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本屆“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全體成員亮相。評委會成員包括美國導演羅伯·明可夫、中國導演曹保平、中國香港演員劉嘉玲、英國導演西蒙·韋斯特、俄羅斯導演謝爾蓋·德瓦茨沃伊、智利導演西爾維奧·蓋約齊、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共7名知名電影人。

在一週時間裡,他們將在入圍的15部影片中評選出“最佳影片” “最佳男女主角”等10個獎項。

在見面會現場,《文化十分》記者也採訪到了他們,本屆“天壇獎”的評審標準是什麼?他們對電影又有哪些獨特的見解?一起來看↓↓↓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入圍“天壇獎“已說明影片的優秀

在評委會主席羅伯·明可夫眼中,入圍“天壇獎”的15部影片經過了嚴格的審查,“這本身就證明了這些電影已經達到了電影節要求的優秀標準”。

羅伯·明可夫:

對我來說,看每一部電影,試著去理解和評價它,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它值得,就會得到回報。

電影中有很多不同的東西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時候是電影的背景,有時候是角色,有時是使用的技術、攝影。所以有很多不同的東西會突然爆發,會讓人印象深刻。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天壇獎”入圍影片《第十一回》是陳建斌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延續了《一個勺子》的喜劇風格。影片講述了15年前的一起案件被市話劇團拿來改編成舞臺劇,舊事重提也讓當事人馬福禮的生活再起波瀾。

說起評委會主席羅伯·明可夫,你可能有點“臉盲”,但提到他執導的動畫電影《獅子王》,你一定知道。

他與羅傑·艾勒斯聯袂執導的《獅子王》為迪士尼贏得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該片也是他在迪士尼12年職業生涯中的事業高峰。不僅如此,他在迪士尼以多種身份參與制作了:《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妙妙探》等經典電影。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動畫電影《獅子王》劇照

這不是羅伯·明可夫第一次來到北京國際電影節,兩年前,他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擔任了評委。而他與中國的緣分也十分深厚,他的妻子Crystal Kung是孔子第76代孫、臺灣歌手孔令奇的妹妹,因此明可夫也算得上是“孔子孫女婿”了。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發現好的電影和有才華的人

擔任過多個電影節評委的曹保平用一句話概括了評委的使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發現好的電影。”

曹保平:

我覺得好電影無論是在哪個維度上,對我而言,有超出我經驗範圍內的創造力,有可能是技術上的,有可能是價值觀上的,我就會認為它是非常好的東西。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曹保平

作為評委中唯一一位中國導演,曹保平也曾擔任過多個電影節的評委,他的代表作包括《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狗十三》等,都是口碑不俗的佳作。

曹保平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劇作專業,在他後期的導演作品中,文學創作給了他很大的優勢。他認為,文學與電影相輔相成,“比如表達上,文學的表達會有影像的某種意向在裡面,但反過來,可能會更多。”

在他看來,對電影的“初心”很重要:“因為只有熱愛你才會寫非常非常多的東西,你才會看非常非常多的影片,你才不覺得苦,你才會廢寢忘食。”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天壇獎入圍影片《半世界》是日本導演阪本順治執導的新作,由日本國民偶像男子團體SMAP成員稻垣吾郎、實力出眾的女星池脅千鶴等著名演員聯袂出演,講述了一個偏遠小鎮裡好友重聚、共同探尋人生意義的深刻故事。

評委西蒙·韋斯特同樣認為電影節評獎的唯一標準就是看電影好還是不好,而不是看類型或電影技巧。評委們也應該以普通觀眾的角度來看每一部影片。

西蒙·韋斯特:

作為一名評委,我們被要求扮演專業人士的角色來評判表演的質量,電影攝影的質量以及導演和技術方面的質量。但我覺得,如果我是一個觀眾,我只是享受這部電影是一個故事。

我不喜歡電影精英化的想法,這隻適用於非常頂尖的技術人員。我喜歡這樣的想法:你可以根據一個觀眾,在不瞭解電影的前提下,用他們說的話來判斷這部電影。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西蒙·韋斯特

西蒙·韋斯特,好萊塢電影導演、製片人。他的代表作包括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空中監獄》、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古墓麗影》、傑森·斯坦森主演的《機械師》以及一眾動作明星加盟的《敢死隊2》等。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西蒙·韋斯特在職業生涯中拍攝的前三部電影在全美票房收入中均超過1億美元,是現今唯一取得此成就的動作導演。

作為一個動作電影導演,西蒙·韋斯特告訴記者,自己喜歡看的電影是那些沒看過的東西:“能帶我去太空的科學電影,或是帶我到水下,或是其他地方”。

他還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這個場景:“你仍是坐在舒適的椅子上,但是電影能帶你去所有這些令人興奮的、危險的地方,但你始終是安全的。”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天壇獎入圍影片《流浪地球》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人類為了自救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在太空尋找新家園的故事。影片以其獨特的視覺呈現和中國式的集體英雄主義風格,在中國電影史上描繪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此次電影節的評委,俄羅斯導演謝爾蓋•德瓦茨沃伊的目的也十分明確:“我不只是去尋找很棒的電影,更是尋找一些有才華的人”。

