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柯橋神祕紡織老闆娘,利用潛規則,遙控詐騙坯布百萬元

先與供貨方進行小筆買賣,騙取對方信任後加大交易量卻再不付款,最後還玩起了「失蹤」,而實施這一系列騙術的只是個「傀儡」,幕後黑手另有其人。

近日,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檢察院成功立案監督一起合同詐騙案件,指使詐騙的被告人彭梅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2016年6月,在柯橋經營布藝門市部的焦秀銀受老闆徐海平(化名,另案處理)指使,先後三次向江蘇某紡織公司購買了總計5萬餘元的坯布。見焦秀銀每次都是足額付款,該紡織公司也對他產生了信任。

隨後,當焦再次提出購買一批48000餘元的坯布時,紡織公司沒有過多懷疑便發了貨。可誰知,收到貨後,焦拒絕支付貨款。


小心:柯橋神秘紡織老闆娘,利用潛規則,遙控詐騙坯布百萬元



初嘗甜頭的焦、徐二人如法炮製,以相同的手段十餘次行騙,騙得多家紡織公司總計貨款超過160萬元的各類坯布。同時,二人又聯繫印染公司對坯布染色,再將染色後的成品低價出售套現,而印染所需的約30萬元費用同樣被他們拖欠。

感覺不對勁的坯布供貨方多次前往催討貨款,焦秀銀便以賭博輸錢、無力償還為由推脫。

2016年7月底,眼見無法繼續搪塞,焦秀銀乾脆關閉門市部逃跑,受害人見狀報了警。焦秀銀遂被公安機關抓獲。2018年1月,經柯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焦秀銀以犯合同詐騙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

而就在該案批捕階段,一條新線索引起了承辦檢察官的注意。焦秀銀曾供述,他有個前女友彭梅。後彭梅結識了徐海平,並介紹他為徐做業務員。焦秀銀說,自己是受彭、徐二人共同指使實施詐騙的,彭還參與了銷贓。


小心:柯橋神秘紡織老闆娘,利用潛規則,遙控詐騙坯布百萬元



檢察官立即深挖這一線索。細緻梳理證據後,檢察官發現有兩名被害人和一名收購贓布的證人均提及,焦秀銀方有位「老闆娘」曾與他們聯繫。檢察機關隨即要求公安機關根據所獲信息補充偵查,最終確定該「彭梅」確實存在。

那麼為何彭梅之前未被立案偵查?據介紹,當時公安機關認為,除焦秀銀本人供述外,無其他證據能夠證明彭梅此人存在,且焦存在一定牴觸情緒,未能詳細供述「彭梅」涉案情況,故偵查未能順利進行。

考慮到焦秀銀與彭梅系大學同學,且有男女朋友感情基礎,檢察官便從訊問涉案的三人關係入手,循序漸進,突破焦秀銀的心理防線,最終獲得了完整的彭梅身份信息,查明彭梅夥同徐海平指使焦秀銀合同詐騙的具體事實。

2017年9月,柯橋區檢察院對柯橋區公安分局進行立案監督,公安機關隨即對彭梅立案偵查並將其抓獲。2018年12月17日,彭梅被柯橋區法院一審判決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彭梅不服判決提出上訴。2019年2月20日,紹興市中級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紡織業交易「潛規則」 ,助推詐騙案升溫

無獨有偶,紡織行業近年來成詐騙案的高發區,據介紹,在這些詐騙案中,受騙的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或個體工商戶,他們自身法律保護意識淡薄,容易上當受騙。

這主要體現在:一些從業者對合同法缺乏足夠的理解和掌握,一份完整的合同不但要有購銷雙方約定的商品貨物規格,還要有交貨的地點約定、質量檢驗約定,同時特別要注意法律的屬地管轄要求。

小心:柯橋神秘紡織老闆娘,利用潛規則,遙控詐騙坯布百萬元


但現狀是,有些從業者甚至不與對方簽訂買賣合同,更別說合同的規範性問題。還有就是一些企業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或者鬆散,讓公司業務員有空子可鑽,從而與詐騙分子裡應外合進行詐騙。

當然,紡織行業中合同詐騙增多,也存在一些客觀原因。

首先,該行業競爭激烈,同質化現象嚴重,一些從業主為了達成交易,出現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心態,對騙子的身份不認真識別,盲目進行交易,從而釀下苦果。

其次是紡織行業交易方式已經成為習慣,似乎成為一種交易「潛規則」,一般買方可以不支付任何費用,就能購買到貨物,也即「打白條」做生意;即使支付貨款,所佔總貨款比例偏低,一般在10%-30%左右,從而給騙子「倒差價」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不欠賬不做生意」,在紡織行業中,有這麼一種說法,大概是「你要是想一手交貨,一手立即付清全部貨款,那你可能就永遠不會有生意上門」。

正是這樣的商業心態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做起了名為生意實為詐騙的勾當。但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不僅僅是新入行者,一些從業已久的人士,也時不時被騙。在他們看來,生意想做大,就要有點冒險精神,因此拖欠貨款的現象成為常態。

企業應加強風險防範管理,不法分子詐騙的對象往往是管理能力較薄弱、防範意識不高的企業,被害單位的合同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不強,對合同的審核不到位,甚至並不簽訂書面合同,這讓犯罪分子有了可趁之機。

因此,對於不熟悉的交易對象,企業可以充分運用擔保手段,採用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定金等擔保方法,較大程度地降低合同的風險,同時定期對業務人員進行培訓,增強防範意識。

對於初次交易的對象,要審查簽訂合同的主體是否合法,通過工商登記查詢或同行業人員的諮詢,瞭解合同主體的情況,不能急於做成生意而疏於防範,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虛假身份和單位行騙。

而且要特別注意交易過程中的反常現象,對於幾次交易後突然增加交易量、交付款項時間拖延、頻繁變更聯繫方式等,需要引起特別的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