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這三個大老虎,智能家居有望全面普及

三大攔路虎橫亙普及道路,實際生活當中的家居智能化與理想的智能化差距甚大。

近日,市場研究公司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了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的實際數據和2019年智能家居市場的預測數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市場預計,將同比增長26.9%,出貨量達到8.327億臺。

近幾年,智能家居一直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當然,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如火如荼,國外有亞馬遜、谷歌、蘋果、三星等知名品牌搶佔全球市場,國內有華為、海爾、小米、阿里、美的等巨頭掘金智能家居行業新藍海,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雖然就國內智能家居環境而言,目前已形成群雄逐鹿、百家爭鳴的局面,但實際上面對消費者群體的落地及普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三大攔路虎橫亙普及道路,實際生活當中的家居智能化與理想的智能化差距甚大。

打倒這三個大老虎,智能家居有望全面普及

安全隱私問題成心腹大患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報告顯示,50款常用的智能家居類App中,隱私政策透明度較低的平臺佔比高達72%,類別涉及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智能掃地機以及綜合類App。這就意味著用戶很難獲知智能家居設備都蒐集了哪些個人信息。

其實,相比其他智能單品而言,最惹用戶擔憂的還要屬智能音箱和智能攝像頭兩類產品。智能音箱在使用的過程中,極有可能會因為用戶無意說出了喚醒詞而被監聽隱私,而智能攝像頭一旦被黑客攻擊,用戶隱私就會面臨洩露。

雖然智能家居的安全與隱私問題惹人擔憂,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存在還是有極大價值的,對於很多人來說,它確實給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此外,測評結果也表明知名度越高的智能家居平臺更加重視用戶隱私保護,業內人士建議大家在選購、安裝智能家居時,最好選擇大品牌。在使用智能攝像頭時,儘量不要對著臥室、浴室等私密性較強的空間,而且要謹慎使用智能音箱喚醒詞。

打倒這三個大老虎,智能家居有望全面普及

亂搞噱頭,創意產品不實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中,但是大多產品只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實用性真是不敢恭維。

如今,家庭智能化、產品智能化已成趨勢,但是並不是打上“智能”的標籤就有市場可言,比如智能雞蛋盒、百度筷搜、智能杯墊等,這些產品確實很有創意,但是偏離了用戶的訴求,實用性不強,自然會被市場淘汰出局。

從市場角度而言,用戶認可的產品一定是有實用價值的,過於追求酷炫、創意的智能產品,必然難以落地、普及,在智能產品的研發方面,還是應該考慮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符合用戶訴求,切記劍走偏鋒未必能出奇制勝。

打倒這三個大老虎,智能家居有望全面普及

通過互聯協議,解決產品不兼容

智能家居難以普及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國內很多智能產品之間的協議不共通,消費者定製智能方案時,還要考慮不同產品是否兼容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消費者買回如A品牌的音箱、B品牌的空調、C品牌的烤箱、D品牌電視、E品牌的冰箱等,儘管都是智能硬件,幾乎每個品牌都要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單獨的APP,使用時需要操控多個APP。眾多消費者表示,手機上的APP太多了,有時找也找不到,智能生活玩不轉,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

與此相比,國外許多智能廠家約定俗成地採用共同的開放協議,即使不同廠家的產品都可以兼容。很多智能產品消費者只需要在超市購買後,回家安裝即可,沒有後顧之憂。

因此,如果選擇全進口的智能產品,基本不用擔心兼容性問題。

事實上,現在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平臺致力於協議共通工作,實現不同品牌產品兼容。

從2004年開始,中國家庭網絡標準產業聯盟-e家佳聯盟成立;2012年,由海爾Uhome牽頭,包括長虹、松下、冠林等企業共 同發起的“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成立,致力於建立行業產品、技術、施工等標準,也推動了中國智能家居產業的良性發展;2014年,京東微聯成立,通過第三方平臺的方式,為智能產品的協議互通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目前合作的國內一線品牌包括海爾、美的、飛利浦等上百家重要企業,涉及四十多個品類,包括空調、廚房電器、環境電器、健康設備 等重點品類,已經接入上千款的智能產品。

除此之外,包括阿里智能、騰訊、蘋果Homekit、Google、美的M-smart等,都在致力於推出自己的互通協議。在這些平臺的努力之下,越來越多智能產品互相兼容,共同為實現智能家居發光發熱。

本文發佈於家居優選指數研究院,作者為趙佳琪。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