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把丹心化春雨,染就層嶺杜鵑紅——吳克政烈士傳略

吳克政(1905年9月—1930年8月),曾用名克正、吳克振、化名正剛。他生於樅陽縣湯溝鎮陳洲北圩拐一戶麻溪吳氏人家。父親吳益壽(1863-?),字長齡,號遐夫,母親房氏,原桐城縣庠生房肇伯之女,為房秩五先生姑母。房秩五夫人吳氏,在吳家輩行中為吳克政姑輩。他有七個哥哥,吳克寬、克仁、克義、克禮、克智、克信、克已,還有一個九妹嫁給房秩五先生的堂弟。他在兄弟中排行第八,乳名八伢,吳家後人稱八公,在吳氏排行為聿行。夫人李素芳,有一子夭折,嗣子吳九誠。吳克政參加革命後,全家離開陳洲北屋拐,分別在江西彭澤、望江楊灣等地生活。李素芳隨自己弟弟在貴池江口生活,弟弟去世後,到江西彭澤隨侄兒吳福誠生活,後隨侄兒吳海誠,到望江楊灣生活,1983年在望江去世。

甘把丹心化春雨,染就层岭杜鹃红——吴克政烈士传略

九歲時,吳克政在陳洲私塾讀書,後進入樅陽麻溪吳氏小學。1924年麻溪小學作為股東併入浮山公學。在房秩五先生推薦下,吳克政進入蘇州體專就讀。一年後,他以麻溪吳氏股東人的身份進入浮山公學執教,從事革命工作。

革命思想形成

房秩五先生早期受到吳汝綸的“教育救國”、“教育興國”和陳獨秀反帝、反封建思想影響。1904年1月,由陳獨秀主編的《安徽俗話報》在安慶創刊,房秩五先生在第一期上發表文章並擔任編輯。他在文章中寫道:“近來有見識的人,大半以學堂多少定他國的強弱。學堂辦得多的,那國家必強;學堂辦得少的,那國家必弱”。《安徽俗話報》是中國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刊物,廣泛報道和評論國內外時事政治,介紹科學文化知識,灌輸近代國家觀念和民主自由的思想,並暗中鼓吹革命。它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中起著非同凡響的作用。辛亥革命後,1923年房秩五先生著手籌辦浮山公學,形成以教育救國理念,著重培養革命人才。房秩五先生之子房師亮,1922 年與朱德、孫炳文、章伯鈞等人赴德國留學。1923年房師亮由朱德、孫炳文介紹入黨。1925 年轉赴蘇聯莫斯科接受軍事訓練。次年回國,參加北伐戰爭。房師亮比吳克政大二歲,每次回來,吳克政都參與接送。在短暫的接觸中,他接受了許多進步思想。1924年浮山公學辦成後,就設立了圖書室,藏有大量的宣傳革命和進步思想的書籍,如:《新青年》、《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ABC》等,傳播馬列主義思想。由於吳克政與房秩五關係密切,他還接觸了章伯鈞、史恕卿、光明甫、朱蘊山、李光炯等民主進步人士,在這些人和進步思想影響下,吳克政走上了革命道路,尤其是章伯鈞對他影響最大。1926年他與周興民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組織革命

第一次國內大革命時期,在陳獨秀的指導下,柯慶施發動省黨部在漢口創辦“國民黨安徽黨務幹部學校”。該校在光明甫、柯慶施等人指導下,招收皖省各市縣黨務幹部。1926年,受章伯鈞之邀,吳克政不辭長途跋涉從安慶趕往武漢,進入國共合辦的“安徽黨務幹部學校”,期間,吳克政協助陳獨秀等革命先驅開展中央黨的工作。

1926年秋,國民革命軍攻佔武漢,吳克政與章逐明、陳雪吾、疏冠中(蘇拓夫)、胡芳遠等到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1926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漢口特別會議在武漢召開。參加會議的有陳獨秀、張國燾、彭述之、瞿秋白、項英、李維漢等人。此時吳克政在武漢結識了毛澤東、宋慶齡、陳蔭林、劉子谷等革命先驅。

