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概况

河北区隶属天津市,是天津市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北部,因地处海河和原金钟河以北而得名,区界东邻东丽区,西部与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以海河为界,南与河东区相连,北与北辰区接壤。

河北区区域面积29.6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88.9万,辖10个街道办事处,110个社区居委会,拥有意式风情区、大悲院、望海楼、觉悟社等。

河北区是天津近代金融和工业的摇篮,是洋务运动、北洋新政的发源地,天津市区发祥地之一。

天津市河北区概况

天津“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而兼有“河、海之冲”。地理位置优越的黄金地带——三岔河口地区,即今天河北、红桥、南开三区交界的狮子林桥附近,成为天津的轴心地带。它的历史变革体现了一个由早期聚落逐步向现代大都市发展演变的漫长轨迹。河北区是天津市区退海成陆最早的地区之一,约在4000年前即已成陆。据紧邻境域北辰区出土的铁、陶用具和半地穴房屋遗址显示,早在战国时已有先民劳作生息。辽宋时期,海河成为宋、辽对峙的接界。至金时,为加强军事防御在直沽设立直沽寨,为天津最早建制的地区之一。

元太宗六年(1234年),三岔沽一带盐卤涌出,盐业发展。元建都大都(今北京),为供应京城用粮,各河漕运聚集三岔河口。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辟海漕航线,使三岔河口至大直沽一带成为海、河漕运的接转码头,盐、粮及其他货物的集散、仓储地。每逢盛季舳舻相接,人声鼎沸,元王懋德的诗句生动描绘了直沽漕运繁忙兴盛的景象:“极目沧溟浸碧天,蓬莱楼阁远相连。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

河北区是天津市区退海成陆最早地区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先民足迹,隋唐时期有人定居。

元代属大都路郭州武清县,延佑三年(1316年)于直沽设海津镇,属于海津镇管辖。

明永乐二年(1404年)又在直沽设天津卫,卫城的东门外和北门外地区属顺天府武清县。

明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建卫后,三卫定额驻兵1.68万人。

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金钟河北岸设锦衣卫指挥使司衙门。时北运河、海河沿岸相继出现了金家窑、辛庄、堤头等几十个村落。明末清初,村落连结成片,街衢道路相通,河渡接连两岸,集市庙宇集中,打破了村落格局,出现粮店街、狮子林、锦衣卫等居民区,城市型的街镇基本形成。清华鼎元《清门征迹诗·盐关桥》云:“晚风怒涌海门潮,千万声中杂市嚣。两岸行人如蚁聚,轻舟缓渡孟公桥”(孟公桥即盐关桥,今金汤桥附近)。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境内已有住家万户,人口约4万人。

天津市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自明永乐二年(1404)天津建卫后都是以三岔河口为基础,与河北地域息息相关。三岔河口素誉为“天津城的摇篮”。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改天津卫为天津州,属河间府;九月,又改天津州为直隶州,管辖武清、青县、静海三县。河北区属天津州或天津直隶州管辖。

雍正九年(1731年),吏部议覆直隶总督唐执玉的奏请,认为“天津直隶州系水陆通衢,五方杂处,事务繁多,请升州为府,设知府;附郭置天津县,设知县”;与原辖之青县、静海,及沧州、南皮、盐山、庆云统归天津府辖,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建立后,初袭清制。1913年废除府制,实行省、道、县三级。1914~1927年属直隶省津海道天津县。

1928年国民政府将天津改为特别市,市下设区。之后,今区境先后隶属于几个区。直至1952年区境才有了完整的政区,时称三区,1956年改称河北区。

位置境域

河北区地处天津市区东北部,境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9°08′,东经117°10′。区界东邻东丽区,西部与和平区、南开区、红桥区以海河为界,南与河东区相连,北与北辰区接壤。行政区划面积27.93平方公里,南北长6.94公里,东西宽7.95公里,行政管辖面积为29.1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河北区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微有起伏。地层为第四纪沉积物,土层深厚。平均海拔5.73米,高于天津市区平均海拔。最高处堤头大街东南端海拔9.98米,最低点张兴庄大道西侧铁路两旁海拔1.48米。天津多次水灾,区内灾情较轻或无灾。

气候特点

河北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受季风影响区内四季分明,冬夏与春秋季差较大,冬夏较长,春秋较短,有非冬即夏之感。年平均气温11~12℃,年降水量550毫米,七、八月份为雨季。

水系

海河、北运河、新开河、月牙河环绕全区。

土地资源

按照河北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设计,全区规划预留3平方公里(4500亩)工业用地资源,在白庙、建国道、张兴庄地区目前有3500亩左右工业用地资源。今后几年全区将把占地1000亩的机车车辆厂改造为以制药业为主的医药产业园区;张兴庄工业园区也已列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示范园区之一。这为来河北区投资发展工业、加工制造和项目开发产品设计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场地。

河北区的已拆未用、在拆、可拆土地存量约3.49平方公里,中山路、八马路、金钟河大街、北宁公园周边、天泰路等地区发展前景广阔,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属于稀缺资源。

水资源

海河、北运河、新开河、月牙河、北塘河穿区或绕区而过,在市内各区优势独特,在全区形成较为丰富的水体资源优势。

河北区人文景观独特,具有丰富的发展文化旅游观光业资源。中国近代、现代革命遗址主要有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旧址、觉悟社旧址、女星社旧址、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天津工余补习学校旧址、解放天津会师纪念地等。历史遗址主要有天津教案遗址、直隶总督衙门遗址、水师炮台遗址、户部造币总厂遗址、状元楼遗址等。著名建筑主要有望海楼天主教堂、大悲禅院、金家窑清真寺、冈纬路基督教堂、意大利驻津领事馆、奥国驻津领事馆、袁氏宅邸、汤玉麟宅邸及风格各异的欧式小洋楼等。名人故居主要有李叔同故居、梁启超故居、冯国璋故居、曹禺故居等。

河北区内保存有多处中国近现代革命遗址、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拥有“全国之最”20多个,素有“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之说。不仅拥有觉悟社、女星社遗址,还有粱启超、曹禺、李叔同、袁世凯、冯国璋、曹琨等历史名人故居。全区有国家A级景区6处,佛教圣地大悲禅院(国家4A级景区)和集中了140余座百年历史意大利风貌建筑的意式风情区(国家4A级景区)坐落在区内,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资源丰富。

中国近代、现代革命遗址主要有: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旧址、觉悟社旧址、女星社旧址、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天津工余补习学校旧址、解放天津会师纪念地等。

历史遗址主要有:天津教案遗址、直隶总督衙门遗址、水师炮台遗址、户部造币总厂遗址、状元楼遗址等。

著名建筑主要有:望海楼天主教堂、大悲禅院、金家窑清真寺、冈纬路基督教堂、意大利驻津领事馆、奥国驻津领事馆、袁氏宅邸、汤玉麟宅邸及风格各异的欧式小洋楼等。

名人故居主要有:李叔同故居、梁启超故居、冯国璋故居、曹禺故居等。

历史名园主要有:宁园、中山公园、曹家花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