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房价不可能下跌到人们预期值,因为建房成本决定了房价。对此你怎么看?

冰派正好的易水糖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由于建房的各种硬性成本的存在,虽然经受调控和市场调整,房价的泡沫部分会被挤一挤,但房价还是很难下跌到人们的预期值。

房价一般由地价、建设成本、各种税费和管理费用、开发商利润四部分组成。

在建设成本中,以毛坯房为例,一般会包括土方工程、建安成本、门窗和暖气片等主材、以及园林景观、小区安防系统等在内的各种建设费用。这其中,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费用一直在上涨,但涨幅相对较小,人工成本近年来涨幅较大,但现在已进入稳定阶段,这些硬性成本基本不存在降下去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规划设计理念的提升,项目的品质也在逐渐提高,窗户已经由过去的塑钢窗户提升到断桥铝窗户,再由两玻单中空演变到三玻双中空到铝包木等形式上。园林景观方面也由原来的普通草坪加几棵树木提升到高中低多重园林景观的程度。

诸如此类成本的提升,直接涉及到项目的品质,如果往下降成本,项目的竞争力下降,业主也是接受不了的。因此,由于建设成本的逐渐提升,房价很难再回到人们预想的期望价格。

关注【张家口房地产观察】,了解更多更新房地产信息和楼市分析。


张家口房地产观察


近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由于买地、建设、缴税都比较贵,因此房子也卖得贵,如果想房价下跌到老百姓的心理预期值也是不现实的,毕竟房屋各类成本决定了房屋价格。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也分析称,房价主要是由地价成本、建设成本、税收成本、开发商利润组成,其中房屋建设的成本,一般不会超过房价的30%,当然部分四五线城市的房屋建设成本会高于当地房价的30%,


王健林的建房成本决定房价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很多网友表示,房价跟建筑成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货到低头死。若都按成本定价,那世上就没有亏损企业,没有亏本买卖了,也没有企业倒闭了。任何商品的价格应是由购买力决定的。在房价行情不好时,很多人都跳出来高喊房价不会跌,这恰是房价要调整的信号。


而我们认为,业内专家过分夸大的建筑成本。建筑成本没有加杠杆,即使上涨也是非常缓慢的,即使是再好的房子也就是2000元/平方米。不可否认,建房成本因为最近几年,因钢材、水泥、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有所上涨,但涨幅非常有限,不可能对整个建房成本造成明显拉升,建房成本上涨对房价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那么,既然建房成本无法影响到房价,那么什么因素对于房价起到决定性作用呢?首先,供需关系。近年来房价之所以上涨,主要是货币政策宽松,导致投机性购房需求积极入市,哪座城市房价没大涨,资金就往哪里钻。以及棚改货币化安置,导致了拆迁户大量拿着资金到周边大量购置房产。人为制造了很多刚性需求。


不过,目前棚改货币化安置将逐步变成实物安置。投机性购房群体在一二线城市受到了房地产调控的严厉遏制。现在国家正在着手去投机化、去杠杆化。而各地正在“因城施策”,让高房价回归居住属性。未来投机性购房需求将会退出,高房价将逐步恢复理性。


再者,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本轮房价上涨行情先是一二线城市大涨,然后是三四线城市,如今就连五六县城房价也过八九千了,早已大大透支了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比如,厦门房价被炒到4-6万元/平方米,而当地刚需收入只有三四千元/月。当投机性购房需求受到压制,当地刚需无力支撑高房价的情况下,房价要想不跌都很难。


最后,房价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在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至今的多数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方式推进,居民收入增长迅速,房价也有上涨的理由,但是国内经济涨了10%,房价每年要涨30-50%,长年累月房价涨幅远超经济增速,形成了房地产泡沫。


而未来国内经济快速上涨会受到压制,将呈现中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自己未来收入增长和房价上涨的预期减弱,不会像过去那么激进,再说国内房地产经过三年轮番上涨后总体呈现饱和,需要经历一个大调整过程,部分城市房价出现大幅回落将在所难免。


业内人士说建房成本决定房价,而我们认为建房成本会上升,但这种升幅对房价影响微乎其微。中国的高房价主要还是看供求关系、消费能力和经济发展情况这三个要素。目前需求减弱了,居民购房能力也因房价过高而下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加大,人们收入增长预期在下调,支撑高房价的各种因素都在退潮,房地产去投机化的时代正在到来。


不执著财经


从国家层面讲,稳字当头。大涨,向全国人民无法交代,对社会稳定极其不利。大落,国民经济必会受到重创,银行、水泥建材等相关行业必受重创,物价飞涨,失业率剧增,一样会引起社会动荡,这对政府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从房地产成本上说,买地、钢铁水泥等各种建筑材料物价普遍上涨,增加了房地产业成本。

从社会资金流和理财渠道来说,目前还真的没有一条道路比房地产更为保值的路子,大家不妨去观察。

从人口红利上说,每年近两千万多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房产跌价的节奏。

从现实婚姻的需求看,拿出十个外母娘,看看有几个不要房子的,大家可以在周围统计,房子几乎是结婚必须的,全国一个样,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再看看工资的收入,你的工资能回到2015年的工资水平吗?