1926年9月,《國民革命歌》“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工農學兵,工農學兵,大聯合,大聯合。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帝國主義,齊奮鬥,齊奮鬥。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在浮山中學校園唱響。

1927年正月,由吳克政、疏冠中在石溪街組建第一個黨支部,疏冠中為支部書記。據石溪街史冬梅(95歲)回憶,史恕卿是她堂叔爹,過去經常提個小竹籃(裡面一個小泥壺和一把用綢布包的手槍)去她家,史皖光為她堂哥。解放後,胡芳遠證實史皖光早期參加革命,後參加新四軍光榮犧牲。其材料由史中信到北京取證。甘秉章、甘秉華、吳多勝為疏冠中鄰居,後失蹤,當時參加地下黨可能性較大。疏冠中還曾多次召集吳多全、吳扁連等十幾位青少年,在石溪街北面小圩的蒿草叢中教唱《國民革命歌》和其它革命歌曲。史中信後跟隨胡芳遠參加新四軍。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革命的中心武漢,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有陳獨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維漢、毛澤東、張國燾、李立三等82人。時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白色恐怖籠罩全國。為了保存革命力量,黨中央決定在城市的部分共產黨員和幹部離開武漢,奔向各地農村,開闢新的戰場。根據中央的指示,7月間,吳克政和章逐明、陳雪吾、疏貫中等十餘人相繼在家鄉,在石溪、方家倉、廬南等地發起組織平民教育促進會,在群眾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和革命思想,建立黨的組織,秘密開展革命活動。

1927年4月初,房師亮從蘇聯回國,正好趕上白色恐怖,因沒有聯繫上組織,他回到浮山中學,在浮山結婚,從事學校管理並幫助革命工作。1930年離開浮山,繼續到德國深造學醫。吳福誠於1983年去合肥看望房師亮時,他回憶說:吳克政很激進,工作非常熱情。安徽省委先是柯慶施負責,後交王步文負責。

9月,中共安徽省臨委委員王步文前來安慶,向中共懷寧縣委傳達“八七’會議精神,懷寧縣委作出了組織工農奪取敵人武器、開展游擊戰爭的決定,把恢復黨組織,發展黨員,發動工農群眾,準備武裝暴動,作為首要任務。柯慶施、王步文,懷寧縣委負責人葛宗文、合肥特支童漢璋、孫炳文夫人任銳等在浮山中學從事革命活動。

期間,由任銳等編寫了《二·七大罷工》、《三·一八慘案》、《五·卅慘案》等革命宣傳物,油印後,吳克政組織人員秘密地用船裝送安慶、蕪湖等地。1929年後印刷地點轉移到雙瞻閣。吳克政先後曾在桐城、銅陵、安慶、蕪湖、貴池等宣傳演講。吳克政在安慶碼頭向工人散發傳單、演講。

據地方流許多傳說法,周恩來曾來浮山,一是指導革命工作,二是順路看望孫炳文夫人任銳,因操外地口音,被國民黨特務懷疑後,帶來一支地方部隊包圍了雙瞻閣,特務不敢輕意進入雙瞻閣。周恩來當時穿的是短衣,吳克政急中生智,將房秩五先生的平時穿的長袍從壁子上取下,讓周恩來穿上,戴著房先生的禮帽,柱著文明杖,戴著眼鏡,安排房先生家的家人提著箱子,在吳克政護送下,離開了浮山。敵人以為是吳克政陪房秩五先生出門,不敢昌然前來阻擋。1951年,房秩五以特邀代表身份赴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於休息廳緊握他的雙手,讚揚他為革命和培養人才作出許多貢獻,並勉勵他晚年要為人民政協多做點事情。朱德總司令亦專程前往他下榻處看望。

