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造假大起底,看完再也不怕買到假茶葉了!

中國飲茶歷史之久是眾所眾知的事情,客來備好茶是我國的待客之道,所以,我們多多少少都有過喝茶的經理,但是能夠真正懂茶的人確實少數人,現在很多人對茶的認識一般都是“只飲其湯,不見其身”,如果真讓大家去形容茶葉的形態或者是茶葉的好壞,怕是有點困難。

今天要發出一個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你,真的認識茶葉嗎?

茶葉造假大起底,看完再也不怕買到假茶葉了!

茶,多為喬木或者灌木,一般茶葉的形狀呈橢圓形或者是長圓形,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茶葉的邊緣有鋸齒。

茶葉的種類繁多,製作工藝也複雜多樣,而且人大多對茶葉都不是非常瞭解,所以對茶葉的優劣真假根本跟不清楚,而且茶葉造假也時有發生。

曾經英國著名新聞廣播機構BBC的一則紀錄片《走進工廠之茶包》就為大家講述過英國人茶葉造假的故事:

幾百年前,茶葉流入英國,迅速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品,但是由於當時貨物流通沒有那麼方便,茶葉的價格比較昂貴,在英國非常當時的茶葉非常的昂貴和奢侈,所以,有些不法商販就想到了一種令人作嘔的辦法。那就是他們收集了那些喝過的茶葉,用硫酸亞鐵和綿羊糞等給這些喝過的茶葉重新上色,晾乾後再重新進行出售。

茶葉造假大起底,看完再也不怕買到假茶葉了!

雖然這些國外的商販做法令人噁心,但是和我國的一些造假術相比還是略遜一籌,因為他們還是用了“真材實料”的,而在中國古代連原料都不見得是真的茶葉,那麼,在中國古代的那些不良茶商到底是怎樣造假的呢?

相傳,在唐代有人會利用柳樹的葉子來充當茶葉,而且這一事情後來也在清代清代李汝珍在《鏡花緣》被證實了,因為在這本書裡詳細記載了這種造假的製作過程。

“江浙等處以柳葉作茶,好在柳葉無害於人……竟與新茶無二……用花青取其色有青豔;用柏校汁取其味清香;用青負肚漂雲腥臭,取其味苦。”

茶葉造假大起底,看完再也不怕買到假茶葉了!

雖然中國有四大發明等造福後人的偉大創舉,但是也存在一些令人汗顏的“智慧”,除了這種原料造假之外,還有茶葉的年份也可以造假,尤其是現代社會,有些老茶的價值高出大家的想象,所以新茶做舊的事情越來越多。

做舊茶葉一般包括茶葉做舊與包裝做舊,其中白茶做舊是指茶餅做舊,因為白茶一般都是以茶餅的形式來保存的。

把白茶做成茶餅的過程其實不復雜,就是把白茶用蒸汽軟化,壓縮成餅,然後在進行烘乾,如果是比較科學的做法,那就是用幾秒鐘來蒸汽軟化茶葉,然後在合理的溫度下,慢慢足15個小時,而且這個烘乾的過程不能不能操之過急。

而白茶做舊,就是在茶葉蒸汽軟化之前先灑水,然後需要再經過高溫“發酵”,這樣做出來的白茶不瞭解茶的人真的分辨不出新舊。

茶葉造假大起底,看完再也不怕買到假茶葉了!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普洱茶做舊手法比白茶更低劣。為了製作出比較逼真的仿古普洱茶,一些不法商戶會利用膀胱、豬腸衣等包裹晾乾,再用膠和鞋油等處理方法人為做舊。

茶葉的包裝做舊其實書畫做舊同理,都是通過各種手段處理讓茶葉包裝看起來年代更久遠,以便欺騙賣家賣出更高的價格。

市面上的茶葉琳琅滿目,如果沒有一定的相關知識或者是相關途徑的話是非常容易掉坑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