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箇中國人學英語到什麼程度,可以不用在腦子裡翻譯成漢語,而直接與對方交流?

King2015ss


英語學習分很多種,就拿我自己舉例子,我大概是在六歲學的英語,從學英語的第一天起,老師就告訴我們:“不要把漢語在腦子裡過一遍再翻譯成英文。”所以我們都是想說什麼說什麼,錯了也沒有關係,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時態,語法,甚至語序都會有錯誤,但那都不是事兒。然後我們就看英文的電影,動畫片。久而久之,語感就練出來了,自然而然就不會把漢語翻譯成英語在說出口了。我喜歡哈利波特,所以就不知不覺地成了比較好的英式口音。但我說英語的時候還是會有錯誤,只是越來越小了而已。我不覺得英語要學好了才能不用翻譯就說出來,我現在初三,詞彙量還不高,但我從來不翻譯漢語說英語,直接說出來情感會把握得更好。屬於個人觀點,分享一下。


顧十修


我的英語是後來學的。我是緬甸漢人,小時候就和其他民族小朋友一起玩,所以也是不知不覺中會的其他民族語言。

沒有感覺要轉換成別的語言,舉個例子吧,就像是電腦打字盲打一樣,沒有刻意去想哪個鍵,已經是下意識的行為了。

當然了,我從小讀的是緬文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反正平時講話時,隨時可以在緬語和漢語中切換。

我的中文是緬文假期中補習學來的。記得有一篇叫賣油翁的文章裡寫到,“別無他,唯手熟爾。”

這也就是所謂的熟能生巧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倘若有詞不達意之處,姑妄聽之。

以上。


大愛緬甸


你好,我早先是英語白痴,現在在外企工作,談談我的大致想法:

在我英語剛起步時候,我的問題和你的提問一樣,為什麼我總是需要將中文翻譯成英文呢?什麼時候能夠不用這樣?可以隨心所欲的中英文來回無障礙切換?當然,現在我和老外交流基本不用去翻譯漢語了,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我覺得有兩點:


第一:足夠的、有效的輸入量

什麼是足夠的、有效的輸入量?三個要素,“足夠的”“有效的”“輸入量”,足夠的很好理解,就是大量的,足量的。“有效的”是指你聽過的英語,都是你理解了的。輸入量簡單的來講是:有多少英語信息進入到你的大腦裡面。舉個例子:What leverage do you have? 翻譯過來是你有什麼把柄?平時你是接觸不到這句話的,這句英語進入到你的大腦之後,是需要你記在大腦裡面的;同樣,像類似這樣的句子應該像潮水一樣,湧進你的大腦,在你的大腦裡面形成一個知識庫,想要用的時候,就能提取出來。


如何去保持足夠的、有效的輸入量呢?


最理想的情況下,就是你聽過的並且理解的英語,一次性記在你的大腦裡面。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知道有兩個方法是很有效的:

  • 看美劇

  • 背課文

每天看美劇可以讓你的積累量逐漸增大,而且貼近生活,符合交流的基本需求。關於背課文也是很有效的,但是我個人是很難接受的,原因是有點反人類,天天背課文太枯燥了,揹著揹著就忘了,容易堅持不住,但是還是有很多牛人能夠把新概念好幾本都背下來,我是非常服氣的。

所以當你沒有好的方法是,你可以嘗試一下這兩個辦法,當然這兩個辦法也是需要通過科學的手段實現的,別亂來。我建議大家一定注重上面提到的三個因素,一點都不要少!“有效的”讓你理解英語、“足夠的”需要你的堅持和積累、“輸入量”一定要進到你的大腦裡面,形成一個知識庫。


第二:組織能力

有人可能要問了?那麼多博士碩士,學習了十幾年的英語,聽力基本滿分,為什麼還是不能脫口而出呢?為什麼還要經過漢語轉化成英語呢?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語言組織能力了。不得不承認,他們可能已經有了上面我提到的知識庫,但是卻缺少了語言組織能力,簡單的來講:就是你要知道什麼時候要從知識庫中抽取什麼內容出來,然後通過你的嘴表達出來,這就是組織能力。

舉個例子:老外說:you are amazing 這個時候你要說什麼呢?或者說你想說什麼呢?常規的表達是:Thank you; Thanks for your compliments!但是你想說我有點受寵若驚: I am flattered. 這個在教育中不常見,但是在表達中常見,是很謙虛的說法,要比你直接感謝好一點。在美劇中常見的表達,這就是在你的知識庫中,知道抽取你想要的內容出來。

那麼如何做到呢?


  • 和老外交流

  • 美劇跟讀、模仿

首先第一種是最理想的情況,如果你沒有的話,那就繼續看美劇去跟讀,這樣,你知道別人說的,你也會知道你要反饋的,這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是個不錯的方法,也是要經常聯繫。如果你第一個步驟做得好,其實很多時候你就已經知道怎麼回答了。


所以你說什麼程度可以不用翻譯中文,不好講,從時間上看,沒有個一年年半,想都別想,除非你的基礎極好。但是隻要你能夠將這兩個步驟掌握好,脫口而出,不是問題!祝你早日實現!


大鵬充電


卡爾馬克思說過,外語是鬥爭的武器,當你說外語的時候,要忘記一切母語,就像你就是英語人士一樣,語言學習歸根到底,實際上是思維的內化,當你看到一樣事物,直接想到的是他的英語單詞,而不是漢語詞組的時候,當你想說一句話,直接用英語的表達方式表達出來後,就上了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