據1930年統計,以浮山為中心的區委3個(廬江七橋、桐東、浮山),支部31個,黨員257人,還建立了多個農會組織。

甘把丹心化春雨,染就层岭杜鹃红——吴克政烈士传略

武裝鬥爭

1927年10月初,根據懷寧縣委的指示,吳克政和章禮備、章宣德、章鸞翔、錢新嘉、劉牧村等人,打入桐城湯溝鎮商會辦的自衛團,作兵運工作。經過他們的積極活動,終於把團長張子如爭取過來,並準備舉行湯溝暴動。在討論、擬訂實施計劃的過程中,被湯溝鎮警察所所長黃琨和劣紳錢秀山發覺,向國民黨安徽省主席陳調元告密,陳即命令他的特務團,星夜趕到湯家溝,突然包圍了自衛團,自衛團被繳械解散,團長張子如被逮捕綁到安慶殺害。

當時,潛山的工農運動,在中共潛山特支領導下,蓬勃開展起來,梅城武裝暴動,有一觸即發之勢。懷寧縣委認為潛山的革命形勢較好,便在11月上旬派章禮備、章鸞翔、趙耀華、錢幫文、吳克政、錢新摹等人,協助中共潛山特支做暴動的組織準備工作,適時舉行暴動。

1928年1月底,中共桐城直屬支部在方家倉章家大屋成立,由在武漢入黨的章逐明任支書,直屬懷寧縣委領導。2月,黨支部指派黨員吳克政,繼續以浮山中學任體育教員身份,開展建黨工作。3月,成立了中共黨小組,屬桐城直屬支部領導。在吳克政主待下,先後秘密發展黨團員20餘人,其中教員有黃鎮、鄭曰仁、張良培,學生有王靖疆、黃桂元(黃鎮弟弟)、周復安、陳石奇、吳培炎、楊芝學、章文奎等。春夏之交,吳克政在金谷巖洞中主持召開黨團員大會,成立了浮山中學黨團支部,吳克政被選為黨團支部書記,據傳黃鎮時任秘書。8月,中共浮中支部計有黨員14人,其中學生8人、教師3人、農民3人。11月,中共桐城區委成立,機關設在方家倉,直屬中共安徽省臨委領導。其時被選為區委委員的9人之中,浮山中學有4位,他們是吳克政、周新民和鄭曰仁,陳雪吾當選為副書記。

1929年3月,中共安徽省臨委派王步文(化名朱華)到方家倉,召開了桐城區委擴大會議,宣佈改“中共桐城區委”為“中國共產黨桐城縣臨時委員會”,時任浮中教員吳克政任縣委委員,學生陳雪吾任宣傳部長兼軍事委員。8月,中共桐城臨委改為桐城縣委,其時因章逐明臥病在床,陳雪吾為縣委負責人,吳克政為縣委委員。10月,浮中成立了區委,下轄3個支部,有黨員22人。是時,學校團的活動已和黨的活動分開,吳克政、鄭曰仁不再兼任團支部書記,由學生團員楊芝學負責。除了團組織外,學校還建立了80人參加的學生會組織。此時,吳克政辭去了浮山中學的教師工作,專門從事黨的組織建設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黨的組織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與發展,建立和健全黨的區委10個、黨支部80個,黨員發展近達500人。為組建紅軍獨立團,發動歐家嶺暴動,建立蘇維埃政權,開闢遊擊根據地作了組織上的準備。

1930年初國民政府勒令浮山中學停辦整改,清除校內共產黨員。房秩五先生一家被迫離開了浮山。黃鎮離開浮山到馮玉祥部隊當兵,為軍銜中尉參謀。1931年12月,參加了著名的寧都暴動。

1930年2月1日(農曆正月初三),乘群眾歡度春節之際,吳克政、陳雪吾、張順卿率領10餘人,襲擊了孔城東嶽廟商團吳名錄,一舉繳獲步槍18支、子彈1箱,大刀2把。

5月,中共安慶中心縣委在會宮,由疏冠中聯絡,地點設在學堂石的疏小娘家,召開八縣縣委聯席會議,疏冠中為桐城縣委宣傳委員,從事宣傳工作。要求桐、潛、太3縣於6月發動暴動,擴大武裝力量,擴大革命根據地,配合主力紅軍進攻武漢。並決定將桐城武裝力量改編為鄂豫皖邊區工農紅軍皖中獨立團,吳克政任縣委書記兼獨立團副政委,陳雪吾為團長、政委兼縣委副書記,負責積蓄軍事力量,籌集武器彈藥等,組織起義準備工作。張順卿任副團長兼參謀長。

