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59項整改,重慶說到做到!

3个月、59项整改,重庆说到做到!

我市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激戰猶酣

3個月完成59項整改任務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

……

在脫貧攻堅最吃勁的時候,從武陵山到秦巴山,從渝東南到渝東北,重慶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引,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以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為抓手,不斷強基礎、補短板、振精神。日前,來自市扶貧辦的消息顯示,市委整改方案中明確的須在3個月內完成的59項整改任務,已全部整改到位。

連日來,記者深入扶貧一線採訪,深切地感受到重慶脫貧攻堅專項巡視整改步步為營、激戰正酣的氛圍和幹部群眾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

3个月、59项整改,重庆说到做到!

4月13日,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車田鄉小寨村,當地婦女正在學習苗繡技藝。近年來,該縣苗繡企業在政府支持下,將“扶貧車間”設到貧困村裡,為貧困婦女免費培訓技能,回收苗繡產品,讓她們在家門口實現脫貧增收。目前,企業在車田鄉已培訓200餘人,技術熟練的繡娘每人月收入約2000-3500元。 楊春來 攝

補齊短板

基礎設施先行“脫貧”

4月8日,遊福瓊又從家裡的檯曆上撕下了一頁紙,掰了掰指頭,“還有80多天……”

在海拔近千米的黔江區金溪鎮虎座山上住了半輩子,這個39歲的貧困戶就要搬到李家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從“糠籮篼”跳到“米籮篼”的興奮勁兒,讓她早就開始了倒計時。

遊福瓊即將搬入的新家,位於黔江區城南街道,距離城中心僅幾公里,是全市唯一安置在城郊工業園區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按計劃6月底將竣工交付。

3个月、59项整改,重庆说到做到!

項目效果圖

4月8日,李家溪項目工地,28棟房屋正快馬加鞭地施工。

“這是全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共安置416戶1452人。”黔江區扶貧辦主任郭興春介紹,安置點嚴格按照易地扶貧搬遷標準,設計了2至5人的戶型:

2人戶50平方米,3人戶75平方米,4人戶100平方米,5人戶125平方米。

房屋內將配置熱水器、燃氣灶、寬帶、沙發、床、櫃子等。

安置點同步建設農貿市場、幼兒園、衛生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還將配套新建年產量2000萬袋食用菌的工廠,讓搬遷至此的群眾就近就業。

這麼好的房子,遊福瓊卻只花了1萬元。原來,黔江區整合了易地扶貧搬遷、搬遷戶農村房屋收儲和宅基地復墾等政策,貧困戶每人自付費用不超過2000元。遊福瓊家裡有5口人,因此只需出1萬元便擁有了125平方米的新房子。她說:“我準備好好發展點產業,一定要儘快脫貧。”

今年以來,重慶重點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紮實開展住房、飲水、教育、醫療等專項行動。

黔江區積極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謀劃落實2000人搬遷計劃以及原93個安置點貧困人口的後扶問題;城口縣重點圍繞2個市級深度貧困鄉、3個縣級深度貧困鄉、10個未脫貧村、20個深度貧困村,著力解決水、電、路、訊、房、環境的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南川區投入資金1308萬元,支持貧困村、相對滯後非貧困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萬州區龍駒鎮,道路拓寬工程正在緊張進行。這條路是連接雲陽縣泥溪鎮和萬州區龍駒鎮兩個深度貧困鄉鎮的主幹道,完工後將通行農村客運車輛,加強兩個深度貧困鄉鎮之間的聯繫,今後不光村民們出行不成問題,農產品也不愁運不出村了。

奉節縣平安鄉,當地以喀斯特岩溶地質為主,存在嚴重的季節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以及季節性洪澇等問題。為了解決老百姓飲水問題,當地建池蓄、河裡抽、地下鑽、專車送,各種招數都使上了,總算解決了老百姓“吃水靠天、消水靠洞”的窘境。

“在脫貧攻堅戰中,基礎設施的‘脫貧’是塊難啃的‘骨頭’。”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只要基礎設施先行脫貧,貧困地區的落後面貌便能得到較大的改善,群眾的脫貧積極性也會有較大提高,脫貧成效才能長久可持續。

產業加速

千方百計鼓起群眾“錢袋子”

基礎設施的改善,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據瞭解,今年以來,重慶不斷完善產業發展與貧困群眾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扶貧產業對貧困群眾的帶動性不斷增強。

4月9日中午,彭水縣大埡鄉龍龜村三組村民晏貞勝趕完場,來到村委會,“我們那核桃苗,好久再進點過來呢?”“不急,這一批9900株已經全部領完,下一批要年底了。”村幹部回答道。

核桃產業,是龍龜村今年引入的產業,此前鄉親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並不高。改變源於利益聯結更加緊密。村裡採取了多種方式調動鄉親們的積極性:

一是免費發放核桃苗;

二是讓老百姓參與管理,每10戶產生一個代表,作為核桃種植合作社的理事;

三是在考核上進行引導,總分100分,沒施肥、打藥、刷白的都要扣除一定分數,但只要收穫時有80分以上,每株核桃樹就獎勵10塊錢;

四是收穫後,核桃全部歸鄉親們所有,村委會只收取5元/株的管理費。

如此一來,豐產後每株核桃樹可產20斤果實,每斤10元,按每畝地栽種20株計算,加上獎勵,種一畝核桃便可收入4000元以上,鄉親們怎會不積極?

