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地图上的大板桥,形状像颗跃动的心脏,距市中心19公里。宝象河从这里经过,注入母亲湖滇池。大板桥少年徐剑常从宝象河边过。看流水潺潺,日夜不歇。少年心下茫然,他问自己:“我的未来何在?”

近半世纪后,花甲之年的徐剑,已是名满天下的著名作家,他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两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他更是全国首批、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得主……他的多部重要作品,被确定为“中国正气”、“中国形象”及“中国正能量”代表,翻译成多国文字向全世界发行。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得主、《经幡》作者 徐剑

4月14日下午,徐剑回到家乡,带着他十年磨一剑的藏文化史诗长卷《经幡》,在昆明最古老的历史街区文明街上的东方书店,举行全国首发式,并与读者见面。现场气氛热烈而又温馨,书店60余平米的木阁楼,被读者挤满,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会后,100余本徐剑先生的大著,全被读者一抢而空。

低调而奢华:规模不大,规格很高

本次活动由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云南省作家协会、重庆出版社、东方书店1926联合主办。可谓群贤毕至,名家云集: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云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黄立新,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云南省文联原主席郑明,昆明市政协原副主席、昆明市文联原主席汪叶菊,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冉隆中,云南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胡性能,《大家》杂志主编周明全,徐剑中学语文老师、八旬高龄的方衡老先生,重庆出版社北京公司副总编徐宪江,徐剑的法国读者和朋友、工程师裴逸风先生,专程从海南赶来的徐剑的鲁院同学、诗人王晓冰、央视法制频道法律讲堂主讲人、律师马小捷,云南青年书法家赵媛媛……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东方书店的首发式现场氛围极其热烈

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温星,客串主持。作为资深文化记者,12年前,他在他的名专栏“出滇记”里,做了一篇长篇专访——《徐剑:昆明大板桥走出的“导弹作家”》。这是家乡媒体上,对徐剑的第一篇重点报道。

两人由此结缘,莫逆忘年。在后来的岁月里,温星一直关注徐剑的创作,撰写过多篇徐剑作品的评介文章,成为云南媒体和文学界最熟悉徐剑的观察者。

16岁出滇,花甲之年衣锦还乡

在12年前那篇访谈开篇,温星如是写道——

以“剑”字为名,以部队作家名世,三十多年的老军人,大校军衔——不难想象,头上汇集了这么多雄性因子的,将会是一个如何伟岸而又阳刚之人。

当我在二炮总部大门外与这位大校面对时,我困惑了。眼前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其貌不扬,不高、略胖,竟长着一张娃娃脸,憨憨的。如果混入人群,必定转瞬即逝,难以找寻。

“是温星记者吗?”但是,他握住了我的手。刹那,一股力量传来。在北京三十几度的烈日下,我突然发现他眉宇之间剑光一闪,英气逼人。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著名作家徐剑讲述《经幡》的传奇故事,左为客串主持人的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温星

这段描写出现在了温星主持当天活动的开场白中,当说到“一张娃娃脸,憨憨的”时候,读者们会心而笑,徐剑也笑了,笑容憨厚正直,令人感到信赖而亲切。

16岁那年,徐剑为理想与生活,离开大板桥,离开宝象河,离开昆明,背着行囊离开了黄土高原的山河,出滇从军,之后在军中拿起笔,写下了无数锦绣文章,博得文名,誉满海内,蜚声国际。

今年,徐剑已然从火箭军创作室主任要职上退休,回到他日思梦萦的家乡故土,依然笔耕不辍。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黄立新,及其赠徐剑的原创诗歌书法作品

本次活动,正是徐剑首次在家乡文坛和读者中的正式亮相,二楼60余平米的小阁楼上挤满了读者,天热,顶上的风扇呼呼地旋转着,读者入神地听着徐剑的分享。虽然空间、规模都不大,但氛围热烈,规格很高。他平和、认真、话风稳健的分享,大受欢迎。

三个故事:灵魂与灵魂的对话

徐剑曾说,文学的最高品质,“是宗教般的终极关怀,是悲天悯人,是浓厚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是描绘人性之善、人情之美、人间之暖、人道之高,是对天地君亲师的敬畏,对一草一木一物的景仰,对亲朋挚友的虔诚……”

《经幡》正是这样一部具有“文学最高品质”的作品。徐剑将自己对西藏那篇土地的一切情愫,都融入了其中。《经幡》内容包括“灵山”“灵地”“灵湖”三个部分,讲述了三个故事。

“灵山”讲述法国东方学家、汉学家大卫•妮尔深入藏地、寻找梦中的“香巴拉王国”的故事;

“灵地”讲述民国女特使刘曼卿穿越万里羌塘进藏,昭示中央怀远之情、努力维系国家统一与族群和谐相处的故事……

三个故事中的灵魂人物,经作者的有机组合,构成浑然整体,与作者在当时当地的行旅及感受进行对话和呼应。

分享环节,徐剑讲述了他前后18次入藏,心灵接受那片土地洗礼的各种细节。还透露了他与他生命中最大的贵人、阴法唐将军认识的前前后后,以及写作背后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省文联原主席郑明(左)发言

文友相惜赠诗,恩师追忆寄语

作为与徐剑惺惺相惜的文友,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云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黄立新,既是作家,也是书法家。之前两天,他一气读完《经幡》,深受触动,有感而发,立即创作了一首古体长诗《读徐剑偶得》,并挥毫以草书书之。

当天活动上,当他将这幅作品赠与徐剑时,徐剑感其相知相惜之情而分外动容,现场读者更是抱以热烈的掌声。

方衡老先生是徐剑的中学语文老师,八旬高龄,依然英朗矍铄,他在发言中幽默透露,那时帮徐剑改过作文,也修改过错字错句,现在一转眼,徐剑都成著名作家了。老先生对徐剑抱以厚望,“徐剑61岁,还是中年,写到90岁,还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话毕,台下响起掌声,这是最温暖的祝福,也是文学传承的一段佳话,时隔近五十年,年过花甲的学生还能与老师聚一堂话当年,几人有这样的福气呢?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徐剑中学语文老师、八旬高龄的方衡老先生(左)追忆童年徐剑

因为直接从全国就走向国际,徐剑在文学上的影响力,省外高于省内,鲜为本土读者熟知。尽管如此,在当天的签售环节上,徐剑的100多部最新作品《经幡》还是被一抢而空。央视法制频道法律讲堂主讲人马小捷律师,一下买了30本,“如此经典的好书,我想跟我的好朋友们分享”。没买到的作者,还期待着书店进书,再请徐剑来签一场。预计17:00结束的分享会和签售会,整整延长了一个小时。

老街上,一个文学的午后,亲切又美好。似乎在诉说:这不是文学没落的年代。

云南首位鲁迅文学奖作家衣锦还乡,藏文化史诗《经幡》昆明发布

现场粉丝读者热情购书,并排队等候签名

【人物简介】

徐剑 昆明大板桥人,火箭军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一级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云南第一位鲁奖作家。

还曾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两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以及“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军新作品一等奖”“飞天奖”“金鹰奖”等三十多项全国、全军奖项,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家。

著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剧本,等25部,计600万字。主要包括:《经幡》《大国重器》《大国长剑》《鸟瞰地球》《导弹旅长》《麦克马洪线》《东方哈达》《雪域飞虹》《浴火重生》《王者之地》《天空如镜》《于阗王子》《梵香》《玛吉阿米》《祁连如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