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我們在拍照的時候,經常都會聽到一個詞:質感

這個詞似乎就和”毒“”德味“一樣,成為了攝影圈中又一個玄乎的名詞。實際上,質感是可以科學解釋,並且可以在前後期中控制好的。

由於是在城市風光教程系列中,因此本教程會著重建築物的質感。相對於其他物體,建築物的形狀相對規則,也是比較好作為教程展示的。其中很多原理,對於其他拍攝物同樣適用。

首先來看看百度百科對質感的定義:物體通過表面呈現、材料材質和幾何尺寸傳遞給人的視覺和觸覺,對這個物體的感官判斷。

說得通俗點,讓物體有質感,就是讓物體的光影、明暗對比強烈,讓物體的立體特徵在平面的照片中呈現出來。

方法一:提高照片整體對比度

優點:快速簡單

缺點:不能大幅度調整

說到明暗對比強烈,很多人會首先想到提高對比度,高級一點的會想到S曲線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本質上,S曲線和提高對比度是同一類方法。S曲線對照片的把控更強,可以調整的內容更多。但是這類方法最明顯的感覺就是:不能大幅度調整,否則畫面會變得很“髒”。

更專業的解釋:相機傳感器所記錄的信息並不是那麼的“均勻”,即便是完全一樣的內容,在光電轉換的時候,每個像素點都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就是所謂的”噪點“。

這些噪點可能在低對比度的時候並不明顯,但是提高對比度的操作讓本來細微的差別變得更大,因此原本純淨的畫面,在大幅度提高對比度後,會變得很“髒”。

舉個栗子,原來三個像素點的信息分別是100,105,103。在原片中,這種差別不容易覺察。但是在大幅度提高對比度後,這三個像素點的信息變成了90,130,100,這種區別就顯而易見了。

更高端一點的方法,必然是結合蒙版,對照片中的區域進行分區調整。

方法二:雙曲線

優點:幾乎不損畫質,調整精確,(對比中性灰)處理皮膚不易掉色。

缺點:比較費時,(對比中性灰)來回切換圖層比較麻煩。

這裡不得不提的依然是曲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曲線調整圖層+蒙版(選區)。這種方法,在商業攝影中,有一種更高大上的叫法,就是大名鼎鼎秒天秒地萬能磨皮的:雙曲線。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數學老師: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

這才是攝影后期中的雙曲線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新建兩個曲線圖層,分別將曲線上拉和下拉,兩個圖層分別命名為“提亮”和“壓暗”(人像後期中一般叫做加深減淡)。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然後點擊圖層的蒙版部分,快捷鍵 Ctrl/Command+I對圖層進行反向。(Windows和Mac的快捷鍵操作不同,都分別註明了。由於平時快捷鍵用的多,不詳細解釋菜單位置了,感興趣的自行百度)這一步操作後,可以看到兩個曲線圖層的蒙版顏色都變成了黑色。

接著,將照片放大,選擇畫筆工具,對建築物的立面進行塗抹。塗抹的時候,如果是一些水平或垂直的立面,要先將畫筆大小調整至和建築裡面的大小一致。(使用快捷鍵 [ 和 ] 可以快速設置畫筆大小)在塗抹時,同時按住Shift鍵,即可確保畫出來的線條是垂直或水平的。

注意,畫筆的不透明度要設置得較低(參考值10%),這樣操作起來不顯突兀。對於建築物,要保持光影的持續性,因此流量要保持100%,否則反覆塗抹就有可能造成不均勻的情況。不透明度的設置可以根據照片的實際情況設置 。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對於一些比較複雜的建築立面,比如一些特色地標建築(環球金融中心:怪我彎咯),則需要將立面單獨摳出再進行塗抹。摳圖手段很多,限於篇幅,以後教程再提。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除了摳圖外,還有通道法,可以單獨選出高亮的地方。按住Ctrl/Command點擊RGB通道(或者直接快捷鍵Ctrl+Alt+2/Command+Option+2選擇),即可選擇出照片的高光部分。通道法對比摳圖法當然是快捷許多,但同時精確性也有所下降。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補充一句,關於大家熱愛的亮度蒙版,其實也是基於通道的。在通道面板中,如果選擇的時候同時按住Shift和Ctrl/Command,即可擴大當前選區範圍,如果再上述基礎上,同時按住Alt/Option,即可縮小當前選區範圍。通過增減可以達到亮度蒙版相近的效果。

