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畸形儿的诞生——过度炒币是诱因

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共有14755家企业的名字或经营范围中含有“区块链”字样,并有1213家简介中含“区块链”的企业,合计接近1.6万家。 从2015年的三十几家到2018年的过万家,仅三年时间区块链企业的数量增长了近470倍。区块链的相关产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这其中有致命的畸形诱因。

区块链畸形儿的诞生——过度炒币是诱因

区块链的畸形走红——过度炒币

我们都知道区块链诞生自2009年中本聪提出的数字货币,区块链的进化方式是:

▪ 区块链1.0——以数字货币为首的数字货币

▪ 区块链2.0——数字资产与智能合约

▪ 区块链3.0——各种行业分布式应用落地

目前已经发展到2.0至3.0过渡的局面,而多半企业仍是冲着数字货币进场,踏踏实实做落地运用的企业少之又少,这是一个危险的现象。笔者认为区块链的进化其实和我们熟悉的三大产业相似,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渔牧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在67%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占50%,而低收入国家占30%。要想实现大规模、快增长的发展,就必须发展第三产业,而第一、第二产业是服务于第三产业的。

笔者认为区块链也是如此——数字货币和智能合约应服务于落地应用,落地应用会是最终的主导。如果一个国家迷恋第一产业,不发展第二产业甚至放弃第三产业,这个国家必将岌岌可危。所以如果当下人们还是沉迷于炒币,不发展落地应用,那么区块链就很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值。

区块链畸形儿的诞生——过度炒币是诱因

通过身边人或是网络上,我们都听过很多关于炒币一夜暴富的故事,吸引人的不仅是高回报,还有门槛低。只要你学会了买入和买出,无需学历、无关经历,凭借着你的“运气”和“天资”就能大发横财!听着确实很吸引人,但为何没看到这背后的危机呢?一夜暴富的多、一夜倾家荡产的更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该过度助长炒币风气。人人抱着侥幸心理入场,一个劲相信着自己的“天赋异禀”,然后孤注一掷……有人一夜暴富,又不是人人一夜暴富,你所不知道的远比你知道的多,朋友们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炒币没错,错在不该盲目自大,过度沉迷!

现在为了数字货币而生的韭菜公司,对区块链的发展不会有任何帮助,因为他们不研究落地应用,只会想着如何炒币如何割韭菜。笔者相信这样的公司是没办法存活多久的,担心的是野火烧不尽,韭菜吹又生,这种畸形的走红方式应该被制止,这不良的诱因应该及早扼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