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析金:外匯高手之利用反向指標 持倉 來獲利

你見過一直犯錯的人嗎?我想我們大多數人認識或知道一些似乎幹什麼都錯的人。我說的是那種如果他說“天藍草綠”,你就會往窗外看看以確保天藍草綠的人。

马良析金:外汇高手之利用反向指标 持仓 来获利

20世紀90年代流行的情景喜劇《宋飛正傳》(Seinfeld) 中有個片段,劇中主人公意識到他的行為總是出錯。他對生活的方向感到很沮喪,所以決定朝著和他本能相反的方向幹。畢竟,如果他的所有本能都是錯的,那麼相反的方向肯定是對的。

他看到一個漂亮女士坐在餐廳的櫃檯前。他沒有編造花言巧語去打動她,而是告訴她,他失業了,和父母住在一起。她直接愛上了他,然後兩人開始交往。他偶然遇見了一家專業棒球隊的老闆。他沒有去討好他,而是大喊大叫地說這個老闆的錯誤決定毀滅了他最喜愛的球隊。老闆給了他一份在總經理辦公室工作的活兒。

看起來,主人公每次都在違揹他的本性,但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和交易有什麼關係?

撲克牌桌上的笨蛋

在撲克玩家中有一句老話:如果20分鐘後你不知道誰是撲克桌上的笨蛋,那麼這個人可能就是你。通過運用反向指標(contrarianindicator),我們基本上就能看出誰是笨蛋,實際上我們還能看出他拿什麼牌以及在怎麼打。交易者將反向指標當作“不去做”的標杆,然後他們反著做。

我們大多數人都在交易生涯中時不時地當過反向指標,正像撲克遊戲中的笨蛋一樣,不過當時我們很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例如,在我交易生涯早期,我發現很多有經驗的交易者對我和其他新手很友好一一可能都有點太友好了。起初我想:“嗯,他們可能就是一幫好夥計。”

但如果你和紐約、倫敦或其他任何交易資本中心的專業人士在交易大廳或者交易室一起工作過,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笑話。那些交易者往往是A型人格(如果有個“ A+型人格”,我覺得他們中的一些人肯定夠格)。一些人可能很無情,可以這麼說,沒人覺得他們可愛、熱情。那麼為什麼這些冷酷無情、心硬如鐵的傢伙會對新員工這麼熱情和關心呢?

篩選新手

簡單來說,他們是在搜尋反向指標一一他們要在新手中鎖定大多數時間都錯的那個或那些交易者。資深交易者一旦確定了反向指標,那麼反著反向指標的交易做就好了。因為他們堅信,既然反向指標總是錯,那反向的交易者肯定總能對。

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反向指標因為經常交易錯誤而丟掉工作,但不要擔心,總會有新人頂上去。資深交易者再從眾多交易新手中篩選出新的反向指標,如此循環。

我知道所有這些昕起來很殘酷,但事實如此。我們能在各級別交易和各交易市場看到反向指標的例子。

例如,在股票市場,“散股”(odd lot)交易是少於100股(一整手是100股)的股票交易。許多股票交易者會分析這些散股交易者所持的頭寸,因為他們認為這些交易者不善於交易。背後的邏輯是,如果這些人擅長交易,那就該買得起多於100股的股票。

在這個例子中,散股交易者就被看作反向指標。根據散股理論,如果散股交易者購買某一股票,那做空那隻股票是個不錯的主意。期貨和外匯市場也存在一個久經考驗的反向指標。

交易者持倉報告

貨幣市場一個非常有用的反向指標,它就是交易者持倉報告(Commitmentof Traders Report),通常也被稱為COT報告。這是一份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 CFTC) 1962年創立併發布的周度報告,旨在“向大眾提供期貸市場運行的當前和基本數據”。

這個報告起初是為了披露農產品持倉量,但多年以來已經擴展到許多交易領域,包括外匯期貨。它統計20位或更多持有倉位達到抑或高於CFTC規定報告水平的交易商的市場數據。

基於報告的這個目的,CFTC將交易者分為三類:商業交易者(大公司)、非商業交易者(大型投機者)和小型投機者(小型交易者)。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這些類別。

商業交易者、非商業交易者和小型投機者

商業交易者(commercial)包含市場中某些最大型、最有影響力的參與者,他們不存在持倉限額(position limits),比大多數投機者的保證金要求也低。商業交易者包括農產品公司、礦業公司以及生產和經銷食品的公司。

商業交易者側重於通過套期保值和鎖定所用原材料價格來最小化風險。它們不是投機者,而是出於需要參與期貸市場。

非商業交易者(noncommercial)也是商品期貸市場中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的參與者,不過與商業交易者不同,他們主要參與投機而非生產活動。許多對沖基金就屬於這一類。它們依靠交易市場生存,你可能會認為非商業交易者是“精明的投資者”。但非商業交易者真的都很精明嗎?

