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指南

春季正值學生心理疾病的高發季節,為構建平安校園,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防止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引發極端事件,在此提供一份指南,希望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學習。

什麼是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指不良教育或者文化背景造成一定的個性偏差,可能由一定的心理刺激因素誘發,出現暫時或局部的情緒問題,自己可以識別但是難以擺脫,必須需要旁人或者心理醫生調節,身邊人也許能發現但是發現了只能部分理解,正常人如果處於相同的環境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如果沒有刺激性社會因素,也許不會馬上出問題,但以後仍然可能出現。


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指南


什麼是心理危機?

心理危機指學生運用通常處理方式不能應對目前所遇到的情形,無法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感知與體驗而出現的嚴重心理失衡狀態。

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指南

什麼是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對有心理危機的個體或群體的一種緊急處理,其目的是及時對經歷個人危機、處於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將發生危險的對象提供支持和幫助,使之恢復心理平衡。


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指南


這些孩子是需要特別關注的

情緒低落、抑鬱的孩子

性格孤僻、沉默的孩子

不願意社交、不與朋友交往的孩子

容易緊張不安、衝動易怒的孩子

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的孩子

最近有重大生活事件的孩子

自我懷疑、自我貶低的孩子

缺少親人、朋友支持的孩子

兒童時期成長處境不利的孩子

性別角色困惑的孩子


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

  • 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 交一、兩個知心朋友;
  • 有心事和朋友聊一聊;
  • 嘗試用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 心煩意亂的時候可以尋求幫助;
  • 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 接納自己、喜歡自己;
  • 願意嘗試新鮮事物;
  • 有一定的計劃和目標;
  • 培養自己的幽默感。


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指南


家長可以這樣關心孩子


  • 注意孩子情緒低落和行為退縮的徵兆;
  • 當孩子處在困境當中,要向孩子表達出你的關切;
  • 如果孩子失去所愛的人或寵物,應該關心他的感受;
  • 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威脅與挑戰時,要給予支持和寬慰;
  • 在臨近開學、考試前後等時間節點上,以及生活學習中有突發事件發生時,家長要特別關注孩子的情緒反應,恰當鼓勵,不要態度生硬、粗暴指責,家長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與孩子溝通;
  • 認真看待孩子的口頭自殺威脅;
  • 當孩子處於危機時,要溫暖鼓勵、陪伴孩子;
  • 家長如果對孩子的狀況覺得疑惑,要積極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 如果孩子的問題比較嚴重,建議家長與孩子共同接受心理諮詢的專業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