謝爾蓋•德瓦茨沃伊:

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電影。有些影片需要讓我感到好奇,想看看什麼是這個片子中最好的。我認為一個有特殊天賦的電影,是無關任何性別,任何主題的。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謝爾蓋•德瓦茨沃伊

謝爾蓋導演的影片關注俄羅斯及其周邊地區人民的生存狀態。2018年,他的最新作品《小傢伙》入圍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這部電影講述一位年輕母親先遺棄、後賣掉自己孩子的故事。影片採用了大量手持鏡頭,全片下來,鏡頭幾乎沒有離開過女主。這種略帶侵略性的主觀鏡頭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著髮膚的寒冷,體會著女主的困苦、無助和絕望。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這一切都來自謝爾蓋導演在莫斯科現實生活裡的所見所聞。他接受採訪時說:“我們需要觀眾不只通過電影來娛樂,我們需要嚴肅文學,也需要嚴肅電影,需要嚴肅的主題和故事。”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謝爾蓋工作照


希望能看到打動人心的情感

作為評委,智利導演西爾維奧·蓋約齊關注的是“有關人性的電影”。他強調自己要找的電影是能感染到觀眾的。

西爾維奧·蓋約齊:

我在尋找的電影是關於人性的,而不是什麼特效,就是關於人性的電影。大多數電影給人的感覺像是一種情感,讓你大笑,大哭等等,像爆炸之類的電影看過之後你可能會忘記,所以我要找的是有些特殊的,在某些方面是原始的,更加會感染到觀眾。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西爾維奧·蓋約齊先後在國際影壇斬獲近百個獎項,令他成為了獲獎作品最多的拉丁美洲導演之一。1979年,他的導演處女作《胡里奧始於七月》被觀眾選為“20世紀最佳智利電影”。他的另外兩部作品《加冕禮》《黎明忽至》分別斬獲第23屆、4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大獎。

去年,他就曾作為嘉賓來到北京國際電影節,但他說,當時帶著自己的作品來參展,心情非常忐忑,今年再次來到北京,以評委的身份出席,心態放鬆多了,他更喜歡這樣的體驗。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天壇獎”入圍影片《野梨樹》是土耳其電影大師努裡·比格·錫蘭的半自傳之作,影片講述了一位青年對未來進行的思考和探索。

和西爾維奧相似,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最看重的同樣是電影表達的情感。

馬基德·馬基迪:

能夠吸引人,傳達一些信息,也會從美學的角度評價電影。我還希望能夠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看到更多的原創作品,因為在這次電影節上,參賽作品並不是第一次來參賽,而且他們已經在其他電影節得過一些獎了,所以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原創電影。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馬基德·馬基迪被譽為伊朗國寶級電影大師,1997年,他憑藉代表作《小鞋子》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導演。


他們談“中國電影“

中國香港演員劉嘉玲是本屆評委會中的唯一一位女性,她表示很開心能來到北京國際電影節擔任評委。

劉嘉玲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女性評委加入:“因為女性看電影比較敏感、感性,和男性的理性應該有一個平衡。”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作為一名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拍戲的香港演員,伴隨改革開放,劉嘉玲與香港和內地電影一路成長。改革開放初期,內地的觀眾通過香港影視作品認識了陳真、李小龍、霍元甲等等;後來,內地與香港合拍片對家國情懷的關注成為重要的一部分。

劉嘉玲認為,英雄要拍,老百姓更要拍,電影應該百花齊放。

劉嘉玲:

在好萊塢的電影裡,你經常會看到一些英雄人物,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那種Super man,這些都會樹立一個國家強大的形象。但是有時候,我覺得老百姓的生活,也可以從裡面拍出很大的道理。我覺得這些也應該去拍,電影應該是百花齊放的。

劉嘉玲同時談到了自己對青年演員的期望:“我小時候就是珍惜自己的演出機會,磨鍊演技,吸收新的東西。”她認為,作為一個演員,除了要有天分之外,天文地理政治歷史人性都得要懂一點。懂得越多,角色才會越立體。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天壇獎”入圍影片《戰火球星》講述了傳奇人物伯特·特勞特曼的親身經歷。他是英國人眼中最棒的足球門將,也是德國人心中永遠的足球硬漢,影片可以說是在銀幕上重現了他當年的風采。

曹保平則關注年輕導演的發展:“新導演永遠是推動電影最重要的力量”。他強調,中國電影任重道遠,“真正意義上的現實主義電影,我覺得並不多。”

曹保平:

有很多其實談不上嚴格意義上的現實主義,因為現實主義要真實地觸摸、真實地對生活呈現和反射,只有熱愛,才會寫非常多非常多的東西,會看非常非常多的片子,你會廢寢忘食,不覺得苦,這是根本。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天壇獎“入圍影片《此地》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伊朗高山牧場的悲傷故事,年邁的老人想要拯救面臨死刑的兒子蘇哈,來回遊蕩,不眠不休,但所到之處所有的門都緊緊關閉。最終,老人只得在絕望與悲傷中撫養年幼的孫子。伊朗電影常善於從個體或家庭等極小的點切入,揭示更為深刻的社會問題與生活困境,以喚醒情感的共鳴和人性的探索。

談到中國電影,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表示:“希望中國可以根據本地的文化拍出更好的電影。”

馬基德·馬基迪:

伊朗電影的成功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伊朗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伊朗在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詩人,對傳統的敘事和當今的社會有很大的影響,當今伊朗電影有敘事性的特點,這就是原因。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芬蘭電影《開心點,糟老頭》入圍了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在令人心醉的北歐鄉村自然風光中,影片講述了一對祖孫之間充滿逗趣與溫情的故事。

對於中國電影,智利導演西爾維奧·蓋約齊的觀點則與馬基德·馬基迪十分類似:“保持你們原有的文化,不要嘗試類似好萊塢電影或者其他地方的電影類型。”

西爾維奧·蓋約齊:

從長遠來看,唯一能做的就是製作你自己真實的東西,而不是其他國家的東西。

針對“中國電影和好萊塢電影的差距在哪”這個問題,西蒙·韋斯特回答:“中美電影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

西蒙·韋斯特:

現在很多都是好萊塢和中國電影,都在製作大片,在世界各地上映。即使你不懂當地的語言,你也可以在任何國家看這些電影,享受其中。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跨越文化,把文化融合在一起。

我認為中國觀眾確實喜歡非常情緒化的電影,那種電影可能比好萊塢的還多。也許我們看好萊塢有點膩,現在就去尋找新的視覺衝擊。但說實話,我認為他們已經非常接近了,非常相似。

西蒙·韋斯特認為,中國電影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這裡似乎是新的電影製作中心,中國電影的未來不可思議”。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天壇獎“入圍影片《日暮》是一部女性主義題材的電影,故事背景設定在一戰前黃金時代的奧匈帝國,講述了神秘女子伊瑞斯在被拒絕加入已故父母的店鋪後,開始追尋自己身世命運的故事。

面對《文化十分》記者,俄羅斯導演謝爾蓋十分謙虛:“我沒有一些什麼新的東西可以告訴他們,因為中國紀錄片製作非常強,他們捕捉現實,艱苦積極地完成拍攝。對於我來說,通過看你們的東西,從而學到一些新的啟發。”

提及自己對中國電影的瞭解,謝爾蓋談到了張藝謀、陳凱歌和賈樟柯。“我最喜歡的中國電影是《秋菊打官司》。”

謝爾蓋•德瓦茨沃伊:

很久之前我就知道張藝謀,賈樟柯,陳凱歌。我們在觀看俄羅斯電影的同時,也會關注中國電影,我認為你們的電影工業在世界上非常非常強大和重要。我最喜歡是張藝謀的一部老電影,它雖然很老,但是很好看。它的名字是《秋菊打官司》。

自《功夫之王》後,評委會主席羅伯·明可夫與中國電影接觸緊密,由他執導的中美合拍動畫電影《狼圖騰》將於2020年上映。羅伯·明可夫認為,在中國拍電影的機會讓他更瞭解中國電影市場。他也呼籲更多國外影人來到中國拍電影:“中國電影產業可以擴展他們的視野,不僅僅是文化元素。”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德黑蘭:愛之城》是“天壇獎”入圍影片之一,講述了這座城市裡三個孤獨的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尋找愛情的故事。導演阿里·賈比爾安薩里運用片段化的記述方式和另類別致的人物設定,顛覆了人們對德黑蘭這座城市的傳統印象。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天壇獎”入圍影片中,有一部片長近三小時的宏篇鉅製《幸運兒彼爾》。影片講述了19世紀後期,志向遠大的牧師之子彼爾·西德紐斯離開嚴格的宗教家庭,闖蕩哥本哈根求學,在社會上屢遭挫折,最終成為孑然一身的隱士的故事。電影改編自19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丹麥作家亨利克·彭託皮丹的同名小說,由丹麥國寶級電影大師比利·奧古斯特執導。

說了這麼多,相信你對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有了更深的瞭解。在未來一週的時間裡,七位評委將對入圍“天壇獎”的15部影片進行嚴格的觀看和評選。

最終獎項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吧~

北影節明日開幕 | 劉嘉玲:要拍英雄,更要拍老百姓

▲第九屆“天壇獎”入圍影片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