小型投機者(small speculators)這一類包括持倉低於可申報水平的所有交易者。在之前講過的散股理論中,小型股票投機者被當作反向指標,也就是說他們總是交易中做錯的一方。儘管這種假設並不總是正確,但其可信之處是基於這樣的觀點,即如果這些小型投機者都是優秀的交易者,他們就將成為大型交易者。

無論對錯,“小型投機者”通常被認為是“愚蠢的投資者”,不管喜歡與否,我們時不時都屬於這一類。但小型技機者都很愚蠢嗎?答案可能會令你驚訝!

報告持倉與非報告持倉

COT報告中的所列貨幣都是兌美元的,也就是說美元位於每個“貨幣對”的右側。為了更好地理解報告中所包含的信息,讓我們看一張2009年6月23日的日元期貨合約信息統計表(見圖6-1)。

“ Reportable Positions”意謂報告持倉,針對非商業交易者和商業交易者兩類,而“Nonreportable Positions”意謂非報告持倉,針對小型投機者。報告持倉部分還包括“套利”(spreading)這個類別,不過套利既不是淨多頭(net long position),也不是淨空頭(net short position),我們將忽略這些交易。

報告顯示,非商業交易者(諸如對沖基金和機構交易者這樣的大型投機者)多頭合約為22 186,空頭合約為26 193,也就是說大型投機者是日元的“淨空頭”。商業交易者(受日元波動影響的大型公司)多頭合約為31 454,空頭合約為30 287,它們是日元“淨多頭”,只是幅度略小。每一手合約的規模是12 500 000日元。

商業交易者動機

表面上,非商業和商業交易者在相互博弈,但請記住非常重要的一點:非商業交易者是投機者,他們靠交易市場生存。然而,一般來說,商業交易者依賴其業務生存,並不必靠交易期貨市場獲得利潤。商業交易者參與這一市場的目標更可能是為了保護公司利益免受日元波動帶來的損失。

比如,位於日本的一家出口公司針對潛在的日元升值進行自我保護,可能會開立日元多頭頭寸,那麼日元走強所引發的利潤損失就會被該公司的期貨頭寸盈利所彌補。這是體現對沖(hedging)真正意義的例子(許多零售外匯交易者將“對沖”定義為同時持有同一貨幣對相同規模的多頭和空頭頭寸)。

同時,一家船運巨量貨物出口至日本的美國公司可能得針對潛在的日元貶值尋求保護,因為日元貶值會削弱日本買家購買美國出口貨物的意願。美國公司可能會賣空日元期貨合約沖銷日元貶值帶來的損失。

非商業交易者與小型投機者

因為非商業交易者與商業交易者的動機存在較大差別,所以我們將重點關注非商業交易者。他們是大型專業交易者(請記住,他們必須交易大額的“報告”規模,才能達到非商業交易者的級別),能獲得最好的分析和研究報告。

現在,我們已經判斷出非商業交易者(大型投機者)是日元空頭,那麼請將注意力轉向小型投機者,他們屬於“非報告持倉”一類。根據數據顯示,小型投機者多頭合約為19 863,空頭合約為17 023。此時,我們可以說小型投機者是日元的“淨多頭”。

總結一下,非商業交易者是日元的淨空頭,商業交易者頭寸無關緊要,小型投機者是日元淨多頭。此時我們自己想一下,“哪一方最有可能是對的?”是具有世界最好研究和分析並全職管理鉅額頭寸的大型非商業交易者,還是某位白天在地下室交易了一手日元合約,之後還得到便利店上夜班的夥計?(沒開玩笑一一我可能就是那個夥計。)哪個對,哪個錯?

意外!

答案可能令你意外。儘管小型投機者遠不完美,但他們在**大型走勢方面優於非商業交易者。小型投機者並不是COT報告的反向指標,事實上,他們真的是市場方向的優秀預言家。

非商業交易者才是COT報告的反向指標。他們與小型投機者相比更經常出錯,尤其當站到交易的同一方向時。

2009年6月23日的報告顯示,非商業交易者是日元淨空頭,而小型投機者是日元淨多頭。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出,小型技機者做.的是正確決定,正如美元/日元周圖下跌所示(見圖6-2 ),日元實際上之後兌美元走強。

6月23日彙編COT報告時,美元/日元運行在95.00附近。報告公佈後不久,日元兌美元大幅走強,到10月初時美元/日元己下跌近1 000點。在這個例子中,似乎大型交易者做錯了,小型交易者做對了。

兌美元

如前所述,交易者持倉報告中所列的所有貨幣都是兌美元的,因此分析該報告時,你應該知道報告所指是日元兌美元的持倉情況。此外,在美國貨幣期貨市場(與外匯即期市場不同),美元通常是基準貨幣(位於貨幣對的右側)。

因此,儘管即期市場的貨幣對排序方式是美元/日元,但期貨市場報價方式為日元/美元。正是存在這樣一種差別,當日元走高時,日元期貨圖表顯示走勢就是向上(見圖6-3)。

儘管日元期貨走勢圖與美元/日元即期市場走勢圖中的方向相反,但實際上日元兌美元在兩張圖中的趨勢方向是相同的(見圖6-4)。

殘酷打擊

事實證明,外匯市場處於轉折點時,非商業交易者的時機把握相當糟糕。這在極端倉量(extreme positioning)的情況下更為明顯。為了恰當說明這一點,讓我們來看一些分別出現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英鎊大型反轉的例子。

2007年11月初:英鎊/美元經歷了多年的巨幅上漲之後,匯價運行在數十年來的最高位,一一度升至2.110 0上方。英鎊當時免不了要急劇下跌,但我們怎麼可能提前知道這一點?在此之前非商業交易者是如何做的呢?

