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是海南省下轄地級市,別稱鹿城,位於海南島的最南端。三亞東鄰陵水縣,西接樂東縣,北毗保亭縣,南臨南海,介於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

[1]三亞市陸地總面積1919.58平方千米,海域總面積6000平方千米。東西長91.6千米,南北寬51公里,下轄四個區。[2]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為76.42萬人,聚居了漢族、黎族、苗族、回族等20多個民族。[3]

三亞是具有熱帶海濱風景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4],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4]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對外發布《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三亞宜居指數在全國40個城市中位居第三。[5]2016年9月,三亞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髮展100強。[6]2017年2月,三亞入選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之一。三亞也是同時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及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9年1月,三亞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三亞”因三亞河(古名臨川水)有三亞東西二河至此會合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市國際旅遊形象標誌

,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亞”。三亞歷史悠久,在明代《正德瓊臺志》已有“三亞村”、“三亞里”的記載。

根據考古材料,最遲在1萬年前,海南島就開始了人類的活動。先秦時期三亞屬百越諸部之駱越。[9]

秦始皇時期設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隋設臨振郡,唐代改為振州。宋代時成為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規模的州郡。因其遠離帝京、孤懸海外,自古以來三亞一直被稱為“天涯海角”。[10]

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序列於中國版圖。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為直隸州,領萬安、陵水、昌化、感恩四縣。

民國二年(1912年),廢直隸州,設崖縣。

1949年至1950年,為榆亞特區。

1950年4月,崖縣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

1954年10月,中共崖縣縣委、縣政府及直屬機關從崖城搬到三亞。

1958年,與保亭、陵水及萬寧興隆牛漏地區合併為崖縣(大縣),1959、1961年先後分開,設置保亭、陵水縣。崖縣保留現轄區域。

1961年5月,改三亞鎮。

1962年11月,三亞鎮和三亞公社合併。

1964年6月,恢復三亞鎮建制。

1984年5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崖縣設立三亞市(縣級)。11月,三亞鎮被撤銷,籌備成立河東、河西街道辦事處。

1987年9月26日,國務院批准三亞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30日,三亞地級市正式成立,掛牌辦公。

1988年5月,成立河東、河西管理區。[11]

2014年2月11日,國務院批覆三亞市撤六鎮新設四區,分別為吉陽區、天涯區、海棠區、崖州區。

2015年1月2日,三亞市“撤鎮設區”新設

立的四個區天涯區、海棠區、吉陽區和崖州區正式掛牌成立。

[12]6月1日起,三亞市可行使地方立法權,制定地方性法規。

位置境域

三亞市地處海南島最南端,地理座標介於北緯18°09′34″~18°37′27″、東經108°56′30″~109°48′28″之間。東鄰陵水縣,北依保亭縣,西毗樂東縣,南臨南海。總面積1919.58平方千米。[1]

地形地貌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分界圖

三亞北靠高山,南臨大海,地勢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一個狹長狀的多角形。境內海岸線長258.65千米,有大小港灣19個。主要港口有三亞港、榆林港、南山港、鐵爐港、六道港等。主要海灣有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崖州灣、大東海灣、月亮灣等。有大小島嶼40個,主要島嶼10個。[1]

三亞擁有200萬平方千米的南海,自己的海岸線長度是209千米,管轄的海域面積5000平方千米,擁有土地面積是1919.6平方千米。[1]

三亞市區三面環山,北有抱坡嶺,東有大會嶺、虎豹嶺和海拔393米的高嶺(狗嶺),南有南邊嶺,形成環抱之勢,山嶺綿延起伏、層次分明;同時,山脈的延伸將市區分成若干青山圍成的空間,為城市不同地區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間景觀環境。三亞面臨南海,海灣較多,眾多海灣各有佳景。處於市區的大東海、小東海、三亞灣與市民生活的關係最為密切。[1]

氣候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氣候背景分析

三亞地處低緯度,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5.7°C,氣溫最高月為6月,平均28.7°C;氣溫最低月為1月,平均21.4°C。全年日照時間253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347.5毫米。[18]

水文

三亞市境內有中、小河流12條,集雨面積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寧遠河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風景圖(6)

、藤橋河;集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三亞河、大茅水、龍江河;集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九曲水、六道水、燒旗水、文昌水、東溝溪、茅彭水。根據三亞市水資源分佈情況,可分為中、東、西部三個水系。

中部水系以三亞河為主,包括大茅水。已興建了4座中型水庫,即湯他、福萬、半嶺和水源池水庫。中部水系以福萬、水源池、半嶺水庫為城市供水源。東部水系以藤橋河為主,包括藤橋西河和藤橋東河。流域面積705.46平方千米,已在藤橋西河下游修建了赤田水庫。西部水系以寧遠河為主,該河流域面積1093平方千米,為三亞第一,海南第四大河。正在其幹流由山區向平原過渡處建大隆水庫,總庫容達4.27億方。三亞市地表水年總徑流量11.5億立方米,地下水動儲量1.42億立方米,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南田神州第一泉,鳳凰山莊,半嶺溫泉,崖城玉井溫泉等。此外有林旺落根田洋熱泉。

