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留在武汉工作了呢?

卷毛八一八


武汉从2017年提出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17年和18年两年共留下70.3万大学生,今年就能完成留下百万大学生的任务。

近期国家提出大城市放开入户人口扩容的政策,武汉已经超过1100万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0.27%,因此武汉主城区不会放开扩容,限购政策不变,武汉市的户口主要是对大学生开放。

武汉属于和北京上海一样的老牌大城市,主城区的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各种资源已接近饱和,有限的空间只能留给有学历的人才,不会象成都、杭州、长沙、郑州、西安这些新贵城市近乎无条件扩容,因为这些城市下辖的县城(县级市)、代管县市都有很大的承载空间。

还有个问题,武汉已进入严重老龄化城市,它只能接纳年轻大学生,保证城市发展的活力。所以,这几年武汉的人口增量没有有些城市多,但增量中的人口质量是较高的。那些没有大学学历,没有特殊才能,不是特别有钱,是很难弄到武汉户口的。

这次国家发改委同意放开大城市户口,武汉已公布了限购政策不变,可能在限购区针对大学生入户和积分入户作些放宽的微调。

我判断,十年后,武汉会有两个证值钱。一个是主城区户口,一个是车牌。因为武汉的主城区的居住就业、医教交通等接近容量上限。虽然武汉市的主城区面积不小,但这包含市区的江河湖泊,不可能在长江、东湖上盖楼,这就减少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居住和停车空间,到那时,武汉也会学北京,主城区户口难上,迁出有奖!

所以,我经常对有些咨询的大学生讲,尽快趁政策放开,把户口落到主城区,能买车先买个几万块的弄个牌照,几年以后,政策一关门,就麻烦了。

看问题,一定要看远,看发展,用头脑去分析,将来户口是不值钱,但不是所有的户口不值钱,已经是设条件挤进去的地方,应该尽快挤进去。

武汉每年毕业30万大学生,除去留学、读硕、回原藕、去北上广深的外,剩下的约15万都留在了武汉,还有很多从外地毕业的大学生,从外地回流的大学生,每年也是3、40万的量,武汉的民营企业不算很发达,就业岗位有限,薪资水平也不是很高,能留下几十万大学生,已经够了!

所以,留在武汉的大学生也要有岗位竞争的心理准备,不能期望太高,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能低估生活的压力!

武汉是除了北上广深外许多大学生的首选,也是很多从北上广深回流的首选,因为它的区位交通、各种资源、房价物价、消费水平、商业水平、环境美食等,被很多大学生综合评估后,选择留了下来。我不够武汉的入户资格,但选择了在武汉买房,我东南西北跑了多少年,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生活过,最后选择在北京、武汉两地生活。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和我有同样的选择,我的判断大多数时候是对的!


无语石1


确实是越来越多的人留武汉工作了。原来武汉培养的大学生都为北上广深服务了,提供了优质的人才。现在武汉市政府回过味来了,不再为他人做嫁衣,推出了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落户一天办成,很简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第二总部,让人才有地方去工作。武汉现在是真的每天不一样。现在武汉在筹备军运会冲刺阶段,现在是每一个小时都有可能不一样了,变化特大。在国家中心城市里,武汉的房价也是非常低的,三环内都有14000左右的新房,光谷广场核心地段关山才22000新房。内环核心街道口也不过3万。武汉工资待遇也有提高,跟北上广深比,虽然工资没有那高,但月收入买房子压力很少,房价是真便宜,对大学生吸引力太大。武汉生存竞争激烈程度不高,节奏不快不慢,在武汉的幸福指数应该比在北上广深要高。 武汉这几年发展真快,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好企业也开始多起来,欢迎来大武汉投资和工作。





团队666


现在留汉工作的大学生确实越来越多了。原因是武汉每天都不一样,一天比一天好。天蓝了,路宽了,水清了,树绿了。各个大型的高科技企业,公司都进驻武汉了,各项利好的民心政策相继出台。武汉厚重的历史和崭新的明天让武汉的学子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身为武汉人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每次和外省朋友谈到千湖之省,百湖之市,白云黄鹤,汉江之滨,心里总涌动着一种自豪感!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有山的地方就有贤哲。武汉都具备。在这样一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沃土,八方贤达,才俊佳人怎能不会聚一起?良禽择佳木而栖,这是自古的名言。武汉正营造爱才,惜才,重才的氛围,武汉的明天将一飞冲天!


青山148002058


负面能量越来越多,真正做事的占不到比例,只愿付出一点,但希望得到翻几倍的回报,可恶的狠


幸福在于存在


已经遇到了广东广西江苏徐州来武汉打工的,虽然存在偶然性,但是就这一两个月遇到的。


I将上下而求索


武汉单凭大学生落户来加快人口增长,太慢了,必须放开,不然的话早晚人口会被郑州超过,因为河南人口基数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