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讀寫結合

“作文難,作文難,一見作文我就煩”,“如果不寫作文該有多好呀!”不少農村學生對作文都有這樣的畏難情緒。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之一在於課外閱讀面狹窄,所積累的語言太少,寫起作文來就無話可說。農村學校由於所處的客觀環境較差,信息堵塞,課外書籍較少,要完成這個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學校,由於經費緊張,學校圖書室只是裝扮門面以備上級驗收;或因師資短缺,沒有專職的圖書管理員,圖書室形同虛設。再加上大部分農村家庭還沒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一般都沒有為孩子準備著大量的課外讀物。所以,我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深刻地認識到:開展課外閱讀,要多讀,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勢在必行。

下面粗淺地談一談我的做法。

一 激發興趣,引導課外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班隊活動等,有目的地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三年級)第五冊課文《沁園春雪》時,佈置學生收集、閱讀有關反映祖國河山壯美資料,然後開展一次“周遊祖國好河山”的班隊活動,讓學生以“一日導遊”的形式把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給同學看。這樣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的閱讀成果受到肯定的做法,既能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質量。此外,以古今中外讀書成才的故事激勵學生,經常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會、精彩文章朗誦會等活動,都可激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成為一種自發性行為。

二 指導學生摘錄,重視知識遷移。

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做好摘錄,是指導學生認真進行課外閱讀的好方法。學生作摘錄之前,必定經過自己的思考,把自己感興趣的、自己認為精彩的部分摘錄下來,這些知識容易被學生內化吸收。誠然課外閱讀摘錄需要一定的方法,這就需要老師進行精心指導,要求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段、奇事、軼聞等摘錄下來,並在以後的學習中能加以運用。引導學生運用從課外閱讀中獲得的知識,是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重要方法。教師要有意識地提供練筆的機會,讓學生把從課外閱讀中得到的知識遷移到小練筆中來,哪怕只用到一個精彩的詞或一句生動的話,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很有幫助。

三、鼓勵學生持之以恆,教師更不能虎頭蛇尾。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地鼓勵,不斷地輔導。即使教學任務非常緊張,也要保證學生有課外閱讀的時間,課外閱讀交流活動也不能因教學任務緊張而受排擠。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點是農村的教師,在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最需要重視的問題。

四、課內嚴格訓練,指導閱讀方法。

我們常說“得法於課內”,說的便是課內要嚴格閱讀訓練,讓學生學會閱讀,愛好讀書。葉聖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因此,我們把閱讀方法的指導寓於課堂閱讀教學之中,以教材為依託,向學生現場演示科學的閱讀方法,把“教材”變為“學材”,主要強化5種基本讀法的訓練。

1、精讀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細讀的閱讀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增強語言修養,提高語文能力。精讀是培養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運用典範。以這些作品為憑藉,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注,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

2、略讀法。現今科學突飛猛進,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因此,我們還應教給學生略讀法。略讀法,它的特徵是翻看讀物,首先要看看序言、目錄,或開頭、結尾,然後從頭至尾地瀏覽,力求迅速準確地從全局上抓重點。略讀的目的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領。因此,在閱讀中,對某些難點,只要不影響對整體的把握,可採用“以繞為進,以避為進”的辦法,不在一處多耗時間,對於長句,要善於抓主幹,遇到難詞、生字,只要不影響對大意的理解,可以跳過去,以免影響進度。當然,略讀也不等於走馬觀花、漫不經心,而是要集中注意方,有目的地掃視。

3、速讀法。即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儘量多的信息,並能正確理解文章的閱讀方法。其特點是快,要求讀得快,理解得快。速讀時可採用“掃視法”,培養以詞,句為單位的整體性閱讀習慣;也可用提問法,讓學生速讀後解答,培養速讀的習慣和能力;還可用競賽法,激發學生速讀興趣。

4、跳讀法。就是不通讀,有所捨棄,選擇所需而讀。因此也可稱為選讀法。跳讀時做到目光只掃描最關鍵的詞句,無關的通通拋開,只取所需,以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5、批註閱讀法。就是閱讀過程中邊讀邊批註的方法。預先確定閱讀批註的符號和格式,引導學生做到一邊閱讀一邊勾畫圈點或寫上幾句心得,隨讀隨寫,既動腦,又動手。運用批註閱讀法,旨在養成“不動筆墨就不讀書”的良好習慣。不僅應該引導學生髮現值得采摘和儲存的文句、觀點,隨時記入特製卡片之中,或直接記於摘錄本中,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把大腦中閃現的靈感和智慧的火花隨時記錄下來,形成心得體會。總之,摘錄筆記、提綱筆記、心得筆記三種形式都可供學生自主選擇,靈活運用。

四、課外廣泛閱讀,拓展生活空間。

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從課內得法,還應指導學生及時把課內所得之法,應用於課外閱讀之中,讓學生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拓寬知識面,拓展生活空間,“以課外促課內”,使之相得益彰。因此,我採用多種途徑積極引導,為學生廣泛閱讀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1、利用圖書資源,廣泛開展閱讀。

我校的圖書較少,我發動師生每人捐獻一本有價值的書籍來豐富學生的課外讀書。另外以班級為單位每週向學校的圖書室借閱圖書。班裡設立圖書角。每學期初發動學生推薦自己最喜歡的5本書,登記編號,設專人保管,互相借閱,達到資源共享。以很好發揮其作用。有了圖書資源,還應合理運用,否則形同擺設。因此,我採用定時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統籌安排。每週定期開設兩節課外閱讀課,每天保證有30分鐘左右的自由閱讀時間,把語文課、閱讀課、讀報課等有機結合起來。

2、引導評析欣賞,陶冶學生情操。

課外閱讀材料中有不少是充滿生活情趣、適合大多數學生閱讀心理和閱讀水平的佳作。我就利用閱讀欣賞課,組織講故事、說相聲、演小品、看投影、說旁白等活動。這樣做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佳作,又能在愉悅的氛圍中鍛鍊、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五、開闢活動天地,提升閱讀水平。

1、談天說地三分鐘。每節語文課開始,讓一位學生以通過閱讀收集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新人新事等作為內容,上講臺進行口頭交流,與其他學生對話。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發言膽量,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又促使學生更好地去閱讀書刊。

2、結合讀書節開展“法制教育”“環境保護”“祟尚科學,反對迷信”等讀書徵文活動,使讀寫有機結合。

3、開展課外閱讀競賽。每學期初給每個學生髮一本讀書筆記摘錄本,要求學生閱讀後記下書名及閱讀時間,同時摘錄優美句段,寫出心得體會。每半個月開展一次學生互相評比活動,並展出讀書筆記,以賽促評,切實培養學生自評及互評能力。

4、舉辦各種語文活動。如每學期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成語接龍比賽”“朗讀比賽”等,以賽促讀,激勵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六、熟讀精言妙語,增添文章色彩。

讓學生課內外閱讀積累大量深刻雋永的警句妙語,反覆揣摩,認真品味,並活學活用到作文作文中。如一個學生寫悠悠歲月、漫長的人生道路,用“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寫社會充滿愛,充滿溫暖,寫這種愛,這種溫暖,能給人一種勢力,喚起無窮的力量,引用“沒有愛,世界會變成一片空白”等等。這樣的句子能為作文增添文學色彩。

課外閱讀,讀寫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