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地理位置偏遠,長期以來產業基礎薄弱、結構單一,老百姓增收致富無門。通過駐村工作隊的努力,村裡引回了在外發展的村民趙本庭,由他牽頭組建合作社,以大戶帶動小戶,盤活村裡的閒置土地,發展脆李產業。村民通過流轉土地不僅每畝可獲得300元的租金,還可以在基地裡打工,每天工錢80-150元。

這樣的合作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進來。今年,安靜村的脆李種植已近2000畝,整個雙龍鎮的脆李種植面積已上萬畝,幾乎覆蓋所有貧困村。

基層的實踐和探索,源於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安排。針對產業扶貧質量不高,貧困戶受益不明顯等問題,今年重慶組建了扶貧產業發展專項小組,迅速研究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將市委整改方案中明確的產業扶貧7個方面、22項整改任務細化為50條具體措施,梳理形成問題、任務、責任“三張清單”,建立整改工作臺賬。

具體而言:

一是一對一指導龍頭企業以土地和扶貧資金入股、訂單生產、保底價收購、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帶動13.7萬戶貧困戶增收;

二是充分發揮全市貧困村共計477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通過以地入股、農業項目股權化改革等方式,引導4.88萬戶貧困戶入社;

三是制定了《關於進一步深化產業扶貧工作的通知》,從產業培育、精準到戶、龍頭帶動、利益聯結、技術指導、產銷對接、設施配套、投入扶持、風險防範等9個方面明確了31項政策措施,今年市級財政已安排資金1.6億元,專項支持14個國家重點貧困區縣扶貧產業發展。

接下來,重慶還將加大力度培育壯大長效扶貧產業,深化完善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入股、房屋聯營、保底分紅等方式,把貧困戶與產業緊密聯結起來,讓他們有更多的增收渠道。

盡銳出戰

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聚焦深度貧困,聚焦突出問題,各級領導深入一線“督戰促改”,輕車簡從,直奔現場,前線指揮,產生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4月1日,市屬單位新選派貧困村第一書記培訓班在市委黨校開班,290名第一書記參加培訓。

“加大市屬單位選派駐村幹部力度”是重慶做好巡視“後半篇文章”的重要內容。因此,春節後市委組織部和市扶貧辦就印發通知,要求市屬單位做好增派貧困村第一書記的工作。

3月上旬,各市屬單位遴選出的290名第一書記到貧困村報到開展駐村扶貧工作。至此,重慶由市屬單位選派的第一書記達到400多名,他們吃在村、住在村、幹在村,帶著村民幹、幹給村民看,肩負起了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帶頭人”的重擔。

黝黑的皮膚、瘦削的身材,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幹練勁兒,這是彭水縣大埡鄉龍龜村第一書記彭光明給人的第一印象。“見笑了,以前不像這樣,這段時間村裡發展核桃產業,天天在坡上曬著,黑了好幾個‘色號’,瘦了10多斤。”

3个月、59项整改,重庆说到做到!

4月3日,彭光明為村民運送物品。

彭光明來自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老家在忠縣汝溪鎮。儘管來自農村,但因為他從小成績好,被家裡寄予了厚望,家人從沒讓他操持農活。這次駐村,彭光明和其他隊員一起,自學並拿到了摩托車駕照,花費4200元買了一輛摩托車,專門用來走村串戶。村裡要發展核桃產業,彭光明又到處翻閱資料,基本上掌握了核桃種植的各種技術。

最讓人驚訝的是,為了幫村民們賣土雞,彭光明竟然專門找師傅學瞭如何殺雞、去毛、真空封裝……

因為總是揹著個書包,黔江區金溪鎮長春村第一書記田傑有了個外號——“揹包書記”。他揹包裡有幾樣東西,一雙膠鞋,一對護膝,方便風裡來雨裡去走訪入戶。

和彭光明一樣,田傑也是個實幹家。不懂種植技術,他就從村民那裡租了一畝地來種玉米和土豆,向專家和村民們請教技術,並反包勞務給村民;村裡要發展羊肚菌,田傑挽起袖子,一頭扎進大棚裡學習;村裡要清潔河道,他帶頭挽起褲腿,跳到河溝裡幹起來……

事在人為,無數像這樣的幹部,匯聚成了重慶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眼下,距離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只有兩年時間,重慶將從物質待遇、選拔任用、容錯糾錯等多個方面為扶貧幹部們創造條件,讓他們扎得下根、幹得舒心,有盼頭和幹勁,持續在脫貧戰線上發光發熱。

大家都在看

山與城|消失的重慶三大機場:這些空中傳奇你知道嗎?

曬文化 · 曬風景丨明天,一起走進忠縣的“詩意山水”

在重慶,派出所可以開哪些證明?權威答案來了!

記者:顏安

平臺支持:人民網

3个月、59项整改,重庆说到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