6月11日,根據會宮會議精神,吳克政在方家倉團山頭陳雪吾家中,召開縣委會議,部署起義,要求參加起義人員於13日夜到達廬江母子墳集合,然後進入預定的暴動地區歐家嶺一帶隱蔽活動,伺機舉行暴動。會後,吳克政、陳雪吾、張順卿率領準備參加暴動的幹部、群眾40餘人,攜帶原來收繳的部分武器、彈藥,從水路至錢橋府君廟,星夜前往預定的集合地點。天剛破曉,陳雪吾命令部隊於羅家嘴宿營隱蔽。不料由於地主告密,廬江七家橋、羅昌河兩股反動民團頭目張晏清、張棟材馬上率領部隊奔襲,兩路包圍羅家嘴。參加戰鬥的有浮山中學學生、工友隊伍20餘人,七家橋民團團長張晏清之子,浮山中學學生張功濤回去作內應,廬江縣部分民團,柯家坦葉明義武裝隊伍等。經過雙方激戰,至午,王靖疆犧牲,張孟卿、吳大章等11人被俘,張孟卿在廬江被殺害。7月,吳克政、陳雪吾帶領200餘人,長短槍100餘支至歐家嶺,準備組建蘇維埃政權,開展游擊戰。

吳克政在這次羅家嘴戰鬥的指揮若定,表現出沉著機智,勇敢頑強,在戰鬥危急的關鍵時刻,他奮不顧身,站出來向敵兵喊話,開展政治攻勢,動搖敵人軍心,使有的敵兵停止射擊,有的朝天放槍,對我部安全突圍起著很大的作用。

以身殉國

為了及時瞭解和掌握敵人的動向,爭取社會上層進步人士的支持,吳克政到達歐家嶺後,秘密隻身前往安慶執行任務。抵宜後,他四處奔波,積極與上層人士交流,在與同鄉國民黨師長丁翰東家閒談中獲悉,安徽省政府主席陳調元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圍剿歐家嶺紅軍。1930年8月26日,他立即趕回桐城,通知陳雪吾迅速率領部隊轉移。行至呂亭驛時,遇到中共魯谼區委書記黃少庭,他向吳克政彙報了魯谼山正在醞釀舉行暴動,請求縣委領導親臨指導。吳克政當即同意,臨時轉道魯谼山。暴動即將舉行時,遭到敵人兩路合圍和突然襲擊,暴動失敗。吳克政指揮暴動隊伍撤退,在魯谼山草鞋店一家大屋,他在掩護戰友撤退,等戰友撤退完後,自己準備撤退時,不幸被敵子彈擊中,壯烈犧牲,時年25歲。兇殘的敵人,割下他的頭顱用臉盆裝著,放在紫來橋上示眾,目睹者無不落淚哀泣!1953年由當地農會組織,在吳克政烈士屍骨掩埋的地方建立了烈士墓。

甘把丹心化春雨,染就层岭杜鹃红——吴克政烈士传略

吳克政烈士從事黨的秘密工作,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事蹟。他的一生是短暫的,他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謀利益的鬥爭中去,是最光輝的。他自幼聰明,勤奮好學,善於思考,成績優異。他孝良恭讓,秉張正義。他性格堅強,能文能武,同情群眾疾苦。作戰時,他機智勇敢,關愛戰友,置身死於度外。他崇高的品質和革命豐功,永載史冊!永遠激勵我們為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富強而努力奮鬥!

甘把丹心化春雨,染就层岭杜鹃红——吴克政烈士传略

本文根據吳克政烈士侄兒吳福誠、侄孫吳奎先生提供線索,結合《浮山中學志》、《麻溪吳氏宗譜》、《樅陽縣誌》等資料,並進行了採訪,整理而成。同時,對以前史料中出現的時間錯誤,作以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