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大眾品牌SUV之夜亮相的ID. ROOMZZ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4月14的大眾品牌SUV之夜上,在被問及純電動ID.系列產品在中國的佈局時,大眾汽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這樣對《電動汽車觀察家》表示。

在他看來,在各家企業電池水平差異不大的情況下,用戶要買長里程車型,電池成本和整車價格一定會相應提高。特別是,ID.系列車型入華之時,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已經逐漸歸零,里程越長,補貼越多,越划算的時代過去了。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馮思翰

技術上,大眾足以提供大型純電動SUV——例如當晚全球首發的全尺寸電動SUV ID. ROOMZZ。市場規劃上,大眾則希望走一條覆蓋不同人群需求的電動化產品路線——提供不同車身尺寸、電池容量和續航里程的ID. 系列車型。

在外資、合資難以分羹的“免費午餐”時代,沒有大眾的機會。沒有了補貼呢?大眾或許才能放出大招了。正如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所說,大眾要做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的No. 1。

當然,可能要等到補貼歸零,風停之後。

1

ID. ROOMZZ:

長近5米、L4自動駕駛、可感應充電、WLTP續航450公里

品牌之夜當天,大眾一共發佈了5款全新SUV,

壓軸的是ID. ROOMZZ,由迪斯親自上臺講解(前面4款車由大眾乘用車品牌負責人等介紹)。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迪斯講解ID.ROOMZZ

在此之前,大眾已經推出了5款ID. 系列車型(大眾稱ID.家族,ID family),即純電動緊湊型兩廂轎車ID.、純電動跨界SUV ID. CROZZ、純電動廂式貨車ID. BUZZ、純電動中型轎車ID. VIZZION和純電動沙灘車。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已有的4款ID. 系列車型

和其他ID.系列相同的是,ID. ROOMZZ基於MEB平臺開發,目前還是一款概念車。

不同的是,大眾宣稱這款車是“為中國打造的電動旗艦SUV”。ID. ROOMZZ車長將近5米(官方尚未公佈具體尺寸),量產版採用三排座椅佈局,主要面對家庭和商務用戶,並將於

兩年後率先在中國推出。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ID.ROOMZZ採用MEB平臺

動力方面,ID.ROOMZZ搭載了4 Motion四驅系統。電機總功率為225千瓦,0至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6.6秒,最高時速180公里/小時。配備的動力電池容量為82千瓦時,NEDC續航里程為475公里,WLTP續航里程為450公里。

充電方式方面,ID. ROOMZZ

可以採用感應式充電,也可以用常規的充電接口充電。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採用全新“AppleSkin”面料(含20%植物材質的合成皮革)的座椅

由於採用了MEB平臺,ID. ROOMZZ的電池包置於車輛底盤,不會佔用座艙空間。而且,開啟自動駕駛模式時,座椅可以向內旋轉25度,方便駕駛員和其他成員交流;開啟Pilot Relax模式時,

每個座椅都可以根據需求調節幅度,由豎直調為斜躺狀態。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工作人員現場演示ID. ROOMZZ自動駕駛

值得一提的是,ID. ROOMZZ採用了L4級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大眾正在整合各項駕駛輔助系統和技術,將組成IQ.DRIVE系統。

操作方式很簡單:駛員將手放在方向盤的VW標誌上至少5秒,就能從“ID.Drive”手動駕駛模式切換到“ID.Pilot”自動駕駛模式。當駕駛員希望重新手動駕駛車輛時,只要再次按壓VW標誌,方向盤隨即會復位,並與車輪角度恢復同步。

2

等風停:

“真實”價格擺上桌

和不少合資品牌一樣,大眾似乎一直在等待電動化的最佳時機——風停了,補貼歸零。

從2018年12月,推出3款插混車型,到2019年3月,推出3款純電動車型,大眾一直在按部就班地推進電動化路線。但直到目前為止,市場上還沒有一款能代表大眾最高技術水平的電動汽車——基於MEB平臺生產的產品。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2019年3月,高爾夫純電版在珠海亮相

也就是說,推出ID. ROOMZZ和此前亮相的5款ID. 家族車型,大眾的目的是,展示電動化技術實力,而不是搶佔電動汽車市場。用迪斯的話說,ID. 家族是大眾的電動化宣言。

按照計劃,到2020年,第一批基於MEB平臺生產的純電動車將會在一汽大眾佛山工廠和上汽大眾安亭工廠下線。屆時,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全部退出。

大眾汽車電動化:等風停

大眾方面披露,2020年,上汽大眾安亭工廠MEB平臺生產的純電動車型將下線

不過,即使以目前的續航水平看,ID. 系列也不是中國最出眾的電動汽車,大眾是怎麼考慮的?消費者會認可ID. 車型嗎?

馮思翰坦言,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很高,車企會利用補貼,降低高里程電動汽車的價格。等補貼歸零之後,各家車企的真實成本就會顯露出來。

現在看來,電池仍然是影響電動汽車成本的最大因素。而可靠的電池供應商數量有限,各家車企的電池技術和成本差別很小。結果就是,車企最終要把價格擺到桌面上來,告訴用戶,如果要求長里程,就要選大電池,價格相應更高。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他說。

馮思翰強調,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人們的出行範圍有限,調研數據也表明,消費者並不需要過度追求長續航。所以,ID. 系列車型,會基於MEB平臺,對車身尺寸和電池包大小進行調整,既有滿足普通用戶出行要求的版本,也有長續航版本。

不論如何,ID.系列在華落地之時,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早已硝煙瀰漫。大眾誓言要做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的No. 1,就必須和自主品牌、新造車企業、外資品牌正面交鋒,其中包括屆時大概率已經國產的特斯拉。

我問馮思翰,“有人說,大眾ID. 系列要挑戰特斯拉,你怎麼看?”他笑著回答,“那要問問特斯拉,要不要和我們競爭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