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此处申请改名为知音区,它是俞伯牙、钟子期故里

说起蔡甸,之前很多人都不屑一顾的觉得,不就是汉阳那边的乡里么?又远又偏,要什么没什么的地方!

然而如今的蔡甸,在快速发展中已然是全面起飞状态!轨道交通、土地市场、楼市开发、区域城建等等方面已让蔡甸在武汉的众多新城中格外抢眼,一跃成为购房者趋之若鹜之地。

武汉此处申请改名为知音区,它是俞伯牙、钟子期故里

蔡甸区隶属于武汉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武汉市西大门,地处长江和汉江夹角地带,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武汉此处申请改名为知音区,它是俞伯牙、钟子期故里

蔡甸区名字的由来

古代郭外称郊,郊外称甸。蔡,本意野草;甸本意郊外。所以,很多人对蔡甸区这一名称还是很陌生的……

如果告诉你蔡甸区的前身为汉阳县,一定会恍然大悟。商末周初,先隶南国,后属郧国。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秦统一中原时,属南郡。隋属沔阳郡、置沌阳、汉津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因汉津县位于汉水北岸,依“山北为阴,水北为阳”的旧例,改名为汉阳县。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汉阳、汉口分治(阳夏分治),汉口镇及周围数乡从汉阳县分出,另立夏口厅,同属汉阳府。1949年5月17日,汉阳解放,隶属沔阳专署。

1950年8月26日,汉阳县人民政府从原汉阳城区显正街迁至蔡甸。1992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其行政区域不变,区治设蔡甸街。

早在2017年就有消息说,蔡甸要更名为知音区!两份《关于蔡甸区更名为知音区的的报告》、《蔡甸区人民政府关于将蔡甸区更名为知音区的请示》文件首页在网上流传。

武汉此处申请改名为知音区,它是俞伯牙、钟子期故里

武汉市蔡甸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也向有关媒体证实,该区正申请更名为“知音区”。

在中国招标网发现了一份《武汉市蔡甸区地名更名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发布时间为2017年7月28日;招标内容为:武汉市蔡甸区地名更名服务;项目预算控制价为180万元;采购单位为蔡甸区民政局。

但招标公告上所留的联系人电话无法接通。

近年来,围绕知音文化的打造,蔡甸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牢固树立了知音文化的品牌地位,使知音文化成为了蔡甸区特有的文化资源。

坐落在蔡甸街马鞍山南凤凰嘴上的钟子期墓,是知音传说历史文化传承的唯一文物载体。2008年,钟子期墓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蔡甸区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知音文化之乡”;2014年荣获第三届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奖,同年,“伯牙子期的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湖北日报》之前报道,蔡甸区委书记、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感慨地说:“曾经有朋友向我抱怨,你工作的地方名字不好记、位置也难找。我告诉他,全国有近3000个县,你记不住蔡甸不要紧,你知道’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就够了。我工作的蔡甸就是这个故事的发祥地。”

蔡甸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有关媒体证实,蔡甸区申请更名为“知音区”还未正式对外公布消息,蔡甸区确实在申请,但还需经过武汉市、湖北省及国务院的一级级审批。

在城市留言板上,还是有不少人关注蔡甸更名,最新回复在是在2018年年底,相关回复为:“关于蔡甸区更名问题,区政府按照更名程序于2017年7月和11月向市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呈报蔡甸区更名知音区请示及相关资料后,市政府未作正式批复,区政府对更名工作也未作进一步安排。”

武汉此处申请改名为知音区,它是俞伯牙、钟子期故里

虽然进展不明显,不过既然已经提交申请,着手在做,有朝一日,或将就成功更名为知音区了!

说起蔡甸区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名片,

还是要属“知音故里”。

钟子期墓是整个知音故里

传说历史文化传承的文物载体。

2008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蔡甸区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知音文化之乡”;

2014年“伯牙子期的传说”入选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武汉此处申请改名为知音区,它是俞伯牙、钟子期故里

(钟子期墓)

2016年3月,蔡甸区新闻信息中心在蔡甸区官方网站上发布《知音文化寻根祭祀在钟子期公园广场举行》一文称:

蔡甸区已连续六年举办祭祀楚隐贤钟子期活动,旨在传承知音文化,唱响知音文化之根。近年来,围绕知音文化的打造,我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牢固树立了知音文化的品牌地位,使知音文化成为了我区特有的文化资源。坐落在蔡甸街马鞍山南凤凰嘴上的钟子期墓,是知音传说历史文化传承的唯一文物载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