所以那些希望房价跌回希望的水平基本上就是不切实际,白日做梦。


风过41643714


小二楼视,职业是卖房子,但从不劝人买房。

有些话看透说透,单纯的建房成本才多少钱,建材加人工便宜的只要几百,贵点的一千多,因城而异,真正的大头是土地和税收,而这些又是一个城市发展不可缺的收入,因为城市的发展建设不是空口说白话,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资金从哪里来,当然土地收入占大头,一部分税收加上银行贷款。所以土地越贵,城市收入越多,发展建设的越好,人口集中,企业和就业机会增多,需求越高,房价越贵,再去对比一下房价便宜的城市。



什么样的价格才是老百姓的预期,收入差距太大,中国人均三千,有些人一个月一千多,有些城市人均九千,精英阶层月入几十万也不少,如果按人均三千左右预期,中国最少有十亿人会涌入北上广深,不为别的,就是收入高点能多赚点。可是北上广深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人多了市场需求就大,价格自然就会上涨,这就是一个矛盾的逻辑。



再说房价下跌的问题,中国并不缺房子,可以预见的未来城市房价会两极分化,很多城市的很多房子空在那里没人住,有价无市,但又有多少人在北上广深租住几平方的小单间,这就是市场需求导致的城市分化,人口往大城市聚集,需求越大价格越高,就这么简单。

自住投资惠州东莞深圳可以私信我。


大王楼视


给你说个具体但也不太准确的数据打消你企盼房价下跌的念头。

一个一百四十余万人口的五六线小县城,工业基础也不甚强,上市公司也未曾有一个,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留下了数万下岗职工。大部分人要么干小生意,要么外出打工。在本地私企上班的工人工资很少有超过月薪四千的。去年全年财政收入十二亿八千万,但是,应该有的部门一个不缺,财政支出二十亿三千万。每月有大概八千万亏空。

所以,卖地成了最大收入。引进了恒大,绿城,泰合等等房产企业,土地价由一百四十万每亩迅速上涨到二三百万,最好地段到了七百余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

但是,房产企业如果不赢利是不会有兴趣拿地的,所以房价也迅速由四千多每平涨到五千二三,又涨到八千多。

这就是真相。 知一而窥全身。

房产若跌,很大一部分企业受累还是小事,地卖不出去有很大一部分人开不出工资才是大事。

明白了不?


求真务实网


中国的房地产红火了20来年,一直是一路疯涨,房地产商、银行、炒房客都早已养肥了。

现在全国的房屋已饱和,空置率巨高不下,房价高的离谱,老百姓实在承受不了高房价,现在老百姓谈房色变。

任何商品有升有降,更别说房子了,早应回归居住属性,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运行,不应强行推高房价上涨,凡违背规律的正常运行,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目前不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运行坚难,几代人为一套压的透不气,不但无钱消费,看病丶生孩子就无力支出,长此下去后果很严重。


沧海桑田130509387


建房成本只有开发商知道。什么时候开发商不再建房了,或者撂下半垃子工程跑了,或者自杀了,才说明房价跌破成本了。其实,开发商没有一个傻子,洞察力木及強,絕不会赔本,如果建成楼盘不好卖,他就不会去拿新地块。开发中的楼盘只要卖出期房五分之一就不会亏本了。四五线城市成本价不足1500元,三线城市成本价不足2500元,二线城市成本不足3500元,一线城市的成本也达不到5000元。所谓精装修,每平方用不到1000元。但是,他们是很会卖,用于销售环节的费用很大,比如广告费,中介费,雇托费,提成比例,各种宣传活动等。但是崩盘的房价可不是按成本计算的,那叫逃命,是断臂求生。


山野老者76799431


毛坯楼房的建安成本,包括小区配套,也就2000~5000元每平方米,5000属于高端住宅。一线城市房价50000每平方,楼面地价28000,税费8000,管理费用、资金成本、利润9000。

如果房市到低谷,税费500,地价200,管理费用、资金成本、利润500,房价可以降到3200。

所以房价降不降不取决于建安成本,甚至不取决于开发商的利润,而是取决于地价和税费。地价和税费最终取决于市场,房子能卖出去。建安成本和利润部分是完全降不了的,赔钱也就没人盖房子,能降的也就是地价和税费。如果房市不好没人买房子,自然没有开发商去高价抢地,地价和税费都会下来。


lgp3651


房价真的是由地价成本,建筑成本决定的吗?是因为砖家说的,我们就信了。为什么同一城市的地价成本不一样呢?建筑成本也不一样吗?北上深广我们就不谈了,谈一个三线城市,一条街,街南边和街北边的房价不一样,街东边和街西边的房价也不一样;一座城市,一样的城区,紧靠在一起的镇区,房价也不一样。为什么呢?一座新城,一开发商在城市边缘拿一块地,拿地成本忒低,先砌几幢楼,然后告诉全世界某著名超市或医院或幼儿园或中小学将进驻,房价涨了,逐步进驻超市,医院,二次砌几幢楼,房价又涨了,再逐步进幼儿园中小学,房价大涨了。因为在城市边缘,可以在紧邻的郊区郊县拿地,拿地成本更低,但告诉全世界,这是城区的房,公交车直达,再进驻个啥,房价疯涨。像碧桂园这样的房企。是地价成本,建筑成本的事吗?说白了,其实就是房企搞的市场营销。


泪人集团


如果知道开发商建造楼盘的流程就知道。拿地皮的钱都是问银行贷款的。开发商付个首付而已。当楼市腰斩的话。类似于普通人100万买房,首付35万,贷款65万,房子却只值50万。这时候你说你还会还贷款么。直接和银行说房子我不要了。开发商也一样。全国银行贷给房地产行业的钱有多少?触目惊心。这样的结果就是开发商倒闭。银行倒闭。国家经济奔溃。所以,房价再跌,也永远不会跌的离谱。至少银行不能倒。当然,以后疯涨也不可能了。老百姓承受不起。国家需要社会的稳定。所以,未来会进入平稳期。房地产行业不再一定暴利了。可能微利,也可能亏损。我们只要记住开发商拿地的成本,就大约知道未来房价是涨是跌。面包用面粉做的,看房价还得看地皮。国家把地皮价格降了。房地产才会面临真正意义上的降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