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都说古玉水深,其实八成的古玉辨识也就“一眼”的事,因为无论到代真古还是仿古,八成都带一目了然的真仿特征。

所以赏玉的“第一感觉”很重要,当然这个第一感觉是要建立在长期揣摩观赏真古玉已经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

从真古玉上来讲:一般战、汉之前为高古,则高古都有大约二千年以上的沧桑经历。既然高古,能传世的都是寥寥无几,多为入埋后出土,其沧桑的老熟、沁入、皮壳、光气、神韵,皆有诸多明显特征,堪称有目共睹。所以真正高古玉,其实不需专门家来鉴定,凡赏玩古玉的几乎人人可为专家,因为凡高古玉皆有开门特征、每一片位置都可以“窥斑见豹”沧桑毕现,真正到代高古玉凡玉中人都会人见人爱(参见《 》)。

开门的高古玉人见人爱,真古玉的开门特征能够吸引有缘相见的人(参见《 》)——无论其是否赏玉还是不赏玉(图1):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1-1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1-2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1-3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1-4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1-5

当然,或者认为馆藏品谁都知道是一眼,不见得,如果把馆藏品单独列出,还能一眼见真,则为功夫已然了。开门古玉无需鉴别,谁都喜爱摩玩。馆藏如此,非馆藏也一样(图2):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2-1-1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2-1-2

图2-1为藏友提供辨识的玉璧,高古特征明显(参见《 》)。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2-2-1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2-2-2

图2-2是藏友提供辨识的玉璜,实际是齐家三连璧的一部分(参见《 》)。

古玉识趣(56):真仿识玉的“第一感觉”

图2-3

图2-3是藏友提供的文化期玉璧,美感出来了,人见人爱。

上列几件都是藏友提供辨赏的,都是属于一眼见真的一类,特征毕现。

至于仿古玉也是一样:毕竟绝大多数仿都是为了求利,所以一般都无法做到边角不苟、面面俱到,把馆藏真品揣摩透了,有时(八成)见仿也就一眼的事。当然,依然有少数用心高仿(一、二成)需要细节辨认方可识得,那是要见真功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