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問釣靈還是釣鈍了,你釣的是魚

常有釣友問起關於靈鈍的的事情,總覺得浮漂靈敏就容易上魚。其實並不是浮漂越靈敏上的魚就越多。靈敏和上魚是息息相關的,不能單獨拋開上魚談靈敏。用化老師的話說就是:“靈和鈍,得看你怎樣運用,只要能上魚,使用誇張信號或小信號都可以,不要鑽牛角尖。”

新手朋友乍一聽靈鈍,可能有點懵。靈和鈍都有自己所適用的魚情,追求靈敏就可以像化老師說的那樣:“可以調高目,釣低目;或者用小漂、細尾漂。”想搞清楚靈鈍,首先要搞清楚調目和釣目。

拋開調目談釣目都是耍流氓

很多剛開始學習垂釣的朋友們時常會問:“你釣多少目啊?”這多半是還沒有搞明白調目和釣目。我們曾經講過,下面簡單回顧下:

調目:我們調漂大致要經歷“找底——剪鉛皮——掛餌調整”三個步驟,調目就是在“掛餌”前通過修剪鉛皮確定的目數。在釣目相同的情況下,調目越高,越靈敏一些。


別再問釣靈還是釣鈍了,你釣的是魚

釣目:是在掛餌後確定的目數,它決定了雙餌在水下的狀態。釣目主要是通過調整浮漂在主線上的位置來確定,所以一般調目相同的情況下,釣目調整得越高,浮漂就越鈍;反之,釣目調整得越高,一般浮漂會越靈敏。

別再問釣靈還是釣鈍了,你釣的是魚

但我們並不能說調高釣低就一定靈敏,調低釣高一定鈍,靈鈍還和所用的浮漂、水域和子線長短有關。所以,同一支浮漂,在同一水域,相同的子線長度,調目越高,釣目越低,浮漂越靈敏一些。反之,浮漂就越遲鈍一些。

什麼情況需要調整釣目:

漂尖動作很大,上躥下跳、信號頻繁,很可能是小魚鬧窩,它們嘴不大,但衝擊釣餌的力卻不小。這一般由於浮漂的牽引力太大,或是短子線鉤上的鉤餌太大太硬,魚輪番衝撞釣餌,一旦釣餌晃動起來更刺激魚不斷地對餌發起攻擊。對策是釣遲鈍,可按1/3目為一個階梯,將浮漂漸次向上調整,極限是上推不能超過兩鉤距離。

別再問釣靈還是釣鈍了,你釣的是魚

什麼情況需要調整調目:

比如,釣小鯽魚,可以用小號袖鉤搓小餌。若釣大鯽魚或鯉魚,鉤大了,餌搓得大了,調目就要提高。因為餌重增加了,再用釣小鯽的調目,鉤餌在水下的狀態就會改變,釣組會偏向遲鈍,信號得不到更好的體現。因此有魚越大,調目越高的規律。

不同魚情的靈鈍參考:

靈:日常野釣或者釣黑坑生口魚的時候,魚的吃鉤動作大且真。

鈍:小魚鬧窩、守大魚、冬釣魚口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