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看到城市落戶限制被放開的消息刷屏,相信很多人已經開始暗暗物色自己人生道路的下一站了。

不經意間,長三角再度站上了風口。

作為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長三角以佔全國2.2%的土地面積和全國11%左右的人口,貢獻了全國GDP的近20%,它還擁有全國16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中的5個。正因為如此,長三角歷來是人才競相湧入之地。

諸省市之中,上海當仁不讓,是老大哥,卻在控人口規模;安徽仍需努力,江浙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吸引人才的香餑餑,尤以杭州和南京眾望所歸。

事實上,這兩個頗具CP感的城市,歷來都是話題多多,二者究竟孰強孰弱也是爭議不斷。本文將基於10個維度進行深度剖析,並簡單給出評分,也給有意前往安家落戶的人們做一個參考。

1

經濟實力

首先,決定一個城市根本地位的當然是經濟狀況。從經濟總量上看,二者差距向來都是十分微弱。具體而言,杭州的GDP於2015年突破萬億大關,而南京一年之後便迎頭趕上,躋身“萬億俱樂部”行列之中;2018年,杭州與南京的經濟規模分別為1.35萬億元與1.27萬億元,在全國各城市GDP排行榜中分別位居第10名和第11名,膠著程度可見一斑(參見圖1)。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值得注意的是,在增速上,杭州近三年都在不斷下滑,而南京已連續兩年呈攀升態勢,故而短期來看,南京與杭州的差距很可能會進一步縮小,甚至不排除反超的可能。

如果說GDP是城市的“面子”,那麼財政收入就是城市的“裡子”。根據第一財經統計的2018年各大城市財政收入情況,杭州和南京的錢袋子表現同樣出色,增速分別高達16.44%和15.57%,在各大城市中分別排在第7位和第10位(參見表1)。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結論:經濟實力上,杭州10分,南京9分,杭州勝。

2

居民生活

總量的統計指標並不足以充分反映一座城市的實力,因為會受到人口基數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故有必要再從人均經濟指標上做一些判斷。

雖說杭州的經濟規模要佔據上風,但人均GDP方面卻是南京表現更好。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南京的人均GDP均高於杭州,且有逐漸拉大之勢(參見圖2)。按照國際標準,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以上便是初等發達國家,達到3萬美元以上即為中等發達國家。這樣看來,杭州與南京均已達到發達水準,經濟發展極具基礎和底氣。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不過,嚴格意義上講,人均GDP並不能充分反映居民生活狀況,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支出相對更加貼切。在這兩個指標上,杭州均領先於南京(參見圖3),體現出杭州的經濟發展質量更高,居民獲得感更強。所以綜合比較,杭州整體的經濟實力還是要略強於南京。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結論:居民生活狀況上,杭州10分,南京9分,杭州勝。

3

主導產業

分析完經濟規模,再來看產業。

兩個城市目前的產業結構均呈現出“三二一”態勢,且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皆超過了60%。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的第三產業發展極為迅速,所佔比重從2008年的46%上漲到2018年的64%,這與互聯網及房地產業的大發展有關係;相比之下,2018年南京第二產業佔比為36.83%,高於杭州的33.8%,暗示著南京的工業佔據著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位置。

進一步對比兩市的工業總產值,可以看到,南京於2013年超越杭州,此後便一直保持領先(參見圖4),這要歸因於南京發達的重工業與製造業。在實踐中,南京的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先進製造領域一直表現頗為出色,並逐漸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組發佈的報告指出,南京在我國製造業十大強市之中位居榜首,印證了南京的實體經濟更為紮實。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至於第三產業,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金融與互聯網兩個領域加以討論。於前者而言,2017年,南京金融業佔GDP比重接近12%,要高於杭州的8%,且絕對規模上也在2014年之後保持領先(參見圖5)。事實上,在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佈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評估中,南京金融產業績效排在國內城市第四位,僅次於北京、上海和深圳,實力可見一斑。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而在互聯網方面,坐擁阿里巴巴與網易兩大巨頭的杭州顯然佔據絕對優勢,南京則相對薄弱。

結論:主導產業上,兩個城市代表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南京實體經濟更強,杭州新經濟更佳,二者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旗鼓相當,均為9分,平手。