植物資源

三亞市植物資源較為豐富,截至2016年底,境內有植物種類1838種(含栽培品種516個),其中蕨類有22科72種,裸子植物7科26種,被子植物98科1740種;在被子植物中,有雙子葉植物1341種,單子葉植物399種。[20]

動物資源

三亞市境內野生動物資源較豐富,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境內分佈的陸生野生動物多達300餘種,其中獸類50種,鳥類300餘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云豹、孔雀雉、海南山鷓鴣、白鷳、藍背八色鶇、黃嘴白鷺、穿山甲、獼猴、水鹿、黑熊、小靈貓、水獺、海南兔等。[20]

海洋資源

三亞境內海岸線長度209.1千米,有19個港灣,大小島嶼40個。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有魚類1064種,蝦類350種,蟹類325種,軟體動物700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402種,鯊魚翅、海參、石斑魚被譽為“崖州三珍“。珊瑚保護區面積85平方千米。[18]

水資源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市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降雨深度604毫米,半徑流係數0.43,年總徑流量11.5億立方米,半徑深度604毫米,半徑流係數0.43,年總徑流量11.5億立方米,豐水年(P=10%)的年徑流量18.2億立方米,平水年(P=50%)的年徑流量10.8億立方米,枯水年(P=90%)的年徑流量5.8億立方米。集雨面積190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417毫米。從保亭縣流入藤橋鎮的年徑流量為平水年4.576億立方米,枯水年徑流量2.288億立方米;從樂東縣、保亭縣流入崖城鎮的年徑流量為平水年1.671億立方米,枯水年年徑流量0.794億立方米。降水量西部比東部少,徑流分佈自內地向沿海遞減。

[21]

礦產資源

截至2015年底,三亞市境內礦產資源有29種,其中金屬礦產11種,非金屬礦產14種,能源礦產1種,水氣礦產3種,以建材非金屬礦產頗具優勢。開發利用的礦產有:鐵、磷、鈦、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花崗石、水晶、金、建築石料等10種。其中石灰石、石英砂、花崗岩儲量均在億噸以上,磷、鈦、銅、鐵等礦品極優,金礦品位最高達每噸12.2克。三亞附近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南海天然氣資源約佔全國天然氣貯量的1/3,現已探明崖13—1和崖13-2兩口高產天然氣流井。前井日產天然氣120萬立方米,後井日產天然氣25萬立方米。據估計,天然氣儲量約340-1182億立方米,可採量519.88億立方米。井年產量可達50億立方米,可供氣15-30年。

人口

三亞市2018年末戶籍人口614647人,比2017年末增加22441人。其中,男性311919人,女性302728人。按民族分,漢族358091人;黎族236497人;苗族4145人;壯族2205人;其他民族3533人。

民族

三亞市是漢族、黎族、苗族、回族等20多個民族聚居的地方。2015年,全市漢族32.68萬人;黎族22.79萬人;回族0.92萬人;苗族0.40萬人;其他民族0.46萬人。語言有普通話、海南話、軍話、邁話、黎話、回輝話、儋州話、蛋家話等。

[22][23]2016年,三亞市有漢族33.25萬人;黎族23.16萬人;回族0.94萬人;苗族0.40萬人;壯族0.22萬人;其他民族0.24萬人。[24]2017年,漢族340405人;黎族233982人;苗族3047人;壯族2261人;其他民族2544人。

先秦至西漢時期,海南島上分佈著古百越人的一支——駱越。根據考古學、語言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等學科的分析證明,駱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

2018年1-7月份,三亞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214.88萬人次,同比增長9.98%。其中接待入境遊客43.23萬人次,同比增長9.32%。[48]

景點

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亞龍灣

亞龍灣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市東南28千米處,是海南最南端的一個半月形海灣,全長約7.5千米,是海南名景之一。亞龍灣沙灘綿延7千米且平緩寬闊,淺海區寬達50-60米。能見度7-9米。海底世界有珊瑚礁、各種熱帶魚、名貴貝類等。年平均氣溫25.5°C,海水溫度22-25.1°C,終年可游泳,被譽為“天下第一灣”。[49]

天涯海角風景區

位於天涯區的馬嶺山腳下,距三亞市區約26千米。其前海後山,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天涯海角

風景獨特。步入遊覽區,沙灘上那一對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長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入目。兩石分別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樣,意為天之邊緣,海之盡頭。“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的。[50]

南山文化旅遊區

南山文化旅遊區面朝南海,坐落在中國海南島南端的熱帶濱海城市——三亞市的西南20千米處,是中國最南端的山。南山歷來被稱為吉祥福澤之地。據佛教經典記載,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為了救度芸芸眾生,發了十二大願,其中第二願即是“常居南海願“。唐代著名大和尚鑑真法師為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4)

