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為啥今年菜價這麼貴 工資卻不高

1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3月份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顯示,3月CPI同比上漲2.3%,為3個月後重返“2時代”。今年以來,鮮菜價格上漲較快,同比上漲16.2%,影響CPI上漲約0.42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5.1%,為同比連降25個月後首次轉漲,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

導致今年菜價上漲的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貨幣政策偏向寬鬆,央行去年四次降準,今年1月份又連續兩次降準,釋放出大量流動性,不僅推高了股市,也對物價起到了推動作用。此外,廣義貨幣M2最近三個月的平均增量都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如此龐大的貨幣新增總量,會對物價起到推動作用。

再者,季節因素。今年以來,氣溫一直較常年偏低,現在的蔬菜主要依賴於大棚種植,產量有限,成本上升,而且現在正逢春夏之交,青黃不接的時節,所以,春節過後的菜價一路上漲。預計蔬菜價格在短期內難以回落,但是進入五月份。氣溫逐步回暖,菜價會有下跌的過程。

最後,各種成本上漲,導致了蔬菜價格大漲。國際油價反覆上漲,今年已經漲了30%,國內成品油價已經在了六連漲,這會影響到運輸成本。同時,農藥、化肥的價格也在上漲,農用物資漲幅明顯,這都對蔬菜成本產生極大影響。過去,找人種地的工資都很低,現在勞動力的成本也在不斷攀升,所以,今年菜價因各種成本上升而快速上漲。

面對今年CPI上漲突破了2.3%,雖然離開3%的警戒線還有距離,但是豬肉、菜價的上漲對工薪階層的壓力明顯增大。因為今年很多企業單位效益不景氣,不要說加薪無望,而且以京東、滴滴等多家互聯網企業還都在大量裁員,物價上漲給工薪階層帶來巨大的壓力。

一方面,部分媒體喜歡虛報民眾的收入,似乎大城市居民月薪低於萬元,都不好意思出門,事實上,張三月薪三萬元,但李四收入才四千元,兩人一平均就一萬七千元月薪了,但是收入高的人必竟是少數人,多數大城市居民的收入在4000-6000元之間,真正拿高薪收入的人佔比並不多。

而在工資不高,且漲幅有限的情況下,如果物價上漲過快,會對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帶來衝擊。過去買一次蔬菜在10元以內就足夠了,現在買一次蔬菜也要幾十元錢,讓人倍感沉重生活壓力。

另一方面,有些人工資收入也不低,也在萬元以上,但是每個月的收入要支付房貸、撫養子女,照顧老人,真正可支配收入並不多,而用於自己消費的更少,如果物價再有大幅上漲,那日子就要過得更節儉。所以,高房價讓城市的高收入群體也陷入巨大的還貸壓力之中。

未來中國的經濟將由原來虛高的兩位數增長,逐漸轉向尋求高質量的中等速度轉變。老百姓的收入增長也會隨之放緩,在這種情況下,物價上漲對於中低收入群體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

希望決策層能將物價上漲的苗頭控制在萌芽之中,因為,物價就像放出籠子的大虎,一旦放虎出籠,那再想重新關進去就很困難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