腳”。

4月9日,杭可科技決定終止IPO。

4月15日,不到一週時間,上交所官網顯示,杭可科技申報科創板上市的材料已被受理。

杭可科技臨時改道,踏向了科創板的大門。

这家三星“好伙伴”,从主板闪电转战科创板……

三星的“BEST PARTNER”?

IPO日報發現,杭可科技的發展可謂迅速。

申報稿顯示,2016年-2018年,杭可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021.53萬元、77098.28萬元、110930.62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4.44%,淨利潤分別為9192.01萬元、18058.71萬元、28623.75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6.46%

在2018年,杭可科技的營收突破10億元,淨利潤接近3億元,且營收和淨利潤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均超過了60%。

與此同時,杭可科技還積累了一批知名客戶,如韓國三星、韓國LG、日本索尼、比亞迪等,並且在2018年還獲得了韓國三星頒發的“BEST PARTNER”獎項。

雖然杭可科技發展迅速,但IPO日報發現,杭可科技的客戶集中度比較高。

申報稿顯示,2016年-2018年,杭可科技前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合計分別為32834.4萬元、49108.15萬元、69721.64萬元,分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80.04%、63.7%、62.85%

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視杭可科技為“BEST PARTNER”的三星卻沒有出現在其前五大客戶名單中。

申報稿顯示,2016年-2017年,來自三星及其關聯公司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2729.39萬元、13863.29萬元,位列杭可科技的第一大客戶。

然而, 2018年杭可科技的第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為6834.16萬元,而三星及其關聯公司卻沒有出現在杭可科技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

雖然拿到了三星“BEST PARTNER”的榮譽,但是2018年,杭可科技似乎沒能從三星身上獲得更多的訂單。

这家三星“好伙伴”,从主板闪电转战科创板……

資產負債率高

IPO日報還發現,杭可科技資產負債率較高。

申報稿顯示,2016年-2018年,杭可科技的資產負債率(單體報表口徑,不含子公司)分別為61.19%、64.04%、60.52%,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值為61.64%、42.04%、37.15%

杭可科技擁有2家全資子公司和3家全資孫公司,但是上述子公司和孫公司的資產和營收都不高,因此可以忽略不及。

換言之,近三年杭可科技的資產負債率均超過了60%,且2018年的資產負債率比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高23.37個百分點

IPO日報發現,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杭可科技的銷售結算方式導致的。

據瞭解,杭可科技主要採用“首付款-發貨款-驗收款-質保金”的銷售結算模式,其中首付款、發貨款、驗收款均收取合同金額的30%,質保金收取合同金額的10%。

這種模式下就導致了杭可科技的預收款項的餘額大幅增長。

申報稿顯示,2016年-2018年,杭可科技的預收款項餘額分別為45446.68萬元、64552.37萬元、77505.38萬元,分別佔當期負責總額的59.29%、54.88%、55.51%。

記者 鄧皓天

排版 潘潔

歡迎投稿、爆料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