他們在很久之前未做多,恰在大型跌勢出現前大肆做多。事實證明,他們做錯了(見圖6-5)。

2007年11月6日的COT報告顯示,非商業交易者的多頭合約比空頭合約多出4倍還多(多頭79 840,空頭19 514)。小型投機者也是淨多,但程度略輕。2007年11月9日,英鎊/美元恰在2.115 0以上走到頂峰;然後就開啟了一段殘酷的下跌行情,截至2008年1月22日下跌超過1 500點。匯價跌至1.940 0下方後朝關鍵心理價位2.000 0反彈(見圖6-6)。

哎喲!現在看起來非商業多頭當然是這筆交易做錯的一方。想想看就會發現,超過4:1的極端持倉情況在給我們提供某種非常重要的信息:絕大多數非商業交易者在交易同一個方向。再想想:如果所有人都已經做多英鎊,還能有什麼人再去購買?為了講得透徹一些,讓我們看看2008年7月中旬的情況。

2008年7月中旬:英鎊/美元從之前的年度高點下跌之後,逐步穩定下來,正運行於2.000 0附近。下一步會怎麼走?圖6-7中,2008年7月15日的COT報告給出當時的期貨市場持倉情況,我們來找一些線索。

儘管算不上極端倉量,但我們能看出,非商業交易者是英鎊的淨多頭(多頭合約50 345,空頭合約43 922)。有趣的是,小型投機者是淨空頭(空頭合約23 321,多頭合約是20 870)。

此時,大多數小型投機者是對的,大多數非商業交易者遭殃了。就在報告公佈後不久,英鎊/美元開始了一段急劇的下跌。到9月,匯價從位於2.010 0上方的7月15日高點下跌了近2 500點(見圖6-8)。

不過,跌勢並未就此罷休;到2008年年底,英鎊/美元又下跌了2 500點,至1.500 0以下一一總跌幅超過5 000點(見圖6-9)。

2009年1月中旬:英鎊/美元經歷了前述馬不停蹄的大幅跌勢後,持續慢步向下運行。2009年1月23日,匯價運行至1.350 0附近,比一年多之前的高點低7 500點。大幅的英鎊空頭回補即將出現。那麼在這波劇烈上揚之前非商業交易者的持倉狀況又是如何呢?是否有方法使我們看得出此次上揚即將出現呢(見圖6-10) ?

正如你在2009年1月20日COT報告所看到的那樣,非商業交易者被套在關鍵轉折點一一這次空多比例超過6:1(空頭合約46 526,多頭合約7 489)。這是典型的極端倉量。非商業交易者集體站在了空頭一邊(此時,是錯誤的)英鎊交易。事實證明,小型投機者處於正確的一邊(多頭合約30 882,空頭合約22 491)。

曾經大幅下跌的英鎊/美元這一次在兩週左右的時間裡上漲了1 200多點。現在,非商業交易者一定想知道自己到底做對過沒有(見圖6-11)。

我在圖6-11中用的是240分鐘圖,展現了這次升勢的劇烈性。你能看得出,在2009年1月底至2月初的這段時間,英鎊/美元的升幅相當大。

然而,它與之後的升勢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英鎊/美元從2月高點回撤之後,逐步穩住腳步,緩慢向下運行至1.370 0下方。此後,從2009年3月初開始,匯價發動了一波新的、幅度更大的上升走勢。當然,經歷了此前的教訓後,非商業交易者希望能對一次。讓我們來看看2009年3月3日COT報告中的持倉狀況(見圖6-12)。

非商業交易者又處在交易錯誤的一邊,此次空多比例為2.7:1(空頭合約40 294,多頭合約14 845)。小型投機者又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儘管不太明顯(空頭合約24 724,多頭合約27 727)。

那麼這次非商業交易者錯過了什麼呢?英鎊/美元3個月3 000點的升幅大不大(見圖6-13) ?

我想說,這些例子可不是英鎊/美元的次級波動,而是重要的轉折點。在我們所講的每個例子中,非商業交易者都是被套的錯誤一方,證明他們已經成為有價值的反向指標,尤其在重大轉折點。

利用COT報告時,很重要的一點是,不僅要關注當前多空比例,還要關注這一數字正在朝哪個方向運行。持倉變得更極端了,還是多空勢均力敵?非商業多頭與空頭持倉差異程度越大,匯價將來出現大型行情的可能性越高。

無論自己喜歡與否,一個人的性格在牌桌上會展現得一覽無餘;如果別的玩家比他自己還了解他,那他就得怪自己了。除非他像別人一樣能夠看清自己的優缺點,而且也準備好在牌桌上揚長避短,否則他將成為牌桌上的輸家,生活中也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