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CPU业界第一,为何不自己造手机?

邓衍强


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是典型的小农思维。而现在主流的商业模式是发挥自己最强的专项,把这一块做好,然后和产业链整合,实现多方互赢,这就是高通为什么不自己做手机的原因。

在产业链条上完成了某一项之后,就想独自生产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的产品的话,这种想法是痴人说梦的。毕竟现在手机产业链上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是强如苹果,也只是保留设计和销售这两个环节,其他的都交给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去做。

手机产业链是非常复杂的

几乎所有的企业,希望占据的产业链上更高的环节,而不是占据所有的环节。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经给产业链上的不同分工,画成了一个6+1的微笑曲线: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生产制造→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越靠两端的,利润越高,越在中间的,利润越低。比如富士康占据的就是产业链条上的低端环节。

学问不错,喜欢泡妞还不花钱的郎咸平

而各大手机品牌,其实就是占据了两端的高点,而高通则是在原料采购环节,利润也是相当可以的。但是高通是服务众多的手机企业,因此可以获得利润叠加,因此也就相当滋润了。

富士康也是一样,虽然占据的是产业链的低端,但是服务的手机企业多呀!几乎所有的手机品牌都是去寻找富士康代工的,所以发展也是十分强悍了。


合则两利,其实华为说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国内并不需要如此之多的手机企业,只需要几家就可以了。因为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产生利润,否则都消耗在彼此的价格战上面了。

不过作为消费者,我们还是希望手机品牌可以多一些,毕竟,如果全世界都在使用华为或者苹果的手机,对他们的企业是好了,对于我们来说,则这个世界太单调了。

我是 FungLeo ,每日回答各种科技相关的问题,撰写各种科技文章,如果喜欢我,不要犹豫,赶紧关注我吧!

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哦!


FungLeo


我举个例子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懂,并且有所反思。

中国的家用轿车品牌,现在比较出名的有,长安,长城,众泰,吉利,奇瑞。这些国产车商现在都是组装公司,外形仿造,没有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变速箱,完全就是在攒一台车。比亚迪属于一个特例,比亚迪电动车原来越多,国家也重点扶持,目前很多大型电动公交车都是比亚迪生产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与高通是同理的。

1.为什么国家扶持比亚迪,因为比亚迪在创造自己的东西,也是国家的东西,或许突破电池瓶颈后,我们和国外有着相近的电动汽车技术,当然燃油机我们是永远也追不上国外了,因为我们到现在各大厂家都在组装比价格,没有搞自研发的,我们花便宜钱可以买到国产的组装轿车,但我们永远都跪在地上,祈求别人的技术,而我们求来的技术,都是人家淘汰几轮后的,并按新技术的价格出售给中国。

2.如果,我们早些停止这种组装的内战,我们把这些国产车企整合,长安你研发悬挂系统,吉利你研发发动机,奇瑞你研发变速箱,长城你研发汽车玻璃,最终每一家企业都有拿的出手的技术,或许在世界上都会有一席之地,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保护知识产权的道理。也许十年内中国早可以脱离进口而转为出口。

每个行业都有先驱者,华为是通讯业的先驱者,华为手机不过是冰山一角,你们知道路由器里有cpu吗?智能电视里也有,很多智能设备里都有。我们之前这些产品的核心大脑都是高通或联发科,并没有实现国内自主,而现在华为做的就是从核心开始脱离进口控制。

最近小米这个组装公司diss华为,让我看见了国人的悲哀。9年了,小米吃到了甜头,并且毫无改变,就这样再过二十年,手机还会和汽车一样,用的是人家淘汰的东西,华为mate x直接把巨头三星扼杀在摇篮里,国之骄傲,小米是民族的悲哀,低着头站不起来,只看着脚下的吃食。


大连一小哥哥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高通其实原来是造手机的。

在2G时代,高通是有自己的手机品牌的,而且在美国卖的也是不错的。

上图就是当年的高通的CDMA手机,而且世界上第一部CDMA手机也是高通生产的。

为什么高通放弃了手机的生产?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在2G时代,手机一直是不赚钱的。

在2G时代,手机作为卖基站的副产品生产,各大通信业制造商生产手机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基站,自己的通信设备。在那个时候,做基站的公司也同时生产手机,但是实际上一直到了苹果手机问世之后,终端手机才开始慢慢的赚钱的。而当时的欧洲巨头们,基本没有在手机上赚到什么钱。

2G时代是GSM和CDMA争锋的时候,而GSM是完全占据了上风。当时没人看好CDMA,高通则基本获得了CDMA相关的全部专利。当年高通去日本推销他的CDMA的时候,日本的手机生产商就提出了自己的忧虑,我使用你的CDMA制式,但是现在C网的专利完全在你手里,你也造手机,如果和你的手机发生了市场竞争,你掐我的脖子怎么办?