對於雙曲線這個方法,並不僅限於兩根曲線,核心思想是利用若干曲線來分區調整照片的影調

方法三:中性灰

優點:幾乎不損畫質,調整精確,(對比雙曲線)不需要來回切換圖層,適合全屏。

缺點:比較費時,(對比雙曲線)處理皮膚時容易掉色。

既然提到雙曲線,不能不提的就是中性灰。中性灰處理手法和雙曲線大同小異。但是中性灰的提亮和壓暗都是在一個圖層中完成的。個人來說,更偏愛中性灰。

首先新建一個圖層,混合模式選擇柔光,同時勾選“填充50%灰” 。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柔光圖層的原理是:50%灰不影響下面的圖層,暗於50%灰的地方壓暗(加深)下面圖層,亮於50%灰的地方提亮(減淡)下面圖層 。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分別使用黑色或者白色畫筆,在柔光圖層上塗抹,得到提亮或壓暗的效果 。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具體的塗抹方法和雙曲線一致,快捷鍵D可以將顏色設置成黑白,快捷鍵X可以來回切換前景色和背景色,結合快捷鍵,可以大大提高修片的效率。關於中性灰,大家可以參考網上的一些中性灰磨皮教程。雙曲線和中性灰,統稱為D&B(Dodge and Burning,加深減淡),是屬於商業修圖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方法四:包圍曝光

優點:完全無損畫質。

缺點:無法調整運動物體,操作也比較費時。

包圍曝光除了可以用於HDR,還可以用於完全無損提升質感。上述方法雙曲線和中性灰雖好,但也對照片的像素進行了改動的,而包圍曝光則完全不會改動畫面的像素。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一般來說,會固定機位拍攝3-5張參數不一樣的照片,在Photoshop中以圖層形式打開,0EV是正常測光下的照片,+1EV是過曝一檔的照片,-1EV是欠曝一檔的照片,如圖所示建立蒙版 。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在+1EV圖層蒙版上塗抹即可提亮,同理,在-1EV圖層蒙版上用塗抹即可壓暗。具體的塗抹方法與上述雙曲線和中性灰方法一致。包圍曝光的方法,只能夠針對靜態物體,而對於運動的物體,顯得並不那麼好用。

方法五:DR3 插件

優點:快捷簡單,效果顯著。

缺點:有時效果過於明顯,不易把握。

不算優點也不算缺點:會讓照片有柔光感。

除了以上手動方法外,還有使用插件的方法。此處推薦一個人像修飾插件:Delicious Retouch 3(以下簡稱DR3)。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使用皮膚質感操作,可以明顯提升畫面的質感,由於是一鍵傻瓜式,因此可以解釋的點並不多,基本上屬於插件版本的中性灰,自行感受一下 。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建築和天空交界的部分有點發白。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使用蒙版,將天空部分擦掉,同時,一些不需要加強質感的部分如車軌、水面等也可以通過蒙版處理 。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插件法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一鍵完成,並沒有太多的設置空間,因此不容易控制範圍。

以上是五種提升照片質感的後期方法。當然後期基於前期,要拍攝有質感的照片,更多依賴的是前期的光線,後期只是對照片進行適當的潤色和加強,使物體原來的質感得以更好地呈現。

除此之外,適當銳化也可以使照片的質感更加強烈(銳化本質也是提高邊緣處的對比度),在以後的教程中會繼續探討。

最後總結一下所介紹的五種方法


五種後期方法,讓照片更有質感!


五種方法一般會組合使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