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12條"實施指引①

還記得上月廣東省"科創12條"新聞發佈會上發佈了一個重磅消息嗎?

發佈會上指出了,相關部門研究制定"科創12條"的配套措施,其中實施指引是廣東在推動重大創新政策落實落地的大膽探索和積極嘗試。

近日,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聯合編制了。

實施指引主要框架包括政策內容、政策解讀、適用對象、實施要點、組織實施單位、實施時間、參考流程圖等內容。

滿滿3萬多字的內容,全都是乾貨,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都要看好、用好、收藏好。

本期,小科先為親們介紹《實施指引》中關於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的內容,親們在申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記得拿出《實施指引》來看看,讓自己的申報過程更流暢~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

政策內容

改革科研組織管理和項目形成機制,採用定向組織、並行支持、懸賞揭榜等新型科研組織模式,率先面向全國開放申報,常年受理、集中入庫,吸引大機構、大團隊落戶。("科創12條"第十二條)

政策解讀

新型科研組織模式主要體現在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是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和廣東重大需求,圍繞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科技創新的驅動力,加快解決產業發展"缺芯少核"等瓶頸問題,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省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科技計劃。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屬於廣東省科技計劃體系的核心部分,項目實施遵循廣東省科技計劃管理規定。

該計劃強調核心技術,因此驗收時特別強調對於申報書與合同書中提出的突破技術、達到的技術就緒度、實現的高質量知識產權的程度,弱化了論文、人才培養等通用性指標的考察。

適用對象

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等。

實施要點

1主要領域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包括重大專項和重點專項兩個層次。

重大專項是針對重大領域的重大技術系統、重大工程、重大裝備等進行系統化、全鏈條組織部署,是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與裝備製造、激光製造與增材製造、芯片、軟件與計算、量子科學、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精準醫學與幹細胞、現代種業、寬帶通信與新型網絡、合成生物學。

重點專項是針對受制於人的關鍵核心技術、元器件、關鍵零部件、裝備和主要依賴進口的部件裝備等,進行集中攻關和重點突破。未納入重大專項的領域全部以重點專項的形式組織實施。

2申報要求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相關申報單位及負責人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具體領域專項要求見年度申報指南):

(1)申報單位主要為廣東省內註冊的創新主體,包括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其他企事業單位和行業組織等;鼓勵港澳地區高校院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或獨立申報;歡迎全國具備相應條件和能力的企事業單位申報,項目評審與立項過程按照相關規定與廣東省內單位同等對待。

省外單位牽頭申報的,與省內單位公平競爭,擇優納入科技計劃項目庫管理;入庫項目在滿足到廣東註冊落戶或團隊加入廣東省內單位、科研成果向廣東單位轉移轉化等條件之一後,正式列入省級科技計劃,給予立項支持。

(2)堅持需求導向和應用導向,優先支持企業牽頭、產學研結合的申報項目。牽頭申報企業須為高新技術企業或龍頭骨幹企業,建有研發機構,在本領域擁有國家級、省部級重大創新平臺,且以本領域領軍人物作為項目負責人。鼓勵企業加大配套資金投入,項目總投入中自籌經費不少於70%。

涉及前沿性、公益性和公共性較強的項目可由高校、科研機構等牽頭申報,但應有企業參與,項目總投入中自籌經費原則上不少於50%(自籌經費主要由企業出資)。

(3)項目應依託有優勢的創新單位,加強資源統籌和要素整合,集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同一單位同一年度在同一領域中牽頭申報的項目不超過2個,參與申報的項目不超過3個。

(4)項目負責人應起到統籌領導作用,能實質性參與項目的組織實施,防止拉本領域高端知名專家掛名現象。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在研項目的負責人不能申報新的項目。

(5)項目內容真實可信,不得誇大自身實力與技術、經濟指標,各單位須對申報資料的真實性負責,並提供申報材料真實性承諾函。項目一經立項,技術、產品、經濟等考核指標無正當理由不予修改調整。

(6)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項目負責人或申報單位不得進行申報或通過資格審查:

1)項目負責人或企業法人有廣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以上(含3項)未完成結題的或有項目逾期一年未結題(平臺類、普惠性政策類、後補助類項目除外);

2)在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檢查過程中發現重大違規行為;

3)同一項目通過變換課題名稱等方式進行多頭申報;

4)項目主要內容已由該單位單獨或聯合其他單位申報並已獲得省科技計劃立項;

5)省內單位項目未經主管部門組織推薦;

6)有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

7)存在違背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的行為。

(7)申報單位、項目負責人須簽署誠信承諾書,申報單位要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廳字〔2018〕23號)要求,加強對申報材料審核把關,杜絕誇大不實,甚至弄虛作假。

3申報路徑

(1)廣東省政務服務網()。

(2)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

4項目評審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評審形式與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技術答辯、財務評審、技術就緒度以及知識產權。具體為:

(1)技術就緒度與先進性評估。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主要支持技術就緒度4~6級的項目,項目完成時技術就緒度一般應達到7~9級,原則上項目完成後技術就緒度應有3級以上提高,各申報單位應在可行性報告中按照要求(陽光政務平臺申報系統提供可行性報告提綱)對此進行闡述。

(2)查重分析。將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照國家科技部科技計劃歷年資助項目與廣東省科技計劃歷年資助項目,對擬立項項目進行查重。

(3)知識產權分析評議。重大專項項目研究成果應為高質量的知識產權,請各申報單位按照高質量知識產權分析評議指引的有關要求加強本單位知識產權管理,提出本項目研發內容的高質量知識產權目標,並在可行性報告中按照要求(陽光政務平臺申報系統提供可行性報告提綱)對此進行闡述,勿簡單以專利數量、論文數量作為項目目標。

以上具體評審指標及內容參見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

5資金撥付

主要承擔單位是企業的,簽訂合同書後,給付立項資金的15%;經評估,項目任務進展過半且項目經費投入過半的,再給付立項資金的65%;項目任務及項目經費投入達到90%或達到驗收條件的,可提出後續資金申請,經評估考核,給付剩餘20%資金。

主要承擔單位是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簽訂合同書後,給付立項資金的30%;經中期考核評估,項目進展順利並取得階段性進展的,撥付立項資金的50%;項目任務完成90%或基本達到驗收條件的,可提出後續資金申請,經評估考核,給付剩餘20%資金。

組織實施單位

省科技廳(資源配置與管理處),聯繫電話:020-83163838。

更多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管理實施規定及辦法正在進一步制定中,請及時關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官網()。

以上就是《實施指引》關於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的內容了。

製作:省科技監測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