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內三名日高官訪華,中日有大事發生?

4月12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一開始,發言人陸慷首先宣佈了一則消息: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於4月13日至15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根據中日官方以及媒體日前的披露,政知君注意到,從本月13日到29日,在半個月中,三位日本高級別官員將造訪中國。這三位日本高官分別為外相河野太郎、日海上幕僚長山村浩、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值得一提的是,3人身份不同,分別來自政府、防務、黨派領域。

那麼,他們來華到底做什麼?

外相兩年內3次訪華


半個月內三名日高官訪華,中日有大事發生?


和2018年初一樣,河野太郎這次訪華也正值週末。

2017年8月,安倍內閣改組中,前行政改革擔當相河野太郎出任日本新外相,外相被視為日本內閣重要的職位之一,河野太郎此番履新也備受外界關注。而更令人關注的是,河野父親是日本著名前政要河野洋平,他也曾出任過外相一職,而因主張對華友好,河野洋平這個名字在中國也具有頗高的知名度,因此從上任到現在,河野太郎的一舉一動也受到中國各界關注。

政知見記得在河野太郎上任的時候,知名媒體人蔣豐曾寫道:安倍晉三此時選擇河野洋平的兒子河野太郎擔任外相,有著很深的考慮。與日韓、日俄、日美關係比起來,日中關係只要認真去做,最容易增加“亮點”了。

至於河野太郎和父親的關係,蔣豐也曾撰文提及,在日本政壇,河野太郎的“孝”是出了名的。2002年4月,河野太郎的父親河野洋平因為C型肝炎轉變成為肝硬變,需要做肝移植手術。這個時候,河野太郎毫不猶豫把自己肝臟的一部分移植給父親,割肝救父,是一位以孝為先的政治家。

不過,除了父子情深,當時外界最為關注的還是河野能否繼承父親對華所持的政見和立場。

當時有這麼一件事。2017年8月,剛就任外相的河野太郎在參加馬尼拉舉行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議期間完全追隨美國,指責中國在南海的維權行為,表示日本支持美軍的“航行自由作戰”行動。對此,外交部部長王毅在與其會晤時直言不諱地表示“非常失望”。據報道,王毅對河野太郎說:“你很好地完成了美方交給你的任務”。

這之後,2018年1月27日至28日,河野太郎應邀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那是他上任後首次正式訪華,此後,同年10月,河野太郎陪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中國進行訪問。時隔5個月,河野再次踏上中國之旅。

河野太郎和王毅河野太郎和王毅


半個月內三名日高官訪華,中日有大事發生?


4月13日下午,河野太郎更新了自己社交媒體的狀態,寫道:“北京到著”。

訪華背景各不相同

事實上,河野太郎這三次訪華都有著不同的背景,也反映了中日關係變化發展歷程。

2018年1月,河野訪華時,關於中日關係,中日兩國外長的表述分別為“推動兩國關係不斷走向改善”和“推動日中關係邁向新的階段”。值得指出的是,2018年是中日關係具有節點意義的一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40年前,1978年,在經歷艱苦談判後,8月12日,兩國在北京舉行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字儀式,同年10月底,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出訪日本,這是1949年後,中國領導人首次訪日。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訪華時,河野太郎在與王毅會談時用了一個詞來描述中日關係,即“牢記原點,不忘初心”。而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自2012年底再次上臺執政後尚未對中國進行過正式訪問,在河野這次訪華時,“為中日兩國元首互訪鋪路搭橋”的訪問議題也被日本媒體普遍關注。


半個月內三名日高官訪華,中日有大事發生?


2018年10月,河野太郎再次訪華,這次的任務是陪同安倍晉三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關於這次訪問,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當時表示:“此訪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正式訪華。”而對中日關係的表述,陸慷這樣說:“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關係改善勢頭持續加強。”而此訪,也使中日關係重回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