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号"令和"真的是"去中国化"吗?有些人少点玻璃心吧

为什么是"令和"?日本新年号的六个备案

日本新年号

"英弘、久化、広至、万和、万保,最后是'令和'入选!"日本新年号在1日公布之后,虽然离正式启用还有一个月,但民间已经掀起一股"令和热",在年号公布的瞬间大抢号外通报、各种说文解字的风潮出现,以令和来命名的商品也蓄势待发。而在令和之外,其他年号候选提案也被媒体挖掘曝光,证实了增加选用日本经典,已成为年号选定方针。由于本次年号选定是首度引用日本古籍,是否刻意弘扬自己的文化,也成为年号讨论焦点。

日本新年号

已经等待30年的年号改元,在4月1日由日本内阁府正式公布。新年号"令和"是年号史上第一次引用日本古籍,公开以后旋即引发热烈讨论;不仅是日本国内的学者专家和社会大众,中国、香港等汉字文化圈同样出现"说文解字"的热潮,甚至于"日本国运衰败"、"日本在去中国化"的各种奇言妙论。

但这意味着"去中国化"吗?

实际上,《万叶集》本身也同样是受到汉文诗词的影响很深,所以严格来说并不算完全去中国化。

"令和"典故出自日本和歌《万叶集》,大约成书于西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收录超过4,500首诗歌,是目前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集。令和的原典,是《万叶集》的第五卷〈梅花の歌三十二首并せて序〉:"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珮后之香",取"初春令月"的令字、"气淑风和"的和字,有美好温和的涵义。

除了令和之外,原本还有其他哪些候选名单?按照政府的保密原则,提案者和其他候选年号在事后也不会公开,但根据媒体找到官方人员透露的消息,本次候选年号,除了令和之外,分别还有"英弘"、"久化"、"広至"、"万和"、"万保",在学者专家组成的"元号相关恳谈会"中,高人气的令和脱颖而出,最后在内阁协议里拍板定案。

根据报导,除了令和出自《万叶集》,其他提案中也有来自其他如《古事记》、《日本书纪》的日本古籍,过去常引用的中国经典《文选》也同样在候选名单中,不过从这次其他提案的典故来看,增加日本古籍做为年号选择标准,似乎已经是基本方针。

从候选名单当中也可得见,民间预测热门的"安"字完全没有入选。安字在年号史上总共出现过17次,并不算少见;坊间各种预测和期望年号中,像是"安久"、"平安"等都有祈求祥和安宁之意,但因为与首相安倍的姓相撞,依照年号选定"不与名人姓名重复"的原则,加上避免引发特意支持安倍政权的误会,安字未列入考虑是可想而知。

"令和"一出就引发热烈讨论

不过因为是史上第一次舍弃中国经典、改用日本古籍,所以令和一出就引发热烈讨论。

日本新年号

光是"令"这个字,就引起议论纷纷。"好像有点违和感,"自民党的石破茂向记者表示,令有命令的感觉,"应该要好好像大众说明采用的理由。"但根据首相安倍和其他学者的说明,依原典故"初春的令月",令字取"美好"之意、又可以指2月份,词意并非望文生义的命令。

此外,令的字形一时之间也造成困惑,日文汉字使用的"令"字体下方为"卩",而中文目前常使用的令字则是从"マ",两字形在日本都有使用,日本文化审议会表示,两字是通用的异体字,官方正式文书都会照公布的汉字为原则,但平时生活中依照书写习惯混用并无不可。

"用这个'令'字让人很意外啊..."根据《NHK》在1日征询专家意见表示,令字是过去年号不曾使用过的汉字,在公布年号的瞬间,围坐在新闻台的学者们都感到很惊讶。根据日本年号史专家所功教授的《日本年号史大事典》,德川幕府末年的元治年间,当时年号的候补名单中有一个"令德",不过因为看起来像是"命令德川"而未被采用;直到2019年令字才再次出现。

在年号公开之前,包含《NHK》以及各家媒体都有考虑过改用日本古籍的可能。有舆论认为"安倍政权有很大的可能性选择日本经典",不过《NHK》事前征询各个专家的意见,还是认为会偏向惯例参考中国古籍,没想到结果还是出人意表,对国民而言某整程度上也算是一种意外。

日本新年号

历代年号的特色

在历代年号中,持续时间最久的是昭和,共62年,其次为明治,共43年9个月,第三名为室町时代的応永,33年10个月,而走过30年的平成位居第四。明治维新以来的年号较久,也和实施宪政后确立"一世一元制"(一任天皇只用一个元号)有关。至于寿命最短的年号,则是镰仓时代的历仁,仅仅维持了2个月又14天(238年11月23日-1239年2月7日)。

日本新年号

本次的年号公开,社会气氛也和1989年平成年号公开时有微妙的差异。平成的初始,是由于昭和天皇(裕仁)在1989年1月7日的驾崩、隔日宣布新年号,民间普遍仍带有哀伤的氛围。而这次令和的改元,则是因应天皇生前退位的提前公开,相比之下迈入新时代的喜庆感较为浓烈。

也有不少民间商家企业准备推出以"令和"命名的商品或是注册商标,不过根据日本《商标法》的规定,年号原则上不得用做商标注册,除非是有辨识度的名称(例如"令和教育委员会"一类可以,但"令和鳗头"、或单名"令和"这类不行),而像昭和大学、大正制药、明治牛乳这类因为历史悠久,属于例外。目前日本国内没有任何名为令和的公司行号,而澳洲则有一间不动产公司刚好简称"REIWA",该公司还在社交媒体上上分享日本新年号同声庆祝。

平成年已迈入倒数一个月的阶段,4月30日明仁天皇退位,而令和年号则会在5月1日新任天皇即位之后启用,正式进入令和元年。

中国网友的声音

最后,因为历史原因,我们来看看很多国内网友的奇葩评论:

"令和就是'零和',没有和平的意思,果然忘不了侵略战争!"

"不用中国古籍就是想搞国家主义"

"日本文化素养真差"

"令与可怜的'怜'发音很像,日本国运要衰败了"等等,

各种奇葩的奇说异论,让日本网友看的傻眼:"日本年号选定,到底关中国什么事?"

要我说,真没必要。林肯说过:"一个民族如果对另一个民族长期怀着仇恨或崇拜的心理,这就是一种弱国心态。"在此声明,不是要国人忘记那段历史,而是自己要强大自信起来,在现代这个世界模式下,自己把自己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自信而包容是一个强大民族必须具有的特质。

要知道,我们历史上强大的时候可没少欺负周边国家,别信史书上什么"怀柔远仁,厚往薄来",那都是人家当孙子换来的,但内心的屈辱有谁知道?看着人家在面前战战兢兢,卑躬屈膝。我们某些人的内心才会有泱泱大国的满足感。

日本新年号

愤青们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只能我打你,你不能打我。我打你是天朝威武,你打了我就是国耻。

记住那些教训是应该的,自己多反思反省,砥砺前行。人类史上,自身强大永远是硬道理。

英法打了百年,按说法国人更恨英国人,可人家还是放下了!

记住那段历史,但放下那些仇恨,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里,这真不算个事!!!

少点玻璃心吧!这也许和我们积弱太久有关系。所以现在满社会充斥着暴发户式的爱国情怀。我们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心智上还真的需要一段很长的成熟历程。

最后给那些民族情绪饱满的人剧透一点:如果没有日本的帮助,我们的改革开放真的不会发展的这么快!!!

只是你不知道或不愿意去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