4

人口規模與結構

在經濟活動中,人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從規模上看,2018年杭州與南京的常住人口分別為980.6萬人與843.62萬人,均達到“特大城市”標準(參見圖6);同時,二者的人口規模大體上呈現出逐年遞增態勢,側面反映出兩個城市的經濟活力之旺盛。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再看人口結構。近年來,杭州與南京的人口老齡化態勢正逐步深化。按照戶籍人口統計,杭州和南京65歲以上人口占比分別達到14.64%和14.07%,均達到了國際通行劃分標準中的“深度老齡化”標準(即65歲以上老年人佔比超過14%),而杭州相對更為嚴重,這對於未來城市經濟增長造成的負擔不容小覷。

結論:人口規模與結構上,兩市半斤對八兩,均得8分。

5

企業對比

企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內生力量,“經濟奇蹟”的背後離不開優秀的企業與企業家們。

據財富中文網發佈的2018《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顯示,杭州有17家企業進入榜單,而南京有12家(參見表2、表3)。此外,從兩市排名前十企業的綜合排名情況、營收總額及市值總額比較,杭州都要遠勝南京。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考察兩市的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畢竟,民營經濟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活力及創造力的重要參考指標。

杭州民營經濟的發展有目共睹,在表3中幾乎是清一色的民企。而在另一份《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杭州更是有36家企業入圍,連續十六次蟬聯全國城市第一,而南京僅有11家。

另外,截至2018年末,杭州擁有上市企業172家,數量居全國城市第4位,僅次於北京、上海和深圳,而南京只有84家;浙江省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企業有23家,杭州就佔了22家。

然而,也不能因此就認為南京企業的整體實力比杭州遜色很多,這與兩座城市不同的產業結構與主導產業有很大關係。從表3可以看到,南京的產業競爭力主要體現在貿易、金融等服務業層面,而杭州在阿里巴巴崛起之前,更像一個製造業城市。與此同時,服務業相對更為分散,不易形成壟斷,自然也就比較難冒出一些特別大的企業;製造業則不同,容易集中資源和力量,形成規模效應,因此大企業也就更多一些。

結論:企業對比上,杭州10分,南京7分,杭州勝。

6

交通運輸

城市經濟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而交通運輸便是一個頗具價值的衡量指標。

在機場建設方面,杭州擁有著重量級的蕭山國際機場。截至2018年末,機場已開通航線292條,其中國際航線51條,港澳臺航線7條。航空客運吞吐量達382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4.1萬噸,分別增長7.5%和8.7%。

相比之下,南京的祿口機場航空客運吞吐量不足3000萬,貨郵吞吐量更是不到蕭山機場的一半。

在地鐵運營方面,截至目前,杭州共有地鐵運營線路3條,運營里程118公里,日均客流超過150萬人次。為了迎接2022年亞運會,杭州地鐵在建總里程約為330公里,將形成地鐵1至10號線。

反觀南京地鐵,現已開通地鐵運營線路10條,總里程達378公里(參見圖7),線路總長居全國第四位(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2018年,南京地鐵日均客運量達到340萬人次。至2030年,南京地鐵規劃建成25條地鐵線路,總長1011.2公里。由此可見,南京擁有著更加完善的地鐵網絡,在緩解市內交通壓力、構建城市公交網絡方面產生了極大的效益。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再從整體的公共交通出行舒適度看,杭州由於自然地理條件限制,市區面積不大,旅遊景點眾多,導致城市空間比較零碎,各個功能板塊聯繫相對欠緊密;再加上城市人口和車輛的急速擴張,交通擁堵可謂常態,交通出行舒適度不及南京。

結論:交通運輸上,杭州7分,南京9分,南京勝。

7

人文環境

文化是城市最顯著的IP,直接決定了其人文魅力;而環境體驗則更是城市的臉面,直接決定了外地人對它的好感。

杭州自古就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城市,人文氣息極為濃厚。自唐朝以來,杭州就一直承載著文人墨客對江南的無限遐想,正所謂“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同時,杭州擁有109個A級景區,其中包括3個5A級(杭州西湖風景區、千島湖風景區、西溪溼地旅遊區),2018年全年旅遊總收入達到3589.1億元,增長18.0%,旅遊總人數1.84億人次,增長13.0%。