当时高通就决定放弃手机生产,把手机业务打包卖给了当时日本的京瓷公司。开始转为技术研发公司,依靠推广收取CDMA的专利费为生。

3G时代由于基本都是以高通的CDMA为基础核心的,所以高通在3G时代全世界薅羊毛,当时高通的专利费被业内戏称为"高通税\

通信一小兵


说起美国高通,就比较牛逼了,不仅是全球手机品牌CPU业界第一,而且还可以从其他相关使用企业处收取3G、4G的CDMA专利费。现如今,在5G时代,华为在全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高通。应该说美国高通研发5G的时间比较早,投入也比较多,其5G技术已经站在了世界最前沿。

既然高通公司这么出名,而在在芯片设计方面远超国内的华为,很多网友会发问,那高通为何不拥有自己的手机品牌呢?事实上,高通是手机制造的先驱者,早在2G时代,世界上第一部CDMA手机就是高通生产的。不过在2G时代,高通做手机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基站,自己的通讯设备。

那个时候,手机作为卖基站的副产品生产,做基站的公司也同时要生产手机。直到苹果、华为等手机问世后,终端手机便开始慢慢赚钱,正是因为,做终端手机不赚钱,而此时高通恰好获得了CDMA的全部专利权,于是高通就把手机业务打包卖给了日本京瓷公司。自己转为技术研发公司,专靠收取CDMA的专利为生。

不过,高通在转型收取CDMA的技术专利费为生后,此时恰逢是3G时代,当时高通就拿着CDMA专利全世界收取专利费,虽然高通赚了不少钱,也把赚来的钱用于更多的研发投入之上,但把同行业的小伙伴们都得罪遍了。于是,大家称高通收取专利费为“高通税”。

而现如今,在4G时代,如果高通要生产手机,就不得不面对其他通信业巨头的专利技术的授权。那些当年被高通收过专利费的全球通信巨头肯定会以牙还牙,绝不会放过高通的。与其自惹麻烦,还不如专心收取4G专利费呢。

同时,在高通看来,在自己行业中什么事情都要做,这是最愚蠢的小农思维,而主流的商业模式就是发挥自己的最强项,把自己这一块做好,然后再去整合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让别人离不开你,让大家都要用你的产品,这才是上上之策。

比如,现在虽然全球著名的智能手机品牌很多,但是芯片除了三星自己设计生产之外,其他厂商都要用高通的。还有与高通差不多的,就是富士康,虽然没有自己的手机品牌,但全球的手机品牌都要找富士康去代工。在自己的产业链上,做好自己的事情,让别人离不开你就可以了。要是什么都做,不累死才怪。

华为的任正非曾经说过,国内并不需要如此之多的手机企业,只要几家就可以了,因为这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否则都把精力消耗在价格战上面了。而对于高通与富士康来说,手机品牌厂商斗得你死我活,最终你们谁都离不开我,我始终是手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这就足够了。


不执著财经


高通CPU业界第一,为什么不自己做手机呢?

要知道,在2G时代,第一部CDMA手机就是有高通生产的,高通算是手机行业的先驱了。从那时候开始,高通就一直从事手机芯片的研发,而当时生产手机,就是为了推广基站。

随后几年,智能手机问世后,手机行业的市场空前的大,利润也足够丰厚,所以很多公司进入到手机行业,成为手机的制造商,而此时的高通在芯片上已经处于了业界顶端了。因为任何一家手机制造商要生产手机,都绕不开高通的CDMA等专利,都需要向它缴纳“高通税”,既然自己已处于产业链最顶端了,于是高通便将自己的手机业务卖掉了,从而转为技术研发性公司,靠专利为生。

虽然高通现在不做手机,但是全球所有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都有给它交费,高通自然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把芯片做好才是王道。毕竟一个面向全球热门技术的专利公司,也不会缺钱的嘛。

华为的任正非曾经说过,现在国内做手机的企业很多,行业竞争也就在这些企业中,而它们的市场竞争无非就是消耗精力、打价格战。而对于高通来说是没有这样的竞争的,更不用消耗精力和资金在这上面。你们做手机的企业不论谁输谁赢,最后你们都离不开我,因为没有我的芯片,你们做不出手机。这就是核心竞争力,而高通具备了这种能力。它还需要去做手机吗?

