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麼多來不及做的事……

——追記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鄭冰

盧志堅 孔雪 懷劍

還有那麼多來不及做的事……


鄭冰參加掛鉤的鄉村小學的主題活動

3月18日,是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村孩子們去八十二烈士陵園接受紅色教育的日子。以往每年,淮陰區檢察院副檢察長鄭冰都會認真準備好教案,為孩子們帶來一堂生動的普法教育課。然而,今年他卻失約了。2月15日,鄭冰因病辭世,時年48歲。近日,記者走進淮陰區檢察院,探尋一個基層檢察人的奮鬥軌跡。

女孩的感謝他再也聽不到

正在緊張準備高考的女孩小夢永遠不會忘記,是淮陰區檢察院的鄭檢察官給了她一次圓夢的機會。

2018年8月的一天早晨,快上高三的小夢騎著電動車去上補習班,不小心撞倒了一位外出散步的老人,致其死亡。同年9月30日,公安機關以小夢涉嫌交通肇事罪對其立案偵查,並於11月5日將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分管未檢工作的鄭冰受理了這個案件,他在調查中發現,小夢在學校、社區一直都表現良好,事故發生後十分後悔,她的父母也願意賠償和解,只是因為家境不寬裕,與死者親屬在賠償數額和支付方式上一直未能達成協議。最終經過鄭冰多次釋法說理,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考慮到小夢是未成年在校生,有自首情節,又是初犯偶犯,且與被害方達成和解協議,檢察機關依法對她作出不起訴決定。

“現在想當面說聲‘感謝’都不能了,心裡真不是滋味!”小夢的父親向記者表示。

從檢23年,鄭冰收到的感謝很多。但他經常和同事說,辦案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一個都不能少,所以一個會辦案、能辦案的檢察官,不僅要積極投身辦案實踐,更要不斷加強學習。多年來,鄭冰從來沒有放鬆過學習,他不僅通過了法律本科的自考、初任檢察官考試,還拿到了在職碩士的文憑,先後在公訴、反貪等多個業務部門工作。2017年9月入額以來,鄭冰更是積極投身改革實踐,作為院領導帶頭辦案,先後辦理未檢案件23件26人。

“彩虹少年”的新方案再也送不到他手上

2月1日,臨近春節,淮陰區檢察院未檢檢察官郭明璐撥打了鄭冰的電話,沒成想竟被掛斷了。很快,郭明璐就收到鄭冰的短信,原來他正在醫院打點滴,“他說第二天會來單位聽我當面彙報”。

第二天一上班,鄭冰就喊來郭明璐,仔細聽取了她的彙報。隨即,鄭冰佈置了春節後的工作安排,指出法治進校園宣傳方案存在的問題,並專門叮囑郭明璐要想些新點子,節後第一時間向他彙報。然而,這一次,鄭冰卻“食言”了,郭明璐寫好的方案,再也沒能送到他的手中。

從2016年7月開始,鄭冰擔任淮陰區檢察院副檢察長並分管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彼時,淮陰區檢察院早已是蘇北地區檢察院中首家被命名為“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的檢察院,曾先後打造過關愛“留守兒童”、幫扶“失依兒童”的品牌。如何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中繼續深化探索,鄭冰思考良多,他推動對全區2014年至2016年受行政處罰後再犯罪的未成年人情況進行了摸排調研,發現這些涉罰少年的犯罪率高達59.8%。

為了加強對這些未成年人的教育幫教、降低犯罪率,在淮陰區檢察院黨組的大力支持下,鄭冰組織開啟了“彩虹少年”系列關愛幫教計劃,並積極探索建設未成年人犯罪臨界預防和早期干預體系,推動彩虹少年信息化網絡關愛建設,建立政府出資購買服務幫教彩虹少年制度,申請成立彩虹少年關愛協會,協調淮陰區愛心力量、社工組織、社區矯正專業隊伍開展幫教工作,做到對少年不良行為的早發現、早干預。

據悉,自推廣“彩虹少年”項目以來,淮陰區涉罰未成年人犯罪率下降了40%。2017年11月,該院被授予“中國刑事訴訟法學會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研究基地”稱號,為江蘇省首家。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北師大博士生導師宋英輝教授充分肯定“彩虹少年”工作,並於2018年10月來淮重點推介這項工作。目前“彩虹少年”項目的相關做法被正在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兒童福利法吸收。

徒弟們還有工作想和他一起完成

同樣是2月1日,青年幹警洪帆報了一篇信息給鄭冰審閱,鄭冰一反常態沒有立刻回覆。“我頭有些痛,稍後再看。”鄭冰稍後在回電中說道。沒想到,這篇反映該院工作報告三個新增附件並獲該區人大代表熱議肯定的信息,成了鄭冰生前審閱的最後一篇信息。“現在想來,他應該是硬撐著來上班的。”洪帆忍不住哽咽。

鄭冰是淮安市檢察系統有名的“筆桿子”,20多年來,無論是在業務部門還是在綜合崗位,他一直筆耕不輟,撰寫發表1000餘篇理論調研、經驗總結、消息動態、案件通訊,還有大量的綜合性文字材料。

“他總是晚上在家裡寫稿,經常失眠,有時我夜裡起來,會看到他在客廳裡一邊轉圈,一邊唸叨稿子的內容。”鄭冰的妻子含淚回憶。

鄭冰不僅自己埋頭寫作,還樂於傳授經驗,帶動院裡的年輕幹警寫作和辦案。

對於洪帆而言,鄭冰既是“嚴師”也是“益友”,是鄭冰手把手帶著他從一個個“小豆腐塊”寫起,直到現在能夠獨立完成報給地方黨委政府的調研分析報告等大材料,也是鄭冰幫他投稿,在《檢察日報》發表了第一篇文章。“是鄭檢讓我明白原來寫材料也很有成就感,和辦案一樣充滿了挑戰。”洪帆說道。

張傳傑是2017年從部隊轉業來到淮陰區檢察院的,他也是鄭冰帶出來的徒弟。“一開始真不知道怎麼寫,都是鄭檢給我佈置選題,教我怎麼搭框架。”

2018年4月,鄭冰帶著未檢部門的幹警一起去外地跟蹤考察一個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孩子,還特地帶上張傳傑一起跟蹤採訪。回來以後,鄭冰不僅指導案件辦理,還多次和張傳傑一起策劃案件的宣傳報道。最終,這篇《“小黑客”變“小白客”》的典型案例宣傳稿件,被多家主流媒體宣傳報道,該案的辦理也得到最高檢未檢廳領導和江蘇省檢察院主要領導的肯定,並被寫入2018年江蘇省檢察工作報告。

如今,鄭冰帶出來的青年幹警大多已經走上了中層幹部崗位,並在各項檢察工作中嶄露頭角。其中,1名幹警在2018年江蘇省兩項業務技能競賽中均獲得能手稱號,1名幹警被評為全國檢察宣傳先進個人。

“感覺他還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工作想和他一起完成。”一位青年幹警在回憶鄭冰的文章裡寫道,“我們要繼續把工作做好,那就是他最大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