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head>/<head><body>

導讀:陪伴,可能是現代社會里最“金貴”的一個詞了。父母們忙於工作、為孩子的教育、生活資金苦苦奔波,難道我們只能無奈地放棄親子關係中的陪伴嗎?本文將為你解答親子陪伴的2個關鍵,以及為忙碌的父母們提供替代陪伴的6種辦法。

預計閱讀:3分鐘


在第二季《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謝娜問章子怡:“你是如何與大女兒相處那麼好的?”

對此,章子怡直言:“骨子裡心疼她”。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讓我想起去年看《演員的誕生》的時候,章子怡在節目中說過一句話,我當時還覺得特別矯情,特別做作。

她激動哽咽地說:“我的大女兒,她不是我親生的,她缺失很多母親的愛……我要把所有的愛,也許會勝於我親生的女兒,我願意給她。”

當時聽到這句話,我覺得很不理解,疼愛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勝過“親生孩子”。這不符合人類倫理觀呀,想來也是節目效果,作秀罷了。

但後來,當我在其他平臺看到一些章子怡和大女兒的溫馨互動,才意識當初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有一次,小蘋果在直播中叫著章子怡,一口一個“媽媽”,當時章子怡沒有聽到女兒叫她。於是小蘋果便改口調侃說:“仙女”,章子怡立馬回了一句:“誒”,當時場面頗為搞笑。

從直播中,我看到了章子怡的眼中溫柔和慈愛,這種感覺是演不出來。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章子怡


除此之外,章子怡會帶著小蘋果去參加商業活動挽回;會把房間佈置成小蘋果喜歡的模樣,為她準備生日宴會;還會親自為小蘋果試穿鞋子……

對於小蘋果而已,章子怡早就是她心中最珍愛的媽媽了。

按照汪峰的說法:有時候,陪伴比血緣更重要。

正是章子怡對小蘋果視如己出,對她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陪伴,才讓小蘋果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 · 哈洛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叫做“恆河猴實驗”

實驗者將一隻小猴子從小放進一個籠子中養育,並用兩個“假猴子”替代“真母猴”。

這兩個假母猴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的,哈洛在"鐵絲母猴"胸前特別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頭,另一隻則是包滿絨布的“絨布母猴”。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鐵絲母猴(左)、絨布母猴(右)

按他的說法:

一個是柔軟、溫暖的母親;

一個是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的母親。

剛開始,小猴子多圍著"鐵絲母猴",但沒過幾天,令人驚訝的事情就發生了:小猴子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更多的時候都是與"絨布母猴"呆在一起。

有時候,小猴子在遭到不熟悉的物體,如一隻木製的大蜘蛛的威脅時,也會跑到"絨布母猴"身邊,並緊緊抱住它,似乎"絨布母猴"會給小猴子更多的安全感。

後來,哈洛還發現這樣的問題:那些由"絨布母猴"撫養的猴子,長大之後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後不能進行交配。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對絨布母猴依戀的嬰猴


於是,他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小猴子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母猴",並保證它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改進後的實驗表明,這樣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得到了一些很有意義的啟示: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能僅僅停留在餵飽層次,要讓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為他提供觸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通道的積極刺激,讓孩子能夠感到父母的存在,並能從他們那裡得到安全感。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正如季羨林所說:“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

有父母陪伴長大的孩子是幸福的、明亮的。而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會在孤獨的成長中變得冷漠、叛逆。

對此,學堂君深以為然。我一朋友婉芬,前幾天凌晨十二點多給我發消息,說她對不起孩子,很後悔之類的話,嚇得我睡意全無,立刻撥通了她的電話,在將近一個半小時的傾訴下,我才瞭解到事情的緣由。

原來,婉芬生下大寶的一年半後,就與她丈夫外出打工,養家餬口,大寶就交由家裡的老人照顧,每個月往老人的卡里打生活費,一年也就回去那麼一兩次,電話也很少打。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等到孩子六歲半要上小學了,為了給他更好的教育環境,婉芬便把他接到身邊。

就在某一天,婉芬在上班,大寶的班主任打電話給她,讓她過去學校一趟,說她的孩子在學校把同班一個男生打了。

婉芬當時一聽這消息,那個心中火,怒中燒呀。她強忍著怒火去到了學校,還沒了解情況,就隨手拿起老師的板尺對孩子暴打了起來。

後來,老師阻攔,她才冷靜下來。孩子這時就咆哮道:“你從小把我丟在爺爺奶奶家,也不回來看看我,電話也沒見你找過我!現在倒來管起我,你是我什麼人!你憑什麼管我!你不是我媽媽!”