关于高通为何不做手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和美国的文化有关。在他们的经营理念中,企业应该多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在此领域中不断精进,并在此领域中多做突破,做出成绩。高通最开始就是一家技术开发商和供应商,所以才会在手机芯片上不断探索,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即使是有过产品,比如开篇提到它又做2G手机,这只不过是在为推广自己的技术而服务的。

所以说,高通不做手机的最主要原因,一是来自于独特的经营理念,二是对自身的定位非常明确。


码农聊科技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首先,高通强大的不在CPU,而在基带;

其次,手机行业对于高通来说,这不是主业,利润也不够;

高通强大不在CPU

我们手机中的芯片叫SoC,这是整合了基带、CPU/GPU/DSP等等的芯片,相当重要。

其中,CPU只是一个部分。CPU最强的是苹果的A系列芯片,因为它牺牲了基带的位置、早起DSP的位置,换取了极大的位置给CPU。而且苹果采用基于ARM架构改的架构,避免CPU面积过大而导致的功耗翻车。

所以,iPhone的性能这么强是基于超强的CPU的,A系列芯片的CPU性能每一年都是吊打安卓阵容的存在。

所以,最强的是CPU不是高通。即使高通自己做手机也没有多大的胜算。因为手机不只是一块芯片就行了。

高通强大在通讯行业的专利,强大在基带。

当然,高通不是没有做过手机,但是在2G时代就已经觉得这不够赚钱了,这个业务就出售了.......

手机不是高通的主业

通讯行业才是高通的主业,高通甚至把通讯设备的业务给卖了,专注于研发和专利。所以你发现,芯片的收入还不如高通的专利收入。

高通在通讯行业简直就是基础设施的存在,3G时代无法绕过,4G和5G都是标准的最大受益人。

高通躺着收钱已经收到手软了,有多余的钱投资当然是投资到人工智能、物联网、5G、自动驾驶上,为什么投入到手机行业上?

手机行业大部分的利润被苹果拿走,即使高通自己做手机,也打不过苹果,因为手机不只是一块芯片。

简单点说,就是利润率不够高,做来干嘛?这是个现实的世界啊!


太平洋电脑网


高通为什么不造手机? ARM为什么只卖IP授权,不做芯片?很简单:参考HTC,你不做手机,全世界的手机厂商都是你的朋友,你一-做手机,全世界的手机厂商都是你的敌人。手机业务和高通现有的授权兼卖芯片业务是不能兼容的。做手机,是抢下游的饭吃,是在挖自己的墙角,毁自己的根基,让以前的老客户变成敌人。

实际上,高通的利润比苹果还高,201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高通净利润高达32%,其中84%的净利润来自授权和专利费,而授权和专利费乃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手机公司每卖一部手机就要交授权和专利费,别人手机卖得越多,高通赚的越多。实际上,最近传言高通连芯片都不想做了,正在考虑将专利授权和芯片设计业务分离,好集中精力在专利上圈钱。传言intel可能要买高通的芯片设计。

再看看机厂的利润多少:最新数据苹果利润(营业利润)为28%, 三星只有11.6%,小米据说不到2%,其余的很多都在亏钱。你觉得高通在可以躺着赚钱的情况下,会愿意冒着主业受损的风险赚这些辛苦钱?

再者,做手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手机的各个部件往往不是来自一-家厂商。像相机,屏幕等等都是由不同厂商供给的,另外除了手机硬件之外,还有软件。系统的优化,软件的优化都是要后期投入巨大的精力来研发的。

再者就是手机的营销也是一个]学问,这些东西的模式都已经被苹果,三星还有小米等手机厂商成熟掌握,想独立发展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谈何容易。现在也是专利的时代,做手机同样要交很多专利费,一不小心还要被告侵权。不管做什么研发,没有专利技术,就是受制于人,众多的专利费就让你付出巨大的开销。

当然高通明白这个道理,也做的很好。至少在芯片这个行业已经独占鳌头了。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这就是他的核心所在。


牧离子


手机难做吗?不难啊。。

华强北都能搞出来,何况高通?

首先,是没必要做手机,

其次,手机市场基本饱满,无法厮杀,

最后,高通专利一大堆,光卖CPU的钱都数不完,

结论:他能做,但他不做,做的话肯定是贴牌,自己搞工厂不可能,回本周期太久,毕竟不能因为你是高通出的手机我就要买,谷歌出了安卓,安卓创始人都做手机,还是一大堆人不买单。

所以,这是我猜的,用的是大众思维。


By酷酷的BiN丶


大哥,供货商如果也做生意,经销商还做什么?如果高通也做手机,你让别人怎么活?我只要比成本略高的价格出售,谁卖得起?要知道,你们的芯片可都是我赚了一手的。

所以,为了取信全球的各大手机厂商,高通放弃了自己的手机和通讯设备等一系列“副业”,专心研发自己的芯片。

至于为什么不做手机,因为只卖芯片取信了别人,全球基本只有高通做芯片,这样赚的钱比做手机还赚,当然放弃啦


Destroy涛


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高通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它的CDMA、蓝牙、无线网络技术优势只能辐射、控制到设备制造商这一半径范围。这个半径内,技术、产品应用方案主导市场,因此客户群体相对简单。

其次,至于终端用户,那是一个纷杂、带有文化、地域、政治因素的社区,高通的技术优势鞭长莫及,也无能为力。

再者,高通这个品牌有些霸道,技术味偏重,不亲民,不适合作为消费类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