至於南京,“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身為古都的南京在文化魅力與歷史底蘊方面絲毫不亞於杭州。夫子廟內,文人雅士飲酒賦詩;秦淮河畔,漿聲燈影斑斕;老巷子裡的尋常生活和藕斷絲連的民國風……南京的骨子裡依然保持著處變不驚的優雅。56個國家A級景區,2個5A級景區(鐘山風景名勝區、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同樣支撐起南京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及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根據第一財經發布的《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杭州和南京分列第七和第八。一個是曼妙的“江南意向”,一個是深沉的“十朝都會”,實則難分伯仲。

結論:人文環境上,考慮到南京的古都地位,杭州9分,南京10分,南京勝。

8

科教實力

科教是一座城市的人才庫和智力資源,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座城市長遠的競爭力。

就杭州來看,目前有一所211/985高校——浙江大學,此外還有中國美院、浙江傳媒大學等特色院校。

相比之下,南京是一個教育資源極其豐富的城市,211、985大學雲集,其中不乏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這樣的名校;在全國雙一流大學排名中,南京僅次於“教育第一城”的北京(29所)和國際大都市上海(13所),以12所的數量排名全國第三位(參見表4),足以見得其科教實力之強悍。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結論:科教實力,杭州8分,南京10分,南京勝。

9

科技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杭州的科技實力更多地體現在企業層面,尤其是手握著阿里巴巴這張王牌。事實上,阿里對杭州的貢獻絕不僅僅是帶來了互聯網,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杭州的城市氣質,使之從一個製造業城市搖身一變為科技城市。今天的杭州,已是全球互聯網與全球數據網的重要一極。

南京的科技實力則體現在基礎研究上。得益於本地豐富而優質的教育資源,南京的科研水平放眼全國都鮮逢敵手。

根據英國《自然》增刊發佈的《2018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報告,全球科研城市50強中,南京高居第12名,國內則位列三甲,僅次於北京與上海;而杭州在榜單上只排名第33位。可見南京“天下文樞”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

結論:科技水平上,考慮到基礎研究的重要意義,杭州8分,南京9分。

10

城市吸引力

近兩年,杭州與南京在全國範圍內的“搶人大戰”中表現頗為搶眼。不過,當落戶不再是問題,那麼想要奪得更多的人才,勢必需要依靠城市足夠的吸引力。

具體來看,根據互聯網招聘平臺BOSS直聘發佈的《人才吸引力報告》,在薪資方面,2018年第四季度全國50城白領平均月薪為8317元,杭州平均招聘月薪逼近萬元大關,南京排名緊隨其後,但在絕對數值上要稍低於杭州;在人才吸引力指數方面,杭州為2.79,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位居全國前兩名,而南京則以1.98的成績排名第七(參見表5),明顯落後於杭州。

杭州VS南京:一分之差,差在哪裡?

結論:城市吸引力上,杭州10分,南京8分,杭州勝。

結語

孰強孰弱?

綜合來看,杭州在經濟實力、企業活力、城市吸引力上優勢明顯,而南京則在科教實力、科研水平、文化底蘊上更勝一籌,二者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至於誰的綜合實力更強,答案其實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可是如果非要得出一個最終結論,那麼不妨參考前文中各項指標的評分總和——杭州89分,南京88分,杭州的綜合實力稍強。

當然,筆者的給分難免會帶有主觀色彩且不夠權威,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兩個城市均已實現蛻變,今非昔比。

昨天的杭州,為世人貢獻了絲綢、茶葉、瓷器以及充滿詩意的“西湖文化”,而今正以全球互聯網重要一極的身份走向全球,並輸出能夠代表中國智慧的雲計算、大數據與移動支付;

過去的南京,向世人展示了華夏文明、詩詞書畫與五彩斑斕的生活方式,而今正手持著先進製造與前沿成果邁出國門。

至此,正在讀文章的你,想選擇哪個城市安家落戶呢?

(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實習生朱麗娜;來源:蘇寧財富資訊;首圖來自壹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