弘揚佛法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並建造佛寺,傳法佈道,隨後第六次東渡日本終獲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侶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陸中國,駐足傳法。[51]

鹿回頭山頂公園

位於三亞市南部3千米的海邊小山上,伸向南海、狀似坡鹿。這裡三面臨海,四季山青,以其美麗的神話傳說聞名於世。主峰海拔275.1米。鹿回頭山頂已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山頂公園,並根據這個美麗的傳說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長9米,寬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亞市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南山海上觀音(2)

也因此被人們稱為“鹿城”。[52]

西島

西島又名玳瑁島,西瑁島,位於三亞灣國家自然保護區內,西島面積2.8平方千米,居民3千多人口,世代打漁為生,是海南省沿海僅次於大洲島的第二大島嶼。[53]

落筆洞旅遊風景區

屬三亞市八景之一。在三亞市荔枝溝境內,距三亞市區約15千米。洞在印嶺的一座奇特獨秀的小山峰上,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高約12米,寬9米,深18米,洞頂逐漸升高約22米。洞的中央,有兩根鍾乳垂吊。傳說古時筆尖水滴不斷,人若能手接此水,便會文思敏捷,揮筆成章,或發財致富,延年益壽。洞底地上數塊平面大石形如硯臺,傳說此乃“神仙”用的筆硯,“落筆洞”由此而得名。[54]

三亞國家珊瑚礁自然保護區

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之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南部近岸及海島四周海域。主要保護對象為:造礁珊瑚、非造礁珊瑚、珊瑚礁及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55]

大小洞天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小洞天

(原海山奇觀風景區、古稱鰲山大小洞天),位於三亞市區以西40千米的海濱,總面積22.5平方千米,已有800多年曆史。大小洞天風景區以其秀麗的海景、山景和石景號稱瓊崖第一山水名勝。

[56]

海棠灣

其實只是“半灣”,地處三亞市海棠區與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交界處,因為行政區劃的原因,本來一個完整的海灣一分為二,屬於三亞境內的一半取名海棠灣,屬於陵水境內的那一半海灣名稱為土福灣,三亞這邊就叫海棠灣。兩處“半灣“岸線合計總長25千米。[57]

蜈支洲島度假中心

坐落於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距三亞林旺後海村2.7千米,北與南灣猴島遙遙相對,南鄰號稱天下第一灣的亞龍灣,距三亞市中心30千米,三亞鳳凰國際機場38千米,緊鄰海南東線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快捷。[58]

崖州古城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位於三亞市崖州區(原崖城鎮),位距離市區40多千米處。宋朝以來的州、郡、縣均設在這裡。[59]

旅遊景區:崖城管轄區域內,有著名的南山文化旅遊區(當地人稱南山寺)、三亞大小洞天旅遊區(小洞天)、崖城孔廟等著名景區。

椰夢長廊

三亞灣濱海大道——“椰夢長廊“與三亞市區連接,交通便利。其沙灘坡度平緩,曲線優美,海水清澈見底。冬可避寒、夏能消暑,是以熱帶海洋風光,中國傳統文化、南國民族風情為特點的國際避寒休閒度假勝地。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非誠勿擾2三亞取景(5)

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區、文化部“國家產業示範基地“。景區位於三亞市郊35千米處,屬於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地處北緯18度的熱帶雨林。

其他景點

三亞其他的主要旅遊景點有蜈支洲島 、大東海旅遊風景區、西島海上游樂世界、三亞貴族遊艇俱樂部、·西沙群島、三亞灣、南山佛教文化苑 、西島海上游樂世界、黎村苗寨、三亞珍珠文化館 、分界洲島 、猴島 、南田溫泉、蝴蝶谷 、椰夢長廊 、鳳凰島、落筆洞 、海底世界探秘、天涯熱帶海洋動物園 、亞龍灣海底世界、三亞愛心大世界 、大東海環球潛水基地 、西海岸鐵路 、長壽谷、城市樂園 、水南村 、崖城孔廟、三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千年曙光全球直播點、西沙海戰烈士陵園、三亞河鳥類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廣場、海月廣場 、藤海海灣、野豬島 、文化會展中心、小魚溫泉等。

酒店住宿

海南省下轄地級市“三亞市”概況

三亞圖片(6)

自2001年以來的十年間,海南全省星級酒店數量增長逾兩倍,三亞酒店客房佔全省總量的48%,突顯島內酒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2001年,海南星級酒店數量約為100家,合計客房逾2萬間。

2009年,三亞5星酒店以平均房價逾1200元人民幣的業績躍居全國市場之首。2010年再次拔得頭籌,連續兩年經營毛利率高達52%。2010年海南全省4星和5星受訪酒店的經營毛利率為47%,遠高於全國4星和5星平均20%和37%的毛利率。

截至2011年,星級酒店和客房的數量分別達306家和6.7萬間。其中三亞擁有3.2萬間客房,佔據市場領頭羊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