看著孩子那倔強的表情,強忍著眼淚,婉芬突然心落空了一般。她突然意識到,或許自己真的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變形記》少年

她原本以為自己那麼辛苦地加班打工,給他足夠好的物質生活,孩子就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殊不知,孩子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她們的陪伴。

你要相信,這真的不是個案。你不妨觀察一下《變形計》裡那些叛逆、暴躁、狂妄的富二代們。

這些孩子,與其說他們是問題少年,不如說他們是“空巢少年”。

因為當你細究他們的成長環境,會發現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父母缺席;對孩子疏於照顧;面對孩子的需求,直接用金錢打發。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孩子需要的最基本的父母陪伴,是人類與生俱來最自然的設計,一旦缺失或失衡,都會在孩子往後的人生中,埋下一個巨大的隱患。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就“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問題提出過:很多犯罪者,在生命初期的撫養出了問題。

就在上個月,江蘇建湖縣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新聞案件,年僅13歲的男孩親手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深究原因,我們發現未成年犯罪者邵某,他的父親就是常年在外打工。儘管和母親同住,但母親整日疲於賺錢生活,也是很少陪伴在兒子身邊。

而正是因為缺少了家庭陪伴和正確的引導,才會讓他一步步邁向深淵。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我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為什麼他還這麼不聽話,叛逆呢?

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家長就要好好想想,你是如何陪伴孩子的。

有沒有對孩子的情緒作出積極的回應;

有沒有認真傾聽孩子的心事和想法;

有沒有陪著孩子外出探險、旅遊;

有沒有在孩子睡前給他一個晚安Kiss;

有沒有與孩子共同準備過一頓晚餐;

……


陪伴的關鍵在於「情感回應」和「親子互動」。而不是在孩子身邊讓時間無意義的消耗,也不是在孩子身邊玩手機。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當然,如果你平時上班很忙,沒辦法把孩子帶到身邊來撫養,所以不得已把孩子放到老人身邊。

對於這種情況,我覺得就要借鑑

“恆河猴實驗”的啟發。

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能僅僅停留在餵飽層次,要讓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為他提供觸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通道的積極刺激,讓孩子能夠感到父母的存在,並能從他們那裡得到安全感。

孩子不在身邊,你給予不了他足夠的觸摸陪伴,但是你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等渠道來替代“觸覺”的陪伴

比如說每日一個電話,一個視頻,問問孩子今天上課都遇到什麼趣事或者難題,有沒有什麼小事要跟媽媽分享或討論的。

通過這樣的一種途徑,讓孩子清楚你並沒有離開他的生活,你是愛他的。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龍應臺曾說: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是很需要父母陪伴的。一旦孩子到了10歲以後,任憑父母百般努力、拼命補償,也無補於事。因為你們過期了。

電視劇《知否》中,明蘭幼年就失去了母親,父親也一直忽視她,缺失對她的關懷和陪伴。

後來,受邀給明蘭家教禮儀的孔嬤嬤勸誡明蘭父親:兒女眾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方能使家宅寧靜。

受孔嬤嬤提點後,父親意識到自己對明蘭的忽視,心有愧疚。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知否》劇情

於是在明蘭被責打後,追出來安慰她:“以後有什麼委屈,為父替你做主。”面對父親難得主動的關心,明蘭乖巧地說:“女兒如今都好。”

還沒說上幾句話,父親便離開了。明蘭難掩眼神中的落寞,但她還是無所謂地說:“我需要(父愛)的時候已經過了”。

明蘭神情中的落寞,不過是積壓太多的失望。

從小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知否》劇情

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沒有給她足夠的陪伴和關心,那麼,等孩子長大後,你們之間的隔閡就很難彌補了。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也就此產生了。父愛如此,母愛亦是如此。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無論是“愛在心口難開”,還是沒在“有效期”內做好應該做的事情,都很可能給雙方留下一生的遺憾。

所以,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把握住“有效期”,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

哪怕是5分鐘,10分鐘,只要你全身心投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和溫暖的陪伴,拉近親子距離。



來個小投票:

你認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單選)
0人
0%
充足的物質條件的支持
0人
0%
家人給予儘量多的陪伴
0人
0%
父母對其進行督導教育
0人
0%
老師、同學、朋友的支持
0人
0%
靠孩子自己的天性發揮
0人
0%
其他,積極圍觀
<button>投票/<button>


猜你還想看:

文章來源:本文首發于飛慕課平臺旗下矩陣號“飛慕課學堂”。關注6-12歲學齡兒童的成長話題,大咖傾力打造育兒乾貨,助您輕鬆育兒。

/<bo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